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口蹄疫母源抗体测定及三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2015-04-10徐春志蔺俐仲袁翠霞余启茂
徐春志,蔺俐仲,方 英*,袁翠霞,白 璧,余启茂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患病动物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舌面、唇、鼻镜、蹄叉、乳头等部位发生水泡,破溃形成烂斑,严重者蹄壳边缘溃裂或出现脱壳症状。该病在易感动物中发病率可达100%,并形成大范围流行[1],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带来国际政治影响,素有“政治经济病”之称[2]。由于FMD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3],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口蹄疫病毒共有7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反应,口蹄疫病毒的血清型与流行地域存在密切关系,我国发生的口蹄疫疫情中,已经证实畜群主要遭受O型、亚洲Ⅰ型和A型流行毒株的侵袭[4]。为有效控制口蹄疫的发生与流行,国内主要采取给易感动物接种疫苗的措施,而疫苗免疫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口蹄疫的控制效果。为此,笔者开展了奶牛口蹄疫母源抗体测定及其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旨在探索一套合理的免疫程序,以指导奶牛口蹄疫的防控工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选取规模化奶牛场健康新生犊牛30头,健康成年母牛30头。
1.2 口蹄疫疫苗和免疫方法 牛羊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由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接种途径和免疫剂量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操作。
1.3 检测试剂 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检测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判定标准按照农业部规定的O型、亚洲Ⅰ型和A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抗体效价≥1∶64为合格。
1.4 样品采集及检测 新生犊牛出生后未吃初乳前进行第 1 次采血,以后 7、14、21、30、45、60、75、90 d及首免后每间隔1个月采血,分离血清,检测O型、亚洲Ⅰ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效价。成年母牛于免疫前及以后每间隔1个月采血,分离血清,检测O型、亚洲Ⅰ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效价。
2 结果
2.1 犊牛母源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30头犊牛经采血检测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和A型母源抗体,抗体平均效价消长规律检测结果见表1。表1检测结果表明,新生犊牛出生后未吃初乳前具有一定的口蹄疫抗体水平,但平均效价较低,达不到保护水平;吃初乳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7 d达到高峰,随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一直持续到60 d,60 d后抗体水平迅速降低,至90 d回落近临界值。
表1 犊牛母源抗体平均效价消长规律
2.2 犊牛首免及加强免疫后抗体检测结果 由于母源抗体水平过高可能会干扰疫苗免疫效果,因此,应该在母源抗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新生犊牛进行首次免疫。根据上述对犊牛母源抗体水平的测定,90 d时平均抗体效价接近临界值,选择90 d时进行首次免疫,120 d加强1次免疫。30头犊牛首免及加强免疫后口蹄疫抗体平均效价消长规律检测结果见表2。由表2检测结果看出,犊牛90 d首免后抗体水平有所上升,但是抗体平均效价总体水平不高。120 d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150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随后缓慢下降,但一直能够达到保护水平,直至300 d抗体水平回落近临界值。
表2 犊牛首免及加强免疫后口蹄疫抗体平均效价消长规律
2.3 成年母牛免疫后抗体检测结果 30头成年母牛经采血检测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和A型抗体,抗体平均效价消长规律检测结果见表3。表3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前的成年母牛抗体平均效价处在保护水平临界值,免疫后30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60~120 d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范围内,免疫后180 d抗体水平下降到接近临界值。
表3 成年母牛免疫前后口蹄疫抗体平均效价消长规律
3 讨论
3.1 通过对犊牛母源抗体、首免及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新生犊牛未吃初乳前具有较低的口蹄疫抗体水平,这说明在妊娠期间犊牛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了部分母源抗体。吃初乳后口蹄疫抗体迅速上升,7 d达到高峰,随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抗体水平,一直持续到60 d。60 d后口蹄疫抗体迅速降低,至90 d回落近临界值。这说明母乳是犊牛获得高质量母源抗体的主要途径,由于规模化奶牛场通常在60 d停吃母乳,断乳后母源抗体迅速下降。犊牛首免后口蹄疫抗体虽有上升,但平均效价不高,加强免疫后抗体迅速上升,并长时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这是由于首免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能在短期内中和大量抗原,但与抗原的结合力较弱,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因此,建议首免后30 d进行加强免疫。
3.2 通过对成年母牛免疫后口蹄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免疫后30 d口蹄疫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免疫后60~120 d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范围,180 d抗体水平下降到接近临界值,说明使用三价灭活疫苗进行口蹄疫免疫有效保护期可达6个月。
3.3 目前我国发生的口蹄疫疫情中,畜群主要遭受O型、亚洲Ⅰ型和A型流行毒株的侵袭,根据农业部《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规定:要求对所有牛实施口蹄疫O型和亚洲Ⅰ型的强制免疫,另外对所有奶牛和种公牛进行A型口蹄疫的强制免疫。2012年前,我国针对奶牛使用的口蹄疫疫苗主要有单价苗和二价苗,多以A型单价苗和O型-亚洲Ⅰ型二价苗为主[5],这意味着奶牛进行1次口蹄疫的免疫后,必须注射2次疫苗。据汪精华等[6]的研究结果,认为单价苗和二价苗分开注射免疫效果优于2种疫苗同时注射,这不仅增加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增加了对畜群的应激。鉴于此,国内加大了对口蹄疫三价灭活苗的研制,并取得了成功。
3.4 现研究内容大多数是针对口蹄疫二价苗和单价苗,而关于三价苗的免疫效果及免疫程序鲜有报道[7~10]。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奶牛口蹄疫三价苗免疫程序如下:犊牛90 d首免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首免后1个月进行二免,以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成年母牛首免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
[1] 李健,陈沁,熊炜,等.口蹄疫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J].病毒学报,2009,25(2):137 ~142.
[2] 白兴文,李平花,刘在新,等.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106 ~112.
[3] 李永亮,卢曾军,杨苏珍,等.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定量检测ELISA方法的建立[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29(11):70 ~73.
[4] 刘耀方,何孔旺,张德坤,等.利用多重RT-PCR对口蹄疫病毒分型[J].江苏农业科学,2007,5:136 ~139.
[5] 霍晓娜,于潇萌.我国奶牛口蹄疫疫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乳业,2013,140:48 ~51.
[6] 江精华,戴光文,韦邦伟,等.奶牛口蹄疫免疫程序试验[J].中国奶牛,2014,13:61 ~62.
[7] 韩磊,靳兴军,梁明珍,等.北京地区牛口蹄疫母源抗体水平及其疫苗免疫效果的调查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3,30(3):44 ~45.
[8] 李静,张鲁安,周亚,等.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疫苗对奶牛母源抗体及免疫抗体消长情况的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7):52 ~54.
[9] 贾泽颖,刘邓,郭又春,等.奶牛O型、亚洲I型、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变化规律观察[J].中国奶牛,2013,4:36~38.
[10] 刘怡雯,耿美琴,马光焰.苏州地区奶牛口蹄疫双价苗免疫程序的探索[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