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做好“四个结合”
2015-04-09陈锦忠福建省南安市东田中心小学362303
陈锦忠 (福建省南安市东田中心小学 362303)
阅读教学要做好“四个结合”
陈锦忠
(福建省南安市东田中心小学 36230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坚持以读为主的正确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读”和“悟”“读”和“疑”“读”和“评”“读”和“写”等四个结合,以促使学生更有效地读书。
阅读教学 以读为主 有效
一、读悟结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材荟萃了各种美。既有自然风景的美丽壮观,也有古今中外优美的寓言、童话;既有伟人、英雄的丰满人格,也有蕴涵生活哲理的小故事。读好的文章,往往会给人一种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那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到这种“不可言传”的东西呢?读悟结合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如以境悟情,即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悟文中的情境。学习《长征》一文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红军长征时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场景,而后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名红军战士,行进在万里征途上,前有阻敌,后有追兵,亲身感受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激起他们对红军战士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又如以读悟情,朗读可使学生领悟到文章的情感,并不断深化对文章情感的体验,在内化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去寻找、琢磨、体验文中的情境。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爱的草塘》描写了草塘的美,既有“欢笑着,翻滚着”的动态美,又有小河、绿草、蓝天、白云的静态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不知不觉中让草塘外在的自然美与学生内在的心灵相互迭印,从而使学生热爱草塘、赞美草塘之情发于心而诵于口。这样,学生在读和悟的过程中丰富了语言积累,培养了语感。
二、读疑结合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一篇精美的课文必有精妙之处,抓住精妙之处的词、句、段,让学生去读、去领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还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根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有弹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熟读深思,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将”是谁?“相”是谁?将、相是怎样从“不和”到“和”的?第一个问题可让学生通过读书解决,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探究、体验、理解。学习《一夜的工作》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设疑,让学生在自主设疑、尝试探疑、合作解疑中理解课文内容。当然,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学生就提出了“人和石头不同,课文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钧巨石’?”学习《月光曲》时,学生也提出了贝多芬创作的曲子为什么要叫做《月光曲》等。
三、读评结合
读评结合就是在学生朗读的间隙,教师或同学言简意赅地给予评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评的方式有学生自评、互评、师生评等。“评读”离不开教师的“导”。学生的年龄越小,教师“导”的力度就需越大。“导”的目的不是为了取代学生的“评”,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评”。请看于永正教师的教学片断:
师:“扯着嗓子说”的“扯”懂吗?(教师边说边用双手做了个“扯”的动作。)
生:是拉的意思。
师:不错。“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什么呢?
生:拉嗓子。(笑声)
师:把嗓子拉长?(说着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这能受得了吗?(众笑)想一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
(学生朗读第二节。)
生:“扯着嗓子说”是把声音拉长。
师:这不是读懂了吗?想一想,“你敢吃我”怎样读?
(学生拉长声音读这四个字。)
师:最后一个“我”字要拉更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个问号。
(学生在练读、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
很显然,借助评价这一中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正理解了课文。在以上教学环节,我们不难看出,于永正教师很善于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并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读写结合
阅读、积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书读多了,文章自然就懂得写了。”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阅读和习作的关系。通过阅读,学生从范文中汲取了营养,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课文的表达形式进行仿写,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行续写(如续编故事等)、补写(如填补课文空白等)等。学习了《桂林山水》和《可爱的草塘》,学生无不为作者笔下描绘的优美意境陶醉。学生模仿文章的写法,写了许多好文章,以下是部分片段:
“走上几级台阶,映入眼帘的是喷水池。池里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池底的鹅卵石。”“蓝天映在圆形的水池里,显得更蓝了;白云映在圆形的水池里,显得更白了;绿树映在圆形的水池里,显得更绿了……”
“每当星期六的夜晚,喷水池里喷出美丽的水花——‘哗’的一声,水花从半空中直垂下来,化身成一粒粒小水珠溅到人们的脸上、身上,使人感觉神清气爽。”
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多读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有所思必有所感,有所疑必有所得。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把以上“四结合”结合在一起,还需广大教师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责编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