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2015-04-10陶良胜
陶良胜
(芜湖县第一中学安徽·芜湖241100)
浅谈“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陶良胜
(芜湖县第一中学安徽·芜湖241100)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发展经验,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情境问题。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探究式教学 课堂教学 方法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因此,课堂教学的常用方式是以问题探究式教学为主,讲授式教学为辅。教师应该以问题教学法为指导,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展。学生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等一系列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教会学生如何思考。
教科书上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定理、公式是经过精心组织编排的,具有很强的逻辑体系。如果教师不把问题的发现和探索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再现出来,那么这样的教学不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必定是不成功的。本文是笔者为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现加以整理,以与同行交流学习。
一、在概念引入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的引入教学设计:笔者在备课《数学必修2》“点到直线的距离”这节内容时,先仔细地阅读了课本中的内容,产生疑问:为什么要这样作辅助线?这种方法是怎么想到的?怎样才能组织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过程很自然地进行?基于上述想法,笔者仔细揣摩《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发现这句话: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教科书只是给教育工作者引领了一个方向,指明了教学内容,至于如何教、怎么教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并做适当的加工。为了使课堂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构建恰当的“再发现”情景,借此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将这节内容中的概念引入部分的教学过程的主要思路整理如下:
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工厂位于点,一条高速公路所在直线方程为,路上哪点到工厂的距离最近?并求出最小距离。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给出概念。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白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上任一点与直线外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种生动的、基本的人类文化活动,感受到数学与人类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
说明:问题中的最小距离学生容易想到,先求出从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垂足的坐标,然后代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可得结果。从特殊到一般,探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接着问题: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在概念理解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数学概念是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数学规律、建立数学公式和完善数学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正确地、深刻地理解概念是数学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基础。加强概念教学应成为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容易掌握概念,教师可以在内容的关键点、知识的规律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模糊处等设计一些问题。
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以后,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对学生进行启发、引申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1: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说明:学生通过精读概念,能够抓住概念的要点:轨迹是双曲线,应满足的条件是常数(小于),但这时,学生还没有深刻地理解概念。这时,逐步给出如下问题串。
问题2: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点的轨迹又是什么?
问题3:将绝对值符号去掉,其结果又如何?
问题4:若常数为0,其余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
设计意图:“绝对值”、“常数(小于)”是双曲线概念中的两个难点。问题2至问题4是围绕概念的这两个难点设计的。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对整个概念也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三、在展现思维活动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那么提怎样的问题,按怎样的顺序给出问题,对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情境问题,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设计的问题情境应该在学生知识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解决这些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复习线面垂直的定义,然后设计如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定理的发现过程。
问题1、观察教室里黑板面与墙面所在的平面的交线与教室地面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观察身边的空间几何体开始,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
问题2、为什么垂直?怎样去判断平面外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根据定义,只要证明平面外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里所有的直线都垂直即可)
问题3、从“有限”的最特殊情况做起,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线面是否垂直?
有什么结论?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4、请同学们归纳出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这里用到“异面直线的判定”体现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逻辑思维方法,整个情境设计过程向学生展现了一个新定理的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定理必须满足的条件和基本结论。
四、在合适的例题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人们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其认知结构。如果认知结构处在“最近发展区”,所有知识、技能、思想方法都处于最有效的支点,就会便于提取、检索、整合,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也将更有利于新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方展,使之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所以好的例题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认知冲突,通过不断归纳、思辨、修正、完善,最终实现对新知的接纳和构建。
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的教学设计选例如下:
例1: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正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说明: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绝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地给出正确的解答:。
设计意图:问题1是为问题2及得到它的一种解法作铺垫的。
例2: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个大于的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说明:这时学生容易类比上面的方法,给出解答:。首先表扬学生,类比方法已在大家心中扎根了。紧接着我把学生思考的过程再现出来:由类比得到。这时,我反问学生:“这样的类比正确吗?”经过思考,学生自己也就发现了错误,实际上与不等价。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要从产生错误的地方入手,修改类比的结果。最后学生给出了正确的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从而得到正确解答。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镜子”的作用。这样的组织例题将知识点由简单引向复杂,将学生的错误回答或理解引向正确,将学生的思维由识记、理解、应用等较低层次引向分析、综合、评价等较高层次。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正确的回答,并因此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
[1]章建跃.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数学通报,2006(7).
G633.6
A
1009-8534(2015)02-0159-02
2015-2-10
陶良胜(1970.11-),男,安徽芜湖人,教育硕士,中教一级,芜湖县第一中学数学教师;主要从事数学课程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