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介:徐卫民《秦都城研究》

2015-04-10陈虹年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泾阳陵墓都城

陈虹年

评介:徐卫民《秦都城研究》

陈虹年①

作者:徐卫民

书名:秦都城研究

出版者:陕西教育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年1月

页数:324页

定价:人民币35.00元

书号:ISBN9787541977671

一、内容简介

该书以论述秦国都城的演变为主,从都城地点的迁移到规模大小等,可以看出秦国往关中发展的趋势脉络,以及秦国势力从蕞尔小国到统一中国的历史发展,也一并讨论与都城相关的陵墓、宫殿、苑囿,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他国都城做简单的比较。其中作者引用许多考古发掘资料作为都城考证的说明,并从地理环境去探讨都城所在位置。

作者于第一章“绪论”中,点出秦都城研究的要点在于汉承秦制,而后代又多承汉制,所以秦代的都城制度在历史上是影响深远的,但秦代相关的传世文献相当少,很大一部分需倚赖现今的考古发掘资料去展现过去的秦代都城面貌。作者除了从广义的都城去思考,也将其与其他诸侯国都城相比较,分析秦都城在中国城市史上的特殊地位。

在第二章“秦都城概论”中,根据史念海先生的说法界定出古都是具有独立政治中心的特质,除了雍城、栎阳、咸阳等狭义的都城,西垂、秦邑、汧、汧渭之会、平阳、泾阳等广义的都城也算入,因为秦国发展历史上每一次迁都都有其重要原因,并简略描述迁都的军事、经济、政治目的,考古所见的秦都城格局等。

第三章至第七章是本书的重点,第三章“天水附近的秦都城”,是从秦人早期的活动区域开始说起,也对西垂、犬戎等古代地名进行厘清,从这里可以看出秦国从西方开始向关中发展;第四章“德公以前秦在关中的都城”与第五章“雍城”,说明秦襄公被封诸侯后进入关中,一面与戎族对抗一面渐渐东进的过程,都城迁到汧,再到渭河的平阳,进到关中西部的雍城,不只是为了东征的战略考虑,也是为了在刚取得的东方巩固统治势力;第六章“两个临时性都城——泾阳和栎阳”,虽然泾阳和栎阳两城只是从雍城迁都到咸阳之前的暂时据点,在与戎狄交战的过程中为保进攻优势而建的临时都城,但此时期也是秦国国势的转变期,由守转攻,国力增强,而且在栎阳时期实行“献公改革”与“商鞅变法”,秦国开始以“法家”为主导;第七章“咸阳”,是秦孝公到秦王朝灭亡共144年的秦国首都,是秦国鼎盛时期的政治中心,除了战略上更接近东方,渭河交通便利以及地理环境适合农耕等因素,都比栎阳更适合成为都城。

第八章“秦公帝王陵园”,以帝王陵墓所在地点可看出当时宗庙祭祀所在的都城,就算已迁都到临时性的泾阳,陵墓仍是建在雍城,栎阳附近的陵墓出现封土,且规模越来越大,到了咸阳时期,秦国陵墓的华丽与墓室格局成为后世模仿的传统;第九、十章则是讨论规模较大的都城附近的离宫、别馆与苑囿,提供帝王闲暇生活娱乐的设施,同时也带有彰显王权的意义;第十一章“春秋战国时秦与各国都城的比较研究”,虽然是以目前所见考古遗址去比较秦都城与其他各国都城的异同,但是可以发现这些西周以后的都城都跳脱了单纯的政治中心,经济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逐渐扩大。

二、该书优缺点

阅读该书后,笔者有几点看法,具体如下:

(一)优点

1.先为都城作出定义

关于都城的定义,作者采纳广义的看法,将陵墓、苑囿也作为都城的范畴,比起只将宫殿、城墙视为都城,更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讨论。

2.作者对过去有不同意见的争论性问题提出分析和个人见解

像是早期秦人发展的部分,关于天水一带犬丘与西垂的地名、所在位置的问题,在过去有许多不同说法,作者举出王国维、林剑鸣、何清谷等人的说法,再说明赞成这些曾为秦代都城的称呼是在今日甘肃省的礼县,也说明犬丘与西垂本是指同一地,后来才在文献上有改变。

3.考古数据的使用与实地考察

过去研究只从文献资料去考证都城、陵墓的位置与规模,仍有许多问题无法厘清。作者采用了大量的考古数据,并亲自前往勘查,可以厘清以前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曾前往张家川县城考察。城南的秦亭,在秦水流域沿岸又于谷地之上,有秦墓与秦代遗物出土,被认为很可能是过去秦邑的所在之处。这种实际考察对于实际的山川河流地理环境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对增加研究的可信度有帮助。

(二)缺点

1.考古资料引用缺乏批注

虽然利用大量考古数据有助于了解秦代都城的格局,但或许因为作者本身对于这类资料十分熟悉,可以信手拈来,所以缺乏比较详细的批注,在这样的情况下会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困扰,因为并非所有人对考古挖掘数据的数值与考古专有名词都能够完全理解。像是第五章第二节中的姚家冈宫殿区,提到凌阴遗址以及对小拐头铜件等出土宫殿建筑细部构件,应可作较详细地描述。

2.缺少汉承秦制的详细举例

虽然有稍稍论及秦代宫殿制度对汉代与其后世有重要的影响,但对于其承先启后的典范缺少实际的举例,像是“左祖右社”、“前朝后殿”的格局,这部分应该是可以利用考古数据进一步说明的。

3.行文中出现笔误

书中有部分的批注出现了错误,例如第七章“咸阳”第125页,注15出现漏注的现象。

三、结论

该书从早期的天水开始到晚期的咸阳,对秦代都城作出一个具有时间脉络的描述,在讲述都城及宫殿本身的格局形制以外,还包含陵墓与宗庙对后世的影响,迁都过程也可以看出秦国借由争战戎夷不断累积力量并往东扩张,而引用考古资料与传世文献相互比对印证也是一项好的尝试。以上几点对于读者了解秦国发展史有整体的帮助。

此本书于2000年1月出版,距今已十几年,或许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之看法可能已有修正,对于笔者提出的批评,若有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①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研究生。

猜你喜欢

泾阳陵墓都城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陕西泾阳:深山里办起扶贫车间
陕西泾阳:产业发展 点燃致富希望
泾阳社树姚家体现的陕商社会价值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泾阳茯砖茶
金字塔不都是陵墓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