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教师应如何避免“负能量”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2015-04-10
试论高校教师应如何避免“负能量”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刘成勇
【摘要】本文论述了发生在部分高校教师身上对学生起负能量作用的一些现象和行为,分析了它们的不当和危害,认为高校教师应以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为己任,应坚决避免这些负能量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教师避免负能量影响
教师是正能量的化身,教师是正能量的代表。作为高校教师,理应修炼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然而,个别教师背离了这一准则,言行举止中“负能量”的东西频频出现,这既损害了教师形象、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妨害了学生正常求知,还影响了学生对国家的信心,最终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坚决避免这些“负能量”现象的发生。
避免“呲必中国”做法
“呲必”是“说某人坏话、骂某人”的意思,“呲必中国”就是某些人养成的动辄“说中国坏话、骂中国社会、政府、官员”等的习惯。养成这种习惯的就有个别高校教师。2014年11月14日,中国青年网发表题为《国平:“呲必中国”不能成为课堂必备课》的文章指出:“在大学课堂上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成为普遍现象……针对微友的类似留言,《辽宁日报》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发现这种“呲必中国”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还很过分。”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书记李仲为在全省高校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有的党员教师教书育人意识不强,阵地意识淡薄,对错误政治言论无动于衷,甚至我行我素,不守政治规矩和课堂纪律,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政治言论,屡屡踩红线、破底线。”“呲必中国”的现象在中国高校课堂的确存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亦有此感受。
此现象表现有三:一是高校课堂随意性较大,个别教师在课堂上一般要安排“闲聊”环节,内容往往选择国内一些“负面”的热点问题;二是个别教师案例教学时,负面例子惯举中国,正面例子尽举西方;三是个别教师热衷于就某些事件借题发挥,借“怒骂”发表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个别教师养成“呲必中国”的习惯,究其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错误地将“骂国家”作为时尚,认为是“有思想、有主见”的表现;二是所谓的为了迎合某些学生的口味,活跃课堂气氛;三是无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任由我行;四是对祖国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不认同就要讽刺、批评、辱骂;五是不排除个别教师出于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借“谩骂”中国抹黑中国、搞臭中国。
虽然大学崇尚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但无论怎样大学教师在课堂上“呲必中国”“赞必西方”是大为不可的。一则这种行为与教师传递正能量的要求不符。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授课给学生传递爱国、信心、奋斗、进取、光明、希望等正能量,而非憎恶、丧气、忧虑、失望、黑暗等负能量;二则这种行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爱国守法”“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等的要求不符;三则这种行为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和渴望不符。国平文中指出:“大学课堂本是一个神圣的殿堂,在这里青年人接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锻造而成型,在这里青年人思想和信念的未来被照亮。然而,当这些负面情绪倾盆而下,青年学子们往往在懵懂中选择接受、在狐疑中选择将信。在这些负面情绪的濡染下,很难想象青年学子们对国家、对社会有信心,对祖国有那种深沉的感情,对自己的人生未来会乐观向上。走上社会,他可能会充满牢骚和不满,可能会充满挑剔和不自信,甚至可能会因此而错失机遇……”四则这种行为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不符。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高校教师“呲必中国”可能导致青年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失去信心,动摇他们与祖国共奋进的向心力和进取心,从而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所以,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绝不应该“呲必中国”,做传递负能量的人,而应该讲好中国,不遗余力地做“为中国鼓掌”的传递正能量的人。
避免“牢骚满腹”情绪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高校教师也不例外。人每天需面对诸多事情,生活上、工作中、事业上遇到不如意、不顺心、不舒畅的事情在所难免。但情绪宣泄要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正确的方式方法。不知从何时起,个别高校教师养成了在课堂上冲学生发牢骚的习惯:要么斥责领导、同事、社会人员的不是;要么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工资收入低,单位、社会不公平;要么在单位、家里受了气直接到课堂上冲学生发火……
作为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牢骚满腹是极为不可的,实在是百弊而无一利。既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不符合教师应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的要求,还有损教师形象,降低自身素质,令学生生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高校教师要守好底线,决不允许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高校教师在课堂上代表着理性而非情绪化;高校教师应该是最注重“角色扮演”的人,应该清楚台下台上不一样;高校教师应该是化解情绪的高手,不需要将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高校教师应该最清楚“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道理。因此,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应避免“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要极力展示一个“乐观向上”“豁达自信”的自己给学生。
避免“冷漠无情”态度
“冷漠无情”是人所形成的缺乏爱心、善心和同情心的消极心理及表现出的不作为行为。个别高校教师由于受社会大环境及自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在教学、工作、生活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冷漠”和“无情”。主要表现为:缺乏对学生的感情,眼里没有学生,平时只顾上课,不管学生,应付差事,不求效果;对学生责任心不强、耐心不足,对“问题学生”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爱心善心,不愿助人济人,与学生争利,为人刻薄计较等。
作为高校教师,“冷漠无情”心理和行为是要坚决避免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是教育的灵魂,感情是相互的,教师对学生“冷漠”,学生很难对教师提起“兴趣”、报以“热情”、形成“敬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种师生关系下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和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了好教师的四个标准,其中之一便是“要有仁爱之心”。调查结果显示,一个没有爱心和同情心的教师是不受学生欢迎的,甚至是要受到学生鄙夷的。教师要讲究“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一个教师的言行处处表现出来的是“冷漠”和“无情”,那么就会“传染”给学生,学生可能就会模仿这种态度去对待万事万物,这对我们这个本已“人情淡漠”的社会的进步是大大不利的。“冷漠无情”是一种消极颓废的病态心理,从社会作用上看属“负能量”范畴,对人对己对社会起消极作用,作为人尤其是高校教师应坚决摒弃。
避免“消极慵懒”行为
“消极慵懒”行为一般反映的是公职人员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实部分高校教师在工作中也存在“消极慵懒”问题,具体表现在:不愿上班、不愿带课、不愿多带课、不愿监考、不愿阅卷、不愿进行试卷分析;不愿开会、不愿参加教研活动、不愿担任辅导员、不愿深入班级宿舍;不愿申报课题、不愿撰写论文、不愿参加各种竞赛、不愿参与各种活动;工作业绩平平、教学效果一般、职称晋升不上、职务不能提升;业余时间沉迷于手机、电脑、电视、饭桌、牌桌,热衷于游山玩水等。
耕耘得收获,勤奋出成果。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教师应该是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勤奋进取、成果倍出、生活充实的人,而不应该是消极慵懒、吃饱混日、不思进取、生活散漫的人。如此既与教师的身份不符,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进步,也不利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更重要的是“消极慵懒”行为是一种“负能量”,它会传染学生,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其与教师应该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的要求背道而驰。所以,高校教师应尽量避免“消极慵懒”行为,而应努力树立“积极有为”的形象。
避免“道德缺失”现象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堪为楷模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作出表率,才能对学生实施积极的、正面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高校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但在师德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第一,部分教师以功利主义态度对待工作,敬业精神弱化,缺乏无私奉献精神和任劳任怨工作作风,把物质利益作为价值追求的目标,热衷于捞“外快”,消极地应付本职工作,干分外事的劲头大于干分内事的劲头;第二,有的教师把庸俗之举和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用到师生关系中,拉关系、走后门、搞人情、做交易,不坚持原则,使教师形象在学生中大打折扣;第三,个别教师缺乏科学精神,违背学术道德,行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之事;第四,极个别教师为师不尊,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人无德则不立,作为教师,道德缺失是极其有害的。它既损害自身形象,使自己斯文扫地,令学生敬而远之;也不符合教师应处处为人师表、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的要求;严重者,还会受到处分处理。2014年10月9日,针对暴露出的高校教师师德方面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划出针对高校教师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对高校教师有“红七条”情形的,将依法依规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开除等相应处分。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省高教纪工委书记郝利生在全省高校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格执行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和《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的规定》……”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书记李仲为在讲话中指出:“要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肃查处道德败坏、侵害学生、学术不端、贪赃枉法的人和事,使广大教师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所以,高校教师应时时刻刻绷紧加强师德修养的“弦”,防止“道德缺失”现象,名副其实地做一名师德高尚、为人师表的人,做一名修炼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人。
参考文献:
[1]国平:《“呲必中国”不能成为课堂必备课》,中国青年网, 2014-11-14。
[2]朱笛:《论教师冷漠》,《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第4期。
[3]黄正刚:《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漳州教育网,2009。
[4]李仲为:《在全省高校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3月31日。
[5]郝利生:《在全省高校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3月31日。
作者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陕西汉中陕西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