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汉文化相互认同视阈下的新疆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①
2015-04-09张懿吴新平姜汪维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832000
张懿 吴新平 姜汪维(石河子大学 新疆石河子832000)
论民汉文化相互认同视阈下的新疆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①
张懿吴新平姜汪维
(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832000)
从民汉文化相互认同的视角探讨新疆高校的人文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民汉文化相互认同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前提,发挥人才强区战略的纽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保障。在新疆高校人文教育中强化民汉文化相互认同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隐性作用;三是深入挖掘新兴平台促进民汉学生文化相互认同的载体作用。
民汉文化 认同 人文教育新疆高校
新疆居住着中国55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个,与中亚同源的跨国民族9个,各民族都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行为习惯和宗教信仰。而且,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道教6种宗教并存,新疆信教群众占总人口的60%以上,其中90%以上信仰伊斯兰教,在校大学生中约40%是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有宗教信仰。因此,民汉学生是否相互认同彼此之间的文化,关系到校园是否和谐稳定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到新疆能否形成兼容并包的现代多元文化共同体的问题,从这一角度探讨新疆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价值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汉文化认同与大学生人文教育
1.民汉文化相互认同。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认同”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同一性,即共性;第二是独特性,即差别。[1]个体的独特性构成与他人的差别,相互认同就是群体中的个体在认识到差异的基础上,理解、接纳对方的不同,寻找对方身上的相似之处,以维系个体在群体中的统一性,达到融洽共处;文化认同是个体或民族对本己或主体文化、他文化或异己文化的理解、认可、保护及实践的过程,包括社会价值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艺术等方面。[2]
目前新疆主要存在着以儒教文化为中心的汉族文化和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中心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文化。两种文化既有差异性,又有互通性。差异性体现在:第一,伊斯兰教的信仰核心是超自然存在的安拉,强调敬仰、遵从安拉的一切诫命,履行对安拉的义务。儒家则重视人对周围世界的责任,要求人遵守三纲五常;第二,伊斯兰教的信条是“后世说”和“死后复生说”,强调延续和超越现世人生。而儒家文化则关注现世人生,淡化后世、来世;第三,伊斯兰教所规定的饮食、婚嫁、丧葬等生活习俗与儒家传统有较大差异,穆斯林多不吃猪肉、猪油,不和多神教徒通婚,丧葬的方式为土葬、薄葬、速葬等;汉族则普遍崇拜、供奉祖宗,极重视丧葬,喜看风水、命相等,同时汉族主要食猪肉。[3]两者互通之处体现在:一方面,儒家文化虽以人学为主、以伦理学为本位,但并不否定天道和宗教,还把发挥宗教的道德功能和情感功能作为圣人教化的一个有机组成,儒家典籍不讳言“天”的主宰意义;[4]另一方面,伊斯兰文化中也有较浓厚的人文情怀,伊斯兰教关怀的是营建人与真主(安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倡导关注社会现实,追求真、善、美。[5]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思想基础,且两种文化各有所长,加强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共融,消除隔阂和误解,是维护、保持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2.大学生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着眼于个体的心性完善和自由、全面、终身可持续的发展。高校人文教育有四层含义:一是立足于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大学生获取广博的人文知识;二是通过人文知识的滋养、教师的教导、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三是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人文品格,使其在做人做事的实践中展现出蓬勃的精神状态、优良的处世作风、端正的生活态度、得体的话语表达、严谨的行为范式;四是升华大学生的人文魅力,唤醒大学生的人文觉知,将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发展、传播弘扬。[6]总之,高校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各民族学生既尊重个性又形成共性,维持人性之美好,构建和谐校园。
二、新疆高校人文教育中强化民汉文化相互认同的价值分析
1.民汉文化相互认同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前提。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心理根基,而文化层面上的民族团结是指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爱护和扶持。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累加,是把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情感依恋和灵魂纽带。加强各民族文化相互认同,就是要树立“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理念,倡导人们在认同本族文化和享有文化尊重权利的基础上,包容、理解、认可和珍惜其他民族的文化,最终实现多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
2.民汉文化相互认同是发挥人才强区战略的纽带。文化认同比起政治、经济结构更为牢固,较大程度的文化认同能使政治建设更加民主科学、经济社会更加繁荣殷实。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背景下,更多的汉族大学生选择在民族地区工作和生活,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与少数民族共处、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人文素养。现实中,一些汉族大学生对边疆文化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较肤浅、片面,往往仅局限于唱歌跳舞和饮食服饰之类,极易造成因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民族发展程度不同而引起的文化冲突。各民族大学生之间要进行深度的心灵交流与双向沟通,加强对彼此民族文化的认知了解,使民族平等自觉化、民族团结习惯化。
3.民汉文化相互认同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保障。费孝通先生曾将民族文化认同的心理素质阐述为“大家是属于一个共同体的自己人的心理”,没有这种心理奠基就不可能产生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7]新疆高校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相对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异地求学较易使他们对其他民族文化产生疏离感,甚至不自觉地流露出排挤其他民族文化的思想和行为。加强民汉文化相互认同,其一,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开放、平和的心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及工作中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其二,可以帮助他们理性对待本民族文化,敢于正视自身文化中消极和过时的成分,善于吸收和积极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其三,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增强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归属认同,共同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
三、在新疆高校人文教育中强化民汉文化相互认同的主要途径
1.发挥课堂教学促进民汉学生文化相互认同的主渠道作用。(1)利用人文课程教学促进民汉文化认同。其一,高校应将人文教育课程纳入德育课程设置的总体系中,并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融合,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渗透人文意识的培养,把人文教育成效作为课程考核目标的一部分,形成学校人文教育的整体合力。目前,新疆高校已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现代礼仪》《普通话》等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辅以利用课外文化活动和宿舍文化建设等第二、第三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发展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其二,应建设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为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感和接受度,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挖掘富有地方特点、区域特色的人文教育教材,建立地方文化传统,并统一进行合理的专项课程体系设置和规整。如新疆大学作为教育部与新疆自治区“区部共建”高校,可立足地区实际,发挥校园特色文化传统的巨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利用“多语教学”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新疆历史与文化教育、新疆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这样的“本土教材”更容易获得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以身践行。
(2)加强科学课程教学中人文理念的渗透。现代大学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课堂,更应是使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灵魂、有智慧、有教养、有风骨的培育基地。文理兼顾,全面发展,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是创新人才的发展基础。只有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将人文教育文化贯穿到科学教育的方方面面,才能让青年学子在各方面的潜力、才能及身心获得多维度发展,真正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3)引领示范好其他课程的人文育化作用。马克思主张“培养社会人的一切属性”,[8](P392)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是指受教育者在身心健康、知识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达到均衡、自我最大限度的发展。要实现各科课程教学的人文育化作用,首先,应培养具有高尚人文情怀的优秀师资;其次,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将人文的理念用于专业教学中,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实现人文促进;还可介绍学科发展或周围身边的典型案例,鼓励学生树立远大抱负,树立投身科研事业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使命感。
2.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促进民汉学生文化相互认同的隐性作用。(1)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人文教育应注重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在生活环境和日常行为中加以育化。提升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一个逐渐熏陶、渐进启迪并不断感染、深化的过程。实践证明,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只是大学教育中条分缕析的应试教学,在办学中形成的校园环境与标志性建筑物作为教育的物质文化背景,对修炼大学生人文气质亦有长效的、隐性的、难以取代的正面影响。高校应加强特色型校园文化环境、内涵型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通过具体形式或实物来承载人文教育功能,包括学校地标性建筑、校史馆、展览馆、校园内的雕塑、宣传标语等人文景观,以助推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人文品质。
(2)齐备制度文化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齐备相应的制度保障,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重点完备人文教育的制度文化体系。一是推进文、史、哲、社、艺术等人文类公选课程的设置,发挥课堂培养学生人文意识的作用;二是组织好社会实践,抓好如“国学月”“道德月”之类的主题教育,将其纳入教学总计划;三是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影视演播、调查观摩和文化沙龙等,按其在这些环节中的表现累积记课外学分,增进他们对艺术与美的认识;四是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在读书的契机中品味人文魅力,提升文化素养;五是完善人文教育的评估机制及师资队伍建设,严把教师“准入关”,加大力度培训教师的人文情操,优化选聘留机制,筛选细化评判标准,以多个指标考核人文教育的践行效果。
(3)营造精神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是校园精神及其在物质、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包括观念文化(师生的价值观、信仰和道德情操等)和行为文化(各类组织举办的各种特色、品牌活动等)。[9]具体来说,它涵盖了学校的优良传统、办学思想、校风校训、校纪校规、模范人物、校园文娱,以及通过对典型生活事例的宣传,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代表本校文化、具有本校标志性色彩的精神财富。它是学校文化力的正能量体现,对全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具有导向、辐射、整合及推动功能。新疆一些高校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生群体促进效应的文化和浓郁的人文氛围。如新疆大学以“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为内容的校训,强调以人文之魅力引导青年学子知行合一,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奋勇前行;石河子大学秉承“博学多能,明德正行”的校训,重点突出“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理念;塔里木大学强调“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励志图强”,着重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导氛围。
3.深入挖掘新兴平台促进民汉学生文化相互认同的载体作用。(1)借助开展各类实践教育活动强化知行合一。高校应大力提倡学生走出校园,到社区、农村、团场宣传人文知识、进行文艺演出等,以感悟社会改革,深化人文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衔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使高校人文教育在社会和家庭的环境中得到补充、延伸和拓展。如学校可以与社区、街道办事处联合,一方面清理校园周边的不良环境,使学生远离“厚黑文化”;另一方面以社区、家庭为依托,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基层素质文化建设,指导学生参与普法宣传、科技文化推广等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人文教育的联动机制,强化知行合一。此外,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还需要综合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学生个体的各自特点和优劣势,合理安排、广开渠道、灵活调控、互促互进、互动共享。
(2)积极拓展网络等新型载体扩大教育辐射面。网络文化作为传播媒介的新文化,迅速在全球兴起并占据青年一代的文化生活,成为他们的第三种成长环境。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育载体,开辟新型阵地,以扩大人文教育的辐射范围。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选择适宜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为我用而不迷失自己,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优秀人文教育资源储备;其二,倡导建设文明自律的网络环境。注重采用柔性的人文管理方式,着力构建网络等新载体“软环境”,弘扬主流文化,将人文教育的种子播撒到网络等新载体的各个角落;其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化大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判断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选择价值信息的决策能力。同时,要高度重视和运用新媒体技术,发挥新载体文化的正面冲击力、影响力、渗透力、感染力和征服力,通过新式载体来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实现载体和现实的和谐统一。
(3)发挥朋辈群体的互促互进来建立心理互信。朋辈指同辈中志同道合的友人,是“同龄人”“学友”“学伴”的代名词。同年龄或年龄相近的人群通常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存环境、价值观念、人生经验、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也较一致。[10]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朋辈群体的影响密切相关。杜威曾在《民族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强调:“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而沟通乃是他们达到占有共同东西的方法。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共同具备目的、信仰、期望、知识,共同的了解和社会学家所谓的志趣相投。”[11](PP2~3)高校青年学子多为集中住宿制,在共同学习、生活的长期磨合中,形成了“一家人”的思想意识,使朋辈之间的相处关系友谊化、亲人化。尽管偶尔难免会有分歧与矛盾,但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共同生活可以增进了解,形成生活认同;在共同交往和沟通中达到情感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最终内化为心理互信、外化为行为认同。新疆高校广泛采取的“民汉同住”宿舍制度,有的是“3+3”(3位汉族学生与3位民族学生同住一个宿舍),有的是“4+2”(4位汉族学生和2位民族学生同住一个宿舍),就是在促进民汉相互认同方面的成功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发挥朋辈相互影响的积极作用,要培养一批具有模范性、典型性、带头性的朋辈成员,这些先进群体不断为其他同辈带来目标激励与正向引导,其他同辈通过向模范骨干的见贤思齐,能够有效促进其个体自我的构建与开发,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目的。[12]此外,朋辈群体中潜藏着推崇高尚道德、抑制低级趣味的内隐秩序,学生在朋辈群体的向上正气中,获得积极的团队体验、集体意识以及主体自律,从而在群体互感中修正自我认识、完成自我实现。
[1]胡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刘洋.试论儒、伊“忠孝观”之差异与融合[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周晗.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意识形态的比较[J].知识经济,2010(16).
[5]杨桂萍.天道与人道——马德新关于伊斯兰教与儒家文化的比较研究[J].回族研究,2002(04).
[6]梁文颖.高校非人文课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2(07).
[7]何叔涛.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武焱旻.理工科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认识与探索[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2003(09).
[1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2]赵倩倩,郑柏利.论中学生的朋辈影响及教育引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6).
责任编辑:哈丽云
G127.4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5.02.19
①*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策略与大学生危机应对能力培养研究》(批准号:12YJC⁃ZH087)、《民汉文化相互认同视阈下新疆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研究》(批准号:12YJC71000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