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评介
——关于隐喻理论和运用的述评性研究

2015-04-09何高大王俊超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隐喻语篇概念

何高大,王俊超

(1.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642;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广州 510420)

《隐喻》评介
——关于隐喻理论和运用的述评性研究

何高大1,王俊超2

(1.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642;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广州 510420)

《隐喻》一书是隐喻研究领域的一项新近成果,对西方隐喻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述评了现有隐喻理论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在先破后立的思想基础上整合出一个动态的、对语境敏感的隐喻认知模式,并将这一模式运用到不同类型的文本分析中。该书作者采用了文献述评、概念析分、理论建构与实践论证等研究方法,以细微的方法、多维的视角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对于我们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隐喻》;述评;理论和应用

1 .0 引言

隐喻现象是语言学界一直在探讨的话题,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最近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语义学和语用学中的关键话题”系列丛书中的Metaphor(2013)一书,代表了隐喻研究较为新近的成果。该书对有关隐喻理解的重要理论进行评述和比较,主要涉及到语义学、语用学、语篇分析、语言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众多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隐喻理论的认知模式。为了使研究能够立足于语言的实际使用,该书还从各类体裁中取材,包括日常会话、政治演说、文学等语类,将理论建构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各章布局均匀,设有术语专栏,概念清晰,资料翔实,每章结尾处还附有讨论问题和推荐阅读的文献。这是David Ritchie教授①多年潜心研究,继Context and Connection in Metaphor(2006)之后的又一力作。Raymond Gibbs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书不仅对当代不同的隐喻理论提出了重要的见解,更要紧的是,Ritchie通过借鉴认知科学的成果整合出一个动态的、对语境敏感的认知模式,这一模式可以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隐喻”②,是研究生层次学习和研讨隐喻的理想书目。本文简要概述该书的主要结构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该书特点做简要评价。

2.0 内容简介

全书共11章,围绕着隐喻的理解和使用两个核心问题展开。除第一章引言和最后一章结语外,主体可分为两大部分:二至六章按照时间顺序对有关隐喻理解的理论和方法逐一做了介绍,七至十章则考察了隐喻在不同语篇中的运用。

第一章介绍了全书的研究思路与构架,主要讨论了隐喻的定义、识别、分类、隐喻同其他修辞方式的区别等概念性问题。引言以两则政治演讲为例引出该书要解决的问题,作者开篇就提出概念界定对研究的重要性,接着述评和对比分析了现有的隐喻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内涵精确的工作定义。Ritchie接着说明了隐喻识别取决于隐喻的定义,提出了隐喻识别的三个步骤;作者还梳理了隐喻的分类,提出可按照熟悉度、频率或常规化、词类、新旧程度、使用者的意识状态等标准进行划分。在后半章,作者主要论述了与隐喻相近的比喻修辞方式(转喻、提喻)、常与隐喻相伴使用的修辞方式(夸张、淡化)、习语、非语言模态隐喻(手势、声音、以社论漫画和广告图片为代表的视觉隐喻)等相关概念。作者最后列出全书的构架、讨论问题和推荐阅读的书目(除第十一章外,各章均以这种方式结束,不再赘言)。

第二章主要评述了关于隐喻理解的主要理论,涵盖替代论、比较论、特征归属理论、类比理论及梯度突显假说(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通过对比替代论、比较论和特征归属理论,对相关例子进行分析,对相关实证研究成果的阐述,作者指出三种模式在解释隐喻的使用和理解上是相互兼容的,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替代论是用不同经验域的词语来替代本体的某一性质,比较论是将隐喻当作明喻来理解,而特征归属论则是通过强调文化突显特征回答了隐喻或明喻存在的理据。至于哪一种模式更为有效,取决于研究问题和研究策略。作者继而介绍了强调关系对应的类比论,其最完善的模式是结构—映射理论(structure-mapping theory),它可以用来理解一些更为复杂的隐喻。作者在对前人关于特征归属和类比论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后,总结说“性质特征模式更适合解释简单的隐喻,对于复杂的隐喻而言,结构映射可以为更为综合的分析提供基础,并可以对推理的产生提供解释”(Ritchie,2013:38)。在本章结尾处,作者指出以上模式均忽略了隐喻理解中的认知维度,并以“梯度突显假说”为例说明人脑中词汇的可及机制是有梯度的,即词汇的意义越突显,其可及性越大;反之则越小。这为接下来章节关于隐喻理解的认知理论做好了铺垫。

第三章介绍了关于隐喻理解的另外三个理论,即范畴包含理论、关联理论、隐喻历程理论

(the career of metaphor),并讨论了“隐喻中的隐喻”问题(作者称之为循环问题,the“circularity”problem)。范畴包含理论是出于对比较论和特征归属论的质疑而提出来的,认为隐喻通过喻体的特征来创造“特设范畴”(ad hoc category),本体和喻体都是这一范畴的典型成员;还有学者拓展了结构映射理论,把比较论与范畴论整合为“隐喻历程理论”;之后,作者介绍了基于关联理论的范畴扩展与压缩(category broadening and narrowing)机制,即喻体概念被扩展为包括一些关联性特征的特设概念,而无关联的特征则被剔除。最后,作者评论了关联理论对循环问题的解决,并讨论了隐喻解释的关联理论和范畴包含理论的异同,认为“关联理论将互动和相关事件的邻近语境和更大语境考虑在内,从而为隐喻在实际话语中的使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Ritchie,2013:60);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它所考察的对象是人造例子,脱离了真实的语篇语境,也没有考虑到语言使用中的情感和关系层面,对循环问题也没有给出实质性的解释。

第四章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包括这一理论的内容、研究方法和其他学者的批评。不同于传统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CMT)认为隐喻连接的是深层概念,隐喻的语言表达反映的是概念之间的深层关系;相对而言,为数不多的概念是建立在直接身体体验之上,大多数抽象概念是基于概念隐喻的,这些隐喻源于直接经验的关联体验以及与它们相关联的体验性概念。作者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概念隐喻,讨论了体验性隐喻、复合隐喻、国际隐喻(即隐喻的普遍性和文化差异性)等概念,认为CMT将情感概念和物理概念间的隐喻映射归因于身体体验上的关联性,这从神经系统角度解决了循环问题。谈及研究方法,作者提到Lakoff&Johnson (1980)的研究理路,指出他们是通过个人的语言经验和直觉、分析人造例子来发展学说,并将CMT运用到各种语篇中,如文学、数学等;自1980年,很多学者用更为客观的研究方法来检验CMT的基本假设,如回想程序(recall procedures)和思维实验(thought experiment)等。最后,作者综述了关于CMT的种种批评声音,包括对单一的、持续的深层映射、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概念隐喻的唯一性、喻体的直接体验性、经验和概念之间的体验性的证据等方面提出了质疑。当然,也有大量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支持CMT的假说,其中之一便是第五章所讨论的主题——感知模拟理论。

第五章介绍了感知模拟理论,回顾了有关这一理论的实证研究并提出隐喻加工和理解的拓展认知模式。作者首先介绍了感知模拟理论(perceptual simulation theory)及其新近发展理论“语言及情景模拟”(LASS),认为两者在许多方面可以取代概念隐喻理论,如它们解释了最有可能被激活的模拟类型以及它们是如何同本体关联起来的;它们的机制可以解决循环问题;作者还讨论一些实证研究来支持概念隐喻理论和感知模拟理论。最后,作者发现研究中的空白,通过整合上述观点和之前讨论过的理论,提出隐喻加工和理解的认知模式,这一模式既可以解释隐喻的理解,又可以解释隐喻的制造,即用来解释诗人、小说家、科学家和会话参与者对隐喻的选择和使用;该模式还扩大了语境研究的范畴,使之成为开放的、多层次的、认知的、包括情感和人际关系因素的拓展语境。

第六章介绍了框架效应和概念整合理论。作者先是梳理了框架和架构(framing)等重要概念,讨论了一些隐喻框架及案例,包括生成隐喻在都市贫民区问题中的使用、管道隐喻(conduit metaphor)对交际语言的架构、犯罪的框架隐喻及实证研究、隐喻框架在堕胎权利争论、移民政策争论以及其他有关公共政策争论中的使用及作用,说明隐喻具有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即每一隐喻含有一个框架,它会隐去话题的某些特征,而突显其他特征。接着,作者介绍了通过拓展和改进框架隐喻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CIT),涵盖其理论机制、术语来源和优缺点等。尽管CIT似乎不是一个连贯的、可证的理论,但是,它提出简单隐喻组合成复合隐

喻的机制,为解释隐喻在文本中的运作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符号公式;它对认知过程研究在语言抽象形式逻辑研究和神经认知研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解释隐喻和其他修辞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可以同框架分析一起使用,两者也可同时和概念隐喻理论、感知模拟理论和结构映射理论整合在一起。

第七章与前后章节在内容上完全不同,它既不是关于隐喻理论的继续探讨,也没有开启实际语篇中隐喻的分析,而是系统地介绍了语言游戏(包括隐喻、幽默、赘述、故事、反讽、叙述等),回顾有关语言游戏和幽默的理论和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阐明它们对实际语篇中隐喻理解的意义。作者专辟一章的用意在于将理论探讨和实际运用更好地衔接起来,使之发挥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作者首先阐述了语言游戏或表情类语言具有共享快乐和巩固社交关系的双重功能;接着介绍了四种主要的幽默理论或阐释机制,分别是基于攻击的幽默理论(aggression-based theories)、不协调理论(incongruity)和框架跳跃(frame-shifting)、察觉安全理论(arousal-safety)和整合性的幽默认知进化模式(a cognitive evolutionary account of humor)。作者继而回到幽默同语言游戏和隐喻的关系上来,发现隐喻和幽默常常一起使用,它们常包含大量的文字游戏。两者均依靠故事,反过来,故事通常也十分需要隐喻、幽默和其他形式的文字游戏。因此,隐喻、故事和幽默可以共现,对于隐喻在实际语篇中的使用和理解也需要考察语言游戏、幽默和故事。

第八章考察了隐喻在日常对话中的多种使用方式和功能。作者先回顾了Cameron关于和解会话的研究,这一会话集中在四个系统的隐喻群,分别是旅途(JOURNEY)、连接(CONNECTION)、注意或意识(SEEING MORE CLEARLY)、听故事(LISTENING TO A STORY),分析了会话中隐喻的使用或反复使用的模式、会话人关系的转变、共同文化语境和情景知识等对隐喻的理解和会话结构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讨论了隐喻在科学家会话中的使用和转变,勾勒出隐喻和话题的主题发展方式,以及隐喻能够建立会话者身份的功能。除了表情功能外,隐喻还具有塑造会话的进展、影响话语理解的元交际功能(meta-communicative uses):“调整”(tuning)、“会话管理”(conversation-management)、“架构话题与理解”(framing),即“隐喻和其他语言手段也可以用来调整隐喻和故事的理解,控制会话的进展与方向,并影响架构话题和会话本身的理解”(Ritchie,2013:156)。

第九章重点考察了政治语篇中隐喻的使用。通过考察隐喻在政治语篇中(政治演讲和政治评论)的运用,可以解释演讲者理解话语的方式以及他们实现目的的语言策略。作者还考察了平民关于政治问题的日常话语,通过对比发现平民和政客在使用隐喻上的区别。作者首先详细地对比了布莱尔在盖茨黑德演讲和奥巴马在费城演讲中隐喻的使用,说明政治语篇中使用大量的概念隐喻和主题隐喻,继而讨论了有关地方问题的隐喻,如隐喻在城镇规划和警察-社区对话中的使用,以及公开会议中的框架冲突;最后,作者还回顾了政治隐喻的其他喻体,如将政治活动、问题、国家和政府机构比喻为“人体”(human body)、“机器”(machine)、“铁幕”(iron curtain)、“物理现象”(physics)等,说明了政治语篇中隐喻和故事的使用是政治复杂性的体现。

第十章考察了文学中的隐喻和普通语言的使用。一般而言,隐喻同文学息息相关,大多数作家都会使用隐喻,只是风格不同而已。有的作家或以有趣的方式使用隐喻,或以反讽的方式运用对比隐喻,作者分析了诗人兼作曲家伦纳德·科恩在其作曲中采用对比隐喻和明喻的案例,说明对比隐喻的使用是为了到达反讽或强调的效果。有的作家则扩展出复杂的隐喻框架,如书中讨论到额斯蒂芬·斯彭德在其诗中拓展出的复杂“海景”隐喻。此外,作者还研究了普

通语言表达出现的三种情况和作用。

末章作者从隐喻的作用、隐喻发挥作用的方式及隐喻作为文化和修辞资源三个方面对全书做了总结。作者结合各章中讨论过的例子,对全书关于隐喻的功能做了总结,如增加生动性、提高说服力、提供表达新概念的词汇或理解方式、激活有利于理解话题的概念结构、表达复杂观点以及架构话题、增强社会结构等。作者还指出现有关于隐喻理解的理论均不能完全令人信服,认为从实际角度看,最适应的理论就是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这一理论可以以最小的复杂性来解释观察的隐喻使用和效果。然后,作者认为“随着隐喻的发明、使用、转变和再利用,它们进入文化共享的‘解释性词库’(interpretative repertoire)”(Ritchie,2013:207),成为可供人们再利用的资源。平民同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一样,在语言的使用中展现了巨大的创造力,为发展文化资源做出积极的努力。最后,作者重申了该书的论点,对隐喻的进一步研究做出了展望。

3.0 简评

Metaphor(2013)融合了语言学、心理学、政治学和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隐喻的使用和理解。纵观全书,有如下特点:(1)本书开篇就讨论了隐喻的定义,明确研究对象的概念,这一研究理路在之前关于隐喻的研究中很少见到,值得我们借鉴。(2)在理论上,作者不仅仅是评述以往有关隐喻理解的理论,而且还有翔实的案例作为导引和例证,使得复杂的理论阐述清晰明了、通俗易懂,并增强了全书的连贯性。作者还在理论述评的基础上尝试着整合成隐喻理解的复合模式,其研究范式具有理论和方法论意义。(3)在案例分析章节,实际语料涉及日常会话、政治演说、文学语篇等,系统地研究了真实话语中隐喻的使用、功能和理解,使全书做到了理论和实践运用的高度结合;对于其他文体类型中隐喻的使用,作者认为也值得研究。(4)书中还提出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如隐喻变形、平行映射或反向映射、框架跳跃或整合、有趣隐喻和有趣双关等,这为我们深化隐喻的结构关系和映射机制、厘清隐喻同双关和幽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切入点。此外,该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作者提出隐喻理解的认知模式,但对这一复合模式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提及,没有展开深入的论证。另外,目录中没有二级标题,不方便查阅。还有对一些理论概念的引用较为突兀,容易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如第五章的“非命题效应”。

注释:

①David Ritchie是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交际学研究博士,隐喻研究国际期刊Metaphor and the Social World编委之一,主要研究兴趣在于真实文本中隐喻的使用、幽默的运用等。本文评介的书目是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② http://www.cambridge.org/gb/academic/subjects/languages-linguistics/semantics-and-pragmatics/metaphor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Ritchie,D.Context and Connection in Metaphor[M].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6.

[3]Ritchie,D.Metaphor[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A Review of Metaphor: A Commentary Work on Metaphor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HE Gao-da1,WANG Jun-chao2
(1.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2.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420,China)

Metaphor(2013)provid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metaphor studies in the West,and comments on the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 in existing metaphor theories,based on which a dynamic and context-sensitive cognitive model of metaphor was constructed and then applied into the analyses of various text types.By adopting literature review,theoretical construction,conceptual and text analysis,the author advanced a new mode l for metaphor research from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It hence bears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for our studies in this respect.

Metaphor;review;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H030

A

1002-2643(2015)03-0108-05

10.16482/j.sdwy37-1026.2015-03-014

2014-05-10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金项目“视觉化二语习得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12YJA880041)和2014年度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视觉化在线大学英语学习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2014GDB01)的阶段性成果。

何高大(1957-),男,汉族,湖南汝城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技术等。王俊超(1985-),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研究生、英国莱斯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心理过程、隐喻思维研究。

猜你喜欢

隐喻语篇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幾樣概念店
《活的隐喻》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