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说羊
2015-04-10《人民政协报》
羊年说羊
羊,首先要追溯它在世界上的起源和在中国的出现。作为家养动物的羊包括绵羊和山羊两种。国际动物考古学界一般认为,最早被驯化的绵羊和山羊出现在伊朗西南部的扎格罗斯及周边地区,距今约1万年前。按照中国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结果,中国最早驯化的家养动物是狗,距今1万年左右。其后是猪,距今9000年左右。
在这以后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尽管在众多古代遗址里一直发现猪和狗这两种家养动物的骨骼,且出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却没有发现过证据确凿的包括绵羊和山羊在内的其他家养动物的骨骼,似乎我们的祖先从距今9000年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再继续驯化其他种类的动物。在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甘肃和青海一带突然发现中国最早的绵羊。此后,绵羊从黄河上游地区向东逐渐扩散。从商周时期开始,在各个地区的遗址里都出土了羊的骨骼。通过对中国多个遗址出土的绵羊骨骼进行DNA分析,发现了西亚地区的绵羊世系A和世系B的基因。由此证明,早在至少5000多年前,西亚地区起源的绵羊已经被人带入黄河上游地区。这种长距离的文化交流,比后来的丝绸之路要早3000多年。
民以食为天,食以肉为上。在商代以来各个时期的考古遗址中,我们均发现了当时人食余后废弃的羊骨。在山东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有一幅鱼羊图,图的左侧为一条平放的鱼,右侧则是一只带有螺旋形大角的绵羊头的正面形象。把鱼和羊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鲜”字。“鲜”字有好吃的意思。“鲜”字左侧的鱼泛指所有的鱼类,而右侧的羊则是意思明确的一类物种。从众多好吃的物种中,单单挑出羊和泛指的鱼配对,可见在古代人的心目中,羊肉的美味确实不同寻常。据《唐六典》记载,当时自亲王以下至五品官都可以享受到国家配给的肉类食品,其中羊肉是大宗。可见,至少从唐代开始,羊肉就成了宫廷及官僚阶层中最受欢迎的肉类之一。
中国古代把祭神和祀祖合称为祭祀,把用于祭祀的动物称为牺牲。古人用作牺牲的都是家养动物,且对其种类有明确的选择。在原始社会,用作牺牲的动物主要是猪和狗。进入商代以后,使用羊作为牺牲的遗存屡有发现,且往往与牛和猪一同使用,成为王一级的祭祀用品“太牢”。羊是一种外来的家养动物,自从进入黄河流域之后,其在中国古代高等级祭祀的牺牲组合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历史上看,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均有体现。商代的青铜器四羊方尊、三羊首瓿、四羊首瓿都是在器身上铸出带有螺旋形大角的绵羊头,而双羊尊则直接把器身铸造成两只绵羊的后半身对接的躯体。相比当时青铜器上常见的那种狰狞的饕餮纹样,以羊为装饰或铸成羊形的青铜器则多了几分温柔的感觉。玉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自商周时期以来,以羊为形象的玉器多有发现。人们习惯于用美玉来形容玉器质地之精美。汉代许慎释“美”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可见“羊”字在“美”字中的重要地位,玉的精美与否似乎也与羊相关。宋元时期的大书法家兼大画家赵孟頫的《二羊图》纯用水墨画成,其中一只山羊低头吃草,另一只绵羊昂首瞻望。此画为赵孟頫除马以外唯一绘有走兽的作品。
(摘自《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