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2015-04-09涂小雨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涂小雨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0)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涂小雨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对当前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正确把握和系统概括。“三个全面”的判断开启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式深刻变革的崭新篇章,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奋斗目标,阐释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全新部署,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形成和提出的新思路新论断新部署新设计新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必须认真领会、深入阐释、系统梳理、全面把握。

三个全面;逻辑关系;十八届四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治国理政方式的深刻变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提出了2020年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法治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法治能力是最重要的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社会深刻转型的历史节点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治国理念、价值追求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现代社会,法治与人治的二元分野已经成为社会学、政治学的基本常识,以法治的方式还是以人治的方式治理国家、管党治党,是判断政党现代性的基本标准。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程是一个不懈探索科学有效治国理政方式的历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不断提升执政法治化水平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尽管在法治问题上存在许多的认识问题和现实教训,遇到过不少的挫折和挑战,但总体上,坚持用健全的党规党法从严治党管党、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坚持和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奋斗目标没有改变,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执政方式的理论和实践,深化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规律的认识,提升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正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现在有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成效持怀疑态度,质疑中国共产党是否真正有诚意依法治国。这些人认为,如果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依法治国,而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就不能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种观点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在认识上是极端错误的,在行动上必然导致动摇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动摇对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信心。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政党,也没有万世一系的政治实体。我国宪法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只是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合法性、现实合法性。在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风险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只有克服自身执政的弱点,不断实现现代转型,才能长期执政。而转型的核心和关键点就是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使命的有机统一。从执政理念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手牵手、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着力使发展成果在更高水平上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对历史的郑重交代,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的根本所在,是人民群众心甘情愿听党话、跟党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所在。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来说,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的实现,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想和执政使命。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随着苏东剧变的影响逐渐扩大,国际共产主义事业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和灾难,唱衰马克思主义、围观共产主义的声音甚嚣尘上,似乎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失去了光明的前途,马克思主义好像已经不管用了,失去了固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已经彻底打破了这一万马齐喑的局面,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机与活力,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执政理念的实践与执政使命的完成,必须依靠科学有效的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基础,坚持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摒除一切高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了保证在正确的轨道上推进法治建设,同时必须使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证人民充分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目前最大的执政瓶颈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如何,不是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动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如何,也不是现在的腐败问题对党的公信力的侵蚀与败坏,而是党有没有决心和信心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坚持树立宪法和法律在全社会的最高权威,坚持一切重大改革都于法有据,能够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考验。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阶段性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重要的社会主义原则的关键一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中的一个重大政治战略目标。配合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法治的原则,坚持法治的思维。党的十八大强调到2020年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即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些目标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没有这些目标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来看,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动态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从温饱、小康和中等发达这几个层面来区分的,当时提出的人均4000美元的目标早已被突破,我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但世界人均水平已经超过了10000美元。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很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与美国的差距大约一倍左右,但我们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

共同富裕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因为共同富裕的目标蕴涵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和共产党的执政价值。人民之所以信任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愿意跟着中国共产党向前走,根本上是因为能够看到实现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能够过上好日子,能够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49年到1956年,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实现“一化三改”的战略目标,建立一个全面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因为人民相信中国共产党既能够带领人民砸烂一个受压迫受奴役的旧世界,也能够带领人民在共同富裕目标的感召下建设一个全新的属于人民的新世界。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四分五裂,民族独立自由的梦想、人民安居乐业的期待都化为幻影。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和梦想愈加清晰,步伐更加坚定,实践更加务实。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到沿海和内地两个大局实现平衡发展的要求,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从让每个中国人都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提升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关键词,成为中国共产党实践执政理念和价值的总依据。

要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的原则。从现在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年时间。这一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而深远,其重要性无论如何评估都不为过。这一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道路上实现了一个重大的阶段性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兑现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承诺,标志着党和国家的事业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党的十七大、党的十八大两个重要历史时段,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直处于党和国家事业总体布局的关键环节,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责任和期待。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越来越近,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实现人民期待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必将在不太遥远的将来得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实现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必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具备大无畏的政治勇气、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鲜明的问题意识以及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下的新设计新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鲜明的执政风格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有人提出习近平唤醒中国、中兴之主等,甚至有人提出习近平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象、气质、特点、风格甚至长相都最接近毛主席的党的最高领导人,这种直观的评价代表了人民群众对新一届党中央从严治党管党、严厉打击贪腐的期待和要求。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沿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前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其核心和基础就是法治,即人民当家作主的全面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有序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也强调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可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是姊妹篇,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相对于邓小平同志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总设计师”,习近平同志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新设计师”。新设计师的称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需要新的顶层设计,需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一要坚持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有些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也一定要克服困难改。有些改革表面诱人,但是绝不能改,再过多长时间也不能改。因为颠覆性的错误一旦发生,便无法挽回。所谓颠覆性的错误,就是指怀疑、动摇、挑战、颠覆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二是不能以技术性、操作性政策解决系统性、结构性问题。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利益的纠葛交错已经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局面,容易改的都已经改了,现在的改革已经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关联性极强。很多困境和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环境污染问题的背后就是长期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污染高耗能模式盛行、干部考核标准不科学、政绩观扭曲等所致。

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力推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舍此别无他途。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体现在国家治理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的科学架构和合理布局上,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改革中已经出现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立规矩、定章程、建规则。特别是很多改革措施的出台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要有严密系统的法律依据,使改革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法治基础上。避免人亡政息,要跳出历史兴衰周期率,就必须使改革不能因为各种人为的、非制度化的干扰而半途而废,推倒重来。历史机遇稍纵即逝,保持好的发展形势、好的改革态势,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但关键在中国共产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改革要于法有据,就是要踏踏实实地用法治的方式、法治的思维推进改革,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责任编辑 白继英)

D616

A

1008-9012(2015)01-0013-04

2014-02-16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4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研究》(2014BKS022)的阶段性成果。

涂小雨(1976- ),男,河南南阳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法学博士,河南省第六届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811”青年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河南省百优青年社科理论人才。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