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浒传》中的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诠释

2015-04-10张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年3期

张涛

作为一部鸿篇巨著,《水浒传》是以讲史和小说的形式写成。讲述的是发生在北宋末年的故事。当时朝廷腐败荒淫、朝纲被奸佞之类败坏、可谓是奸臣当道,无数有志之士和忠良横遭陷害、无处藏身、被逼上绝境。群英聚集在水泊梁山揭竿起义,成为最坚实的农民起义军力量。随着逐步扩大的梁山势力,有越来越多的好汉聚集在梁山,最后发展成为著名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而这些人各个武艺高强、身怀绝技,他们所拥有的武术套路,诠释着中华民族的武术精神,传承着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弘扬了几千年的民族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从文明走向了今天。《水浒传》书中所描绘的十八般武艺,构成了中华民族绚烂多姿的武术文化,水浒武术文化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水浒传》中的武术名称

“武术”是由武艺演变而成,具有娱乐、健身、防身和战斗的功能。在《水浒传》中,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众多的江湖好汉的练武活动,对“武艺”和“武术”的关系,进行了形象的说明。在《水浒传》中,有很多关于“武术”的名称,但却始终没有出现“武术”一词,多数都是用“武艺”来指代,用“好武艺”来形容梁山将领的武艺高强,写宋江也是“学得武艺多般”,由此可见,当时武术的正式称谓就是“武艺”。而《水浒》中,除了使用“武术”一词,还很多次地使用了“本事”。如写蒋门神“原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这里的“本事”指的是相扑武术、拳脚和枪棒等。在介绍浪子燕青的时候说“舞的、唱的、弹得、吹的无有不会、无有不能,一身本事、无人比的”。接下来,小说对燕青的“本事”进行了详细的例举,这里的“本事”,并非是指才艺,而是当时诸种武术的习惯称谓。在《水浒传》一书中,除了“武艺”和“本事”之外,另外一个常用的词是“手段”,如第十七回曹正对杨志说:“却才小人和制使交手,见制使手段和小人师父林教师(林冲)一般。”这里的“手段”就是指“武术”,是指曹正认为杨志的武艺丝毫不逊色于其师傅林冲。

《水浒传》中的武术体系

纵观宋元时期的武术,在不断的演进和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武术体系。具体包括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由不同的流派和门派形成众多的派系;第二阶段是具体化和详细化了十八般武艺;第三阶段是形成了武术技巧和武功套路的成熟阶段。而《水浒传》中,正是形成武术体系过程的展示。同时,在小说中,还有许多的师承关系,那是弘扬和传授自身的技艺和武术体系。例如,王进和李忠是史进的师傅,林冲是曹正的师傅,卢俊义是燕青的师傅,公孙胜是樊瑞的师傅。而这些师承关系在发扬和流传中国武术套路的同时,也传诵了武术文化。

在《水浒传》中,明确界定了“十八般武艺”的说法。成熟的武术套路,在宋朝初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因此,在《水浒传》中,既有成熟的武功套路,也有毫无章法的武功。例如,在揭阳镇,宋江所见到的拳脚和强棒,并非是整个套路的演变,而在饮马川上,裴宣的练武确是一整套的剑术。

《水浒传》中武术文化的精髓

在武术文化中,道义和侠义是精髓,是武术能够得以发展和传承并被众多人所敬重和景仰的重要思想。在北宋末年,社会腐败、黑暗,黎民百姓备受剥削和压迫。而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许多有志之士因不满黑暗的社会现状,满怀社会道义和责任感,纷纷揭竿而起,为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开始了正义之战。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正是取材于描写征战和农民起义,情节更多的是侧重于战争和打斗场面,军事练武项目是相关武术的主要表现。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水浒武术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它是以武术为载体,将表演、健身和军事格斗融于一体的文化形式。水浒武术主要是在我国鲁西南一带流行,作为传统的体育项目,一直以来长盛不衰,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而作为四大门派之一的“梁山武术”,至今在梁山一带,仍旧流传和延续着秘功绝技。“豪爽义气”和“崇文尚武”,是水浒英雄最大的特点和水浒独特的文化特色。当年的水泊梁山,既是梁山武术的传授地,同时也是武林高手的聚集地,而每一位水浒英雄的行侠方式,也是不尽相同,可谓是独有风味、各自彰显,然而他们却诠释着共同的精神,将“义”付诸于江湖活动中去,并将之作为人生的追求,甚至不顾个人的安危和死亡。在好汉中,“义气”凌驾于一切之上,而这种义气观,被称为是“绿林道德观”。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抱打不平,将讹人钱财、强抢民女的恶霸镇关西三拳打死,他也因此从无限风光的“经略府提辖”沦为“犯人”。遭遇这一生变故,他对个人的得失从不计较,也从无任何怨言,而是继续行侠仗义、扶危救困、锄强扶弱。在桃花村他将强抢民女的周通痛打,和史进在瓦罐寺将欺压村民、毁坏寺庙的邱小乙和崔道成铲除。其后,又救出被高俅陷害的林冲、“大闹野猪林”后,又千里护送。这一义举,将奸臣高俅得罪,鲁智深不得不再次亡命天涯。被官府缉拿走投无路的晁盖七兄弟,被林冲义留,可谓是好汉惜好汉、惺惺惜惺惺,林冲以重豪杰义气为重,将嫉贤妒能的王伦火并,并不计个人得失,推举晁盖为梁山首领,从此迎来了水泊梁山的鼎盛时期。尽管武松非常清贫,却坚决拒绝打虎的巨额赏银一千贯:“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相公责罚,何不把这一千贯散与众人去用?”由此表现出他的大仁大义和忠厚仁德。

而在水浒诸路英雄中,武松的“士为知己者死”、“磨剑问不平”的义气诚信,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肝义胆,鲁智深“救人须救彻、杀人需见血”的见义勇为的品格,黑旋风李逵的一身豪爽和正气等,每一名梁山好汉,都是那样守信誉、讲义气、重人情、性格豪爽而又心直口快,这一系列良好的做人风格,折射出水浒文化的英雄风度和道义及侠义精神。

结语

《水浒传》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而作为一部经典名著,《水浒传》中诸家武术构成了绚烂的武术文化。其影响之深远、内涵之丰富,在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而夺目的光芒。水浒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原因,是它所蕴含的武术文化。水浒武术又称做梁山武术,“豪爽义气”和“崇文尚武”,是其武术文化的精髓。《水浒传》中的武艺的主要名称就是武术,诠释了梁山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武术精神。《水浒传》中所蕴含的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对后世武术文化的发扬光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侯晓静.《水浒传》中武打描写与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1,(03).

[2] 张志雷.《水浒传》与宋代武术[J].名作欣赏,2011,(11).

[3] 吴舒洁.革命与正义之间——《水浒传》的文化政治[J].粤海风,2011,(03).

[4] 张春玲.论《水浒传》叙事概念[J].学术交流,2011,(06).

[5] 李吉远.太平天国运动早期武术文化探骊[J].浙江体育科学,2011,(04).

[6] 张志雷.《水浒传》与宋代武术[J].名作欣赏,2011,(11).

[7] 张志雷.《水浒传》中的武艺解读[J].兰台世界,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