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2015-04-10黄冬梅汤天啊
◎黄冬梅汤天啊
(1.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杭州310018;2.浙江警察学院,杭州310053)
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黄冬梅1汤天啊2
(1.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杭州310018;2.浙江警察学院,杭州310053)
在传统外贸增长乏力的经济形势下,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降低企业成本、生存发展的新手段和新渠道。针对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面临的各种瓶颈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中小外贸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跨境电商;瓶颈与对策
近年来,在传统外贸增长乏力的经济形势下,逆势稳增的跨境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浙江由于具有经济外向度高、产业基础好、物流体系完善等优势,跨境电商的发展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依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100EC.CN),浙江目前从事跨境电商的市场主体有3万多家,开设的各类网店多达30多万间,覆盖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1]。2013年,浙江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约200亿元,同比增长近40%[2]。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各项试点政策、方案和项目的不断推出,浙江跨境电商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大背景下,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应该如何把握住跨境电商发展的机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的技术和手段来提升传统外贸竞争力,增加国际市场销量,实现新的转型升级,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传统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国际市场需求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目前,世界经济虽然有所回暖,但是复苏态势不稳。世界主要经济体,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等,尚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阴影,境外需求没有完全恢复,全球市场的周期性调整尚未完全结束,复苏进程存在一定的风险。加上贸易保护主义回潮,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传统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二)国内成本要素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用工成本增加。近年来,由于“刘易斯拐点”显现,“人口红利”效应逐步减退,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将长期存在,传统外贸企业用人成本急剧上升。第二,融资成本增加。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资金缺,融资贵”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第三,环保支出增加。随着各种新型贸易保护和发达国家绿色标准门槛的提高,传统外贸企业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投入不得不有所加大,产品成本势必增加。
(三)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和订单向外转移趋势明显
随着世界发达经济体不断加强产业回归并重视扩大出口,以及东盟等新兴市场和周边发展中国家利用其要素成本优势加快发展外向型产业,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基本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低端的传统中小外贸企业也逐渐丧失其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降低,产业和订单向外转移成明显趋势。
二、跨境电商对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的影响
在传统外贸面临发展困境的形势下,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降低企业成本、生存发展的新手段和新渠道。所谓跨境电子商务(c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及相关信息平台实现交易[3],是对传统外贸营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可以降低国际贸易的门槛,使传统中小外贸企业有机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可以直接与海外市场终端接触,减少国际贸易交易环节,减低交易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可以在网上直接办理各项外贸业务手续,缩短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使国际贸易活动无纸化、简易化,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开拓国际贸易的空间场所,使客户随时随地能在网上获得企业的商务或产品信息;可以了解和把握国际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使中小外贸企业能主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外贸转型升级。
三、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瓶颈问题分析
浙江作为外贸大省和电子商务之都,尽管具备较好的电商环境和政策支持,但让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瓶颈依然存在。
(一)信息化程度低,企业网站成效差
调查显示,浙江传统外贸企业中涉足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较多,不少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但建成后的企业网站带来的收效却千差万别,有的能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意向客户,有的却长期不见效果以致企业网站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网站定位不准确,功能简陋,信息贫乏,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形象,很多网站仅仅是企业概况和产品展示,缺乏专业的网站维护,产品信息更新缓慢,客户的咨询得不到及时回复,信息使用程度较低,导致了企业网站上线后效果不理想。
(二)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竞争优势
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跨境出口产品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日用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多数是贴牌生产,技术含量不高,产品之间差异化程度小,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处于低端,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竞争的冲击。这主要是由于多数企业设备不够先进,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意识,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和能力均不足,不具有产品的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无法应对和转嫁各类成本要素的变动和增加,在国际市场中无法获得竞争优势。
(三)融资困难,跨境转型资金不足
中小外贸企业由于管理不规范、效益不稳定、财务不透明、信用等级较低、缺乏充足的抵押品等,较难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虽然随着银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不断推出,但是中小外贸企业贷款的份额仍然不多。现行以大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难以满足中小外贸企业在融资上的需求,而民间融资又存在成本过高和风险较大等问题。融资困难、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四)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短缺
跨境电商是新型产业,面对的是来自不国同家、不同语言文化、不同生活习俗、不同宗教信仰的客户,交易需要涉及在线支付、物流通关、计算机网络等综合知识技能。因此,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应该是既懂外贸业务操作又懂电子商务运作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浙江高校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企业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尚未形成校企合作、产学共建的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无法在短期内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复合型人才。而多数跨境电商企业往往热衷于“拿来主义”的人才策略,不愿意也顾不上花时间和成本去培养人才,导致富有经验或者能直接上手的跨境电商人才稀缺和抢手,影响了跨境电商产业深入发展。
(五)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滞后
在跨境电商交易中物流配送是否及时、安全是影响买家评价、重复购买的重要因素。目前,B2C (Business to Customer)模式下跨境电商物流有三种方式:国际小包和快递、海外仓储和聚集后规模化运输。对于以小商品经济见长的浙江中小外贸企业而言,国际小包和国际快递为主的邮政体系是主要选择。然而这种物流体系在运作中存在着物流费用贵、运输周期长、损坏率高、退换货麻烦、海关查扣、快递拒收、境外客户体验较差等不确定因素,不能很好地适应跨境电商“种类多、数量少、交货快”的特点,满足不了极速增长的跨境电商交易需求,长期下去会制约企业跨境业务的发展。
(六)跨境电商交易信用不佳
跨境电商是基于网络虚拟性及开放性的商务模式,由此产生的参与者信用不确定性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发展中的桎梏。外贸实操中,由于地区存在差异,各国法律不同,缺乏统一的信用标准,各国的诚信管理体系还不能较好地应用到跨境电商领域。与诚信体系建设和管理相对完善的美国、欧盟等国相比,我国还未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针对失信违规行为的监督惩罚机制,跨境电商交易信用不佳问题凸显。主要体现在:跨境电商行业市场秩序混乱,大量非法经营主体从事非法经营活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发布虚假欺诈信息,进行虚假宣传、扰乱正常的出口贸易秩序,海外消费投诉众多,影响了浙江外贸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四、对策与建议
解决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双方面的共同协作。
(一)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推广企业网站
电子商务有效应用于国际贸易必须依赖于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专业的企业网站。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等硬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根据市场定位进行网站建设,明确网站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用途,利用会展平台、专业市场、电商平台和搜索引擎等各种贸易平台网站发布相关信息,展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大力推广企业网站,从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专业维护管理,及时更新企业产品信息,让更多的潜在海外客户了解企业和产品,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预测客户的需求偏好以求因地制宜,这样才可能接到更多的海外订单,企业网站才能取得预期的收效。这是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的基础。
(二)开拓创新,创立自主品牌,推进“机器换人”的步伐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要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依托高校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树立品牌竞争意识,创立和培育国际化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推进“机器换人”的步伐。“机器换人”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降低用工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已成为经济保持增长的动力之源。然而,“机器换人”项目靠企业单方面是很难进行的。因此,建议政府部门:一是加大财政技改专项补贴力度,按照设备投资额的一定百分比给予补助,让广大中小外贸企业有机会享受专项补贴;二是优化财政技改资金的使用结构,加大对设备融资租赁的补贴,引导设备融资租赁公司服务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加大对“机器换人”项目的信贷规模、利率水平的政策扶持。
(三)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
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要想较快较好地获得转型所需的银行贷款和投资者的投资,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以实际行动展现自身的资信,杜绝不规范商业行为和违约违法行为,做到无不良信用记录,才能得到权威资信评估体系或机构的认可,打消投资者的资信忧虑。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金融部门的强力配合及机制改进[4]。建议政府和金融部门: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加中小外贸企业的贷款比例;加快发展与中小外贸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建立新的信誉评价标准和风险评估标准,降低中小外贸企业贷款“门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外贸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建设适合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需求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另外,针对中小外贸企业贷款缺乏抵押物的问题,可采取通过再保险提高押汇融资的比率的方式来解决。在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押汇融资业务中,银行可以给予企业的押汇融资比率一般不超过70%,还有30%的货款则无法押汇。如果能够引入国内的一家商业保险公司,为企业投保中信保赔付比率以上的那部分货款,银行在为企业办理押汇融资的时候,就可以做到95%以上甚至全额的押汇融资。
(四)全方位、多渠道培养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
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的成效是决定企业跨境电子商务能否做好和能走多远的关键。因此,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需要转变思路,对人才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培养。一方面,企业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寻求与浙江省高等院校产学合作,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职工培训中心、技能名师工作室等教学共同体,共同开发课程、设计教学相关内容,开展名师带徒、指导实训、技能培训等人才培养工作,与高校共同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的外贸电商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大跨境电商人才引进力度,建立起完善的薪酬制度和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措施,比如,提供优厚的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优秀员工实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等,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五)完善配套,突破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瓶颈
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业发展是推动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此,建议政府部门:
第一,加快跨境电商模式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创新。引导电子商务企业积极运用物联网的二维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实时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解决跨境电商交易环节中的退货、支付环节、物流配送中的问题,实现服务流程智能化、精准化和实时化,努力形成关键技术与跨境电子商务整合应用示范平台,为浙江传统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支撑。
第二,发挥海外浙商优势,促进物流业跨境发展。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大物流时代”,解决国际小包和快递时代费用贵、运输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的方案之一,就是在海外设立仓库或仓储中心。跨境电商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出国门,提供本土化服务,才能和国外同行同台竞技。因此,鼓励有条件的外贸企业积极与海外浙商合作,利用侨商在海外的营销渠道、市场平台和仓储物流条件,探索海外仓储的建设,为境外客户全面提供货物配送服务。要加大义乌机场国际货运航班的开发力度,探索加强与澳门机场货运航班的合作,利用港澳国际空港优势,加快国际贸易物流平台建设。
(六)积极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商市场环境
跨境电商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一是政府部门应牵头建立面向浙江中小外贸企业的跨境电商信用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对外贸易提供信用服务的窗口和载体,该平台能够提供企业主体身份识别、信用查询与评价、商品贸易信息与货运信息查询、外贸法律咨询、商务咨询、投诉举报、授信评估、欠款警示等信用服务。二是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应对不诚信行为进行严格把关。电商平台方可采取企业主体认证、支付认证、通报违规违法企业所在的当地工商部门、放入网上黑名单等措施,曝光“不诚信”客户,净化跨境电商的市场环境,规范从业者的行为,确保跨境电商的健康良性发展。三是浙江中小外贸企业应该树立诚信意识,强化诚信责任,积极配合参与电子认证及网上信用评价,注重自身产品和服务质量,形成“诚信为本、以德经商”的良好氛围,才可以有效地保障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
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应充分利用跨境电商这一有力的“助推器”,注重合作创新,加强研发设计、品牌销售,提升产品工艺和质量,重构价值链和产业链,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持续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各级政府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跨境电商扶持政策,不断优化通关、物流、结汇、退税等服务环境,为外贸企业搭建各类融资服务平台、科技和人才服务平台、法律服务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和诚信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浙江中小外贸企业健康发展,全面提升浙货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目前浙江有3万多家市场主体从事跨境电商[EB/OL].http://www.100ec.cn/detail—6166167.html.
[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年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约200亿元[EB/OL].http://www.100ec. cn/detail/6183466.html.
[3]叶华.浅谈中国外贸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50-51.
[4]董振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62-63.
(责任编辑 卞建宁)
F724.6
A
1671-9123(2015)01-0120-05
2014-10-17
浙江省商业经济学会立项课题(2014SJYB05)
黄冬梅(1975-),女,云南曲靖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