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琼斯工业指数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在关系分析
2015-04-09雷兴长张蕾蕾
雷兴长 张蕾蕾
(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美国工业经济是“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以下简称为“道琼斯工业指数”或“道指”)增长的物质基础。道琼斯工业指数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道指设立后,美国工业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国工业经济的快速成长期(1896年至1929年),道指由40点上升380点;第二阶段是美国工业经济的鼎盛繁荣期(1929年至1987年),道指由380点升至2000点;第三阶段是美国工业经济的调整重组期(1987年至2014年),道指由2000点上升为18000多点。在调整重组阶段,美国工业经济结构日益高端化,新知识、高技术的含量越来越高,在全球市场上的创新能力、垄断能力越来越强,使道指成为世界绩优股指数,其增长速度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股票指数。
一、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的快速成长
道琼斯工业指数是美国工业经济快速成长阶段的产物。在1896年至1929年美国工业经济快速成长阶段,道指在40点至380点区间波动,历时33年之久。道指的设立,与工业经济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有直接关系。19世纪末期,由于第二次技术革命爆发,重化工业崛起,工业经济开始占据美国经济的主导地位,及时设立道琼斯工业指数,以求准确反映美国的股市构成和经济结构的状况。在这一阶段,道指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步性是逐渐增强的。
1.道琼斯工业指数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步性颇强
在1896年至1929年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增长跟上了美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进程。1896年道指的设立,标志着美国股票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道指的波动不仅使投资者、筹资者和证券人能够掌握资本市场的风向,而且间接成为大多数人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依据之一。
1896年5月26日,道琼斯工业指数首次被公布时,指数是40.94点。1896年8月7日,道指跌落到它的历史最低点即28.66点。1906年1月12日,首次升上100点,以100.25点报收。近10年间,道指增长了近1.5倍。1906年1月19日道指升到103点,随后迅速回落至57.56点,又在1909年重返100点左右。1910年至1914年7月,道指一直在75点至95点之间徘徊振荡。
由于欧洲国家爆发战争,1914年12月24日,道琼斯工业指数跌至53.17点。1915年12月道指达回升95.9点,1916年12月创下106.17点的新高。1919年10月道指升至120点,1925年10月达到150点,1927年9月攀升到200点。1928年,道指从年初的200点升至年末的接近300点,创下这一阶段的一年内最大涨幅。1929年,美国股市迎来了短暂的牛市,道指在8月份一度升到381.17点的新高点。
1896年至1929年的33年间,道琼斯工业指数从40.94点增长为380点,翻了三番多,与美国工业发展速度基本上保持一致。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是95亿美元,1914年增长为239亿美元,1929年达到729亿美元(占全世界的48.5%,超过了英德法三国总和的79%)。在1894年至1929年的35年时期内,美国工业总产值翻了近三番。[1]从这两个数据比较看,这一阶段的道指与美国工业几乎是同步增长的。
但是,在1920年至1929年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美国工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美国工业总产值1920年至1929年大约增长了53%。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19年的742亿美元增至1929年的1036亿美元,增幅为38.94%。而道指从1920年初的约100点增长到1929年的最高点380点,升幅为280%。这就为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道指暴跌埋下伏笔。
2.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构成调整与美国工业经济结构变化保持一致
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能不能准确、客观反映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取决于道指成分股构成是否与当时美国工业经济结构保持一致。在1896年至1929年期间,道指成分股构成的调整与美国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基本上保持同步。
在道琼斯工业指数设立之前,美国经济结构已经完成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但在工业经济中,轻工业占的比重较大。1880年的美国工业产值,轻工业占69.3%,重工业占30.7%。尤其是在19世纪末美国工业经济并没有完全摆脱农业与土地资源的踪影,这从最初的道指成分股构成中就可以看出来。
1896年5月26日,查尔斯·道第一次公布了道琼斯工业指数,当时最有影响的12种工业股票被选为道指成分股:美国棉油公司、美国制糖公司、美国烟草公司、芝加哥煤气公司、蒸馏与牲畜饲料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拉克尔德煤气照明公司、国家铅业公司、北美公司、田纳西煤炭钢铁与铁路公司、美国皮革公司、美国橡胶公司。最初的道指12家成分股,大多数公司属于轻工业,而且与农业和自然资源有关:棉油、制糖、烟草、饲料、铅业、煤炭、皮革、橡胶等等。当时的美国工业经济构成还比较原始,农产品加工、自然资源开发仍是工业的主导领域或成熟产品。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重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轻工业,美国工业结构在迅速、剧烈地变化之中,重工业和制造业在工业经济的地位日见提升。1880年到1913年,美国重工业产值增加了5倍左右,而轻工业则只增加了3倍。美国钢产量由1890年428万吨增为1913年3180万吨,煤产量由1900年2.7亿吨增至1913年的5.6亿吨。[2]在1895年至1914年之间,美国制造业产量增加了大约5倍。1896年制造出第一辆福特汽车,1914年美国就有150多万辆汽车。另外,电气、石油、化学、橡胶等新兴工业在20世纪初的美国都获得迅速发展。于是,重化工业股票逐渐成为美国股票的主体,美国股票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结构变化,在道指设立20年后的成分股构成调整中也充分凸显,制造业工业公司开始在成分股中占据主导地位。
1916年10月4日,对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成分股构成进行了大规模的激烈调整,成分股由12个增加到20个。美国机车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古德厘奇轮胎公司、鲍德温机车工作室、共和国钢铁公司、斯杜贝克汽车公司、得克萨斯石油公司、犹他铜业公司、西联电报公司、西屋电气与制造公司成为新的道指成分股[3]。经过这一次剧烈调整,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成分股的数量减少,制造业企业在成分股的比重上升,使道指成分股构成与美国工业经济结构基本保持吻合。可见,当时对道指成分股的不断调整,力求使道琼斯工业指数能够代表当时美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汽车、机械、电器制造业开始在美国工业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汽车制造业逐渐成为美国主导工业。1929年,汽车工业产值占美国工业总产值的8%,雇佣工人占工人总数的5%以上,钢产量的15%用于汽车制造。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钢铁、石油、橡胶、汽油、制革、玻璃制造等相关产业。同时,美国的电机和电气、电器等制造业也迅速发展,工厂设备的电气化由1914年的30%增加到1929年的70%。为了能够及时、全面反映美国工业结构的新变化,1928年10月,道指成分股构成再次进行了重大调整,成分股数量增加为30个,代表美国工业经济不同行业领域的龙头上市企业大多被选为道指成分股。[4]
在1896年至1929年美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与美国工业经济的调整难以同步进行,道指向下调整的频率、幅度明显高于同期的美国工业经济。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美国资本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股市本身过于敏感、脆弱,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引发道指下跌不止。相比之下,美国工业经济并不像道琼斯工业指数那样脆弱。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下,汽车、电气、化工、石油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在美国迅速崛起发展,给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加上当时美国充分利用西欧国家的需求市场,使工业企业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一时难以出现大规模的深度调整。
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的鼎盛繁荣
1929年至1987年,美国工业经济发展进入鼎盛繁荣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升至2000点。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施一系列新兴的经济政策,开创了美国经济的新纪元,也造就了美国资本市场的新时代,使道指在振动中连创新高。
1.道琼斯工业指数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落差较大
在这一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增长速度落后于美国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道指一路下跌至42点。1933年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实施后,道指止跌企稳,开启了漫长的修复过程,1946年1月11日恢复至200.04点,1954年3月11日回升至300.83点,1954年11月23日回升至382.74点,用了25年时间终于回升至1929年的道指高点。相比下,美国经济恢复增长的时间更短一些,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值在1940年先后恢复1929年规模水平。在这一时期,道指与美国工业经济并不是同步恢复增长的。[5]
1954年12月29日道琼斯工业指数升至401.97点之后,加快了增长速度。1956年3月12日,首次越过500点,收于500.24点。道指从1929年的380点上升到1956年的500点,用了26年的时间。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次突破1000点,以1003.16点报收。道指从500点到1000点的增长期大约是16年。
1972年以后,道琼斯工业指数处于振荡调整之中。1974年12月6日道指跌至577.60点,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一直在800点左右徘徊。1981年里根政府执政后,大幅减低各种税率,使资本市场日益活跃,消费市场迅速扩张,道指屡创新高,在1987年1月8日首次突破2000点,同一年8月25日创下2722.42的高点。道指从1000点到2000点的翻一番的时间是14年多,而从500点上升到1000点大约是16年,增长速度有所加快。
美国工业经济发展处于鼎盛繁荣阶段(1929年至1987年),这是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攀升至2000点的客观基础。经过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长达4年多的调整之后,美国工业经济呈现“王者风范”,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据统计资料反映,1939年,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7%,苏联占17.6%,德国占13.2%,英国占9.2%,法国占4.5%,日本占3.8%。二战以后,美国工业经济的世界领先优势更加明显,1948年,美国工业经济占西方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54.6%,英国、法国、日本和德国(联邦德国)共占19.6%。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工业经济的竞争力开始下降,但仍有一定优势。1970年,美国工业经济占西方工业的38%,英、法、日和德4国占31.5%。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道琼斯工业指数在这一时期连续翻番的物质基础。
但是,在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鼎盛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步性下降。在1929年至1987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由729亿美元增至约13619.7亿美元,增加17.68倍;同一时期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036亿美元增至45399亿美元,增加42.82倍。[5]道指由1929年380点增长为1987年的2722.42的高点,只增加5.92倍。道指的增长大大低于美国经济发展的增速,与工业产业领域扩张、工商企业数量骤增、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有直接关系;同时,这一阶段接连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太平洋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东西方冷战等政治事件,也压抑了道指的增长。
2.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构成与美国工业经济结构的趋同性强化
在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鼎盛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成分股构成与美国工业经济结构,可谓是高度吻合。在这一阶段,道指成分股构成的调整,主要是反映美国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开始体现美国三大产业结构的走向。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业占的比重逐年下降是这一阶段美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1948年美国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44.4%,1960年占38%,1970年34.7%,1980年34%,1987年30%。然而美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美国工业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1970年以后,大力发展航天航空、电子、计算机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工业产业,传统工业经济开始走向衰落。
在工业经济发展的鼎盛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成分股构成变化分为两个时期:在20世纪的30年代至70年代,道指成分股构成的调整,主要是在传统工业经济的不同行业范围内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道指成分股构成的调整,在工业经济不同行业之间和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同时展开,调整的力度明显加大。
1928年,首次发布道琼斯工业30指数时,重化工业股占据主导地位,从事石油、化工以及钢铁、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的成分股数量达到25家,占道指成分股总数83%,其中钢铁金属冶炼占4家、化工股4家、汽车股4家、电气制造4家、石油股3家、食品工业3家。当时,其他工业领域的企业在道指30种成分股中是很难站稳的,如可口可乐公司1932年入选道指30种成分股,1935年即被替换;IBM公司1932年入选道指30种成分股,1939年也被替换。这说明,二战前的美国工业经济是一个重化工业时代,可口可乐属于大众消费类公司,IBM属于新技术类公司,即使入选道指30种成分股也是随时有可能被剔除的。[6]1945年,重化工业股在道指成分股中仍处于主导地位,从事石油、化工以及钢铁、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的成分股数量有26家,占道指成分股总数的86.66%,其中化学工业8家、钢铁金属冶炼占5家、石油股4家、食品工业3家、汽车股2家、电气制造2家。1976年,在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中,传统工业的成分股数量上升至27家,其中,化学工业占9家、钢铁金属冶炼5家、石油股3家、汽车股3家、食品工业3家。这反映了当时传统工业的价值和地位仍然居高不下。
在这一时期,重化工业股主导道指30种成分股的原因:一是美国工业经济结构决定了重化工业股在道指30种成分股的主导地位。在1933年至1987年的美国工业经济鼎盛发展期,钢铁、石化、制造业一直是美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在全球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这种工业结构必然在当时道指成分股构成中显示出来;二是世界范围内的军事较量支撑着重化工业股在道指30种成分股的主导地位。在这一时期,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与轴心国军事较量,后是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军事对抗,使美国重化工业拥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生存机会,这也使重化工业股在道指成分股的主导地位更持久。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东石油危机直接导致重化工业成本上升,传统工业增长日趋乏力,美国工业结构亟待调整升级。尤其是在80年代,美国高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高技术迅速产业化,形成了新兴的高端工业;金融、保险、娱乐等新兴服务业以及零售、饮食等传统服务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也有重大发展。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迹象,在道指成分股构成的调整上也得到一定的显现。1979年,从事信息技术开发和计算机制造的IBM公司(第二次入选)和从事生物制药的默沙东公司同时进入道指成分股;1982年,现代金融服务领域的美国运通公司成为道指成分股;1985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餐饮业连锁经营的麦当劳公司入选道指;1987年,可口可乐公司再次加入道指成分股行列。由此为始,道指成分股的产业与行业的构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传统工业所占比重日趋下降,新兴高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优质股逐渐成为道指成分股的新贵。[7]
二战后,尽管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对美国股市有一定的压抑或冲击,但是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回调,大多数与美国境内的经济危机同步发生。一是调整的本质相同。在这一时期,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主要是工业经济危机,与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回调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二是调整的幅度相同。在这一时期,美国工业生产的下降幅度决定了道琼斯工业指数的下调幅度,工业生产下降不大,道指的回调就不深。
三、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的调整重组
1987年至2014年,美国工业经济处于调整重组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由2000多点升至18000多点。在工业经济的调整重组过程中,美国全力打造以高技术、新技术为核心的高端工业,掌握了全球工业经济产业链延伸的主导权,成功地处于世界工业结构“金字塔”的顶端。在此基础上,以高端工业为主构成的成分股,使道琼斯工业指数屡创新高,攀升至18000多点的高位。这也说明,近30年来的工业调整重组是成功的,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使美国工业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增长频率高于美国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美国工业经济的成功调整重组,为道琼斯工业指数连创新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在重组阶段(1987年至2014年),道指由2000点上升为18000多点,27年内实现了指数的点数增长翻三番多,远远高于美国工业经济或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在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攀升过程中,一路上动荡起伏,险象环生,经历了两个增长阶段、四个调整期。
第一个增长期是1987年至1997年,短短的10年内,道琼斯工业指数的点数增长实现了翻两番。在1987年1月8日首次突破2000点后,同年8月创下2722.42高点。经过1987年10月股市的第一次调整,1989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站在2400点以上。1991年4月7日道指首次升上3000点,1995年2月23日又突破4000点,1995年11月21日上破5000点,1996年10月14日再破6000点,1997年2月23日升上7000点,1997年7月16日又突破8000点。
第二个增长期是1997年至2014年,17年的时间,道琼斯工业指数由8000点攀升至2014年12月的18000多点,点数增长翻了一番多。经过1997年10月的第二次调整,1998年4月6日道指数突破9000点大关,1999年3月29日收盘于10006.78点,2000年1月14日达到11722.98点。2000年至2002年3月发生了近3年第三次调整。2005年9月1月道琼斯工业指数回升至10568.7点,2006年10月2日收于12080.73点,2007年4月26日报收于13000点,2007年10月11日见到历史新高点14198点。随后,又发生了2008年金融危机长达5年多的第四次调整,2013年3月5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收盘于14253.77点,2013年5月3日攀至15009.59点,2013年11月18日收于16008点,2014年7月7日站在17000点大关之上。2014年12月23日,道琼斯工业指数上升至18024.17点的高位。
从数据资料看,在美国工业经济的调整重组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增长大大高于工业经济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1987年至2013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由13619.7亿美元增至34439.38亿美元(按当年名义现价),增加了1.52倍;在同一时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45399亿美元增至167997亿美元(按当年名义现价),增加了2.7倍。道琼斯工业指数却由1987年的2722.42点增为2014年的18000多点,增加了5.6倍。
美国的工业经济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低于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一是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由1987年的30%降为2013年的约20.5%,严重压抑了工业经济的增长空间和增长规模。二是美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工业产业的全球化,使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向其他新兴工业体跨国转移,留在本土的大多是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工业,而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大多数是由美国高端工业中的蓝筹股构成的,其成长速度必然高于一般化的工业经济和国民经济。
2.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成分股构成调整更多地体现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向
在1987年至2014年美国工业经济的调整重组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构成的调整,既要与工业经济结构变化相吻合,又要与美国经济结构变化相一致。传统工业经济大量向全球范围内转移,使道指成分股构成更多地反映美国新知识、高技术密集的高端工业的发展现状水平;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道指成分股构成必然要体现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的经济地位。
在调整重组阶段,道指成分股构成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工业股在道指30种成分股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从1976年的27家降为1999年的12家,2009年的9家,2014年的8家;新知识、高技术密集的高端工业股在成分股的数量稳步增加,1976年只有1家,1999年增为10家,2009年增至12家,2014年为11家;同时,以金融保险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在道指成分股的数量持续增加,服务业股从1976年的2家,增为1999年的8家,2009年的9家,2014年的11家。
道指成分股构成调整的最大变化是钢铁股和汽车股从道指成分股中的消失。钢铁股和汽车股曾经引领道指成分股,随着美国传统支柱产业——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的衰落,1997年伯利恒钢铁股被道指剔除,2009年通用汽车公司被道指除名,标志着钢铁股和汽车股退出道指成分股行列。
道指成分股构成的调整趋向,客观体现美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走向。2014年,服务业股占道指成分股的36.66%,客观反映了服务业在美国经济的主体地位(2011年服务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8.6%)。钢铁股和汽车股从道指成分股中退出,反映了80年代以后的美国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在道指成分股中,尽管传统工业股数量大幅度减少,然而工业股仍占主体地位,2014年,传统工业股和高端工业股仍占道指成分股的63.33%,可见道指仍然代表着美国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水平。
在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道琼斯工业指数也经历了多次调整,每一次调整都为道指持续增长蓄积了能量。此时的道指下跌调整,主要是受非工业经济调整的影响。在这一阶段,道指调整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道指增长过程中的自然调整;二是伴随经济危机的深度调整。
总之,道琼斯工业指数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发展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美国工业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均为道指的增长铺垫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两者在增长速度、结构构成和调整幅度等基本要素上存在着互动关系。2014年,道指能够攀升至18000点的高位,尽管与美联储超宽松的零利率政策、美国经济的持续恢复、美国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元的持续贬值、道指成分股公司的良好赢利能力等有关,然而最为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在经过长达近30年的调整重组,美国工业经济成功地实现了结构优化转型,以新知识、高技术为核心内容的高端工业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为道指增长不断突破历史高点打下了客观基础。
同时,我们研究道琼斯工业指数增长与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既要努力掌握美国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的发展走势,更要善于了解21世纪全球经济的发展大趋势。
[1][美]林斯,凯恩著,邢露等译.美国经济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英]厄力斯·帕刻.美国经济成功之秘密[M].上海民智书局,1929.
[3]裴明宪.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历史[EB/OL].天涯论坛http://bbs.tianya.cn/post-no05-115596-1.shtml2008-01-2019:36:08.
[4][英]斯坦利·L·恩格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美]赫伯特·斯坦.美国总统经济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王明夫.蓝筹股总体阵容的兴替嬗变[N].证券日报,2005-02-22.
[7]官升东.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实践与公共政策[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10.05.05深证综研字第01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