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言语行为的角度解读幽默

2015-04-10耿娟娟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年3期

耿娟娟

从言语行为的角度解读幽默

耿娟娟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中三大言语行为,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分析这三种言语行为是如何在笑话中体现的。笑话中的幽默有时是由于其言语本身的幽默,有时是由于其言语的多种言外之意而产生幽默效果,但有时是言内行为仅有的一种言外之意。

言语行为 言外之意 言语幽默

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是第一个完整的重要语用学理论。对言语行为的兴趣长久以来一直是语用学的基础理论之一(Jef Verschueren 2005:22)。目前对于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中英不同的言语行为的比较及这些差异可能导致的语用失误,比如请求与恭维、拒绝、道歉等言语行为的策略比较和表达模式的差异。其二,对言语行为理论本身的探讨,比如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评述,对言语行为动词的讨论。其三,把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比如,研究言语行为与隐喻、语篇分析、语篇教学、广告语言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分析言语行为是如何在言语幽默中体现,达到幽默效果的。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1962)针对当时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意义的实证研究所作出的一种回应①,美国语言哲学家舍尔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学说。奥斯汀认为,当一个人说话时,他实际上同时完成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是通常意义上的行为,发出语音,说出带有意义的词语,语句的行为。言外行为是表明说话人意图的行为,是表达说话人的意义,因此通常称为言外之意或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言后行为则涉及一句话的事后效应。奥斯汀和舍尔对言语行为进行了分类,不过现在普遍采用的是舍尔的分类:断言类(Assertives)、指令类(Directives),承诺类(Commissives)、表达类(Expressives)、宣告类(Declarations)。奥斯汀和舍尔对言语行为的研究是理论性的,他们对人类语言中的言语行为进行了分类,分析、确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为具体语言的言语行为分析提供了基础。

对言语幽默的研究

语言幽默就是借助语言的手段来表达的幽默。语言幽默确切地说该为言语幽默,可定义为:幽默是交谈双方或读写双方的一种本性,它通过语篇或文艺作品反映拥有者、创造者和理解者的机智、顽皮、达观,表现在发现事物不协调或可笑之处并机智地表达出来的能力上,目的是引发接受者愉快地不自觉地会心地微笑或开怀大笑,同情或认可。

语言学界对言语幽默的研究角度各异。就语用学角度而言,研究者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原则、提及理论等对幽默的产生机制进行过研究。Yus(2003)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解读幽默,认为幽默的产生是因为说话者引导听话者选择一个与关联原则相一致的可及性解读,然后用看似不可能,却实际上正确的解读使第一个解读作废。张淑静(1988)以合作原则探讨过幽默。陈春华(1999)用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来解释幽默。南佐民(2000)从语义作用过程来分析幽默的产生机制,认为会话幽默来自于预设言语意义范畴与实际言语意义范畴之间的超常过渡。何文忠(2003)提出与合作原则相对立的幽默原则,来掌管非真诚话语交流。王文斌和林波(2003)则从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幽默。与理解一般言语相比较,幽默的交际过程需要更为复杂的推理过程,因此对读者有更高的智力和认知能力要求。如果幽默效果不能为读者领悟,那么幽默就是失败的。因此,对言语幽默的深入研究可以深化我们对语言一般交际的研究,并加强语用研究的解释力。

言语行为理论在幽默中的应用

笑话的幽默有时是由于其言语的幽默。如下面一例就是指令类的言语行为:

老呆乘公车常掉钱包,一天上车前,老呆把厚厚的一叠纸折好放进信封,下车后发现信封被偷。第二天,老呆刚上车不久,觉得腰间有一硬物,摸来一看,是昨天的那个信封,信封上写着:请不要开这样的玩笑,影响我正常工作,谢谢!

虽然是以书面形式出现的,但还是可以看作是一言语行为。小偷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用一种很“婉转”的口气来警告老呆,使用了指令类的言语行为“不……”还很客气地“请”,而且形容自己违法的偷窃行为为“正常工作”,最后致以谢意。通过这些言语的使用,让读者不禁感到小偷的“技高一筹”。

笑话中的幽默有时不在其言语的幽默,而在其言外之意。当同样的言语行为产生不同的言外之意时,说话者指的是其中一种言外之意,但读者会在语境的影响下理解成另一种言外之意,不同于说话者的本意。然后才恍然大悟。如:

小王,刚买了辆奥拓,半夜在清静的三环路上试车,他正开得高兴,一辆大奔从后面超上来,要超过的时候,开大奔家伙,伸出头来,冲小王喊了一句:“伙计,开过大奔吗?”然后就一溜烟开远了,小王半天才回过味儿来,开大奔,有什么了不起的,啊,呸。一会儿小王就忘了这事,高高兴兴地又开了一圈儿。他正高兴呢,那辆大奔又从后面开过来了,好像也在遛车,超车时,开大奔的家伙又冲小王喊了一句:“伙计,开过大奔吗?”这下气着了小王,加速想追,可是也追不上呀,干气也没办法。

没开多远,小王乐啦,那辆大奔撞在护栏上了。哈哈,小王也停下车,他要去看看那个嚣张的家伙的熊样,他来到车旁,看见那家伙还好,受伤不重,看见他走过来,张嘴又说了:“伙计,开过大奔吗?”小王差点气背过气去,可这家伙下面又说了,小王就真背过气去了。他说:“伙计,开过大奔吗?刹车在哪儿呀?”

在这个例子中,当“开大奔的家伙”(说话者)对开奥拓的小王(听话者)说,“开过大奔吗?”在小王和读者看来,这句话不仅仅是在询问小王是否开过大奔,其言外之意是在向小王炫耀。直到最后,那家伙补全了所想说的话时,小王和读者才明白原来他没有显摆的意思,而是想咨询刹车的设置。在这则笑话中,产生幽默效果的就是对“开过大奔吗?”这个言语行为的不同的理解。刚一开始读者和听话者在语境的作用下,理解成炫耀这样的言外之意,最后,修正了之前的理解,真正地理解了说话者的意图。这之间的“误会”就产生了幽默的效果。在本例中,说话者要是直接说:你知道奔驰的刹车在哪里吗?就没有这样的幽默效果了。

除了上文中的对同一言语行为的多种言外之意的不同理解可以产生幽默之外,同一个言语行为只有一种言外之意时,也会产生幽默效果。如下面的这则指令类的言语行为:

比尔急着要寄一份重要的文件。他来到邮局,冲向柜台,上气不接下气地对邮务人员说:“我这封信必须立即寄出!”

邮务人员把信称了一下说:“邮费需要98美元。”

比尔翻出身上所有的钱说:“我钱不够!”

接着邮务人员按了几个按钮,又说:“56美元。”

比尔说:“还是不够啊!”

邮务人员叹口气说:“你到底有多少钱?”

比尔说:“23美元。”

听了这句话,邮务人员转头向一个同事喊道:“汤姆,准备鸽子!”

虽然最后一句话是说给“另一个同事”汤姆听的,其实也是说给比尔听的。言外之意是既然你的钱不够,我们就只能提供和你的邮费相一致的服务了,那就是用鸽子邮信。像这则笑话中,言内行为“准备鸽子”在这样的语境中没有产生多种言外之意,读者和听话者的理解是一致的,和说话者的本意也是一致的。

小结

虽然言语行为理论不是完美的,理论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行为动词的数量个人看法不一致。二是对行为动词的分类众说纷纭。奥斯汀、舍尔及伍德里奇的分类就不同。事实上,有很多行为动词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行为功能。各类行为动词之间的界限也不是一清二楚的。但不管怎么说,言语行为理论已趋成熟,成为当代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对于幽默效果的产生还有待进一步运用语用学理论来研究。本文探索性地分析了言语行为在笑话中的作用。对于合作原则、预设、礼貌原则等在幽默中的作用还有待研究。这些研究无疑也会丰富语用学理论,加强这些理论的解释力。

注释:

①真值条件语义学认为,语句只能正确地或错误地描写事物。 如果描写正确,那么该语句就是真的,反之,就是假的。

[1]Austin,John 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Jack.C.Richard,John Platt,Heidi Platt.Longman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3]Jef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4]Yus,F.Humore and the Search For Relevanc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3(35):1295-1331.

[5]顾曰国.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与心智哲学[J].国外语言学,1994a(2):1-8.

[6]顾曰国.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J].国外语言学,1994b(3):10-16.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咸阳

:HO3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