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秧歌的历史传承与发展思考
2015-04-10樊丽杨宏
樊丽 杨宏
陕北秧歌场面热烈,当地重大节日的主角,一直以来被认为黄土高原文化的具体表现。但面对现在多样化的娱乐文化,陕北秧歌却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迹象。如何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重新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秧歌,顺应时代的发展,值得每一位关心陕北秧歌人士深思。
浓郁地方特色的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行陕西北部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是当地常见的传统团体舞蹈,由于具有强身健体功能,同样深受民众欢迎,是黄土高原地区民间体育活动常见形式。陕北秧歌是当地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日常活动,逢年过节都能见到自发组织的秧歌队在街头巷尾兴高采烈地跳动。
陕北秧歌起源于祭祀活动,《靖边县志》和《米脂县志》都有记载,村民在人带领下,闹社火,神庙前祭祀等祭神活动[1]。陕北秧歌参与的主体是普通的百姓,他们平时忙于劳作,生活的压力让他们的心中积蓄了太多的压力,秧歌正好发泄他们的情感,尽情释放对于生活的热爱。并不高雅,但恰恰反映了普通百姓真实的内心感受,充满现实感,而大开大合的舞蹈动作与陕北人民外向、开朗的性格息息相关。
陕北秧歌的发展与保护
1.伴随时代的演变
街演是陕北秧歌最初的表演形式,既符合民间表演的需要,降低了对场地的要求,又能够满足农村广大群众观看的客观实际[2]。随着观众的需要,秧歌由街演走向了舞台。舞台的秧歌变化是增加了动作的难度,减少了表演人数,艺术表现更为直接。舞台上的秧歌不再具有单纯的娱乐性,而具有艺术表演共有的欣赏性。为了适应现代的要求,陕北秧歌的表现更加突出地域特色,配乐、道具和人物也发生了现代的改变,与传统的陕北秧歌差异性渐渐拉开。
2.逐渐完善的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陕北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保护机制,从2006年起出台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从2005年,陕西省每年拔出100万元专项资金,著名秧歌表演家李增恒、贺俊义均为受益者。其中,绥德县从上世纪末开始,对当地的陕北秧歌整理发掘,成立秧歌基金,扶持秧歌表演队和个人[3]。榆林市出版了《陕北秧歌实录》。新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公演,并得到了文化部的嘉奖。
陕北秧歌今后的发展轨迹
1.规划先行,逐步推广
若要陕北秧歌在今后取得长足的发展,首先就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为陕西秧歌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根据陕北秧歌的特点,制定配套的法规制度,在原有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加大力度,为从事陕北秧歌的个人、团体和院校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整理、完善陕北秧歌的历史资料,形成具有陕北地区特点的秧歌体系。文化管理部门应有专人负责秧歌的管理和发展,安排相应的发展资金,对秧歌的个人和团体给予足够的帮扶。
受益于历史原因,秧歌在农村地区一直拥有扎实的基础,应强化积极影响,保持秧歌在农民文化生活中的优势地位,同时逐步向城市扩展延伸。作为早期广场舞的一种,秧歌因其简单易学,锻炼价值明显等特点,受到广大中老年人士的欢迎。为秧歌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协调好秧歌活动与周边居民的关系,充分发挥简单易学的特点,提高在普通群众中的知名度。注意保护陕北秧歌的知识产权,组织民间的团体,提供配套的法规法律保护。
2.注重文化内涵
秧歌是陕北文化的突出代表,集中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精神。在发展秧歌的过程中,着重保护秧歌原有的表现形式,精神内涵,免受过度商业开发的影响。具体执行过程可由陕西省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市县两级具体执行,整理现有的秧歌曲目,将经典的曲目,角色、动作、唱词、服装服饰等以地方志的形式记录,形成规范化管理。出版专门介绍陕北秧歌历史起源、舞蹈类型、表演动作等内容的书籍、音像制品,稀有元素秧歌教学的教材,提高陕北秧歌的艺术表演水准。
除了为迎合现代观众口味而必要的改编外,舞台表演的陕北秧歌应最大限度地凸显传统秧歌的特色。把带有历史感的传统秧歌搬上舞台,事实证明,越是传统的文化越容易受到关注。观众也由单纯地喜欢秧歌的动作与场面,转而深深迷恋陕北秧歌所独有的黄土高原文化。
创新陕北秧歌的曲目,从陕北秧歌的时代演变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添加新的元素。积极借鉴其他秧歌的特点,结合原有的优势,创作出新的秧歌表演内容。陕北秧歌产生的土壤是当地的农民生活状态、精神世界,在创新中牢固把握这一中心点和基本点,充分反映当代陕北农民和农村地区的新风貌。
3.致力于传承人的培养
保证陕北秧歌长盛不衰解决传承人的问题,从当前实际情况看,秧歌的传承人日渐凋零,急需新生力量的补充。现在社会教育是秧歌传承的主要途径,传承形式主要依靠师徒间口口相传,虽然有利于原汁原味的学习,但是人数不能得到可靠保证,个人的因素影响明显,容易出现失传的情况。
作为民俗体育运动,教育、体育和文化部门应通力合作,制订统一的秧歌培训教材,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教育,尤其是资金、师资、硬件质量突出的高校是秧歌当代陕北传承最主要的途径。在条件充分的前提下,将秧歌列为高校体育选修课,让大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了解这门传统艺术。以高校为发展平台,把陕北秧歌作为新的艺术专业,外聘成名已久的秧歌表演家,选取有发展前途的新人,从而不断培养出具有现代艺术意识的秧歌专业人才。
民间团体一直是秧歌发展中杰出艺人聚集最多的集体,一大批知名的秧歌表演艺术家都来自民间团体。充分重视民间团体的作用,在规范秧歌团体发展,提供物质和制度帮助的同时,选送艺术水准高的年轻秧歌表演者到艺术学校进修,完善艺术知识结构,开阔他们的眼界,为其迈向更高层次提供良好的平台。除此之外,鼓励个人、团体和街道等成立专门或者业余的秧歌培训班、兴趣班,为喜欢陕北秧歌的爱好者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整个社会、学校和个人均应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为陕北秧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秧歌传承人。积极产业化秧歌,形成良性循环,提供秧歌团体和个人展现才能机会的同时,又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形成积极的公众形象,吸取秧歌爱好者加入其中。
培养高素质的秧歌教授人员是传承人培养的前提。专业的秧歌教师队伍从两方面建设,一方面用已经成型的培养体制,培养出科班出身的指导教师;另一方面,作为民间艺术,组织教师去陕北秧歌起源的地区采风,与当地的民间艺人切磋交流,还可邀请优秀艺人来校指导,或者短期任教,传授世代相传的经验。
4.现代的传播路径
陕北秧歌的传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用现代的广告手段包装。选取精品秧歌,建设优秀秧歌曲目,突出陕北秧歌独特的高原特点、奔放洋溢的个性,使之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陕北地区品牌。积极与其他现代传媒结合,如电影、电视剧等,提升秧歌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尤其是青少年中的熟悉度。条件允许时,在电视台设立介绍陕北秧歌的固定节目,还可以制作与之相关的纪录片,以深受大众喜欢的民俗文化形式介绍陕北秧歌。还可将陕北秧歌搬到发达的网络平台,制作专业的教学视频等网络传播方式,让人们可以更加快捷地接触到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在传承与发展陕北秧歌中应保留民族性、传统性和地域性特点,酌情添加当代的审美观念,迎接现代审美观念的挑战,主动融合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向世界展现来自黄土高原原生态的魅力,形成既保留民俗传统又具有符合当代艺术要求的“新”陕北秧歌。
[1]于丽:《论视觉文化时代陕北秧歌的发展路径》,《农业考古》2011年第6期,第383-385页。
[2]陈晓鹏:《以一个扭秧歌的人为例浅谈陕北秧歌的继承与发展》,《大众文艺》2014年第12期,第57-59页。
[3]高志奇、闫莉莉:《对陕北秧歌文化变迁的思考》,《教育文化论坛》2013年第5期,第78-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