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FC时代:激活你手中的卡

2015-04-09左沈怡

上海国资 2015年11期
关键词:预付卡一卡通都市

文‖ 上海国资记者 左沈怡

已经错过第三方支付进场期的城市一卡通,能否后发制人?

移动支付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在生活中实现应用,只是并未将数据实现对接与沉淀。上海市民人手一张的交通卡,便是通过NFC技术实现实时支付。交通卡每年会有大量资金沉淀,如果实现O2O的打通,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其他场景的支付中,就会形成一个城市的关于居民吃住行的海量数据库。这些数据及卡片中的沉淀资金,足以支撑一个银行的运转,这亦是如今移动支付玩家馋涎之关键。

其实,满足类似条件的,并不止交通卡一张。上海百联集团的百联OK卡曾经是上海购物用途最为广泛的一张预付费卡,而预付费的深刻含义在于资金的沉淀,也就是如今支付宝的实体版。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如今支付宝可以做的事,那张OK卡也都应当可以实现。但令人遗憾的是,OK卡并未取得支付全牌照,并未有长足的突破。

目前上海满足支付全牌照的卡只有一张,就是上海都市旅游卡。该卡是由上海久事公司、上海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旅游局联合投资,但一直比较低调,普及率并不高。

据官方介绍,上海都市旅游卡具有上海公共交通卡的支付功能和商户消费功能。该卡在吃、住、行、游、购、娱各领域覆盖面广,一卡多用,功能涵盖城市居民所有消费领域。

类似的城市一卡通有香港的八达通为样板,但是始终尚未见到该类一卡通有向互联网金融延伸的趋势。

据上海都市旅游卡的负责人介绍,该卡片的核心价值在于交通支付功能,并拥有支付业务许可证,从而能够打通线上线下的纽带与桥梁。竞争优势则是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极高的使用粘性。香港的八达通每日有高达1.3亿元消费额。此外,快捷也是一大优势,比起打开应用扫一下的5秒,用卡刷一下仅需0.3秒。

目前,上海都市旅游卡正在积极进入移动支付领域,希望能够在大数据时代赢得市场。然而,如今进入第三方支付市场似乎有些滞后,从刷二维码到刷脸到,各类支付神器竞相登台,近场NFC技术支持下的城市一卡通是否还有立足之地?

紧跟NFC普及

支付业务非此即彼,面对蓬勃发展的移动支付,城市一卡通路在何方?

比较扫码支付、NFC支付和预付费卡支付三种模式,可以看到各有千秋。扫码移动支付安全性低,受环境扩展模式简便,正在快速扩张期,用户端使用便利性非常高。

NFC移动支付,作为近场支付使用PBOC标准,安全性高,尤其银联应用非常广泛,但部分城市的行业应用需要对设备进行适配性调整。NFC移动支付过手机客户端直接对卡进行管理,可以直接查询、通过网银转账充值。更普及的运用需待NFC设备普及,手机端则鼓励消费者使用NFC-SIM卡。

相较而言,传统预付卡使用CPU卡的安全性高,而使用M1或条码的安全性相对较低。同时受自身受理环境限制,应用场景有限。网络服务较普及,手机客户端普遍待开发。优势是普及率非常高,兼有实名制产品与非实名制产品。

现在,都市旅游卡开始谋求变化。其希望通过更好更深地结合应用场景,提高使用便利性和确保应用安全性。移动支付的崛起是电子支付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传统的纸币支付和传统的预付卡交易一定会产生挤出效应。但是移动支付与城市一卡通并非水火不容,目前移动支付可以为城市一卡通提高服务能级,缩短与移动支付产品在入账渠道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未来NFC产品的普及将为城市一卡通的移动化应用提供支持。

行业人士表示,上海都市旅游卡作为一个极有可能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竞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其自身天然的用户优势,即在消费场景及普及率上具有竞争力,但是目前来看,卡片在推广应用及整体战略上还处于初始阶段,并未看见更多大的动作。

对此,都市旅游卡方面回应称,城市一卡通自身正在寻求改变。都市旅游卡正通过积极采用移动支付技术解决服务短板,并与电子商务结合,通过增值服务提高客户黏度。此外还将改进运营模式,满足监管要求,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扩大个人消费占比,改变福利消费市场为主的特征。

据介绍,上海都市旅游卡在2013年完成了使用NFC设备的读写器模式,对实体都市旅游卡进行消费和充值应用。开发了独立APP和微信公众号,并可提供第三方进行开发。在扩展服务渠道方面,充分利用NFC设备的读写器模式,为现有预付卡扩展充值、圈存等服务功能,减少传统服务网点,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益。在移动终端扩展消费导引,优惠下载等功能,为NFC移动支付用户提供消费账单、消费查询等功能。在扩展小微型商户方面,通过NFC设备作为消费设备,小微型商户接入预付卡受理网络的成本近乎为0,为预付卡行业的商户拓展提供新的机遇。在提升预付卡使用安全性方面,在使用预付卡账户进行移动远程支付时,通过NFC技术使用用户卡片作为外部认证,增强支付安全性。通过提高更加便捷的圈存功能,降低卡内电子现金的额度,从而降低遗失损失。

小区门禁+交通出行+医疗

都市旅游卡的负责人认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电商化、移动化和互动性是一片潜力巨大的市场。

都市旅游卡计划通过移动终端、自助设备和电视机顶盒呈现的生活服务平台实现与用户积极有效地互动,并驱动线下实体商品与服务,实现“15分钟便利生活服务”。

第一步是实现区域“实名化都市旅游卡”覆盖支付和身份认证一体化、电子化。旅游卡将以个人为服务核心,实现跨平台数据信息的沟联与共享。通过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基础,接入各类传感器(消费POS、门禁、健康体检、公共设施等),并以电子支付数据为纽带,搭建起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云储存和云计算平台,为跨平台的数据共享与联动提供一个现实可行的技术手段,从而有效跨越信息鸿沟。

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交通、安防等领域将为个人提升应用体验,将人们的“简单平面”生活转向“多维泛在”,从应用单点信息服务改善生活品质转向系统集成化的个人生活管理,将让智慧城市真正服务于民生,并为各个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移动支付领域相关人士认为,叠加强黏性功能是该类生活卡的优势。通过推广小区门禁+交通出行+医疗的功能组合,将确保区域内人人实名持卡,并且持卡必然活跃。在具体实际操作方面,以电商化运营模式,经营社区商业服务业的线上线下服务;各类服务直接推送至个人,无论线上线下,购买行为实时采集,实体维度与虚拟维度趋于融合;统一接入,多元参与,服务专业化,获得较高用户接受度和使用频度;通过行为采集数据,数据高度真实,解决管理、决策依据科学性。

据了解,目前首批试点选在莘庄工业园区,已经搭建了覆盖8万人口的试验区。该区域自2014年11月起运行至今,效果良好,已经获得张江政府基金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预付卡一卡通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经济法视角下预付卡消费的法律风险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基于“一卡通”开发的员工信息识别系统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一卡通为新农合基金加密
买购物卡要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