交际语言教学法在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10刘冬宁
刘冬宁
(大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部,辽宁大连116044)
交际语言教学法在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刘冬宁
(大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部,辽宁大连116044)
交际语言教学法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后便传遍世界外语教学界,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有某些特定的问题。交际语言教学法是以满足学生学习目的为出发点的,经过学习之后,学生能够真正的应用语言去沟通,所以它是个适合我国学生需求的教学法。
交际语言教学法;中国外语教学环境;适用性
一、交际语言教学法概述
(一)发展
19世纪60年代,正值传统语言教学方法进行转变时,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开始在英国崭露头角。它实际是由当时盛行的情景教学法(the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改进演变而来。交际法认为,拥有一门目标语言的交际能力或交际语言水平(communicative proficiency)是远胜过掌握一门语言的语法结构等。因此,1972年,Hymes(1972)提出了这个新的术语“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交际能力)。该术语意指对于一门目标语言的交流能力。鉴于此学习目标,在应用交际法的语言学习课堂上就广泛地采取了语言交流练习的教学方式。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or CLT)一直被语言教育学家认为是语言教学领域的正统学说,它的理论也被广泛地使用,很多外语教学课程都会提及到交际目标以及交际能力练习。总体来说,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去学习如何在某些社会场景下使用一门目标语言。
(二)特点
尽管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非常广博,但各理论之间是相互贯通的。Brown(1994)就曾指出,对于语言本质和语言学习的分析,交际法的理论是非常宽泛的。在交际法刚刚发展的几年,Hymes(1972)就指出学习一门语言是有很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规律。在此之前的语言教学法都是基于语言的结构方面,因此这个观点代表了语言教学领域的一大进步,即把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由语言结构上升到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内涵开始扩展,之后便没有一个足够权威的定义或者模型能够被所有人广泛接受。
在交际语言教学法理论领域另一个重大的进步是对语言学习的交流性和情境性的强调。Firth认为,语言一定要放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里去学习。除了以上一些对交际法的解读方式,另一些层次的解读还包括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经验为基础等。
(三)目的
虽然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非常广阔而且实际教学方法也并非单一,它的教学目的在大多数学术观点中还是非常明确的。首先,在不同的解读版本中,都会强调要抓住语言学习的功能性,而非仅仅学习语言的结构。其次,社交环境是和交际语言教学法紧密相连的。John Firth说过进行沟通交流的社交环境是语言学习的核心。Swain(1980)把这个称之为社会语言能力,他认为社交环境包括交流参与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交流目的。
二、交际语言教学法是否适合我国大学生
要想讨论交际语言教学法是否适合我国的语言教学环境,首先一定要先来了解下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环境。在本文中,外语教学的环境限定在大学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要么工作,要么在国内或者出国继续深造。这些年轻人年龄在19到24岁之间,大学英语课程对于他们来说是必修课。
按照以往的惯例来说,我国的外语教师习惯用“语法翻译教学法”以及“视听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是要听老师讲课,来学习英语的语法规则。而很少有时间去练习用英语说话或者和周围人进行交流。这种缺乏英语运用方面的练习就造成了学生普遍口语水平很低,学生上过很多英语课之后仍然很难用英语与其他人交流。我国学生目前最普遍的状况就是可以进行阅读,但是却无法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交谈,这在Liao(2004)的文章中被称为“交流能力匮乏”。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比如对于一些准备出国的学生,英语就是他们生活和学习所必须的交流工具。在学校,跟老师和同学的交流需要英语,因此他们必须要学会如何用英语进行沟通。对于准备工作的学生,拥有高水平的英语能力无疑为自己找工作加上了一个强有力的筹码。
很多学者认为,为了某一特定教学环境设计的教学方法,未必就适合另一个教学环境。尽管存在一些学者的反对声音,本文依然坚持只要经过适当的改进,交际语言教学法依然是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环境的。
首先,从理论方面来说,尽管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理论是在西方的教学环境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与之相应的教学法也是为西方的教学条件服务,如小班型、课堂讨论组以及使用真实语料作为学习材料等,但它仍然是可以适用于我国外语教学环境的。Hiep(2007)曾经指出,交际语言教学法不应该被当作是一系列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原因不仅仅在于交际教学方法本身在不断发展变化,它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有不同的呈现,最主要是因为交际语言教学法本身涵盖非常多的含义和内容。只要在应用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同时始终遵循它的含义以及核心精神,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应用方式从来没有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那么在对交际法的众多解读方式中,一定有一种是适合我国教学环境的。
其次,交际语言教学法被认为是一个深度考虑并且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法。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使用交际语言教学法正好满足我们学生的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把交际语言教学法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环境中时,要注意保持交际语言教学法本身的精髓和主旨,也就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最终的教学目的。Freeman(2000)认为,各种不同语言教学法都有着共同的教学目的,那就是让学生能够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在Hiep’s(2007)看来,特别是对于交际语言教学法,这个教学法最初发展的明确目的就是要培训学生用目标语言进行有效沟通。如此看来,这个最根本的目标是和我国学生的学习需求完全符合的,学生们学习外语就是为了将来出国读书或者在工作中同外国人进行交流。而传统的教学法多是建立在语法翻译的基础上,强调让学生掌握语言的结构和规律,而非强调实际运用。学生经过长期的课堂训练,学习到了很多的语法规则,但是却十分缺乏英语的实际应用练习。因此,才导致学生的“交流能力匮乏”。综上所述,交际语言教学法是以满足学生学习目的为出发点的,经过学习之后,学生能够真正地应用语言去沟通,所以它是个适合我国学生需求的教学法。
三、如何把交际语言教学法结合到我国实际教学中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出从理论层面和学生学习需求方面来看,交际语言教学法是一个适应我国外语教学环境的方法。Harmer(2003)曾经强调对于交际法的讨论重点不应纠结在方法本身,而是在于如何更好地把交际语言教学法结合到实际教学中去。同样,如何在我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应用好交际教学法,正是我国大学外语教师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们应该学习其他国家应用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经验。在之前的应用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曾经暴露出来。西方学者将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Hiep(2007)把这些问题总结为三类:体制制约、文化制约和个人制约。其中,体制制约是指教学环境上的问题,包括传统的考试方式以及大的班型等很难得到改变。文化制约是指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课堂关系难以转变。
如果将问题落实到我国外语教学环境中来,那么最显著的问题就应当是外语环境的匮乏、真实语料的使用以及大班型这三点。首先,在我国,学生们下课之后便失去了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堂之外没有机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其次,交际语言教学法十分强调在课堂上使用真实语料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重视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的习得。但我国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多数是由我国教师编写,课堂的练习以及考试的试题也都是由我国教师编写的,所以外语教师带给学生的并非是一个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最后,使用交际语言教学法的课堂经常需要学生进行两人一组或者几人一组的小组讨论。众所周知,我国的班型显然比西方的小班授课班型规模大出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很难监督学生分组练习。所以,有学者认为交际语言教学法的课堂活动很难在我国外语课堂进行。
分析了问题之后,我们可以来进一步看一下应该如何解决问题使得交际语言教学法适应我们大学的实际情况。正如Liao(2004)所说,只要教师意识到体制制约,问题就解决了一半。Freeman(2000)更进一步阐述观点说,每一个教学方法都需要经过教师、学生和社会客观环境的打磨。
如果交际语言教学法进入我国外语课堂一定是需要经过加工改造的,那么接下来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其加以改造并进行应用。具体的改进方法就针对上文提到的三个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
针对第一个问题,缺乏英语环境的问题可以通过充分激发学生外语学习主动性来有效解决。改善客观的外部环境虽然可以从学校、教师等方面慢慢进行提升,但是根据现有国内的环境,生活中极少有使用英语的场合,学生大部分生活学习的时间还是在一个完全中文的环境中,也就是说通过进行外部改善并非十分可行。所以,本文强调进行学生主动性的激发,即通过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来完成学生自己主动去寻找英语环境的过程。根据以往的经验,几乎所有班级里英语能力突出的学生都是十分喜爱英语学习并且在业余时间里喜欢听英文歌曲、看英文电影、美剧、收听英文广播等。只有让学生真正对英语感兴趣,才可能在教师照顾不到的业余时间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沉浸在英语环境中去。
针对第二个问题,即缺乏真实英语语料,可以通过进行技术改善来解决。技术方法可以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很多种真实有效的英语口语环境。例如,在互联网上有成千上万的英文网站,尤其是一些国外主流媒体BBC或者CNN等。教师可以搜集大量的适合班里学生外语学习需求的网站,把有用的语料整理起来用作课堂的听说读写训练,同时把这些网站整理给学生作为课外自学材料。这样既解决了课堂练习的语料问题,又让学生不再受限于书本的英语知识,有了更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另外,鼓励或者引导学生看英文电影和电视剧也是个十分有效的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途径,但是老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从影视剧中汲取英语知识,学生在掌握一定英语知识的同时补充了大量的外国文化和历史,这无疑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因此,通过互联网这个庞大的资源平台,外语教师可以获得大量的真实语料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有很多的机会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外语环境。
第三个问题,是班级规模过大问题,这是我国外语课堂一个比较难以改变的问题。交际语言教学法要求有大量的课堂小组讨论以及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时间,那么我国动辄几十人的班级规模是很难达到这样的练习要求的。可以通过增加教师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外语教学的小班化。通过有关部门的努力,适当改善现有的条件限制。但是每个学校的客观条件并非如此简单就可以改善,那么也可以采取另一个办法,即依靠学生课外时间完成外语交际能力训练。教师可以照常把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上布置好需要学生做的口语或者听力等练习,让学生在课后时间进行小组练习,并且找班里英语能力较好的同学进行指导充当教师的角色。这样,在不断的练习之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得到和课堂训练一样的效果。
总之,交际语言教学法是可以应用到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中来的。只要坚持该理论的内涵和根本精神,在教学方式上寻求突破,就一定会找到一个可行的结合点。交际语言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外语交际能力,它也正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所需要的。
[1]Bax,S.The end of CLT:a context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J]. ELTJournal,2003(3):278-287.
[2]Harmer,J.Popular culture,methods,and context[J].ELT Journal,2003(3):287-294.
[3]Hiep,P.H.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unity within diversity[J].ELTJournal,2007(3):193-201.
[4]Larsen-Freeman,D.Techniquesandprinciplesin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0.
[5]Liao,X.The need for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in China[J]. ELTJournal,2004(3):270-273.
[6]Richards,J.C.and Rodgers,T.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1.
【责任编辑赵颖】
G642.0
A
1674-5450(2015)03-0132-03
2014-12-16
刘冬宁,女,辽宁鞍山人,大连医科大学教师,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