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意蕴

2015-04-10刘於清

三明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徐霞客游记

刘於清

(吉首大学 哲学研究所,湖南 吉首 416000)

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意蕴

刘於清

(吉首大学 哲学研究所,湖南 吉首 416000)

中国古代游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意蕴,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是其重要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流露出的不仅有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也具有回归自然、融入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代游记中环境伦理思想文本呈现途径有:追寻自然的精神价值,谴责破坏自然行为,崇尚“天人合一”精神。

中国古代;游记;环境伦理

生态困境的客观存在迫使人们开始反思近代以来的人类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中国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实现不仅需要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手段,更需要变革观念,“将精神世界中关涉环境保护部分的原则理念显现出来”[1](P42-47)。 中国古代游记通过追寻自然的精神价值、谴责破坏自然行为和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呈现出丰富的环境伦理意蕴,对促进当下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追寻自然的精神价值

中国古代游记萌芽于先秦,发展于魏晋,成熟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一种具有特色的文学作品形式,多以描绘风景名胜、山川自然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古代文人通过游记主题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感受和追寻自然精神价值的理想,形成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思考。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开始趋于自觉,不再把自然神秘化,而是把自然伦理化,当成贴近生活的朋友,开始关注人的精神生态。

魏晋南北朝开始,文人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多种文体中(包括赋、书信、序文等)都开始了自然景物的描写,自然开始真正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魏晋名士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2](P92-94)嵇康提升了对自然的认识,把它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把风景作为欣赏的主体对象,通过观赏山川、湖泊,飞禽走兽,可以使心灵获得快乐。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①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P15)陶弘景用了寥寥数笔,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并用人间仙境来比喻,给人以精神享受。

魏晋以后的文人与自然山水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而实在,不仅承认自然美,更寻求自然和心灵之间的某种契应。唐代白居易在 《冷泉亭记》中记载:“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3](P53)草木的香气和树木生气蓬勃的样子使得人心平气顺,使人气血舒畅。明代袁宏道在《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中说:“与客从开先来,欹削十余里,上烁下蒸,病势已作,一旦见瀑,形开神彻,目增而明,天增而朗,浊虑之纵横,凡吾与子数年淘汰而不肯净者,一旦皆逃匿去,是岂文字所得诠也。 ”[4](P62-64)作者看见瀑布后,旅途的辛劳荡然无存,疲倦的身体神清气爽,自然美景成为了心灵的寄托。清代朱彝尊在《游晋祠记》中写道:“道经祠下,息焉。逍遥石桥之上,草香泉冽,灌木森沉,鯈鱼群游,鸣鸟不已。”[3](P223)“环祠古木数本,皆千年物。”[3](P223)朱彝尊在游记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优美,鯈鱼出游从容,飞鸟翱翔高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给人以美的享受。

环境伦理学倡导重新审视自然价值,自然对于人类而言不仅有物质价值,而且具有精神价值。“一个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往往比物质财富给人类生活以更高的质量,可以直接增加人类的福利,它是经济产品和服务可持续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P25-27)古代游记中,文人通过游记描述反映出对自然的虔诚的态度,自然的美给人类提供了身心愉悦的基础,是人的精神家园。当下生态困境同样需要人们重新审视自然价值,自然经过人的改造,不但同人的物质生活相关,更重要的是与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重要的联系。自然对于人不再是巫术宗教所崇拜的对象和作为物质资料来源的功利对象,而成了人类在物质生产的劳动范围之外,进而从精神层面加以审视的对象。

二、谴责破坏自然的行为

中国古代游记作家在旅游过程中常自觉自发地表达对破坏自然行为的不满,将自身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沉思和领悟通过其作品传达出来,传递环境保护意识。“环保意识的启发离不开情感的深刻表达”[6](P112-114),因而,古代游记在反映古人对待生态环境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文本。

第一,谴责旅游中缺乏游德的行为。旅游中缺乏游德行为,是现代旅游中关注的焦点,而早在我国农业文明时代的游记文学作品中,我国古代文人就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明代李流芳在《游虎丘小记》中说:“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7](P496)明代袁宏道对破坏自然景观的乱刻乱题的坏风气深恶痛绝,他在《齐云岩记》中指出:“齐云天门奇胜,岩下碑碣填塞,可厌耳。游人好题,亦是一癖。仕其土者,熏习成风,朱题白榜,卷石皆遍,令人气短。 ”[8](P457)“青山白石,有何罪过,无故黥其面,裂其肤?吁,亦不仁哉。”[8](P457)袁宏道甚至认为应该制定法律来限制这种乱刻乱题的歪风:“余谓律中盗山伐矿,皆有常刑。俗土毁污山灵,而律不禁,何也? ”[8](P458)袁宏道倡导对自然需有仁爱之心,当代环境伦理学亦主张对自然赋予道德的关怀。

第二,揭露烧山毁林的行为。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乱砍伐森林的恶果,孟子就曾指出:“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孟子·告子上》)在古代游记文献中,就有古人对烧山毁林的批判。明代徐霞客对烧山毁林,破坏自然行为给予了揭露和谴责,在《游天天台山日记》中,他写到:“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9](P1)如此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忘记了旅途的劳苦,接着徐霞客记载了另外一种现象,“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泉轰风动,路绝旅人,路荒且长。”[9](P1)与此前的优美景色相比,这里作者见到了烧山毁林(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所造成的荒凉景象。在游太和山时,同样记载了:“嵩、少之间,平麓至绝顶,樵伐无遗,独三将军树巍然杰出耳。”[9](P55)作者将太和与以往所游的华山、嵩山的树木作了对比描写,太和山因政府禁止乱筏,植被保护完整,嵩山、少室山之间,从山脚到绝顶,树木被砍伐得所剩无遗,流露出些许愤激之情。另外,徐霞客对僧人破坏环境的行为也进行了无情揭露。山僧为开山建寺,砍伐了不少古木:“堂中香炉及钟鼓架,俱天然古木根所为。 ”[9](P15)

第三,记载手工业等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游记中对这方面的记载,明清游记中特别突出。明清以来,人口数量剧增,而环境的容纳量是有限的,人地关系开始紧张。明清手工业发展迅速,在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自然资源,产生了手工业污染物,导致生态破坏。徐霞客在游记中多次记载手工制造业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浙游日记》记载:“岭下坞中,居民以烧石为业,其涧涸而无底流,居人俱登山汲水于讲堂之上。”[9](P107)“山石半削,髡为危壁。其下石窑柴积,纵横塞路,即夜来无问津处也。”[9](P109)这几句话中包含了徐霞客对无序开发石灰岩的不满。在牲畜饲养方面,徐霞客亦作了大量考察,在《黔游日记一》记载:“又西得一堡,强入其中,茅茨陋甚,而卧处与猪畜同秽。”[10](P565)人畜共处对人的生活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在《粤西游日记一》中描述了:“其下先有一洞,高可丈五,而高广盘曲,亦多垂柱,界窍分岐,而土人以为马房,数马散卧于其中,令人气阻。”[10](P276)再如明代杨慎在《游点苍山记》中批评了过度捕捞破坏自然景观的现象:“则网罟大密,此景时有时无。”

三、崇尚“天人合一”精神

在中国古人那里,“天”与“人”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古人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天人关系”的正确处理是中国生态智慧的精髓。这里的“天”是从整个自然界而言的,“人”指人类自身,“天人合一”即自然界和人类有统一或协调的内在关系。[11](P143)中国古代游记,亦以追求和崇尚“天人合一”精神为最高目标。

第一,构建人类与自然平等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平等是追求和实现“天人合一”境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当代环境伦理学在对待自然上主张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反对割裂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不承认人具有高高在上、主宰自然环境的地位。古人在游记中对这种平等关系体现得相当明显。唐代独孤及《建丑十五日虎邱山夜宴序》云:“会之日,和气满谷,阳春逼人,岩烟扫除,肃若有待。余与夫不乱行于鸥鸟者,衔流霞之杯,而群嬉于其中,笑向碧潭,与松石道旧。”[12](P14)独孤及与朋友们的游玩注意到不惊扰鸥鸟。宋代苏舜钦在《沧浪亭记》中说道:“予时伴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殇而浩歌,距而仰肃,野老不至。鱼鸟共乐。”[3](P61)作者记述了与鱼鸟同乐的乐趣。更有文人把景物当作人来看待,徐霞客认为:“下至一涧一阿,禽鱼草木,亦贤人君子,偃仰栖迟,寤言写心之境”。[13]徐霞客把自然万物拟人化,以平等的心态与万物进行交流。正是人与自然之间有了这种平等关系的认识,才会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的生态文明,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中国古代游记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价值导向。明代袁宏道的 《满井游记》描述人与飞鸟的和谐,“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3](P161)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儿,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情态,毛羽、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给人一副人与鸟、鱼这些动物是和谐相处的画面。唐代权德舆在《许氏吴兴溪亭记》记载:“青苍在目,潺湲激砌。晴烟阴岚,明晦万状。鸥飞鱼游,不惊不喁。”[12](P224)他游观吴兴郡溪亭时,看到的画面是人不去伤害鱼鸟,鱼鸟也不畏人,鸥鸟飞翔,鱼虾游泳,不慌不忙,自在徜徉。徐霞客出于对祖国山河强烈的热爱,游遍了全国的名山大川,在《徐霞客游记》中常常流露出他寻山如访友的思想。

第三,追求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古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比较多地看到人和自然的融洽与亲和,因而“天人合一”便成为古人的重要追求。古代游记的艺术境界经历了由单纯的审美到追求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唐代柳宗元在游记中完美地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意境。《始得西山宴游记》记载:“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3](P41)有机地将自然审美与哲学体验融合为一体。宋代柳开在《游太平山记》中同样表达了相似的体验,“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3](P55),置身于美景之中,竟而忘记了时间。明代杨慎在《游点苍山记》记载:“香风满道,芳气袭人。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而起作。”[3](P149)作者为美景所震惊,如沉醉中突然清醒,像酣睡之中猛然醒来。清代洪亮吉《游天台山记》说:“猿猱摄其神,而坐不返。盖浑浑乎身世两忘焉。”“心神澄澈,视听凝一。”[3](P257)人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忘了自身和客观世界的存在。徐霞客更是在其《徐霞客游记》中弥漫着对“天人合一”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不觉欲仙”“觉此身非复人间”“万虑俱净,一身与村树人烟俱融,彻成水晶一块”的感触,抒发了自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切身体验。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依赖其所处的环境,中国自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工业化进程无法避免发展方式的粗放性,付出了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惨痛代价。我国古人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流露出的不仅有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也具有回归自然,融入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思想,古代游记中表现的环境伦理思想,给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合理思路:一是变革观念,重新审视自然对于人类的地位和作用。景象万千的自然美对于人类具有陶冶性情、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的效能,能促进人与自然更高层次的和谐。要继承古人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整体。二是生态践行,古人在旅游中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的举动,是个体自觉的生态践行,个体的生态自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将共同的理念转化为个体日常化的行动。

注释:

① 从狭义上讲,游记主要是以描写自然景物,记述山水游览为主,又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一种文体。从广义上讲,游记应该包括所有记录“游”的文字,其体裁应该包括赋、序、书、记等。

[1]赵一强.生态环境伦理保护的冷思考:根治“心灵雾霾”[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5).

[2]赵立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傅璇琮.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游记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余冬林,何仁杰.浅论明代文人之“游道”[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张宏志,王贵友.自然的价值[J].科学管理研究,2005(6).

[6]陈学谦.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获奖作家作品之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7]阿英.晚明二十家小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8]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9]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0]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1]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M].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

[12]陈新,谈凤梁.历代游记选译[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13]张兰英.徐霞客笔下的自然观[N].福建日报,2010-12-27(12).

(责任编辑:刘建朝)

On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Environment in Ancient Chinese Travelogues

LIU Yu-qi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

There are rich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environment in ancient Chinese travelogues,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s an important value orientation.Ancient Chinese literati always harbor special emotions about natural landscapes.When visiting beautiful rivers and mountains,they not only show unintentionally their ideas of caring for nature,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cherishing life,but also pursue the realm of returning to nature,blending in nature together with integrity of man and nature.Ways to show ethical ideas of environment in ancient Chinese travelogu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ones as going for the spiritual values of nature,strongly condemning the act of destroying nature and upholding the spirit of integrity of man and nature.

ancient China;travelogue;environmental ethics

B82-058

A

1673-4343(2015)03-0087-04

10.14098/j.cn35-1288/z.2015.03.016

2015-02-21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4B435)

刘於清,男,湖南安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伦理学。

猜你喜欢

徐霞客游记
地心游记
RIGHT TO ROAM
徐霞客在这棵树下说再见
徐霞客访谈录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新年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徐霞客·游五台山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