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拓展教学的三个维度
2015-04-08黄云雄
黄云雄
高一《经济生活》在讲述“经济全球化”时借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贸易全球化的成因,虽然教材只设计了一个教学探究的内容来导入该理论,不太引人注意,但该理论对于学生未来掌握国际贸易等相关理论却显得十分重要,是一个过渡性知识,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知识,不应该被忽略,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教师在讲述这个问题时,要么是粗描淡写,一笔带过;要么是照本宣科,泛泛而谈。学生本来就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因此,单凭教材一个探究问题是不够的,教师须拓展教学,把问题讲清、讲透、讲活。
一、拓展理论宽度,把教学知识讲清
“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来的。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课本探究案例中,从两国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数据上看,不管是生产粮食还是肉类,乙国都比甲国具有优势。这个优势是什么呢?是比较优势吗?显然不是!要让学生弄明白“比较优势”这个知识,教师要拓展理论宽度,从“绝对优势”入手,把问题讲清。
什么是“绝对优势”呢?教师需要做这样的教学拓展:如果一国生产单位数量的某种商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较高,那么它在这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根据这个理论,课本案例中,乙国在粮食生产上其劳动生产率是甲国的5/4倍,在肉类生产上是甲国的2倍,因此,不管是生产肉类或是粮食,乙国的生产效率都比甲国高,乙国比甲国都具有优势,很显然这个优势不是“比较优势”,而只能是“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则是与“绝对优势”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相比较而言的,是一个相对值。如果两种产品与别国比较都不具有优势(绝对优势),那么其中相对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一种产品,则具有比较优势,这才是课本上所提到的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关键内容。例如,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甲国生产粮食是乙国的4/5倍,生产肉类是乙国的1/2倍,甲国在生产粮食方面与乙国比较接近,因此,甲国具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乙国在生产粮食方面是甲国的5/4倍,肉类生产方面是甲国的2倍,因此,乙国有生产肉类的比较优势。
学生往往容易把“绝对优势”理解为“相对优势”,因此,在做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的时候,容易出错。如果教师能把“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对照起来讲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解,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思维活力,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理论宽度,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所讲述的知识作适当的拓宽是很必要的。
二、拓展教学长度,把教学知识讲透
学会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判断某国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是《经济生活》“经济全球化”中讲述“比较优势”理论时所要关注的一个重难点知识。根据课本的案例,不管是生产肉类还是粮食,甲国比乙国的劳动生产率都低,那么,请你分析,甲乙双方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笔者认为,要讲清这个问题,教师就不能仅局限于讲授“劳动生产率”这个单一的概念,要敢于拓展教学长度,延伸教学知识,把难点知识讲透。
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讲清楚劳动生产率,然后,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延伸,把与之相关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作为过渡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比较优势”。教师不妨做这样的教学延伸和分析:一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其生产技术、设备、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不同的国家,其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低可能不一样。一般来说,生产技术、设备和工人熟练程度越高的国家,其劳动生产率越高,相反,则其劳动生产率水平越低。但是,由于行业不同,生产条件不同,劳动生产率也会有所不同,同一行业或者不同行业之间,国与国之间会形成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劳动生产率就是“相对劳动生产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把不同国家或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关系体现出来:
根据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公式,我们可以把甲国的粮食与肉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算出来。
甲国:
粮食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粮食(劳动生产率)/肉(劳动生产率)=800/600=4/3;
肉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肉(劳动生产率)/粮食(劳动生产率)=600/800=3/4。
乙国:
粮食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粮食(劳动生产率)/肉(劳动生产率)=1000/1200=5/6;
肉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肉(劳动生产率)/粮食(劳动生产率)=1200/1000=6/5。
根据表中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对比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做出判断,甲国有生产粮食的相对优势,乙国有生产小麦的相对优势。这样,通过对知识的拓展教学,不仅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简单的问题系统化,把系统的知识牢固化,而且还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开拓知识视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拓宽思维广度,把教学知识讲活
《经济生活》经济全球化中对于比较优势理论内容的引述中,要求学生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两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而没有点出比较优势理论不仅有劳动生产率水平上的差别,还有机会成本的差异。如果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不对思维进行适当的拓展,学生必定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不全面,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事实上,比较优势是建立在机会成本的基础上,那么,什么是机会成本?学生对这个概念显然觉得很新鲜。在这里,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思维的广度,把难点知识讲活。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在多项投资决策时,为了得到某种东西不得不放弃另一些东西,而被舍弃选项的最高价值就是本次投资选择的机会成本。例如,农民在进行投资选择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等的收益。假设养猪可以获得1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15万元,养鸭可以获得16万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16万元,养鸡的机会成本为19万元,养鸭的机会成本也为19万元。
简单地说,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则缺乏比较优势。教师不妨做这样的拓展教学:如果甲国和乙国既生产粮食也生产肉类,甲国每增加1千克粮食的生产,其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生产3/4千克肉类的收益;乙国每增加生产1千克粮食,其机会成本就是要放弃6/5千克的粮食收益。同理,甲国每增加1千克肉类生产,其机会成本就是放弃4/3的粮食收益,乙国每增加1千克肉类生产,其机会成本就是要放弃5/6的粮食收益。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同样增加1千克的粮食,甲国的机会成本要比乙国低,而同样增加1千克肉类生产,乙国的机会成本要比甲国低,所以甲国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而乙国则有生产肉类的“比较优势”。
机会成本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才会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从机会成本角度分析比较优势,对高中生来说,不仅是一个全新的拓展教学,更是一个多维的思考角度,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无法深入阐述的知识,透彻理解课本中一些重要概念的内涵,弄清楚相关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延伸学生的知识链条。因此,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反,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