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对街面“两抢”犯罪嫌疑人的知觉预测问题探索
——以南京新街口执勤民警的盘查为例
2015-04-09沈科,魏毅
沈 科,魏 毅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警察对街面“两抢”犯罪嫌疑人的知觉预测问题探索
——以南京新街口执勤民警的盘查为例
沈 科,魏 毅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警务实战中的知觉预测,是特定情境中人民警察利用部分外界信息或先行信息预测未来警务事件发展,降低风险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主动式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有效的盘查方法,是一种力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警务战术。警察盘查街面“两抢”犯罪嫌疑人时的知觉预测问题具有典型性。南京市新街口是典型商业步行街区,是巡逻民警的执勤的重点区域,可作为调查样本。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商业步行街一类的复杂环境下民警在进行盘查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我国警察职业培训教育中,很有必要开设知觉预测的课程,提高民警知觉预测能力,以保障自身安全,更有效地开展盘查工作。
步行街;“两抢”;知觉预测;盘查先期预防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刺激信息的整体综合反映,是人体各种感觉协同作用的结果。预测,则是在掌握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规律、方法对即将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测来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与结果,是收集数据并进行逻辑分析,预计未来事件的认知加工过程。知觉预测就是特定情境中人体感知部分外界信息并利用其预测未来事件的信息加工过程。在高度对抗的警务实战过程中,人民警察只有察觉先机,准确快速行动,才能保证自身的执法安全,才能尽量避免案发后再被动处理的局面。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主动式的安全防范,强调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力求把违法行为控制在在萌芽状态。因此,高效、准确的知觉预测能力是人民警察警务实战过程中安全、有效执法的重要保障。西方国家警察职业教育和日常训练中已经认识到情报信息对于预测犯罪行为,制定战术方案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对此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对注意能力干扰以及模拟警情训练时期,对真实执法环境下的知觉预测还处于探索阶段[1]。本研究通过对最近几年来在南京市新街口发生的“两抢”案件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我国城市商业区巡逻执勤民警对潜在“两抢”犯罪嫌疑人进行知觉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知觉预测在体育界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早在19世纪就开始对患有健忘症的患者进行知觉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然而上世纪60年代,对于知觉预测的系统研究才正式开展,知觉是人类认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心理学家广泛认可,并且知觉领域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一个有广阔前途的方向。目前,在运动知觉预判方面,相关研究已经颇有建树。20世纪60年代,Haskins率先开启运动知觉预测研究的序幕[2];20世纪90年代左右,有关知觉预测的研究迎来了一个鼎盛时期,Paull和Glencross开展了对棒球比赛中击球员的知觉预测训练研究[3];Imwold等人对体操技术中指导者视觉搜索策略差异进行了研究;David和Williams通过对运动预测能力的研究,对竞技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效行动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本世纪开始后,国外在运动领域的知觉预测相关研究中,学者们的主要考察指标是训练前后反应时和预测准确率的变化,如:Abernethy通过对比实验对网球运动员进行预测研究[4];Farrow等通过使用视频模拟技术研究知觉预测对羽毛球初学者反应决策与准确度的关系[5];一些学者还对知觉训练周期、频率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McMorrst和Hauxwell对重复认知训练对认知技能的影响等[6]。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竞技对抗技能的发展与前进。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从本世纪开始,我国一些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该领域,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葛春林对我国少年排球运动员视觉注意点的研究[7];韩晨则通过实验验证了棒球比赛中的投——击环节运动知觉现象的存在[8]。张忠秋等人对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认知水平的研究发现,在注视轨迹方面,优秀自行车运动员比一般运动员更集中[9];王丽岩发现,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时,视觉搜索模式比普通运动员更为合理[10]。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心理学家总结出高水平运动员的知觉预测优势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1.利用早期的视觉线索并进行加工,能准确地预测对手的意图;2.对复杂运动情境的记忆和再认识快速而准确,能够从复杂的运动背景中察觉出关键的目标运动信息,因此在特定的场景中,知觉预测专家能够利用部分或者全部刺激信息较为准确地预期将要发生的事件[11]。
二、国内外警察警务实战过程中知觉预测的研究现状
在人民警察警务实战过程中,必须避免坐等案件发生,必须抓住先机,先于犯罪嫌疑人行动。因此,探索研究知觉预测能力在人民警察实战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警察警务实战知觉预测方面,部分相关研究也已开展。国外武器警械使用相关授权法律与中国有较大差异,其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模拟街区训练、快速出枪射击、武力控制后再盘查等方面。即设定实战情景,训练警察快速反应,及时控制局面的能力。在战略上,欧美国家非常重视情报信息,以此对犯罪情况进行预测,通过情报解读犯罪环境,影响决策者[12]。但这是一种指挥战术上整体的对犯罪的预测,单警个人战术上,没有强调瞬时犯罪情报信息在突发警务活动中的科学预测作用。
在我国,虽然警务实战中知觉预测已经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注意,但目前警察院校以及在职民警培训教育中还没有知觉预测方面的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研究仅处于初级阶段。
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可知,当前国内外专家已经认识到了在警务实战中运用知觉预测的重要性,但对其研究还缺乏系统性以及逻辑性,缺乏统一的认识。在警务技战术方面对知觉预测的研究大多数尚处于模拟场景训练、抗干扰训练的实验探索阶段。
三、当前我国警察在街面巡逻盘查过程中应对潜在“两抢”犯罪嫌疑人的问题
巡逻盘查是公安警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巡逻,意为行走查看。盘查,即盘问检查,是指对可疑的人进行盘问,对可疑的物品等进行检查。合理利用盘查手段可以有效发现犯罪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及其活动踪迹等,为下一步的抓捕行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巡逻盘查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犯罪嫌疑人与突发情况,使得盘查活动具有了相当的潜在危险性,许多案例表明,警察的盘查活动是警务活动中最易发生意外的环节之一。正因为如此,警察就需要有火眼金睛以及反映迅速的头脑,根据不同犯罪嫌疑人、不同情境、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下的特点,有效灵活地开展工作,快速反应,做到盘查活动合法、及时、高效、安全[13]。调查研究发现,商业步行街一类的复杂环境背景下民警在进行盘查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盲目性大。许多民警只凭借经验而忽略专业知识,漫无目的,随意盘查,不结合犯罪活动的规律及其特点,随意怀疑,对手中掌握的权力没有正确行使。这样做一方面使得遵纪守法的普通群众反感,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警民关系的紧张;另一方面,贸然随意的、毫无准备的盘查,会使得潜在的犯罪嫌疑人作出突发性举动,如逃窜、袭警等行为,这样不仅给后续的抓捕工作造成困难,而且严重威胁着在场民警的人身安全。
2.预处理欠缺。许多民警坐等案发,事后处理,没有提前预防的理念和能力。调查显示,一些民警对于巡逻盘查的重要性并不理解,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效率低下的警务工作模式。相反地,这些民警依赖于街头的监控视频等电子设备,往往在受害者遭到“两抢”,报警之后,通过调取监控录像的办法来找到犯罪嫌疑人,这样做不仅给受害者造成了财产上乃至身心上的伤害,而且这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后发式警务模式,治标不治本。其次,由于民警自身不知道如何预测犯罪,事前处理,因此也只能坐等案发。
3.盘查场合不当。地点不加考虑,造成正常的交通秩序和经济秩序紊乱。盘查时,应当在开阔的,人流量较少的地带进行而不是在街口。否则不仅有可能引起交通阻塞,而且诱发群众好奇心,引起群众围观。被盘查对象相对于警察来说,是弱势者,有可能引起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的同情心,从而对警察接下来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盘查时机不准。对盘查时机缺乏考虑,对不同情况的处理欠妥当。现在的“两抢”犯罪与以往相比,很少有单枪匹马,单独行动的,几乎都有着一定的组织。但是很多情况下,盘查的民警却不会考虑到潜在犯罪嫌疑人有同伙,有多少同伙,分布在什么地方;也往往忽略了自身的警力部署,自身是否具有警力优势,附近的警察在发生突发情况时是否能及时增援。在这样的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盘查模式下,警察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自身的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伤亡事故往往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
城市商业街复杂背景环境下,民警在盘查过程中的知觉预测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否在人群中找出潜在“两抢”犯罪嫌疑人区别于普通人的特征,从而准确预测哪些是潜在“两抢”犯罪嫌疑人,为下一步的警务活动做好铺垫。二是在盘查过程中,很多民警并不知道密切注意被盘查对象的哪些部位,即视觉的注意力指向了错误的地方。例如,有学者指出,在警务实战中,人民警察受犯罪嫌疑人和现场“假动作或假象”诱惑造成判断失误就属于这种错误。如盘查时,警察只注意被盘查对象的眼神,而忽视了其手部的动作,这时极有可能造成对方突然掏出凶器对人民警察进行攻击,引起不必要的伤亡[14]。由此可见,步行街执勤巡逻民警的盘查活动问题重重,捉襟见肘。
四、提高人民警察知觉预测能力的可能性
(一)警察知觉预测能力运用的意义。
警察巡逻盘查的环境复杂,人流量较大,要做到准确搜索识别出潜在犯罪嫌疑人,就应当利用目标的典型特征,运用知觉预测能力注意到普通人所观察不到的信息,将潜在犯罪嫌疑人从复杂的人群,复杂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并充分预测出其即将要进行的活动,从而做好充分的应对工作。掌握并运用知觉预测结合巡逻盘查战术,首先在思维上突破了案发后被动破案的模式,把治安巡逻,盘查工作的视线、重点放在了对“两抢”犯罪、潜在“两抢”犯罪嫌疑人的预防而非个别案件的打击、侦破上[15]。
(二)商业步行街潜在“两抢”犯罪嫌疑人的特征。
1.性别、年龄与体型特征。大量研究表明,“两抢”类型的犯罪,主体一般是青壮年男性。因为“两抢”行为极具攻击性,残忍性。而青壮年男性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决定了这类犯罪的主体。换言之,老年人,年幼的儿童以及身材瘦小,体质较弱的女性可以不考虑作为盘查对象,因为他们攻击性弱,自身特质使得他们的社会危害性不大。相反地,一些青壮年男性,尤其是那些形迹可疑,携带着可疑物品的应当作为重点盘查对象来进行盘问检查。此外,身上纹有纹身、有伤疤的、有搏斗痕迹的、服装上有可疑颜色的、体貌特征与通缉通报的犯罪嫌疑人相似的、或者神态表情奇特的、眼神明显可疑的、举止反常的、戴墨镜、剃光头,戴口罩的人,也应当列为重点盘查对象。
性格与认知特征。“两抢”犯的性格具有外倾型的特点。其多数情绪不稳定、沉不住气,行为具有攻击性。因此在巡逻盘查时,要密切注意那些性格反常的人。“两抢”犯一般文化程度不高,崇尚暴力,有着强烈的反社会意识,他们认为只要“勇敢”,钱就能到手,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死活[16]。
3.动机特征。大多数“两抢”犯罪是出于对财物的渴求,且一般都是经过事先预谋的。典型的就是“两抢”女性随身携带的包裹,“两抢”老人的随身物品。因此,在警察巡逻盘查过程中,要密切注意那些紧盯着,紧随着女性、老人等反抗能力较弱的男性青年。要寻找合适时机,合适地点,在我方人员占优势的情况下果断盘查。
4.潜在“两抢”犯罪嫌疑人的附属特征。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城市步行街“两抢”犯罪机动化程度很高,作案之后往往能迅速转移,流动性很强。“两抢”犯罪嫌疑人通常有人接应,其同伙在某一路段来回观察,相互配合,伺机下手,得手后便能迅速消失,给侦查侦破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因此,对于一些来回行使的可疑交通工具要密切监视,列为重点盘查对象。
五、通过知觉预测盘查对象进行识别和处置的方法
我们看见一个物体存在,需要具有知觉相对性。简单来说,就是物体与环境之间需要有差异性,有不同点。对于步行街民警来说,就需要察觉出潜在“两抢”犯罪嫌疑人与普通群众之间的差别。心理学家冯·雷斯托夫(Von Restorff)指出:某事物一旦被选为知觉对象,就好像立即从背景中突现出来,将会被认识得更鲜明、更清晰[17]。在巡逻盘查过程中,利用知觉预测发现潜在“两抢”犯罪嫌疑人的过程就是找出视觉中“主体”和“衬托”的关系,很显然,“主体”就是那些具有典型特征的,神态举止不同于常人的犯罪嫌疑人;“衬托”,就是周围环境,周围人群。这就需要我们的警察具备知觉预测的知识与优秀的知觉预测能力,否则将很难区分出潜在犯罪嫌疑人与普通群众。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特定时间内,人只能感受少量或少数刺激,而对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映。因此,这就更加要求我们的民警要在巡逻盘查中快速从人群中锁定目标,确认目标以采取下一步行动。否则很容易产生视觉上的,心理上的疲劳,对工作造成不利影响[18]。
随着近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知觉的研究主要着重于视觉图形的信息加工过程。而在警务实战中的知觉预测,主要是一种观察知觉和运动知觉。观察知觉,即人体利用视觉搜索获取需要的信息并对观察目标作出一定的分析判断。民警对于潜在犯罪嫌疑人的观察,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形式。运动知觉是人对空间内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它依赖于观察对象运行的速度、距离以及观察者本身所处的状态等。例如,当物体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运动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的变化,向人脑提供了物体“逼近”或“远去”的信息。例如,在盘查时,民警对于安全距离的把握就很重要,潜在犯罪嫌疑人通常不可能静止不动而必定具有某种运动趋势。因此,民警就需要利用知觉预测,快速反应,预留出安全距离,做好应对措施。
人民警察巡逻盘查中的知觉预测能力是指在对嫌疑人盘查时,能够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不同表情、举止做出准确快速的判断,对突发状况能做出快速反应。当民警经过视觉搜索,确定盘查对象后,向盘查对象接近时,一定要在距离其有一定安全距离的情况下才能示意其停下,并禁止其做无关动作(如随意掏口袋、掏东西、不断逼近民警等)。一旦准备开始盘查,就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盘查对象的典型特征信息,人在受到刺激的瞬间,都会不由自主的表现出不受思维控制的真实反射反应,这是人类作为动物,经过长期进化、遗传、继承下来的本能,是无法刻意伪装出来的,故这种微反应是了解个体内心真实想法的最准确线索。因此,利用知觉预测能力准确捕捉盘查对象的微反应非常重要,只有快速准确地收集潜在犯罪嫌疑人的微反应,才能对潜在危险行为进行充分预测和快速反应,才能先发制人,在紧急情况下控制住犯罪嫌疑人,自身的生命安全才得以保证[19]。还需注意的是,盘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盘查对象的手部动作,严防突然袭警。在保持警力优势,我方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在发现嫌疑人后,跟踪嫌疑人至僻静处假将其带到无人处进行盘查。若无警力优势,可采取跟踪监控的方法,与嫌疑人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呼叫支援,切勿单独贸然行事,否则极易发生危险。当犯罪嫌疑人正在实施或者有充分证据表明将要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民警在此时应当立即制止,当场进行盘问检查并缉捕,防止犯罪嫌疑人否认犯罪事实,乘机逃窜。若盘查对象有违法犯罪嫌疑,民警可以采取欲擒故纵的战术,麻痹对方,持续跟踪观察,待其暴露出马脚之后,再对其进行盘问,迫使盘查对象如实陈述。若已确认盘查对象有违法犯罪行为,那么就应立即将其控制,搜身后将其带至公安机关进行进一步审查。针对重要路段和”两抢”案件高发地区,可从以往的情报信息中进行预测,采取高压态势的巡逻盘查,因为这些地区从概率上来讲,很容易盘查出潜在犯罪情况和犯罪嫌疑人,从而把它们的社会危害性降低,能够有效遏制案件的发生,这样做既维护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树立了警察良好的社会保护神形象,并保障了民警自身的人身安全,意义重大。
六、结语
通过借鉴知觉预测在竞技体育比赛中的成功运用,可以使人民警察在巡逻盘查过程中运用知觉预测对潜在犯罪嫌疑人进行更为安全高效的盘查。商业步行街鱼龙混杂,背景错综复杂,给执勤巡逻民警在人群中,复杂背景中剥离出潜在犯罪嫌疑人带来了很多困难。目前,在我国警察职业培训教育中,知觉预测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有必要开设知觉预测的相关培训课程,使执勤巡逻民警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来正确处理外界刺激信息,快速反应,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更好地开展盘查工作。犯罪嫌疑人的微反应一般都极具代表性,加大对犯罪分子微反应的研究和整理工作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是非常必要的。正是有了这些微反应,警察对犯罪分子才能进行知觉预测,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应当进行注意力的选择性,集中性和分配性训练来避免盘查过程中民警的注意力指向和重点发生错误,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集中注意力,减少对自身造成的威胁。总之,警务实战中的知觉预测,是特定情境中人民警察利用部分外界信息或先行信息预测未来警务事件发展,降低风险的信息加工过程[20],是一种主动式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有效的盘查方法,是一种力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警务战术,这有利于民警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快速的反应,确保自身安全,为安全、高效的完成巡逻盘查任务奠定基础。综上,本文以南京市新街口执勤巡逻民警的盘查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警察知觉预测能力及其重要意义的讨论,以期使警察培训教育机构和人民警察自身重视知觉预测在巡逻盘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保障民警自身安全,降低发案率,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新的途径。
[1]魏 毅.知觉预测能力在警察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探索性研究[J].综合研究,2013,29:22-23.
[2]Tranel D,Damasio AR.Sensorimotor skill learning inamnesia: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 neural basis of nondeclearativememory[J].Learning&Memory,1994(1):165-179.
[3]Paull,G,Glencross,D.Expert Percep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n basebal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J].1997,28:35-56.
[4]Abernethy,B.Expertise and the perception of kinematic and situational probability information[J].Perception,2001 (30):233-252.
[5]Farrow D,Chivers P,Hardingham C,eta.I.The-effectofvideo-baseperceptual training on the tem is return of serve [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SportPsychology,1998,29:231-242.
[6]M cmorris T,Hauxwell B.Improving anticipation of soccergoal keepers using video observation[C].In T.Reilly,J. Bangsbo,M.Hughes(eds.),Science and Football.III,1997:290-294.
[7]葛春林.我国少年排球运动员智能特征的研究[J].中国排球,2004,29(4):25-27.
[8]韩 晨.问题情境及技术等级对运动员直觉性思维的影响——对棒球运动员投一击球判断准确性和时间的实验[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2000.
[9]张忠秋,阎国利,吉承恕.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认知水平眼动特征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8):6-8.
[10]王丽岩,李安民.不同刺激呈现方式对乒乓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5):32-49.
[11]赵洪朋,周成林.运动领域中知觉预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3):37-39
[12]王大伟,马丽芸.欧美情报导向警务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2):131-133.
[13]魏 毅.警务实战环境下知觉运动能力与反应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1,10(6):507-509.
[14]魏 毅.注意理论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1):89-92
[15]雷 蕾.打击街头抢劫、抢夺犯罪的思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6(2):44-45.
[16]赵曾渝.谈抢劫犯的犯罪心理结构[J].辽宁警专学报,2004,28(6):45-46.
[17]潘光花,田文华.格式塔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初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1):50-53.
[18]魏 毅.借鉴注意理论提升警察警务实战知觉能力[J].德州学院学报,2012,28(6):90-94.
[19]汤英凯,魏 毅.人民警察在巡逻盘查时对微反应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2,33(12):97-98.
[20]魏 毅.知觉预测能力培养在警务实战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6):114-116.
On Police Perceptual Anticipation to"Two Robs"Suspects in Street
SHEN Ke,WEIYi
In actual combat,the police perceptual anticipation i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 which a policemay predict the coming events,reduce risks by external or early information.It is also a safe active countermeasure,effective inquiring way,a police tactics to solve problem in bud.Such perceptual anticipation is very typical for a police to inquiry"two robs"suspects in street.This paper took investigation sample from cases in Xinjiekou of Nanjing city,where it is a typical commercialwalking street and an important patrolling area for duty policemen.By research,we found that there are all kinds of problems when a police want to make an inquiry in such a complicated environment as in walking street.In the police professional training,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perceptual anticipation course so as to improve police's ability in perceptual anticipation for his own safety and achievemore effective inquiry.
Walking Street;"Two Robs";Perceptual Anticipation;Early Prevention
D917.6
:A
:1674-5612(2015)01-0075-06
(责任编辑:吴良培)
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项目:《南京步行街潜在犯罪嫌疑人知觉预判探索研究——以南京市新街口为例》(201412213014);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运动知觉预测理论对人民警察步行巡逻盘查安全执法行为影响的干预研究》,(13YJC890040);2011年江苏省教育改革项目《知觉预测能力培养在警务实战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2011JSJG205)
2014-09-16
沈 科,(1993- ),男,江苏常州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警务技战术;
魏 毅,(1975- ),男,辽宁铁岭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警察高等教育,认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