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天主教问题的若干思考

2015-04-09黄杰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天主教教会

黄杰

(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山西 太原 030071)

民族宗教研究

关于中国天主教问题的若干思考

黄杰

(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山西 太原 030071)

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东西方都经历了宗教的改革。中国天主教未来的发展,要结合中国的传统,要结合中国的现实,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天主教管理模式。

中国;天主教;政教关系

天主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从唐朝传入中国一直到明末利玛窦时期,时起时落但未起争端。利玛窦之后,随着西方崛起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殖民扩张,天主教强势传播,各殖民国家之间及殖民国家与教廷之间因利益之争使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无论在民间还是在政教关系上都充满张力。解放后,梵蒂冈仇视新生国家,致使风云再起,“左”的时期则完全走向了反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天主教与其他宗教一样重获新生。本文力图就中国天主教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利于天主教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利于中国天主教的健康成长。

一、中国天主教当前面临的问题

当前,在中国天主教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的问题与社会的要求、教会自身的要求相差还很远,一些思想领域的问题及一些现实具体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爱国会问题

从政教关系角度看,爱国会既是历史产物也是现实需要,尤其在今天中国天主教必须接受爱国会存在这一现实。公元初,罗马帝国是当时西方心目中世界,普世(ecumenism)一词源自希腊文oikoumene,意指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当时基督教已经成为罗马帝国国教,最早是由基督教东西两派为争夺整个罗马帝国的影响力而提出和使用的,强调谁更代表当时的普遍价值。“普世价值”这个概念经历了从宗教普世主义到神学家倡导的普世理论,再到今天代表西方强势话语、专指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亨廷顿说过,“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普世文明的概念有助于西方对其它社会的文化统治和那些社会模仿西方的实践和体制的需要做辩护。普世主义是西方对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亨廷顿的论述清楚表明,“普世价值”已成为西方实现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霸权的工具。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按照西方模式实行政治改革,带来的不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而是政局动荡、社会分裂乃至国无宁日。对于今天世界上发生的这些完全向往和模仿西方,或这个被西方裹挟的普世价值,中国人并不陌生。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那时寻求进步的中国人,几乎否定中国传统的一切,学习照搬西方的一切,也尝试了西方各种形式的理论和制度,结果早就证明,脱离中国实际、全盘照搬西方的洋办法是行不通的。中国天主教会的神长教友在1957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成立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民主办教和自选自圣主教的道路。爱国会成立的背景,是因为梵蒂冈仇视新生的中国政权,绝罚自选自圣的主教。爱国会今天存在的理由是,中国所有的社会团体都是在政府主导或有影响之下,顺应时代要求,推进民主办教,尊重和引导教友参与教会事务,同心协力促进福传事业,也是建立中国特色天主教的政治需要。

(二)独立自办和房产问题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既是建树教会应遵循的准则,也是基于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特殊历史环境,有其特定的含义,主要是指在政治、经济和教会事务方面,不是指当信当行的教义教规;是指国外势力不能干涉中国教会内部事务,不能掌握中国教会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不能被利用来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天主教选择的政治态度应该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在涉及国家、民族政治利益重大原则问题时保持清醒头脑,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将圣教会的牧灵福传事业推向前进。房产是落实宗教政策的主要方面。

(三)自选自圣问题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因素,中国天主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国家一直把宗教事务列为国家主权,要求中国天主教团体“不受外国势力支配”。主教的产生,由出缺教区推选,经省(市、自治区)备案,经主教团批准后方可举行祝圣。然而,天主教会的理念,主教必须得到教宗任命——只有教宗有任命或批准依法选出主教的权力。笔者认为,天主教作为一种宗教,历史上曾经有过很长时期的政教合一,但近世已然退出了世俗领域,应该从过去的惯性中清醒过来,把关注点和着力点放在自身作为信仰力量的影响力上,而不是世俗的人事关系;中国教会的各个教区,根据宗徒传统精神,原是委托于本地教区主教在司铎们的协助下进行牧养的。据此,牧养中国教会的主权本应属于中国主教。然而,这一神圣主权三百年来却一直被西方教会当局借口中国教会尚不成熟、还处于摇篮中,需要外籍主教监护,坚持对中国教会进行殖民主义统治而予以剥夺。解放后在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中,一些外籍传教士因为各国列强侵略政策服务先后被驱逐出境,或者自动离境回国。中国地方教会不能没有自己的主教,一些教区的神长教友们经过慎重磋商和热切祈祷,按教会传统和法规,以民主方式选出自己教区合法的主教报到罗马教廷,却遭到无理的谴责甚至“绝罚”。经过近五十年来的实践探索,中国天主教已经形成一整套既尊重教会传统又符合中国教会实际的选圣主教制度,按照这个制度推进自选自圣主教是中国教会兴旺发展的根本。

二、对中国天主教未来的思考

(一)要结合中国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复兴要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从民族传统中寻求答案。民族传统既是根脉和营养,更是基因和抗体。我们在思考中国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时,一方面要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但也要警惕形形色色的西化阴谋。两千年前中国的思想家荀子就已经认识到了宗教的性质和本质:“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今天,影响着中国人的信仰生活,影响着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中国素来有“神道设教”的传统,即借助神道来辅助推行儒家教化,中国儒家知识分子在他们的治家理想中,往往会以善恶报应规劝子孙改过从善。对于民间社会的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另外有一套族规、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其内容也借助善恶报应思想推行教化。自春秋以来“天道远,人道迩”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文化传统加上近代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不是作为具体宗教的信仰者,而是身在文化建设、心在价值关怀中来思考宗教问题的。中国有多元融合的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家园中可用的东西比一个“神招”丰富得多。西方中世纪开始,只有基督教一种文化,而中华文明即使在焚书坑儒、独尊儒术之下依然是多元并进、海纳百川、百花齐放。基督教进入中国以来,不断强调其所谓的普世性试图一统世界。作为中华文明传承人,历史上的灾难没有毁灭我们,百年屈辱没有让我们屈服,在今天更不可以妄自菲薄、邯郸学步、自毁长城,反之要为世界文明进步寻找新路,作新贡献。佛教传入方式不同,是请进来的;传入背景没有,它没有强大的国家背景,中国也不是积贫积弱;教义观念不同,不具有强烈的传教意识和排他性。解放前,在教会组织、服务人员方面,外国传教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国籍神父,他们占据大部分教区的主要职位,其中一些带着西方文化的优越感而来,轻视中国人和当地习俗,因此人称天主教是洋人传的洋教。从近代山西看,“在中国的天主教信仰中,民间信仰的成分与普世信仰的成分占的一样多,尤其在绝大多数教徒居住的农村地区”。教徒是带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接受天主教的,他们日常信奉的天主教是经过双重改造的信仰。特别是清中叶后,随着天主教深入民间底层与民间小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在一起,它与中国民间宗教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不清。

(二)要结合中国现实

中国多元文化是一个特点,政府主导是另一个特点,这种特点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开始就传承至今,这也是统一的中国传承起点。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分裂是短期的,统一是长期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分裂是生灵涂炭。今天的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的世界大国。一个自强的教会是一个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教会。特别是在面对外来质疑的目光时,一定要理直气壮地表达、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在教会内形成共识,以众志成城之势抵御各种干扰。各国教会都应相互尊重各自所处的社会制度。全世界天主教只有一个信仰,不应该以此为由而强行一个政治理念、强行一种社会价值观,这种做法不仅违背教会传统,而且损害教会的大公性。在世界天主教会组织和海外地方教会中,总有那么一些人试图改变中国社会现行制度,将自己的政治理论强加给中国天主教会和中国广大神长教友,打着宗教和信仰的招牌,采取各种手段干涉中国政治、文化和宗教事务,诋毁坚持爱国爱教立场的中国天主教会,打压爱国的神长教友,在中国教会中制造分裂。中国天主教会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天主教会的政治理念和社会观,同时也希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天主教会尊重中国教会及教友与自己的人民共同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权利。要确立民族自信。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动力。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自信、自立、自强,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会的载体是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任何教会都不可能在真空中生存,信仰只有在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中才能实践。中国天主教自强要体现其民族特性,表现在中国教会的民族气节和主见上,不盲目、不轻信,坚定自己所走的道路和福传方式。一个有鲜明立场和民族气节的教会,一个有尊严的教会,才会赢得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中国天主教必须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环境中寻找好历史定位,而不是一味强调对梵蒂冈的忠诚,而无视今天中国的现实。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最讲感情,特别是在与党外朋友合作中一直强调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原则。举例五台山佛教,从日寇侵华开始由兴变衰,但因为与中国共产党良好的合作关系,从1953年就拉开复兴的大幕,后来也经历“文化大革命”受到冲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没有怨言,很快又得到复兴。同样是外来宗教,天主教要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中发现和学习传布的经验。广大中国天主教徒当年在教会中有识之士的引领下选择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彻底改变了他们生存、生活和信仰的物质条件,广大的天主教信众在国家强盛中得到了尊严和荣耀,在人生中得到了幸福和希望,在生活中得到了安宁和祥和,在信仰中得到了满足和宽慰,今天必然从内心接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

(三)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天主教管理模式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不断强盛,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需要在自立的基础上建设一个与祖国相匹配的自强的中国天主教会。在教会建设和牧灵福传中夯实功底,深入研究神学思想、牧灵经验本土化和净化心灵、纯化人性的途径,积累新的福传经验,赢得中国天主教在国际舞台上更多话语权和应有地位,也是为天主教自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要有开放心态。基督教当年在罗马帝国的成功主要在于它超越地域、民族的特性适应了帝国需要,今天的天主教已经刻上了深刻的西方文明烙印,它一再强调的普世性其实是西方性,中国天主教必须将自己和教会置身于国家和民族之中,置身于人类大家庭之中,细心聆听、找准位置、发挥优势、作出贡献;必须吸取自己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宝藏,用民族的语言、文化、哲学、道德、礼仪等方面的精华阐释教义、丰富信仰生活、建立具有本地化特色的教会;必须向兄弟宗教和不同信仰者开放自己,尊重真理、促进对话,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其实国外天主教早已经开始变化,反而是国内的天主教封闭自己。比如,面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布道仪式出了难题——年轻人宁愿呆在家里对着电脑也不肯起早到教堂去。为了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教皇以85岁高龄探寻宗教与教徒接近的新路径。2012年12月13日,本笃十六世启用推特网账户。本笃十六世亦摒弃前任教皇若望·保罗二世对英国查尔斯王储离婚的处罚,接见了查尔斯及其现任妻子、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并亲自访问英国,代表罗马天主教与英国国教取得进一步和解。要主动融入。整个天主教会的发展史就是教会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适应、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耶稣传教首先讲给了犹太人听,所以最初的耶路撒冷教会保留了许多犹太人传统信仰的内容,后来传到了罗马和希腊,在这过程中,教会习俗中的某些犹太因素成了福音传播的阻碍,于是众宗徒们齐聚耶路撒冷,通过祈祷和反思作出了重大的决定,这就是基督教教会的第一次大公会议,即耶路撒冷会议。后来基督传到了罗马和希腊以外的地方,再后来就传到了中国。在这过程中,又遇到了许多问题和阻碍,这些问题和阻碍归结起来无非就是福传与当地的政治文化的关系问题。融入自己的民族,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国家和民族和谐相处是中国天主教生存发展之道。要返本开新再作贡献。一个自强的教会是一个敢于创新和超越的教会,中国天主教要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教会史、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史,勇于承担教会责任,探索和破解教会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难题。西方人能想到的我们不但要想到还要做到,西方人尚未思考的我们要有所发现。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智力和道德修持并不比西方人差,中国信众的信仰同样纯朴、虔诚。自强,需要我们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和传播方式有坚定的信念。历史证明,教会同一切事物一样都是在矛盾中生存和发展的。任何新生事物和进步力量都是在不断克服和战胜各种干扰和阻力中成长的。中国天主教自办教会的本土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受到各种阻力和干扰,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对中国天主教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但中国天主教自办教会事业始终是教会发展的时代主流,任何干扰和阻力都无法改变中国天主教本土化建设的前进步伐。中国天主教经过不懈努力,在教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管理体制上不断完善和巩固。爱国爱教和民主办教的模式已深入人心,根植于广袤的基层教会,形成了中国天主教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国统一的福传模式和教会结构,彻底清除了西方各国在中国教会内的势力,使中国天主教适合于自己的国家,根植于中国社会。中国天主教在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上前行了60余年,然而这60余年却已超越了数百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不断巩固、完善和发展中国天主教代表会议制度、现行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加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天主教在自立中自强的制度保证和组织保证。中国天主教应该为世界天主教管理模式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赵晓旷)

D635

A

1008-9012(2015)01-0045-04

2015-02-12

黄杰(1972- ),男,山西稷山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2012级博士生,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处处长。

猜你喜欢

天主教教会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桥下那位流浪汉教会了我什么?
天主教社会思想对社会正义的理解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澳门大三巴牌坊传递的天主教意涵 呼叫的石头
初恋教会我们爱
What I've Learned So Far
略谈伊丽莎白的宗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