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镜像的辩证
——拉康镜像理论分析
2015-04-10王磊
王 磊
(石家庄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自我与镜像的辩证
——拉康镜像理论分析
王 磊
(石家庄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人格、自我、主体的颠覆与建构是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问题之一。拉康认为婴儿通过他者的镜像形成自我的确认,在误认中建构起自我的想象界,自我即他者;在后期研究中,拉康从语言研究入手,认为自我只是一种症候(symptome)性的存在,使自我呈现出新的解构趋向。
拉康; 镜像; 自我;他者; 语言
雅克· 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于1901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富商家庭,青年时期他选择了医学,在医学院里却将大量时间花在文学、哲学方面。他先是醉心于斯宾诺莎的哲学,后来系统地听了科杰夫关于黑格尔的讲座而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深厚的哲学素养使他日后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带有浓重的思辨色彩,从而有别于本世纪的其他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说。[1]2
从拉康的主要研究和著述中不难发现,其著作从《论妄想型变态心理及其与人格的关系》(1932)始,到《镜象阶段在自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936),再到《主体的颠覆和在弗洛伊德无意识中的欲望辩证法》(1960),人格、自我、主体的颠覆与建构一直是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问题之一,与其后期在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中滑动移置而无由锚定的无意识和主体相比,其具有颠覆意义和独具一格的镜像理论,更容易获得学界的认知并成为广泛征引的理论资源,镜像理论在获得广泛认可的同时,亦成为启发思辨的新的理论起点。
一、拉康的镜像理论
1936年8月,拉康向墨尔本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提交了关于“镜像阶段”(the mirror stage)思想的一篇论文,初步阐述了“镜像阶段”这一标志性概念。1949年7月,他又在苏黎世第十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上做了题为《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的学术报告,使“镜像”这一意象的象征域更加深邃。
拉康用“镜像阶段”来描述婴儿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认为6~18个月的儿童能够通过镜像获得自己身份的基本同一性的经验过程。在镜像阶段来到之前,婴儿的身体处在一种不和谐状态之中,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无法随意支配自己的四肢,也无法控制和协调自己身体的其他部分。因此他的感觉和对外界的体验都是不确定的。拉康用了一个双关语“l’hommelette”来称呼婴儿,这个法文词的一个意思是“小人”,另一个意思是像鸡蛋那样的浑沌状态[2],正好适合描述婴儿的状况。拉康根据瓦隆的试验,在第六个月时,婴儿的视觉器官进一步发育,婴儿开始注意到自己镜中的形象,并且对它异常地感兴趣。
镜子前的婴儿这样的场面是够吸引人的了:还不会走路甚至还不会站稳的婴儿,虽然被人扶持或被椅车所牵制,会在一阵快活的挣扎中摆脱支撑的羁绊而保持一种多少有点倾斜的姿态,以便在镜中获得的瞬间形象中将这姿态保持下来。
为此,我们只需将镜子阶段理解成分析所给予以完全意义的认同过程即可,也就是说主体在认定一个影像之后自身所起的变化。[1]90
短时期内,小孩子虽然在工具智慧上还比不上黑猩猩,但已能在镜子中辨认出自己的模样。而对于一个猴子,一旦明了镜子形象的空洞无用,这个行为也就到头了。而在孩子身上则大不相同,立即会由此生发出一连串的动作,他要在玩耍中证明镜中形象的种种动作与反映的环境的关系以及这复杂潜像与它重现的现实的关系,也就是说与他的身体,与其他人,甚至与周围物件的关系。
婴儿虽然无法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行动,但他却可以支配镜子中的形象,镜子中的形象与婴儿自身动作的相应运动与统一使婴儿获得了一种“自我”的意识或者潜意识,与镜像的认同使婴儿获得了自我的格式塔,完成了对自我的第一次确认。
“镜像阶段”是主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段,是婴儿通过镜像或与他者的自我认同建构起来的想象界,在一系列的认同或无意识的自欺中,自我逐渐获得了一种身份或同一(identity),并在镜像中不断启蒙构建不断发展,婴儿把镜中的形象作为自我的确认。拉康认为,这种确认是一种“误认”或者说“欺骗”。稚小的婴儿如鸡蛋一样,处于浑沌状态,自我是空无的,拉康把“空无”作为自我的逻辑起点,认为自我首先是一种“不在”或者说处于一种“无我”的空无状态,只是由于后天在与他者的不断认同和不断确认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于自我存在的感觉和心理意识,自我把作为他者的镜像作为自身的同一,构成了一种自欺性的同构。他者构成了“自我”的感觉和主体意识,自我犹如一只无形的空杯,里面盛满了他者的镜像,他者的镜像被自我认同为自我的镜像,所以,在拉康看来,自我就是他者。
二、自我与镜像的辩证
拉康的镜像理论,在获誉推崇的同时,亦有置疑之音,如拉康镜像阶段的生理依据是法国心理学家瓦隆(Henri Wallon)的心理实验,在瓦隆《幼儿性格的起源》一书中,比较了动物和婴儿在镜子面前的不同反应,确认了人类主体早期心理发生过程中在镜子面前的智能优势[3]。诺曼·霍兰德在《后现代精神分析》中,认为拉康所引用的证据已经过时,因为最新的研究表明,婴儿至少在15个月之前是不能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形象的[4]。亦有批驳者通过证引镜子的历史和镜子在生活中的使用史,认为在自我的形成过程中,大多数人自我的建构和镜子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在拉康所谓的“镜子阶段”,通过镜子以达到自我认同并最终形成自我的现象,即使存在也无法令人信服。
如果把“镜子阶段”的镜子仅仅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镜子,那么,便是我们的局限。因为“镜子”在拉康的关系世界中,现实的镜子只是拉康想象界与象征界的经验性依托,婴儿在镜子面前,面对镜中的影像,不管是认同或者是误认,必须先在一个“认”的主体,镜中的影像是自我的外在格式塔,而自我的内在建构,是以他者为镜像的基础,逐步通过认同建立起来的自我,对于内在的自我而言,自我的依托或承载体包括自我在内的影像都是自我的他者镜像。
从拉康镜子阶段的泛化意义上说,拉康把镜子阶段范围定为6~18个月,这也是拉康的局限。拉康沿用弗洛伊德对婴儿的描述,处于漫长“动力无助”(motor helplessness)之中的婴儿,无法主宰自己的行动,如同拉康在阐述“俄狄浦斯情结”“母婴二元”关系阶段的论述,在“镜像阶段”或前语言阶段,婴儿与母亲之间存在着交融未分化的关系,婴儿虽然脱离了母亲的子宫,但其大脑及感官等远未发育完毕,其实体相当于仍处在“宫外孕”阶段,离开保护和孕育自己的“宫”便无法存活,婴儿在无形的自我或自我的空白中通过“母亲”的喃喃细语听取对世界的解释,婴儿的镜像是母亲,是一切他者。
婴儿在对镜像世界的认识中,逐步建构起自我的存在,在自我以他者为中心的镜像中,自我亦是自我的他者,充斥着异己性,异己性实质上是一种他者性(the otherness),他者性处于自我之中,与自我的同一(identity)对话共在,或趋向于分裂,或趋向于和谐。拉康曾称赞利克曼(Rickman)双体心理学的说法,认为:“事实上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说法了。分析成为两个躯体之间的关系,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了幻觉的交流,在这交流中分析者教会主体将自己作为客体来把握。主体性在那儿归入了假象的一边而得到接受。”[1]318在他者性的扩张中,自我的同一性被无限的分散,分散为无限的他者,自我消失在他者性的扩张中,如果不是对他者性的过度阐释,那么,在拉康的意义上,没有自我,只有他者。他者才是真相,自我是一种在自欺中建构起来的假的镜像。但是,对他者性的无限扩张显然是对自我同一性的低视,自我可以将他者作为自我建立起交流,但自我的主体性不变,自我作为一个存在具有先验的同一性,按照拉康的说法,自我会形成一个强固的框架以维系自我的存在,会在同一性力量的驱动下对趋向于和谐的他者选择并融升自我,对趋向于分裂而富于侵凌性的他者采取自我的防御(ego defence)。关于侵凌性,拉康解释为:“是种与我们称之为自恋的一个确认方式有关联的倾向,这个确认方式决定了人的自我的结构形式并也决定了这个世界特有的记存事物的结构。”[1]106如毒药、战争、巫术、欺骗种种富有侵凌性的他者会在自我的防御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自我的结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他者均具有侵凌性,只是程度不同,如果侵凌性过度扩张,会使自我趋于散体化,甚至于使自我去认同化甚至趋于消失,实事上,不管自我在何种意义上存在,在自觉不自觉中,自我都经历着这样一种散体化过程,这种散体化的过程类似于“物化”过程。
“物化”是他者侵凌性的彰显,而关于“物化”,比较有趣的是中西哲学都有着不同而精彩的阐释,“物化”第一人非庄子莫属,《庄子·齐物论》有言:“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5]庄子用寓言形象地说明了“物化”之谓,天人合一,随物而化,无我无物,物我而一,体现着中国的积极的审美精神维度。而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把“物化”作为批判社会现实的利器。卢卡奇认为,随着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正像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地在更高的阶段上从经济方面生产和再生产自身一样,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物化结构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沉浸入人的意识里”[6]。人自觉地或非批判地把外在的事物或他者内化为自我的结构,从而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能力并服从于这一物化的过程。这一视角体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针对异化的批判维度。庄子、卢卡奇为代表的中西物化和拉康的他者理论虽然取径不一,但其理论的内在逻辑却并不矛盾,庄子之我是以天地宇宙为他者的无我之我的大我,卢卡奇之我是商品经济发展造成的物化之我的非我化,拉康之我是我不在场而他者在场的我,不同的只是认识自我与他者的站位与角度。
从婴儿对自我的确认到自我的消失不在,他者始终在场并构建着自我,所以,自我并不是一个固化的存在,而是一个浑沌的变体。把自我作为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客体便是涵盖自我在内的整个世界,作为自我内容的镜像世界的变化必然促使自我的不断变化。所以,拉康在镜子阶段的镜像是不稳定的,按照拉康自己的话说:
镜子阶段是场悲剧,它的内在冲劲从不足匮缺奔向预见先定——对于受空间确定诱惑的主体来说,它策动了从身体的残缺形象到我们称之为整体的矫形形式的种种狂想——一直达到建立起异化着的个体的强固框架,这个框架以其僵硬的结构将影响整个精神发展。由此,从内在世界(Innenwelt)到外在世界(Umwelt)的循环的打破,导致了对自我的验证的无穷化解。[1]93
所以,拉康的镜像阶段不是一个阶段,而是整个阶段,自我不是一个固化的建构或者强固框架,而是一个流动的变体,是与他者的同构,是一个关系流,是一个意识流,正若先贤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智慧——“万物皆流”。
三、语言镜像与主体建构
拉康从黑格尔“主人之所以是主人是由于奴隶的承认”的主奴辩证法中,得出的“自我是一种自我意识,产生于他人的承认”的启示,遵循着语言的逻辑,后拉康又在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雅各布斯等人的影响下,研究重心移至语言活动,进入了象征的符号世界。在主体与语言的问题上,拉康指出,语言是先于主体的一种存在。不会说话的婴儿在语言的关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的缺失之中,在语言的交往中,只是一个作为对象的“他”或者“她”,幼儿必须通过自己对语言的掌握,获得“我”的概念,成为言语的主体。3~4岁的幼儿,随着语言的获得,开始意识到自我、他者与外界的区别,进入象征界,并通过言语活动表达其欲望和情感,在象征界获得主体性的确立,在主体性确立的过程中,通过对语言网络术语的掌握,儿童逐步进入社会文化关系的网络,语言网络形成的关系使“主体”得以成立。
在拉康的语言符号世界中,被他者掏空的主体性再次被语言掏空,语言自主性结构使主体脱离语言的能指链,能指成为漂浮的能指,主体与他者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e)使主体的同一性走向非实体的微分(defferential),语言再也无法锚定主体的真实,真实成为主体不在场或力图在场的不可能中呈现的幻象。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一个充满“光”的启示的“洞穴喻”,通过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的对话,描述了缚在洞穴中的“囚徒”把各种事物的“影像”当作事物本象的情形。柏拉图的洞穴可以借喻为语言的洞穴,这些囚徒“是一些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们深处语言的洞穴之中,洞穴的四壁皆是语言的符码,我们在符码之上了解世界的影像,而真相却在语言的洞穴之外,困缚我们的铁链亦是我们无法离开亦难以反抗的符号。
拉康在语言的洞穴之中,把主体、世界微分为零碎的语言符号,主体不在,世界不在,甚至语言也不能自视其身,拉康说,存在的只是症候(symptome),作为“∑”出场的症候。症候即主体败坏性存在(空无和寄居于他者)的呈现方式,“你看起来像人,其实你不是。”“你”不过是症候与幻象缝合起来的症象[7]。
晚年的拉康用语言的铁链把自己困缚于语言的洞穴之中,自我、他者、镜像等统统不在,在的或许只是一个作为症象的“囚徒”,一个作为“∑”出场的症候。但拉康有句名言,“真理总是在误认中抵达自己”。或许我们对“囚徒”的辨识,亦是对真理的接近。
[1] 拉康.拉康选集 [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 周小仪.拉康早期思想及其“镜像理论” [J].国外文学,1996(3):20-25.
[3] 张一兵.拉康镜相理论的哲学本相 [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0):36-38.
[4] 诺曼·霍兰德.拉康理论的弊病 [M].潘庆国,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89.
[5] 庄周.庄子散文选集 [M].冯钟芸,选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20.
[6]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8.
[7] 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晚期拉康哲学思想评述 [J].学术月刊,2005(1):90-99.
责任编辑:张文革
A dialectical study of egoism and mirror-image
WANG Lei
(School of Continued Education,Shijiazhuang College,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
Personality,ego,subject-subversion and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core issues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Lacan believes that an infant develops his or her own confidence through the mirror-image of others.Ego is the others.Lacan takes up language study,assuming that ego is only a symptom in nature,so the theory of ego shows a new deconstruction trend.
lacan; mirror-image; ego; other; language
2015-05-01
王 磊(1977-),男,河南邓州人,石家庄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与文化理论.
1009-4873(2015)03-0028-04
B84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