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开放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人才

2015-04-09赵春锋汪敬华朱建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上海20620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620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年2期
关键词:开放式实训室实验室

赵春锋, 汪敬华, 朱建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工程实训中心, 上海 20620; 2. 东华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 20620)



构建开放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人才

赵春锋1,2, 汪敬华1, 朱建军1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工程实训中心, 上海 201620; 2. 东华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 201620)

随着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目标的不断增强,通过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来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从工程人才的培养出发,主要探讨了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立足点以及我校的一些重要举措,注重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中学与做的紧密结合与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训、实验室。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工程人才; 实践教学; 创新意识

0 引 言

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是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特别是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施行,是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偏弱,创新能力不强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本着基础理论适用,实践能力增强的宗旨,探索一套新型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模式,使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的培养计划中,做到实践教学不断线。学生通过本科教育,除了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外,还兼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实践能力,为使学生将来成为优秀工程师起到重要意义[1-3]。

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学术型的人才是发现规律、创造理论,例如专家、学者、理论工作研究者;工程型人才是从事规划、策划、设计工作;技术型人才是工程师、工艺师、农艺师等;我校作为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工程型,技术型人才,是“工程师和工艺师的摇篮”。工程训练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认识制造工业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和掌握生产工艺技术方法,系统提供工程技术素质,能力培养方面的基本训练。

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面对制造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学习与应用,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的核心内容为前题的。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偏重基础理论教学,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多数高校的本科教学中,其理论教学量要占到整个本科学习的70%左右,而有限的实践教学环节,也仅安排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演示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生疏,实践认识不足,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还必须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专门的岗位培训和实习。这既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也延缓了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时间[4,6,10]。

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是把现今的本科教学恢复到扩招以前的办学质量,而是要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教育教学的重大改革。在原有的实践教学中,2到3周的电工电子实习,进行传统的以用电安全、基于继电接触器的电机控制线路安装及调试为主的电工实习和以焊接练习、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调试为主的电子实习。2到3周金工实习,也只能进行传统的车工和钳工等普通工种的训练,较少接触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和技术。其次,传统的专业实习也往往是到工厂走马观花地参观,无法真正理解书本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有限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使学生在以后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很难有开拓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设计。

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是我国高等工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抄照搬,各高校都密切结合自身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改革的路子,我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方面作了如下探索。

2 开放实践教学实践与探索

2.1 开放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方案的探讨

如何使实践教学环节能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是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取得突破的重点。理论和实践教学并不是机械的分割,而是要在整个本科教学中使两者更好地结合,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缩短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在教学安排上按照“内容分层次,训练分阶段,实施按模块”的思路,构建“认识—技术训练—技术革新—创新”的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模式[5,7-8]。

工程训练的教学内容安排宜采取模块式,分层次方式进行,可分3个阶段:

(1) 制造技术基础实践训练。面向低年级,实践目的初步了解传统制造技术,内容是工业认知和基础实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技能。

(2) 综合技术实践及技能训练。面向中年级,在学完一定理论基础上,根据专业不同,按项目进行专项与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初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 机电复合创新实践训练。面向高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创新和设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微型数控车床开发,涉及制造、电工电子技术,完成创新与技术革新,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2 加强创新实训、实验室建设

工程实践基地,应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训,实践场所。硬件和师资应加大投入,培养和优化师资队伍。工程训练指导教师不仅要有高学历,还需要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同时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充实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指导教师的创新意识[10-12]。

在硬件方面,我校工程实训中心已建成:数控加工实习、实训室,电加工实习、实训室,数控雕刻实习、实训室,CAD/CAM实习、实训室,数字化车间实习、实训室,精密测量技术实验室,机械加工实习、实训室,铸造实习、实训室,焊接实习、实训室,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PSoC单片机应用实验室,PLC应用实验室,EDA实验室,电子制作与调试实习、实训室,电器拆装实习、实训室,电气故障排除实习、实训室,电气控制板的安装与调试实习、实训室等固定资产达3 500多万元,设备数达到400多台件的规模,学校每年还不断更新设备,满足学生工程训练的需求。

近2年,工程实训中心又新建智能家居实验室、机器人智能控制及功能化结构设计实验室,以满足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2.3 师资队伍建设是立足之本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以人为本,师资队伍的建设,将直接影响到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要建设好实践教学体系,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工程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不仅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或一线的教学指导人员。由于在训练中先进设备的增加,部分教学人员在知识层次上显得很不适应,使本来已经存在的矛盾凸现出来。因此,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① 挑选现有的、确有潜力的教学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训练方法,来适应新的形势。② 要积极引进文化层次较高的本科和研究生来改变目前队伍的现状,以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使他们成为教学或科研的骨干。由于工程实践教学缺乏专业性质,很难出技术成果,而这些恰恰是青年教师晋升的重要条件,为了使这些青年教师能够长期扎根于工程实践教学,应该加大科研和生产开发力度加强应用研究,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工程实践的教学水平,培养合格的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且对稳定工程实训中心的队伍作用更是不可估量。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模式,教师队伍除继续招聘高学历人才补充自然减员外,还积极鼓励现有教师进修或深造,使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实验和实习带教人员以培养为主,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向高等级技工方向发展,对于紧缺人才,采用人才代理制向社会招聘。学校制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打破职务、职称终身制,重能力,重业绩,形成竞争上岗的良性循环[13-14]。

2.4 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

工科院校应该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① 要有开放的视野、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办学模式、成熟的办学经验以及资源的充分利用等方面;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视野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及学校实际,探索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符合自身实际,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② 要加强区域合作。办学需要转变观念,加大与区域内高校的合作力度,深入推进学分互认等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资源共享力度,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要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合作发展的新机制。③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要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学生,在多种语言环境下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人才;要积极与国际著名高校或企业开展交流,不定期选拔专业骨干教师到国际大公司学习,安排师生到跨国公司实习等,开阔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赛的能力[9,11-16]。

3 结 语

构建和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今后一段时期教学改革的长期任务,学校将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完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我校将围绕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敢为人先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在“十二五”期间,将工程实训中心建设好,使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变成为上海高校一流的实验、实习和实训基地。

[1] 施开良, 姚天扬, 俞庆森. 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的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23(3):1-3.

[2] 熊庆年.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着眼于价值重建[J]. 中国高等教育, 2009(19):27-29.

[3] 沈显庆. 培养“双师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7):122-124, 127.

[4] 易 红. 高校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2):1-4.

[5] 谢安建, 王礼贵.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31(4):271-273,288.

[6] 高 平, 陈晓平, 李长杰. 高校实验室开放制度化探讨[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 26(3):84-87.

[7] 朱清时. 求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局[J]. 中国高等教育, 2009(20):4-6.

[8] 董发勤, 彭 煜, 晏 斌. 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8(8):276-278.

[9] 闻绍飞, 孟丽君, 李 宁. 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探索[J]. 实验室科学, 2014, 17(1): 110-111,116.

[10] 余 魅, 卢亚雄. 工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改革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3, 20(2):140-143.

[11] 张彩红, 张强哲. 开放实验室创新发展模式初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31(10):168-170.

[12] 韩国军, 曹 雷. 刍议新时期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5):126-129.

[13] 蒙艳玫, 秦钢年, 卢福宁, 等. 系统规划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创建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1):23-25.

[14] 郑家茂, 熊宏齐, 潘晓卉. 构建开放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推动学生自主学习[J]. 中国高等教育, 2009(5): 39-41.

[15] 金正一. 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1):124-125.

[16] 王建伟. 新时期综合型大学实验实践教学模式与创新[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11):121-123.

Building an Ope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ZHAOChun-feng1,2,WANGJing-hua1,ZHUJian-jun1
(1.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China;2.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With continuously enhancing cultivation target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 op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enhance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spirit and ability,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Based on the view of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the necessity, foothold, some important measures of our univers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p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ere mainly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e measures included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and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the establishment of laboratories for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In practice, certain teaching effect was obtained, the goal of training high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was achieved.

engineering talent;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2014-03-31

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014-11-5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内涵建设项目(nhjx-2014-06,nhjx-2014-1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级教学建设项目(p201324002)

赵春锋(1980-),男,江苏通州人,在读博士,副教授,现主要从事智能监测与控制研究。

Tel.:021-67791023;E-mail:zhaochunfeng@sues.edu.cn

G 642

A

1006-7167(2015)02-0199-03

猜你喜欢

开放式实训室实验室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