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到甲午:日本人的中国观之变
2015-04-10徐焰
徐焰
多少年来,中国人不断揭露和声讨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这自然有必要,但不能陷入简单的悲情意识。对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应摆脱固定的“脸谱”式描绘,从民族文化的维度,探索当年东洋武士乃至民间的对外扩张思潮是怎样形成的。
在中国制造屠杀暴行的日本人,参加“皇军”前大都是老实的下层工人、农民,到了中国大地上却成了凶神恶煞,其思想根源除了“皇国至上”的教育,也在于日本社会上长期流行的蔑华、辱华风气。
仰视、平视和俯视
据一些专门采访老兵的日本学者统计,只有二成左右的老兵能反思战争罪行并表示对不起中国,一成左右的人还坚持“大东亚战争”有理,七成的人虽对侵华战争表示遗憾却又认为“当年打仗是没法子,打起仗来军纪也难保证,难免有施暴的事”。这种比例清楚地表明,战后日本社会并没有清算发动侵华战争的思想根源。
追溯起来,中国过去曾是日本人崇拜的文化母国,不过其对华态度却经历了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阶段。
在中国的唐朝至宋朝,日本对华基本是仰视,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走出了蒙昧落后时代。从元代到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转为平视。日军借所谓“神风”(即台风)击败了忽必烈的舰队,后来出现百年倭寇之患和丰臣秀吉侵朝,幸亏明朝军队在朝鲜打败日军,才使其收敛了野心和傲气。甲午战争中日本将清军打得一败涂地,自此以后半世纪里,日本人傲慢地自居于中国之上,形成了俯视。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是“文明与野蛮之战”,认为对“落伍民族”就应该毫不留情地征服,旅顺大屠杀等暴行就是在此种观念下制造出来。此后几十年,随着两国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差异越拉越大,日本社会上蔑视中国的观念日益强烈,其军人在华挥舞屠刀也就如宰猪羊。
“豚尾奴”到“支那人”
多年来,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日本侵略者的台词中往往使用“中国人”一词,这其实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那时东洋社会上只轻蔑地使用“支那人”之称。这一词汇对于现在中日两国的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陌生,然而在日本侵华的年代,这是一个带有国耻烙印的称呼,让中国人感到刺耳痛心。
甲午战争之前,一般日本人对作为自己文化源头的中国还持有某种尊敬,横滨的华侨尽管也受到一些排挤却不至于公开受辱。自从“日清战争爆发”的售报铃声响起后,“猪尾巴”“豚尾奴”就成为日本社会上称呼中国人的绰号。唐人街上的华侨男子一走出街区,就有日本小孩在后面追逐,有时还肆意扯其辫子,口里喊着“清国奴!豚尾奴!”路边身着黑制服的警察看到,不仅不加制止,还往往放声大笑。
随着日本人在中国大地日益横行,东洋三岛上华侨的地位日低,留日学生也愈受蔑视。1912年清王朝被推翻,不能再称中国为“清国”,中国人也都剪去了辫子,没有“猪尾巴”了。日本人从此轻蔑地称其为“支那人”。甚至日本小孩子吵架也常这样骂道:“你怎么这样笨,你父母肯定是支那人!”
以卢沟桥事变为发端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一些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满足于“支那”这一贬词,还在社会上蔑称中国人为“强克猡”(“猪猡”之意)。在日本的华人外出时,经常可以听到这种辱骂。
鼓吹本民族地位至上,要夺取他国领土作为“生存空间”,并视被征服国人民如草芥任意杀戮,是20世纪兴起的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征。德国纳粹自诩日耳曼人是“优秀民族”,理应消灭“劣等民族”,这也是其党卫军、国防军乃至冲锋队犯下反人类的集体屠杀罪的思想基础。在东方,日本军国主义者“大和民族”的优越感和对东方其他民族的轻蔑,同样是驱动其侵略扩张和制造无数暴行的思想基础。
战胜国终于被称为“中国”
战后国民党政府因忙于内战,放弃了向日本派遣占领军。不过,经过中国派驻日本的军事代表团的强烈要求,美国占领当局命令日本政府不得再使用“支那”一词。“支那”这一令中国人极感屈辱的名词毕竟从此从日本公开出版物中消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成为战胜国,但战时国民党政府的许多表现令许多日本人轻蔑,战争结束时中国战场上日强中弱的形势又没有改变,在战败者心中并没有真正确立起应有的尊重。日本人普遍认为“我们是被美国打败的,并没有败给中国”,民间相互之间谈论中国时还习惯使用“支那”一词。
“支那”一词真正得以从日语中消失,关键在于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敢于出兵朝鲜,美国舆论惊呼遭到“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战后普遍对美国顶礼膜拜的日本人震惊了。一再看到和听到“中国人”“中共军队”取得胜利的新闻报道,许多日本人在感叹之余,对中国产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抗美援朝的战报传到东北的日本战犯管理所时,那些由苏联递解过来、一向表示不服的战犯们,重新认识到自己老对手的强大力量,多数都低下了脑袋表示服罪并愿意接受改造。在日本的老一代华人从切身的体验中也大都深深地感受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他们挺起了腰杆,朝鲜战争才使他们的祖国被承认为强国。
国力对比转换带来心理不适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日本政府跟随美国敌视中国,不过当时日本社会上左翼力量也比较强,揭露侵华战争罪行和主张中日友好的呼声强烈。在官方不能建交的情况下,中国领导人采取了民间外交即争取日本人民的政策。“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军事震慑力,加上当时实行联合美国、西欧和日本对抗苏联的“一条线”战略,这种形势终于促成了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
近些年来,由于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冲突,“中国威胁”论在日本甚嚣尘上,日本要求美国提供保护。偏激民族情绪在社会上蔓延,使主张中日友好的声音很难发出。在日本,有过战争责任的老年人差不多已不在世,对中国仍不断声讨日本过去侵华的罪行,战后新生代普遍感到不满,认为是打压他们成为正常国家。据近年来的日本民意测验,对中国有“好感”的人降到不足一成。
人们也应看到,如今日本社会上对华态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崛起引发其心理不适应的结果,与侵华年代蔑视“支那”的傲慢心态完全不同。回想1990年时,中国的GDP只及日本的八分之一,2000年达到四分之一,2010年终于超过,到2014年达到日本的两倍(这与日元近期贬值也有关系),中日关系由“日强中弱”转变为“两强并立”,再转变为“中强日弱”。对习惯于崇拜强者而傲视弱者的日本社会而言,现在的心理不适应恰恰是这一角色转换时期的表现。
邓小平有句名言:“发展是硬道理。”待到中国真正强大、富裕起来时,日本社会上对华尊敬和好感的心态肯定会重新占主流。过去因为落后而挨打,自己实力不济时又不能让战败国认罪,想让中日关系走向健康轨道,只有靠中国的发展。这也是人们回顾历史应该得出的结论。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