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研究
2015-04-09梁巨芬
梁巨芬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江门 529090)
一、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形成背景
梁启超的家庭教育可以说很成功,儿女们的贡献遍及十几个领域,如此令世人慨叹的不菲成就并不是偶然的,这不仅与个人的努力勤奋有关,也与梁启超的教育息息相关。然而能够形成“学而优不仕”,但“学问始终和政治紧密结合”、爱国报国思想贯穿在学术活动过程当中的独特的梁氏家庭教育,这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因素造成的,还有着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有着深刻的理论思想渊源。
(一)家庭文化背景
梁家世代为小知识分子,其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祖父梁维清一生勤奋、俭朴、自尊、自信、严己、宽人,是乡间儒家小知识分子,“其行己也密,忠厚仁慈,其待人也周,其治家也严,而训子也谨,其课诸孙也详而明”[1];其父梁宝瑛“常以为所贵乎学者淑身与济物而己。淑身之道,在严其格以自绳;济物之道在随所以为施。故生平不苟一言笑,趾步必衷于礼,恒性嗜好,无大小一切摒绝;取予之间,一介必谨;自奉至素约,终身未尝改其度。”[2]其母赵氏,也出生于书香门第。
近代西学东渐,传统文化在许多领域相形见拙,不少人陷入完全否定传统的误区,而且近代学人的知识结构也日益倾向西学。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不仅弘扬了国学的精髓,还将中西并重的思想渗透到家庭中对子女整个教育的过程。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的知识、思想、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等主观因素的总和,包括价值—规范、知识—技能两个层面。广义的家庭文化还包括家庭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家庭背景等客观因素在内。[3]文化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传统,梁启超认为:对于传统,不是简单承袭,而是要发扬其“根本精神”。对西方文化,既不盲从,也不排斥。他用“化合”一词来表达他对东西方文化的主张: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用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文明,让二者化合起来成为一种新文明。
(二)社会文化背景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正处于社会骤变、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转型时期,正是中国学术更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师辈出、群星灿烂之时。梁家子女的成就正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学术转型的背景分不开。五四以后,新学的门类和范式基本形成,现代学术的重要命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然而,新的学术体系并非一蹴而就,各学科的成熟也先后不一,学术的变革需要一批学贯中西、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思想家。那么,现代学术的主体建设也需要更多学之精深的专家,这愈来愈依赖于系统的西学训练。梁思成、梁思永、梁思庄等人正是处于这种历史契机之中,并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型学者。当时,无论是中国的古建筑学,还是考古学、图书馆学都处于创建时期,这些领域正需要一批受过现代正规学术训练的专家。像当时许多著名专家一样,梁氏兄弟大部分留学海外,并学有所成,这种留学经历为他们在各个学术领域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正所谓时势与英雄互为因果,便铸就了中国学术文化的丰碑。
(三)个人因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武力和先进科技改变了一切,中西文化碰撞、社会转型造成了梁启超复杂的心态(多欲、多才、多思、多情、多变),正是这种复杂的心态,使梁启超成为“与时俱进始终跟着时代走的文化巨人”,“中国的学术领袖”和“太平洋文豪”。[4](P5)
梁启超避居日本多年,从日本的强盛中发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威力,于是他以日本为媒介进一步认识近代西方的问题,决心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全方位地而不是细枝末节地学习西方。用西方的思想、技术、制度、文化改良强国,但梁启超不照抄照搬搞全盘西化,而是积极汲取保留中国文化的优秀成果。梁启超说:“当以保国粹为主义,取旧学磨洗而光大之”。这样的精神让梁启超在日后对子女的教育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日后的教育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言传身教、内省躬行之外,他总是将中西名家的教育观点应用到教育子女身上,从而成就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家庭教育理念。
二、梁启超家庭教育的内容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皆学有所成,这并不是偶然的,固然离不开他们的个人努力,也与梁启超精到的家庭教育思想分不开。
(一)培养爱国精神
梁启超一生虽历经沧桑坎坷,但爱国之心始终不变,他以著作报国达40年之久,“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4](P164)他反对中国传统的“学优则仕”的养士教育,认为人们只是将做学问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他质问,如果没得官做,没得财发,怎么办呢?所以他教育子女做学问不为锦衣玉食,而应该“以天下为己任”。他也反对洋务学堂不讲德育、不讲爱国,全盘西化,不知还有中国。
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无不时时刻刻贯穿着对祖国无限的爱。他在给孩子们的信中说道:“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5](P218)爱国思想在梁启超心中根深蒂固,他在一次《教育与政治》的演讲中说到:“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人不是单独做得成,总要和别的人连带着做。教育家教人做人,不是教他学会做单独的一个人便了,还要叫他学会做父母、做儿女、做丈夫、做妻子、做伙计……乃至做国民。做国民,过去容易,现在难。政治的千斤重担已压在国民肩上。任凭你怎么的厌恶政治,你总不能找一个没有政治的地方去生活。不是生活于良政治之下,便生活于恶政治之下。恶政治的结果怎么样呢?哈哈,不客气,硬叫你们生活不成。”[4](P169-170)他从子女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树立这种政治意识和回报祖国的爱国心。梁启超胸怀对祖国至深的情感,这种祖国情结也深深地凝注在对子女的谆谆教导之中。在家里,他也经常向子女们讲祖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者的故事;孩子们长大离家后,他仍以书信形式继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将来以所学之长报效祖国。梁启超的政治热望和人文取向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儿女们,孩子们自幼培育了对祖国深厚的感情,立下了报国之志。梁家涌现出数位学者、专家,并且无一例外地“学而优不仕”,他们紧记父亲“人必有真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的教导。“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墉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这首荡气回肠的《自厉诗》陪伴着他和他的子女们把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
抗战期间,梁思顺居住在沦陷区北平,日本人软硬兼施拉她为日做事,她始终没有屈服,保持了高洁的爱国情操,她还从自己并不宽裕的积蓄中拿出一部分捐给防疥协会,并赞助设在西山的青年肺病疗养院;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政府推举她为“国大”代表,她不但没有答应,反倒是通过协和医院向解放区捐赠衣物。疾病缠身、生活清贫的梁思成夫妇婉言拒绝了美国大学的邀请,他说:“我的祖国正在危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哪怕仅仅是暂时的”。即使遭受文革迫害期间,他想到的仍然是祖国,他说:“如果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情愿被批判,被揪斗,被踏上千万只脚,只要因此我们的国家前进了,我就心甘情愿。到外国去?不!既然连祖国都不需要我了,还有什么生活的愿望?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悲哀的吗?我情愿作为右派死在祖国的土地上,也不到外国。”[6]足可见,他的爱国心之真,爱国热情之切,这都来自一颗普普通通的真爱国心。
(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纵观梁启超的一生,其政治活动大多以失败而终,但他始终兴趣满怀地乐此不疲,他说:“每天的活动有趣的很,精神上的快乐,补得过物质上消耗有余。”[7]他认为人只有生活得有兴趣,才一会生活得有价值,否则生活就会枯燥千瘪、寡然无味,用他的话说就是“石缝的生活”、“沙漠的生活”。所以他干什么事都兴会淋漓,生活得津津有味。他把这种乐观向上、执着达观的精神带给子女,他说:“只有保持着对外界的新鲜感、好奇心,才能推动我们不断地去追求、去探索、去学习、去接纳新的东西。”[4](P260)他认为这种人生观须有两方面做基础:责任心和兴趣。
他还说:“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惟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5](P482)所以梁启超认为要快乐着生活,快乐着工作,有些事,即便千万个不愿意,也不得不去做,纵是眉骨紧锁,也逃避不了,那还不如快乐一些,认真一些,不要对已有的境遇失望沮丧。俗话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正是这个道理吗?梁启超的目的在于让子女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往直前而又能自由发展。
(三)友善宽容的精神
梁启超重情谊,视门生如子侄,不仅有求必应,而且不求也应,对于出身寒微者更是如此、作为师长,他真能做到虚怀若谷,教学相长,而且爱才如命。例如,听讲学生张熙撰文批驳梁先生的观点时,言辞不无尖刻。并不赞同作者见解的任公却因赏识其才华,亲笔题识。他在饮冰室的藏书对学生“特许自由阅览,即珍本孤本亦听借出”[8]。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期间,有学生刘节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洪范疏证》,梁即召之,大加勉励;又有学生写了几篇关于契文考据的文章,梁竟将其所藏《殷墟书契前编、后编、菁华》全套赠送给他。对于生活困难的学生,梁给予多方帮助。他曾让学生给松坡图书馆写卡片索引来添补生活费用,提调每月可得五六十元,一般每月可得二三十元,受到任公恩惠的弟子不计其数。正是这种己为表率,在子女面前树立了一块厚德载物的丰碑,正像他说的那样:“我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人的人格模范,最少也不愧作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9]
三、主要教育方法
(一)书信的方式
古人言:苟不教,父之过。梁家满门俊秀,这和梁启超的言教和身教是息息相关的。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梁启超身体力行教育子女即他的身教了。而梁启超的言教除了与子女面对面的交谈外,最主要的形式是通过书信展现的。梁启超给孩子们的信,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911年9月19日。到梁启超1929年去世,在17年间,除了1914年和1917年两年没有家书外,其余15年,直到去世前三个月,梁启超每年都与孩子有书信往来。这15年,他每年给孩子的信少则几封,多则几十封,有的只有寥寥十几字,仅为报平安或交代些家事,有的长达几千字,有的讨论国家大事,政治问题,有的分享家事趣闻,有的就是纯粹的与子女聊天谈心。在这些家书里,梁启超放下家长的架子,把自己和子女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像朋友一样对子女的人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刻的教育和耐心的指导,其内容包括求学、勇气、坚持、处世、健康、理财、政事等。家书不光内容丰富,其所用语言皆充满感情而且平易近人,易于接受。学者梁容若曾说过:“(梁启超)有一部分白话信件,自然真挚,充满情趣,可以说是绝代妙文。有些寄给子女的信,看出似乎模仿谢婉董女士《寄小读者》的笔调。文坛名宿梁任公,追随后进的胡适之,从风而靡,这是有人指出过、惋惜过的,却绝料不到暗暗的他正在向他小儿女辈的少女作风看齐。任公的进取、虚心、无我,真够令人惊叹了。”[10](P2)梁启超就是用这种饱含感情的文字,将各种为人处事的道理向子女们娓娓道来,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无论是在当时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下,还是在当今社会,都是难能可贵的。
在做学问上,梁启超在家书里这样教育子女:“思庄英文不及格,绝不要紧,万不可以此自傻。学问求其在我而已。”[11](P23)“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法”[11](P33)。“做学问,有点休息,从容点,所得还会深点;所以你不要只埋头埋脑做去”[[11](P37)。“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12](P149)在培养子女责任感上,他写道:“要之,生为今日之中国人,安得有泰适之望,如我者则更无所逃避矣。”[13](P113)“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气“天下事来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13](P115)。为指导子女形成良好的心态,梁启超道:“人生惟常常受苦乃不觉苦,不致为苦所窘耳”。[11](P187)
每一封信,每一句话都是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对儿女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因材施教
梁启超共养育了九个子女,他对每个孩子都非常的了解,从生活的点滴中观察孩子们的个性、性情、气质和兴趣,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来不强迫每个子女都必须像他一样,走一条路,也不会将自己的期望和意图随便的强加给子女,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对关乎子女前途的很多问题上,都与他们反复的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甚至生怕自己有一点家长制的作风,影响了孩子们的自由发展。他常对子女们说:“个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10](P415)在指导子女学问过程中,他希望每个子女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四、借鉴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虽然梁启超身处晚清、民国时期,对于儿女的教育也集中于这段时期;民国和当前社会有许多的不同,而且在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中也没有提出社会主义的相关教育,但是我们通过分析还是能够从其中发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中有着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且有助于践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在内容方面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1.家庭教育促进“文明”价值观
现代社会中出现的问题中,因道德教育缺失而引发的问题不在少数。这是因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想理念、知识技术时,忽略了西方伦理道德思想。当西方的先进科技在中国大放异彩后,很多人彻底抛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认为这是落后的封建思想。于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没有得到传承,西方伦理道德思想没有引进,人们的道德思想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使道德日益败坏,导致社会上出现了诸多道德问题。而家庭是道德教育主体,当学校教育缺失道德教育的内容,如果没有家庭教育进行补充,那么这些人毕业进入社会,几乎不会想到为国家做些什么贡献,为人民的福祉进行怎样的奋斗,他们只追求自身欲望的满足。
家庭既是社会的细胞,人生的归宿,又是生活的港湾,它构成了孩子活动的重要舞台。现代的家庭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生存与生活功能的单位,而应是向教育、生活和娱乐一体化的方向转化。创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梁启超的九个儿女,之所以个个成才,与梁启超为他们所营造的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很抽象,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可以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决定作用。孩子好性格好品质的形成,仅仅靠几本书是完全不够的,他需要和谐家庭氛围的长期熏陶和感染,需要父母用心地去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拥有一个友善、宽容、敬业的心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2.践行爱国精神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对于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国家多难时,他时刻都在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并为国家的的独立富强奔走呼号。爱国是推动他走上政治舞台,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活动家和学术大师的思想动力。梁启超的这种爱国之情,也体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育中,他常告诫子女:“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13]。梁家子女都得到了父亲的真传,即使在中国最困难的时期,他们也不贪恋国外生活的安逸,纷纷回来报效祖国,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些家长根本不重视在家庭中对子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从国家的角度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重大的意义;从个人的角度看,大凡能够取得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忠诚的爱国者。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往往在事业上更有所作为。正如梁启超所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借鉴梁启超在家庭中的爱国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通过家庭的爱国教育培养出更多的热爱祖国的有用之才。
3.吸收中西文明成果,实现中国梦
梁启超有博大精深的国学功底,有谙熟的西学知识,在融会中西文化知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成功的家庭教育模式,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他在广泛涉猎及充分领悟西方文化后,倡导“以六经诸子为经,而以西人公理公法之书辅之,以求治天下之道;以历朝掌故为纬,而以希腊罗马古史辅之,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以按切当今时势为用,而以各国近政近事辅之,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14]把中国古代典籍和西方公理公法的书籍结合起来,把古代各个朝代的典故和西方希腊罗马史结合起来,把当今中国社会形势和西方各国的政局事件结合起来,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局面的方法。面对中学和西学的文化冲突,梁启超指出:“舍西学而言中学者,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提倡中西学兼用。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今天,我国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梁启超非凡的家庭教育思想,已融入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长河。因此,从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吸取其精华,像梁启超对待中西方文明一样,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为我所用,必定对中国梦的实现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在教育方式方法方面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1.渐进化
梁启超非常重视早期教育,而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育。他反对传统的儿童教育方法:“未尝识字,而却授之以经;未尝辨训,未尝造句,而却又强之为文;开开塾未及一月,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语,腾跃于口,洋溢于耳。”梁启超认为西方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西人之为教也,先认字、次辨训、次造句、次成文,不躐等也。识字之始,必从眼前名物指点,不好难也。”;他注重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必教以天文地学浅理,如演戏法,童子所乐知也。必教以古今杂事,如说鼓词,童子所乐闻也。必教以数国语言,童子舌本未强,易于学也。”采用演戏法、说鼓词、歌谣、音乐等儿童乐知、乐闻、易上口、易索解、无厌苦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所以梁启超告诫子女,“求学譬如登楼,不经初级,而欲飞升绝顶,未有不中途挫跌者”。他倡导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时间过程中的循序渐进,体现在遵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科学地规划不同年龄阶段教育的基本要求、内容、方法和途径,构建从小学到大学、从学校到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突出教育的连贯性。二是内容安排上的循序渐进,体现在结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实际,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构建从小学到大学、从学生到群众的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突出教育的整体性。
2.生活化
梁启超的启蒙教育,祖父梁维清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对梁启超的教育,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梁启超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也沿袭到了他日后对子女的教育上。首先,强调情感教育,“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这种情感表现在对子女精神上的温暖、关怀、鼓励和帮助,贯穿在儿女们的生活、学习、为人、择业、婚姻等方面。其次,注重言传身教。“言传”,表现在与孩子们面对面的交谈,通过家书与孩子们沟通,对子女进行教育;“身教”,体现在梁启超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最后,提倡趣味教育。梁启超极力主张趣味主义,他不但自己信仰趣味主义,也时常鼓励别人像他那样充满趣味的生活。他大力宣传和倡导趣味教育,并将趣味教育理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引导和培养他的子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点在于国民从内心认同和接受,形成信念,这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将它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入到家庭、学校、企业、机关和农村,落实到家庭成员、学生、职工、机关工作人员和村民,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的全过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寓教于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成为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
3.全程化
梁启超在子女教育与培养方面没有固定的模式,他细心地观察和挖掘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然后根据子女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对子女们进行教育引导,因材施教,一直伴随着子女的成长。小时候经常给子女们讲述中国历史上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的感人故事等,启蒙子女的爱国意识;子女们长大出国后,梁启超便以书信的形式继续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儿女们讨论国家大事,鼓励子女勤奋好学,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将来有一技之长报效祖国。同时,他通过大量的书信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思想的状况,在求学、勇气、责任、坚持、处世、健康、理财、政事等人生中各个方面进行沟通和给予指导,为子女的成功成才提供帮助。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综合性工程,需要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全过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同时,需要构建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形成可推广的有效形式、方式方法、实践模式,把思想教育的“软约束”与制度规范的“硬约束”结合起来,把道德的引领作用和法治的推动作用结合起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以制。
4.实践化
梁启超认为求知的目的有二:“一是求智,二是致用。二者缺一不可,即所谓‘知行合一’,二者兼备方称得上学问。”梁启超学富五车,但他绝不是一个脱离政治、闭门造车的书呆子。他读书、讲学、做学问总是从现实出发,进行思考,培养子女从中国的国情考虑问题,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指导子女选择专业,而且还要求子女实地去考察。梁启超在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之外,更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主张不仅要有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亲自践行,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外化于行。实践锻炼对实现个体知行统一的教育目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以及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重要时机,开展面向大众的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引导青少年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和体验现代农业、现代企业、社区、环境保护、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价值导向变为价值取向,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共识和行动。
五、小结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思想意识多元化、思想观念多变的新特点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各种价值观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借鉴梁启超成功的家庭教育思想,继承梁启超成功的家庭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阶段的新特点、新情况与时俱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7.
[2]梁启超,哀启.饮冰室合集6[M].中华书局,1989:33.
[3]张如珍,张学强.挖掘传统家庭教育思想构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J].西北师大学学报1995:5.
[4]丁宇,刘景云.梁启超教子满门俊秀[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
[5]张品兴.梁启超家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218.
[6]林沫.困惑的大匠·梁思成[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137.
[7]张品兴.梁启超家书[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1913年-3-12日的信).
[8]杨鸿烈.会议梁启超先生[M].追忆梁启超,282.
[9]梁启超.国民浅训.何故爱国[M].专集之32,第3页.
[10]穆卓.宝贝,你们好吗?梁启超爱的教育 给孩子们的400余封家书[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11]杜垒.际遇——梁启超家书[M].北京出版社,2008.
[12]林诛编.梁启超家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49.
[13]张品兴.梁启超家书[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281.
[14]董方奎,陈义夫.梁启超论教育[M].三环出版社,200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