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伤害事件心理因素分析及救助途径探索
2015-04-09张可创
张可创
留守儿童伤害事件心理因素分析及救助途径探索
张可创
贵州毕节四兄妹喝农药自杀身亡的消息惊动了全社会,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6月11日就这一事件作出批示:对不作为假落实要问责。当地一些主管教育的官员和镇上的官员也被问责免职。贵州毕节发生留守儿童受到伤害的事件不是第一次,从2012年至今毕节就发生过三起留守儿童多人伤亡与受到侵害的事件。2012年11月16日毕节五名留守儿童在垃圾箱内烤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身亡,2013年12月毕节五名儿童放学路上遭农用车碾压致死,其中,2014年4月毕节一小学的语文老师强暴12名女童,最小的只有8岁,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除了这些发生于贵州毕节的被媒体和社会公众多次提及的留守儿童受到伤害的事件之外,全国每年发生的留守儿童受到伤害的事件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还有2014年四川西充一村庄200多个村民联名要带有艾滋病毒的八岁孩子离开村子。这件事被媒体曝光之后,虽然村民说不是驱逐孩子,而是希望孩子离开村子可以得到更好的救助。但是现实情况是这个带有艾滋病毒的孩子在村里不被接纳,没有玩伴。
目前我国妇联调查的父母在外打工而孩子在家乡有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关照的留守儿童和青少年超过6000万。这些儿童与青少年能否得到很好的关注和教育,不但关系到这些孩子的未来,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也不是简单的父母没有尽到职责的问题,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在社会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从社会教育的角度还是从父母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从犯罪预防的角度还是保持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毕节兄妹四人自杀身亡事件发生之后,很多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当地政府也先后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处理,而从媒体报道的消息来看,学校教师也没有放弃对这些孩子的关注,乡村的领导干部也先后多次上门看望孩子,说服他们去上学,这几个孩子家庭经济也不差。公布的这些情况似乎都说明社会该做的也做了,组织该关心的都关心了,但是悲剧还是发生了。导致留守儿童受到伤害与自杀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户籍制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分离问题,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的忽略孩子心理教育的问题等等都是造成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本文从对留守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及导致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受到伤害的社会心理原因层面上进行分析并提出救助策略。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分析
事实孤儿是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救助系统关注的现象。事实孤儿是指父母可能还在世上,但是因为疾病缠身或身体残疾,导致自己的孩子处于一种“事实上无人抚养”的状态。而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既没有失去父母,父母也没有残疾或者没有失去抚养能力,名义上父母也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指导与帮助,他们并不是事实孤儿。但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很少从心理上和具体的生活上能照顾到他们,更不能为他们提供成长中的指导与心灵上的呵护,因此他们的成长环境与生活处境与事实孤儿无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好地方,而家庭在子女成长的方面有四个功能:一是经济上的支持功能,二是抚养与教育功能,三是心灵上温暖和安全保护功能,四是行为示范与学习功能。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和青少年事实上是出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状态,这种事实上的分离,使家庭在子女成长和教育上的功能丧失殆尽。这种与父母的分离,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没有得到正常的照顾,使他们的心灵成长受到伤害。
我们不能说所有的留守儿童和青少年都是存在心理问题和偏差的人,但是很多留守儿童在心理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近几年媒体公布的很多留守儿童受到伤害的案件都指向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很多留守儿童虽然有名义上的父母,但是他们在心灵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呵护,他们事实上都是心灵的流浪者和心理上的孤儿。
(一)留守儿童——心灵的流浪者与心理上的孤儿
流浪是一种生存方式和一种生存状态。有的人主动选择流浪,有的人被动流浪。心灵的流浪者也有主动选择与被动接受之分。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心灵的流浪者与心理上的孤儿。
童年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童年的天真烂漫与无忧无虑的年龄,是需要得到家长呵护与接受家长关爱的年龄。童年期的主要人生课题就是接受学校与家庭教育养成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而这些人生课题的完成需要家长的呵护与指导。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为重要的时期,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情绪情感的疾风暴雨期,称为行为上的逆反期和自我的迷茫期,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性,也就是建立自我身份的认同感,这种认同包含性别角色的认同、社会角色的认同和未来人生目标的确定。无论是童年阶段心理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是青少年期人生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家长陪伴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完成,对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的作用更大,而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家长爱的呵护和行为榜样的引导。对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他们在需要家长呵护的年代没有得到呵护,在需要家长引导的年龄却没有得到引导。所以事实上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成了心灵的流浪者和心理上的孤儿。
心灵的流浪和心理上爱的缺失使他们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行为上都会产生迷茫与绝望,导致他们自我意识的缺乏与自尊的缺乏。我们在上面已经提到,家庭在子女成长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心灵上的呵护和爱的需要的满足,表现为陪伴与安全感的满足,表现为抚养与经济上需要的满足。物质需要满足的功能在子女成长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与物质需要的满足相比,爱的需要的满足更加重要。很多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物质需要大都能得到满足,但精神需要却得不到满足。无论在外的父母还是当地的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都没有意识到心灵需要的满足才是留守儿童和少年最为渴望的满足。
(二)情感上的麻木与冷漠是很多留守儿童心理世界的真实写照
情绪情感的体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人与动物都具有情绪,但是情感却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是人类所特有的。情感的发展与情感上的丰富程度是检验一个人人格成熟程度和内心世界丰富程度的标准。情感是在家庭中发展起来的,而孩子最初的情感体验是来自于父母的爱和呵护。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人格特征与心理资本。情商主要表现为理解与表达自己的情感,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及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在人的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情感体验就是对爱的体验和感受,如果一个人没有体验过最基本、最温馨和最直接的爱的感受和体验,就不会发展出完整的自信和自尊的能力,也就缺乏爱他人和爱自己的能力。
最初、最直接、最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情感需要的满足是来自于家庭的,在一个完整的家庭内,父母无论是否用语言去表达,孩子能感受到被父母所爱,被父母呵护,也可能有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机会。在这种被呵护和被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会感受到爱的力量和体验到被接纳的喜悦,也就能发展起积极健康和成熟的情感。但是留守儿童与父母事实上的分离,使他们的情感需要,尤其是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使他们失去了很多情感体验的机会,这种事实上孤儿的成长环境与生活状态,阻碍了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情感的发展,使他们大多在情感上表现出冷漠和麻木,表现出自卑与封闭,导致他们对自己状态的无动于衷或者过分敏感,导致他们对他人关爱的无动于衷或者极度渴望,导致他们对他人的过度拒绝或者过分轻信。这种自我心理防卫过度或者正确的心理防卫就导致他们行为的极端,使他们容易自我伤害与轻信他人而导致他人的伤害,使他们容易被团伙气氛所吸引,而陷入到团伙中去。
(三)人生的迷茫与绝望是很多留守儿童心理最明显的表现
人生的迷茫与心理上的绝望是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上最大的、也是最可怕的心理特征。在毕节四兄妹自杀的现场,人们找到的遗书上写着:谢谢你们的好意,不过是该离开了。这把早就想结束生命的心情反映出来了。是什么使他们在这个年龄就不愿意活下去?其根本原因就是人生的迷茫和心理上的绝望与孤独。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最大的心理体验和生活感受就是人生没有意义和对未来的迷茫,就是心灵上的绝望。
童年与少年阶段是做梦的年龄,但是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中,没有梦,没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们的生活相对封闭和单调,在长期的缺乏爱和关注的世界中生活的留守儿童,对未来就不再抱有殷切的期望,对外部世界就不再抱有希望。这种对未来的失望和对自己的失望,不但会造成情感上的冷漠和麻木,更重要的是会寻求当时生活中的快乐和随波逐流,心灵上的麻木和绝望,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使留守儿童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和产生极端行为的核心原因。
面对留守儿童以上三方面的不良心态,我们该如何行动,促进他们的改变?我们该如何引导和启发他们,对他们施加良好的影响?给他们以希望和未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分析导致留守儿童以上不良心态产生的原因。
二、留守儿童不良心态产生的心理原因
对于导致留守儿童形成消极悲观心态和做出极端行为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已经从社会结构、教育方式和救助机制等方面都有了大量的分析说明,但是实际上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现行的社会制度和救助机制都关注到这部分人群,就像毕节事件发生之后,当地的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已经证明了这几个孩子不是物质上的极度贫困,也不是没有人关注他们,学校老师、乡村干部多次上门看望他们,孩子们也享受到了农村低保户的社会救助,孩子的父亲也会定期的打钱回来。从这些资料我们就可以看到从表面上来说这几个孩子在物质生活方面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关注,但是他们还是自杀了。这一切似乎是向我们说明了,从社会救助机制方面来看,留守儿童的物质处境不是那么糟糕,但心理成长环境的缺失是非常不容乐观的,表面上他们是受到关注的,事实上他们是被忽略和被遗忘的,他们深层次的心理需要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他们精神世界是很少被社会关注的。造成留守儿童深层次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一些深层次理念和意识的缺乏。
(一)生命意识与关爱意识的缺乏是导致留守儿童没有得到最需要的关心的根本与关键
生命意识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意识,是一种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与呵护生命的意识,是一种最基本的肯定生命的价值和生命存在意义的意识,是促进生命积极健康成长的内在意识。生命意识的形成与对生命的敬畏密切相关。法国哲学家与社会慈善事业的倡导者施韦泽博士在20世纪初就指出“敬畏生命”是人其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从人格的发展角度来说,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是人格发展的重要目标。
生命意识对于父母来说就是一种把自己子女能否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的意识,就是关注到子女内在心理需要和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子女内在心理需要的意识,就是一种对子女的尊重和呵护的意识,就是一种不是为了子女的物质需要或者为了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使子女成为精神上的孤儿的意识,就是一种即使需要离开家庭在外打工也尽力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和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的意识;生命意识对于社会救助机构和政府机关的人员来说就是尊重一切生命、关注一切生命和肯定一切生命价值的意识,就是一种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命成长和关心他们内在心理需要的意识。
正视生命意识的缺乏导致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子女成长中的问题没有关注,导致“为了子女过上好的生活离乡背井在外打工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需要而致使子女失去生命的悖论”的出现,导致在物质上满足子女需要而忽略对子女应有的引导和教育的现象出现。生命意识的缺乏使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只关注自己的职责是否尽到,只关注自己是否按照某些规定与规章制度的要求做到了对留守儿童的救助,而忽略了这种关注和救助是否达到了目的,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
生命意识的缺乏就直接导致关爱意识的缺乏。良好的生命意识是形成积极关爱意识的基础。我们不能说父母不爱子女,也不能完全否定学校老师和政府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但由于他们缺乏生命意识就是他们的关爱缺乏应有的力度和深度,就是他们的关爱缺乏内在的力量。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仅停留在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的层次,社会救助机构与村干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就停留在给他们低保金和上门看望或者动员他们去学校这样的层次,而缺乏深入系统的对留守儿童心理需要的分析与陪伴他们成长的具体行动。
(二)社会角色意识的缺乏与爱的能力的缺乏是留守儿童深层次心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和他们没有得到针对性的指导与救助的核心与主要因素
父母、学校教师、乡村干部及基层政府在留守儿童成长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的合力是保证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家长的陪伴与爱护,教师的引导与关爱,社会机构的看护与救助是帮助留守儿童走出生活阴影与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的情感体验的三道屏障。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不同的成人及组织所扮演的这几种角色十分重要,如果一种角色扮演者失误,但能得到其他角色扮演者的弥补,那么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就不会遇到十分重大的障碍。但是如果这三种角色的扮演者都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么留守儿童的成长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而我国留守儿童目前所遇到的现实情况是这三种社会角色的扮演阶层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最大的角色问题来自于留守儿童的家长。家长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角色主要就是陪伴者、指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在这些角色中经济上的支持是最基本的角色之一,而最根本的角色是人生的陪伴者与生活的指导者。但是现代的社会现实却是家长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是缺位的,他们既没有在孩子遇到困难与喜悦时很好地陪伴他们,也没有即时地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与痛苦,他们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种家庭角色的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导致他们安全感的缺乏。学校教师的角色同样重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书不是最根本的目的,育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教师把教书放在了核心地位,却忽略了对学生人格成长的关心。社会救助只注意到制度的遵守和行为上的正确,却忽略了目标的追求。
除了意识的缺乏之外,爱的能力的缺乏是导致各种社会力量爱无力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留守儿童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教师的爱和社会的爱的直接原因。我们知道爱是能力,爱的能力包含着去爱和被爱的能力。现代积极心理学认为爱的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这说明每个人都具有爱的潜能,而这种潜能要转变成现实的爱的能力,是需要个人努力与社会关爱的,只有当人们感受到被爱的时候,他才能扩展自己内在的爱的能力。爱的能力是关心、理解、悲悯与责任新的表现。爱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理解,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与尽到责任。在现实中有与爱的能力的缺乏使父母没有给儿童展示出自己对他们的爱,使教师没有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真正的关心与理解,使社会救助人员在与留守儿童交往中没有让他们感受到发自内心的真诚。留守儿童一般都有着冷漠的情感与自卑,有着比较强烈的心理防卫。因此与留守儿童的交往,一方面要尽心尽力地呵护,又要小心翼翼地接近他们的心灵。这对于教师和社会救助人员来说是一项考验与艰苦的工作。
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这种角色意识的缺乏和真正关爱意识的缺乏,使父母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使学校育人的职责没有得到落实,使社会机构救助的目的没有实现。
(三)积极主动的工作方法与技巧的缺乏使村干部、教师和社会组织对留守儿童的救助与引导不能深入下去的直接因素
在毕节事件与四川西充村民联名按手印要八岁艾滋病毒携带者离开村庄事件中,不能简单地指责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冷漠与无情,也不能简单地说他们没有尽到责任。因为我们不要否认人性中善的存在,不论是从我国乡村文化的特征来分析,还是从教师与乡村干部的角色的角度来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是希望这些孩子得到帮助和救助的,而不是抛弃和毫无感情地对待他们的。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积极主动的介入方法和工作技巧。村民们之所以同意那位八岁的艾滋病毒携带者离开村庄,是因为他们感受到在帮助儿童成长中的无所适从。毕节教师和村干部及社会组织对四位留守儿童也不是完全放弃不管,他们有上门看望。但得到拒绝时便感到“无能为力”。所以面对留守儿童的消极状况,如何进行积极的干预,如何积极陪伴他们成长是一门功课。由于教师、村干部和社会救助组织的成员不熟悉这一门功课,在很多时候面对留守儿童的拒绝和冷漠时,他们就只能做到程序上的到位和形式上的关心,而不知道如何进一步地深入和救助他们。所以救助方法与技巧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没有得到真正关心和救助的直接原因。
除了以上三方面的心理原因之外,对成功目标追求的偏差和学校教育中过度关注分数而忽略人格培养的理念,以及我们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不易的社会心理和对于留守儿童在受到伤害之后责任分担的心理状态等也都是导致留守儿童没有得到深入关注与系统救助的原因。这些原因我们不再系统地分析。
三、留守儿童的救助理念与方法
造成留守儿童易受伤害和人格发展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就需要从各方面下工夫,需要家庭、社会机构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形成关爱儿童,尤其是关爱留守儿童的文化氛围与积极的理念,需要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全面深化与改革。如果能打破户籍制度,能发展乡村经济,使所有的人都能在本地就业或者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打工时有能力带上自己的子女不与他们分离,使留守儿童能在父母打工的当地享受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那么留守儿童问题就会得到根本的解决。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在现有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下,我们认为要使留守儿童得到必要的照顾和救助,政府、学校和家长需要积极扮演自己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关爱与救助留守儿童。
(一)基层政府和学校要把关爱与照顾留守儿童纳入到自己的职责范围,积极主动地关爱与照顾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简单的家庭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要留守儿童的家长不外出打工,守在孩子身边是不现实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很多地方把劳动力的输出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老百姓外出打工不仅仅是解决自己家庭的经济问题,也是帮助当地政府解决就业和社会发展问题。既然他们外出了,那么当地政府就应该承担起照顾他们子女和关爱留守儿童的职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层政府对留守儿童的照顾和关爱不是可有可无的爱心活动,而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照顾不但是帮助留守儿童的父母解决后顾之忧的事情,也是维护当地社会稳定,为当地培养人才的千秋大业。如果各个基层政府能把留守儿童问题看作是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问题,看成是执政为民的大事,那么政府就会在人力物力上进行投入,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使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关爱与照顾。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书不是根本目的,育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在乡村教育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乡村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所以乡村学校也应该承担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如果乡村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能真正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那么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二)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必要的教育指导,培养他们教育和引导子女的能力,使他们即使在外地也能积极履行父母的职责
我国目前有2亿农民工,他们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很多人不但献出了自己汗水,献出了自己的健康,也献出了子女的幸福和平安。离乡背井本身就是一件伤感的事情,如果由于自己的离乡背井还使自己未能履行父母的职责,导致子女心理健康出现问题,那就更是令人伤心的事情。因此帮助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学会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使他们学会积极对子女表达内心的关爱与呵护,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不是不爱自己的子女,他们正是为了使子女过上好的日子才外出的。但是由于他们学识的有限与爱的能力的有限,他们不会向子女积极地表达爱,不会与子女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普及,已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外出打工的父母能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和手段,能积极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那么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与子女分离带来的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遗憾。因此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就需要利用留守儿童的父母春节回家团聚的机会,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帮助他们提高爱的能力与引导子女的能力。笔者连续三四个春节假期,都在广大农村做这方面的工作,就笔者自己的经验而言,在农村对外出打工者开展的人际关系和与家庭教育的指导培训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三)开展农村社会工作,使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以积极的态度介入留守儿童的教育事务,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工作。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理念就是肯定所有人的价值,通过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方法帮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促进弱势群体自信心的获得,最终使弱势群体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或者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体验。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救助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工作者在未成年人的救助和流浪儿童的教育、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等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司法社工、学校社工和家庭社工等已经活跃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如果在留守儿童的救助方面各级政府也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起专职的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使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工作者积极介入到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和培育中去,那么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学校教师、政府官员和家长与留守儿童沟通不畅的问题,就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得不到关爱的问题。
一般来说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积极介入留守儿童的救助和教育活动:一是直接帮助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以关爱和照顾,使留守儿童从被忽略和被抛弃的消极情绪情感中走出来,帮助留守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二是积极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指导和帮助,让留守儿童的父母走出教育的误区,帮助父母提升教育子女的能力和爱的能力。
除了这两种直接介入的个案工作方式以外,农村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团体训练的方式,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同龄人的团体,使他们融入到团中去。更重要的是农村的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工作的方法可以组织农村的广大群众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农村社区形成积极的教育理念和生活理念,使乡村的成年人都形成积极关爱和积极参与救助留守儿童的思维观念,为留守儿童编织广泛的救助网络。
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和救助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最为重要的社会工作,因此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建立对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意义。总之,要使留守儿童的利益得到真正的保护,让留守儿童自杀和受到伤害的悲剧不再上演,让他们能健康成长,需要社会组织、学校、政府和家庭的共同参与,需要乡村每一个成员的积极行动。
(张可创,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副院长,心理学教授。本文是上海市教育科研2011年课题《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B11073)项目和上海市教委“十二五”内涵建设《社会心理学符合交叉学科建设》项目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