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绩效理念下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

2015-04-10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学习者信息化环境



绩效理念下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
——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

刘凤娟张剑刘静

【摘要】构建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优化教育环境,促进信息化教育活动的展开,从而加快教育改革,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又与“绩效”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在“绩效”理念下,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探讨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构建,希望能为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绩效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化设备在教育中普及以及信息化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教育信息化环境在教育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重,但随之而来的也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弱、数字化教学资源重复建设、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效果差、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与总体规划以及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等问题,可见,构建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任务迫在眉睫。

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与绩效

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是在教育生态大环境下的一个表现方面,要构建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确教育的生态环境的含义和发展规律。

1.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

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是以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为基础,围绕开展教育信息化活动构建的,对教育信息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制约、协调和优化作用的开放式多元环境体系,它是教育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发展到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吴永和等在《基础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白皮书》中对基础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体系以教育网为基架平台,主要体现在课堂信息化生态、数字化实验生态、校园环境生态、教学管理信息化生态、移动学习环境生态等方面[1]。

2.绩效

绩效最早应用于企业,从字面分析,它是成绩与效益的组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或个人为实现其目标而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2]。对教育来说,影响教育绩效的因素包括:教育环境、教师教学技能和管理方式、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和学生的态度以及教育评价等。

绩效理念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环境生态主体分析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它要助力“加快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就要构建生态化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使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而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和利用的关键是“人”,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管理者、教学者和学习者。他们是教育信息化环境的生态主体,只有他们的观念和能力紧跟信息化发展的脚步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生态”。

1.教育管理者要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人们把更多的关注集中在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教学活动上,而忽略了作为管理的省、市、县教育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校长等领导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研究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和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领导不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没有充分重视教育信息化教学科研活动,从而使得一线的教育信息化成效不明显。加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规划与管理,加强对教育决策者与管理者以及各层次关键性人物的最有效培训,提高整体绩效[3]。作为教育管理的领导,尤其是一线领导,是教育信息化活动的领头羊,更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教育发展到信息时代的必然阶段。因此,教育管理者应该掌握信息化实践的指导理论和必要的信息化管理技能,更新教育信息化理念,加大教育信息化工作力度,才能充分保证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

2.教学者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在当今云时代背景下,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受到了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冲击,未来的教室环境是虚拟云教室,包括电子教材、电子书桌、电子书包、电子实验等,在学习资源方面,存储在教育云上,数量和质量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这样的环境对教学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者在具有一定信息能力基础上应注重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利用在线培训、网络研修、专业交流等机会,加深自己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科研的能力,只有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创设生态化的信息化环境,才能有力地驾驭信息化环境,促进学习者更好发展。因此,教学者要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和谐合作的良好生态环境。

3.学习者要注重信息化学习能力的提升

传统信息化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只是资源的被动接受者和赏析者。如今人们普遍拥有了终身教育的理念,认为受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更多的是为完整实现个人的发展和人生的目标。信息化生态环境的目的是协调各种要素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最终是为了提升学习者的能力。在信息化生态环境下,学习者能在网络可以不受时空和呈现方式的限制,学习者要注重自身信息化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教师的指导下规划、组织、管理、评价自己的学习,学会甄选媒体终端、软件平台和学习资源,学会获取、分析、加工、使用和评价信息化学习资源,进行自我探究式的学习,注重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变成了资源的创造者和直接使用者,达到了既能充分利用信息化生态环境展开信息化学习又能促进信息化环境生态目的的效果。

绩效理念下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实践

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个系统工作,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问题是个整体问题,在绩效理念下,我们应该注重协调前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整合各种要素,以优化后期产出的教育质量、学生能力的提升。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包括5个国家级贫困县和4个省级贫困县,全市80%以上学校分布在山区和农村,但这里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因此,我们从平台、应用、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了汉中市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建设经验。

1.平台生态——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研究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加快开放式信息化网络环境构建进程

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基础,搭建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是构建信息化生态环境的关键。研究实践中我们以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为契机,结合电子书包、步步高学习机、智能手机等多种形式加快终端设施普及,促进媒体终端的教学应用研究,推进数字化校园乃至智慧校园的建设,完成了汉中教育城域网中心数据平台建设。全市数字化校园及班班通建设统筹规划,分步推进,为实现三通两平台提供硬件环境。比如:领导各县区完成了县级资源平台建设,在全省首家实现省、市、县三级平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教师可以上传自己的优秀课例、课件和教学反思,也可以下载别人的资源进行学习,它为全市教育教学应用整合提供了资源保障,促进了优质资源班班通应用、教师应用能力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升。

2.应用生态——以应用研究为核心,以活动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促使信息化生态环境彰显效益

构建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应用是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我们以新媒体应用为切入点加强应用,利用竞赛交流活动拓展应用范围,以应用促发展,促使信息化生态环境彰显效益。在实践中,汉中市以信息化竞赛活动为抓手,重点培养和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大型信息化教学比赛,以点带面带动了本校其他教师和其他学校的教师研究和使用新媒体新技术的积极性。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移动终端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下载学习优秀的课例、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3.评价生态——以评价研训为保障,以标准促规范,以规范促效益,确保信息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建设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是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力政策,也加大了对许多地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支持的投资和设备配备,但现实是很多地方和学校的设备闲置了,并没有发挥其信息化教学的作用,正是因为缺乏对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无法保障教育信息化环境要素发挥应有的作用,信息化成果产出几乎为零。

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在前期的规划决策和管理中必须确立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绩效理念,建立和逐步完善符合教育信息化环境系统发展规律的评价体制,才能保证政策、财力、物力和人力的作用落到实处,才能保证研究成果能够推广。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对教育信息化环境要素的规范管理,制订本市的标准,努力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希望以评价研训为保障,以标准促规范,以规范促效益,创新方法出精品,互相交流促发展,推广成果出效益,努力提高全市广大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及科研水平,构建服务于全市教育发展的信息化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信息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之路才刚刚开启,我们还需进一步坚定信念、深入研究、提炼经验以加快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吴永和、祝智庭、黄昌勤、胡小勇:《基础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白皮书》,2006,8。

[2]绩效[EB/OL],[2014-05-06],http://baike.baidu.com/view/ 122994.htm。

[3]桑新民、郑文勉、钟浩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第8-11页。

[4]刘凤娟:《基于信息技术的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途径探究》,《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91-94页。

[5]肖钠:《教育信息生态化分析及其构建研究》,《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6期,第4-6页,第14页。

[6]赵晓翠:《生态学视角下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研究》,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14。

[7]刘凤娟:《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研究综述》,《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第8期,第13-19页。

[8]陈海洋:《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生态失衡》,《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第10期,第23-25页。

作者单位:刘凤娟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汉中张剑刘静陕西省汉中市电化教育馆陕西汉中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青年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区域学校均衡发展研究”(136241481);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云时代区域校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SGH140733)”。

猜你喜欢

学习者信息化环境
月“睹”教育信息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