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5-04-10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努力把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深入推进区教育局“边学边交,自主领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适合我校学校文化特色的“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东城一小“好课堂”。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好奇求知、探索创新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大胆地尝试,探索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变讲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走出“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的误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在认识上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而且在情感上不断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努力创设教师、学生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适时进行多元评价,给学生自主权,让学生思考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自己,管理自己。为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实现课堂目标的时间和当堂完成作业的时间明显缩短;学生思维能力和习惯、即兴发言和辨析能力明显提高;团结合作、平等竞争、坚持真理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基本形成,教师、学生都能进行及时的课堂评价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了课堂教学,实现了高效课堂。开创了“东城一小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校推广。
二、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评价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要改变以往的单一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我采用了“自我评价、对学评价、教师评价”。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在对学评价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不但看到别人的不足,还要能发现别人的优点,营造一种互帮互学、轻松愉快、和睦相处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教师的评价应是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有愉悦的情感体验。从多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人文化。
三、创新作业布置,减轻学生负担
学生能力天生有差异,如果作业统一要求、一刀切,就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好弹性作业,即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分量、不同质量、不同要求的作业,做到“四性”:“精致性”,作业数量少而质量高;“灵活性”,内容灵活,且有启发性,不机械重复,形式灵活,或书面作业、或口头作业、或操作作业、或观察作业、或游戏性作业、或视听性作业;“导向性”,作业的设计有的是指导学习方法,有的是注重巩固性,有的是训练发散思维;“层次性”,分层设计作业,有三者共同完成的基础性作业,有照顾优生“吃得好”的提高性作业,有照顾中等生“吃得饱”的发散性思维作业,还有照顾后进生“吃得了”的打基础、补漏补差的作业。精心设计的弹性作业,既解决了学生差异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又激发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让作业成为学生发展的需要,让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乐事、趣事。
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共识。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创新教育一定能闯出一条教育的新路,培养出新一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