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人文社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2015-12-20曹惠民张长立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社科研究生人文

曹惠民 张长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行业特色高校生存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革与创新,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形成新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1]行业特色院校的改革和创新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原因在于这类高校的存在与发展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议题。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色?需要我们积极地去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上去回应这一问题。

行业特色高校的特点及其发展特征

行业特色高校形成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行业特色院校涉及多种行业或领域众多,比如矿业、林业、农业、地质、石油等。历史上是指国家行业部门所管辖的高等学校。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行业特色高校逐渐脱离原来的产业部门划归给教育部或地方政府管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推动下,与原行业管辖时相比,行业特色院校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空间都已得到极大提升,行业特色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生力军。[2]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密切相关,因为他们拥有较为集中的特色学科体系和领先的科技资源而拥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

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环境,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也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首先它产生于建国后的产业布局和调整,具有明显的学科调整背景;第二是行业特色院校的学科具有行业性的专业特征,依托特殊行业和领域的产业链是行业特色高校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第三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主要服务于特定的行业和领域。行业特色高校历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3]就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的整体而言,行业和领域相关的专业与普通的人文社科专业发展严重不均衡,这就决定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和专业性,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全面的学术训练和培养,应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不足等。此类学校的专业性有余,而综合性不足。这就决定了它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

本文之所以选择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是因为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是衡量一个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潜能的重要指标,同样这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也决定着此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与质量,影响着行业特色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对于本科生教育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通过整体的系统改革,避免行业特色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被边缘化的危险。

行业特色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涉及到诸多要素。学校领导者、管理者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科研过程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出口”等都存在着诸多影响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

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而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学者郑建林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则是指培养单位根据高层次人才自身成长的规律及社会特定的需求,为研究生所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4]我们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教育理念和精神的指引下,依据特定的教育规范、制度和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相对稳定的教学课程和科学研究体系,结合校内外的理论学习和能力实践所开展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动态过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教育理念和精神(价值要素)、培养目标(目标要素)、教学和科研训练的支持(过程要素)和培养评价(结果要素)这四部分构成,图1表明了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1.培养理念和精神(价值要素)

图1 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行业特色高校的领导者或管理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念和认知是决定着这类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入创新、改革的先导性因素,也成为价值要素。也就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于研究生培养理念的认知和价值偏好。它直接影响着该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育资源的整合,影响着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运行。

现在为数不少的行业特色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仍囿于行业特色专业的培养和发展,认为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因为这些专业从某种程度上更容易看到科研成果量的提升,科研GDP更易达成,于是就有意无意地“冷落”了人文社科专业的发展,认为这些专业的投入产出比没有理工科高,于是用理工科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人文社科专业的发展,并以评价结果分配科研资源,最终影响到人文社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人文社科尤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甚至不能用统一的学术标准(比如SSCI的数量)去评价人文学科,而且人文社科的自身发展也需要时间和周期。

2.培养目标(目标要素)

培养目标决定着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方向,同时培养目标也决定和影响着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管理与实践创新的空间。行业特色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较为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这也是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普遍问题之一。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囿于自身的历史积累,自我加压和主动创新的动力严重不足。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其他大学的培养模式、过程驱动。没有自己独特鲜明的培养目标,这严重制约了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培养机制的创新需要回应一个“我们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的问题。现实中,多数行业高校文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只是对掌握学科知识的程度上加以区别,对科研能力的要求也只是看能否独立作出创造性成果,造成培养目标趋于雷同,学科特色不突出,[5]这些要素都削弱了行业特色院校的发展能力。

3.教学和科研训练的支持(过程要素)

对于行业特色院校而言,教学与科研训练支持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课程的数量化和内容满足研究生深造的需求,“以师定课”的情况经常出现,就是根据其所拥有的师资力量来开设相关的课程。学校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课题体系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不能满足学生多元选课的需求。

②课程内容更新慢,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课程内容不能反映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另外,由于学校招收的教师年龄“偏小”,缺乏社会阅历,不能很好地将教学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也是课程内容更新的主要原因;目前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更新慢,时效性差,不能反映相关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课程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

③教学创新的空间不够,科研训练严重不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创新是一个多维概念,他需要有教师改革教学手段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的积极参与,此外,学校鼓励教师教学和科研创新的制度和服务同样不可或缺。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方能产生“化学反应”,促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进程。行业特色院校“僵化”的理工科管理思维影响,很多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教师不能创新教学组织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虽有互动,但是教师的课堂讲授依然是主导型的教学方式,学生多以记笔记的方式“被动”参与。[5]学校的管理客观上使得灌输型教学仍然是多数行业特色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采用主要教学方法。比如很多大学目前尚不能带领学生参与实践,不能开展基于实践的现场式教学。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研究生来讲,除了个别科研课题比较多的教师,其他教师很少系统地参与科研训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另外由于研究生扩展,有些刚毕业的博士青年教师就要指导硕士生。拔苗助长的现象时有发生。

4.培养评价(结果要素)

培养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教学、科研过程的评价和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两个方面,前者是对于研究生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的评价,后者则是对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的综合评价。而现实中,很多行业特色高校并没有一个成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重目标、轻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研究生培养的考核工作形式化严重,尚未发挥其自身应有的导向功能。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的评价应该注重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以结果评价倒逼研究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总之,行业高校的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面临着内外部的双重压力,唯有从国家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进行全面的改革,全面推动人文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创新,才能促进行业特色高校的“转型升级”,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用系统思考和整合的能力去重新审视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的培养模式创新与变革,行业特色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足够重视文科研究生教育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有更多的面向,除了研究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学校还必须能够将学生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培养、产学研的无缝对接很好地融合起来,真正使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学生、学校、教师和社会之间实现共赢的良策。面对这样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运用战略和系统建构的办法,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现实,着眼于行业特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1.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动力传递模型

从某种意义上讲,行业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经济社会变革、高等学校之间竞争驱动的结果,从另外一方面,这是为了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和用人单位提供合格“产品”的客观需要,当然这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动力。我们从一般意义上讲,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要要素有: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和创新的动机、教师的教学、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包括导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科研参与)、学校所拥有或所能控制的教育资源,比如科研数据库、校外的实践基地等。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就是上述四个要素相互耦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高校与社会互动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为此,我们从一般意义上提出了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动力传递模型,见图2。

图2 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动力传递模型

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遵循一般高校教育创新改革的基本规律,行业特色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改革需要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校的发展实际,以作者所在 的中国矿业大学为例,研究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有战略思维,首先需要打破传统的“理工科学校做不好文科”的落后思想,很多高校的领导都有类似的想法,文科专业的发展甚至不能用投入产出比这一简单的评价指标来衡量。理工科与人文社科的发展需要均衡,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要实行“反歧视”的战略,采用非常规的手段促使人文社科研究生教育的长足发展,其次,学校需要从教师的教学改革、科研支持、教学和科研资源的保障等角度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结合该模型,下面我们谈谈,针对行业特色院校的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

2.行业特色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路径

行业特色院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创新是内外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社会的变革和推动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外部驱动,同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评价又是倒逼此类院校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的市场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发挥行业特色院校的优势,又要充分考虑社会和市场对于人才结构和层次的需求特征和偏好,开展普通研究生培养基础上的订单式培养的创新之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学校,研究生本人也应该是这种培养模式变革的核心主体之一,变革的基础就是我们的研究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当然这需要校、院和其他学生管理组织的教育和管理,这方面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我们着重谈谈学校作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如何推进?

(1)宏观管理层面上,要更新管理理念,重新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方向。

行业特色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从战略高度审视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问题,给予文科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学校要从招生权、师资培养、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学科评审权、对外交流权等方面给予文科专业以强有力的扶持。人文社科专业的发展有其自己独特的内在发展规律,有别于理工科专业和学科的发展,表面上看,文科类专业有可能是“投入多、见效慢”的项目,因为从传统的理工科大背景中成长起来的文科类专业本身就“先天不足”,与理工科专业的发展起点就不同。所以对于文科类专业的教学、科研和毕业生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

学校要调整自己的思路,不能囿于传统的理工科强即强的思路,因为一个真正的综合性大学一定是文、理平衡发展的高校。文科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对于理工科见长的行业特色院校的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甚至影响和制约着行业特色院校在未来的转型和发展。所以应该从理念上更加重视,从管理上将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到“先天不足”的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上,要从传统的单靠量的增长驱动转变为“量质齐升”的阶段,在充分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关于研究生的培养应该以复合型、应用型为培养目标,更加强调研究生产于实践,使得理论学习和实践实习密切联系。

(2)教学与科研的支持

教学与科研支持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制约要素。教学是一个专业知识系统传递、接收和消化的过程,涉及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科研则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系统接收科研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训练的过程,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尤其对那些拟继续攻读博士的研究生而言,这方面的训练尤其重要。

从教学方面看,课程设置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创新是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行业特色高校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调研,以前沿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几个维度去优化课程体系设置,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创新,学生也应该是课程设置的主要参与者,比如在美国,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教学没有固定教材,阅读大量文献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内容。[6]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协同参与不断提高课程体系的整体质量。鼓励教师根据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增开选修课,打破专业设置的壁垒和障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选修课程,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养。

从教师的角度讲,师资队伍是行业特色院校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和重要依托。[7]行业特色院校应该建立以指导教师为主的“导师组”。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应该负责学生的科研训练,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技能和方法的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学术沙龙”不断提升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科研素养有比较大的提升,尤其是对于那些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讲,这种科研训练尤其重要。鉴于行业特色高效自身发展的环境,学校应创造条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立基于教学、科研绩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出台政策、创造条件,让才华横溢的导师,尤其是青年导师能够充分发挥其中坚力量的重要作用,进而培养一支战斗力过硬的教师队伍。[8]其次,对于教师而言,他们需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比如同一门专业课,可以吸收相关的教师共同参与。这样可以更好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在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另外教师要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将最前沿的学术交流资讯传递给学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以开展现场教学,比如加拿大高校在注重教师学术能力培养的同时,鼓励教师与产业界合作。[9]比如可以带着学者参加公共部门的实践,在实习现场学习和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提升行业特色院校研究生的综合素养。

(3)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将是决定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条件。这里谈的资源包括校内的资源(教学和科研资源)和校外的资源(实习实践基地、不同高校之间的学术共同体等)。学校必须创造条件为人文社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积极整合相关的资源为教师(最终是为了学生)和学生提供教学、科研所必须的资源,比如校内的学术研究的数据库,行业特色院校的图书馆的数据库除了普通的CNKI,其他多是与行业特色院校的优势学科密切相关的数据库,而针对人文社科专业的数据库则极其有限。这就严重制约了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的研究和学习过程,最终也会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另外,在行业特色院校,学校可以鼓励人文社科类的相关学院共建一个人文社科的资料室,供相关学院和师生共享这种资源。学校应该创造条件,鼓励人文社科类的学院开展系列的“学术活动月”,邀请专业领域内的著名教授进行学术宣讲,积极培养浓厚的学术氛围。

除了校内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学校也要协同学院加强与属地政府的密切联系,为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研究生搭建实习、实践的基地和平台,使得研究生的培养和社会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另外学校也要鼓励相关学院和同城或省内的高校建立学术共同体,为学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创造条件。

结 论

行业特色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群体的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必须创新管理理念,积极回应社会和市场对当代研究生素质的需求和评价,立足校内的培养,苦练内功,构建一个以校内为主,校内外通力协作的一个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平台,借此促进行业特色院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模式的创新,促进行业特色院校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行业特色院校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6]张杰:《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培养途径研究》,《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 年第6 期,第38-39 页。

[2]李文冰:《中国行业特色院校发展研究述评》,《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 年第2 期,第13 页。

[3]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9 年第5 期,第8-11 页。

[4]郑建林:《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探索,《现代教育管理》2011 年第2 期,第111-113 页。

[5]王希俊、李精明:《多元视角下设计管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 年第2 期(4),第39-42 页。

[7]闫俊凤:《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研究》,学位论文,中国矿业大学,2014。

[8]张柯、黎昕:《关于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长春大学学报》2014 年第24 期(2),第219-222 页。

[9]闫月勤:《从中美加三国比较看我国新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 年第3 期,第120-124 页。

猜你喜欢

社科研究生人文
人文
社科成功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