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普九”时代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归因分析
2016-04-08马壮
后“普九”时代,农村初中生的“隐性辍学”现象不容忽视,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和梳理,发现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既有教育外部因素,也有教育内部因素,主要有社会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教育方面及个体方面四大因素。
隐性辍学 农村初中生 社会 学校 家庭 个体
后“普九”时代,辍学率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隐性辍学”现象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课题组承担“河南省农村初中隐性辍学调查研究”项目,对样本县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危害不容忽视的“隐性辍学”现象在农村初中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地存在,而且呈上升趋势[1]。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和梳理,探索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巩固“普九”成果,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一、影响农村初中学生隐性辍学的归因分析
课题组研究发现,这些年来,农村初中生中隐性辍学人数呈现出居高不下的趋势,隐性辍学率平均超过5%,有的学校达到近15%,甚至最极端的学校将近30%,这一现象是我们教育界人士不愿意看到的。在对调查研究所得资料进行理性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农村初中学生隐性辍学的影响因素,课题组认为主要有社会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教育方面及个体方面四大因素。
1.社会方面
(1)新“读书无望论”观念盛行
根据调查研究,经济因素已经不再是农村初中学生隐性辍学的头号原因,而新“读书无望论”取代“读书无用论”成为导致隐性辍学的主要因素。国人大多认可知识的价值,甚至把教育上的投入当做一种投资。但是与计划经济时代接受教育可以获得好工作相比,社会转型时期,就业的巨大压力,社会的强烈竞争等使通过教育投资取得向上流动的希望趋于渺茫,导致对于教育上投资的预期回报率不断降低,对教育价值的功利主义导致放弃教育。
(2)经济浪潮冲击学校教育
伴随着社会转型,农村人员谋生方式的转变成为必然,周边人员外出打工,或者参加出国劳务等短期获利现象对农村初中在校生刺激很大,较为枯燥的学习生活与“外面精彩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使得部分学生盲目效仿而离开校园。而且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中农业和工业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其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并不高,在短视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农村家长对于辍学打工的农村初中生多采取默许态度,诱使部分在校读书的学生隐性辍学。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我国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严重不均衡,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巨大。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起点低,教育环境差,占有的教育资源薄弱,却要面临同样的选拔性中考和高考,农村学生在中考和高考竞争中,显然是处于劣势的,造成农村大多数孩子求学希望渺茫。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农村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绝对优势根本不明显,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什么性质上的差异。因此,农村中的一些孩子,义务教育中途扔下书包,另谋生活,导致隐性辍学率城乡差异显著。
(4)“官本位”思想影响深远
封建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影响深远,官僚主义依然屡见不鲜,为了“乌纱帽”和政绩工程,部分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隐性辍学情况存在忽视或者隐瞒现象。学年初,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等进行义务教育相关宣传动员工作,并统计入学率、辍学率等数据上报主管部门,但缺乏进一步追踪和动态监管。上级主管部门则疏于调查和督导,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隐性辍学率”的攀高。
(5)各种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信息化时代,青少年对于外部社会的认知大多依靠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而这些媒体都是城市化中心取向的。又加上近年拜金主义的抬头,各种大众传媒宣传充斥着物质文化、享乐主义等。大众传媒中奢华的生活景象与压抑的校园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早早进入社会“闯荡”,就成了很多农村初中学生的愿望。
(6)相关法律界定模糊
我国在《义务教育法》中规定政府、社会各界、家庭和学校都有保障每个适龄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表面上看来是控辍人人有责,实际上却是控辍政策执行主体缺位,彼此之间没有明细具体的责任界限[2]。而且我国较早就针对辍学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条例,但是其强制力度较弱。再加上一直以来公民法律教育薄弱,法律宣传不够,从而造成学生事实上的隐性辍学。
2.家庭方面
(1)家长对教育信心下降
由于“读书无能论”的抬头,一些家长看到,同是外出打工,小学毕业生并不比高中毕业生有明显劣势,甚至即使是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有的家庭不愿意承担风险供孩子读书。
(2)部分家庭经济困难
近年来,国民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家庭相当贫困。虽然中学阶段花费并不多,但贫困家庭仍无力顾及,便不得不牺牲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3)家长法律意识淡薄
虽然《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证子女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仍然存在着部分家长法制观念淡薄,未正确认识“义务教育”之强制性,盲目地认为孩子接受不接受教育是家庭内部的事情,对孩子上学采取消极的态度。
(4)家庭监管不力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家长疲于奔波,无暇顾及孩子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近年来在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群体,家庭监管常常缺位,在思想引导和学业辅导方面双重缺失,逐渐演绎成隐性辍学,甚至最终辍学。
(5)家庭结构特殊
调查研究发现,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功能缺失等原因也是造成隐性辍学的主要因素。单亲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学生自身残疾及家中有需要照顾的病人等类型家庭都是隐性辍学高发的家庭类型。例如农村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祖辈,隔代教养时,祖辈容易偏重物质生活的照顾,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孩子易误入歧途,产生隐性辍学。
(6)家庭教育失当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言谈举止、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性格。目前部分家长家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育不得法。现实中对孩子过于溺爱或过分严格等家庭教育中失当行为都容易造成学生隐性辍学。
3.学校教育方面
(1)素质教育理念落空
基础教育是一项公益性、奠基性事业,是为国家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公民打基础。但现实状况是基础教育背离了其根本旨趣,直指升学。于是,一些中学把升学率放在首位,暗地里对学生“分流”,编排所谓的重点班与非重点班,对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采取放弃的态度,学困生也自我放弃。
(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由来已久,近年来经过特岗计划等方式进行大量补充,但是仍然缺编严重,生师比居高不下;农村中学教师有一部分是“民转公”,底子薄弱,近年来农村中学教师学历有所提高,但大多是学历补偿型教育与培训,其真正的学识水平、能力和思想素质提升并不明显;农村初中教师教非所学现象非常严重;有的教师专业知识陈旧,教学方法、手段老套,教学缺乏吸引力,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们自身也面临各种压力,教学、科研、继续教育、考核评价、家务事等使其分身乏术,对于隐性辍学的学生无暇顾及;依据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刚性机制使部分教师产生急功近利的行为,对学生区别对待,对于学困生实施“冷暴力”,导致其隐性辍学。
(3)教育管理模式僵化
隐性辍学现象的滋生蔓延暴露了学校管理体制僵化,管理工作形式化的问题。学籍管理形式化,对学生真实的流失或流向不明;思想教育工作不扎实,未能触及学生心理动态;教师管理偏刚性、评价方式机械化,导致教师对工作渐渐失去热情和创造力,甚至弄虚作假;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管理中存在功利主义,对隐性辍学现象的存在“心照不宣”。
(4)农村初中课程亟需改革
现行农村初中课程体系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课程结构仍然单一,“绿色证书”教育与技术培训等执行过程中弹性大,仍以升学为唯一旨趣;课程知识化倾向仍然严重,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未能落实,学校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生活需求之间脱节;农村课程资源相对短缺,且对已有的资源开发、利用也不够;课程评价“分数唯一”,单一、教条造成学生厌学情绪,进而隐性辍学。
(5)应试教育余威延绵流长
从某种程度上说,隐性辍学是应试教育的附属品。目前的教育体制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强制性、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造成压力,学生课堂和课外时间都出入于书山题海,学习兴趣低落,于是越到高年级隐性辍学的学生就越多。
(6)教育教学不能因材施教
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天然存在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发现适合其特长的教育教学,但是现实中的大班额、一刀切、模式化的教育模式,磨灭了一部分学生的潜能。面对严酷的升学压力、班级的严重超员、传统教学方式等导致了学生严重的两极分化。很多学习困难的学生经过“厌学”和“隐性辍学”期之后,最终走向辍学。
4.个体方面
(1)厌学情绪是隐性辍学内部推手
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初中生厌学行为日渐普遍,有着或者曾经有着厌学行为的学生人数超过一半以上,厌学位居隐性辍学个人因素的首位。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内驱力,又加上学习不得法,基础薄弱、学习成绩常常失败,刚性单一的评价体系使其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自尊心和进取的信心,然后形成厌学,造成学生隐性辍学。在调研中遇到某个案,尽管学校领导、教师多次深入学生家中家访,但学生仍无动于衷,坚持不再回到校园。
(2)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是隐性辍学的助推器
初中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这个关键期,成长中的个体逐步认同社会规则,形成社会和自我的同一感,形成自我角色认同。而且,他们希望张扬个性,获得独立自主的权限;他们乐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希望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他们对家人和老师有一定依赖感,但又常常带有叛逆心理,同伴是这一时期核心的重要他人;他们渴望摆脱幼稚的形象,贴上成熟的标签,所以故作深沉;繁重的学习任务,单调的学校生活令其感到一定压抑,产生厌倦和逃避的心态,演变为隐性辍学[1]。
(3)需求得不到满足是隐性辍学的内驱力
长期以来,考上大学、找个好的工作是大多数孩子读书的价值追求,但由于农村办学条件不尽如人意,加上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育教学方式单调枯燥,教育质量不够乐观,而且农村初中后教育出路少,大多数学生的升学需求得不到满足,严峻的就业形势又挫败学生的进取劲头。再加上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遭受了老师和同学的讽刺挖苦、歧视、压制打击等,伤害了自尊心,体会不到自我价值感。学生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容易产生放弃学业的念头。
(4)同辈因素是隐性辍学的助燃剂
农村初中生的辍学还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既包括同学,也包括在社会上认识的其他同龄朋友。同辈对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同辈欺负上,也就是同龄朋友对其生理上的欺负和心理上的歧视。有的同学在学校被歧视或者遭到暴力行为,产生逃离学校的行为。另外同辈对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影响还表现在同辈习得上,也就是不少农村初中生受到同龄朋友的不良习惯或行为的感染,在效仿和从众心理的支配下产生逃课等辍学行为,从而踏上辍学的道路。而且由于身边其他辍学同伴进入社会后,显得很“自由”,不再像在学校上学时有学校和老师的管教束缚;有些学龄人口外出务工“衣锦还乡”等,都会刺激、吸引部分厌学的农村初中生,也跟着逃离学校。
课题组仅仅是根据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学理上的归因分析。实际上,对于隐性辍学的个案而言,原因通常可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不同的隐性辍学的农村初中学生个体因材施教。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各方都要切实负起责任,相互鼎力配合,自觉履行义务,积极改善“隐性辍学”状况,让所有的适龄青少年都能切实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壮.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状况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19).
[2] 武林剑,崔国富.农村中小学辍学问题的政策学分析与审思[J].教学与管理,2012(3).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