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新审视

2015-04-08熊伟荣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实效性道德

熊伟荣

提高德育实效性,是科学理性在道德教育的泛化和功利主义的错误导向,实践中无法计量也不易操作。当前最须关注的是学校德育是否“合乎道德”,并随时纠正我们的教育行为,避免误导和损害学生的道德发展。合乎道德的学校德育应更多的从学生的个体道德需要出发,采取民主和尊重的人文德育方式,唤醒、激活与弘扬学生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真正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并使学生终身受益。

合乎道德 实效 审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上升到了国家的战略层面。值得思考的是,学校德育工作一直在加强,同时也伴随着非议甚至是批评,其中,指责最多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差”。于是,我们在有关德育的行政部门文件或基层学校计划里,最常见到诸如“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表述。实践中,学校也从常规纪律、活动、课程等方面去努力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提出“遵守纪律究竟是为了什么”、“轰轰烈烈的活动效果如何”、“到底该怎样去尊重儿童”、“如何在自然状态下开展教育”等有关学校德育内容、方式方法的质疑。在常规思维下,“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天然的正当性,是真理性的概念,我们从不质疑。但笔者认为,对“提高德育实效性”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有助于澄清我们德育认识的固化思维与现实困惑。

一、提高德育实效性无法界定也经不起推敲

谈及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是何谓德育实效性。讲实效性一般涉及两个维度,一是短时间内取得更多的成果,即所谓低成本、高效率;二是成果必须合乎目标价值。人们批评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也多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如认为学校在德育工作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收效甚微,看不到多大的显性成效;还比如反映在学生身上,依旧是不守纪律、责任心差等品德问题,认为德育没有达到其预定的目标,甚至有的还跟学校升学挂起钩来,认为学风差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德育没有实现“生产力”(实际中往往用分数衡量),就认定学校德育实效性低。

就如我们经常批评分数不能体现学生的真正素质一样,德育也是如此。我们对要求德育效果立竿见影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德育实效确实无法精确计算。尽管教育部门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对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目标,但我们在考核学校德育时,还是无法用数据来评价,如学校投入多少德育资源,开了多少德育课时。我们依据的只是模糊评价和经验判断,如一般没有出现大的学生事件,就算合格或良好;如果活动开展比较频繁,就称得上优秀。问题是,优秀就代表学校德育实效高吗?现实却不见得。德育规律告诉我们,德行的养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往往要经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最后形成比较稳固的道德品质阶段。德育效果的长远性和延迟性,说明现有的德育评价方式无法准确评估其“实效性”。再者,就算德育评估指标科学且全面,而影响学生德育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比较,一般城市学校要优于农村学校,背后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农村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要远远高于城市学校。因此,德育不同于智育,难以归因也无法简单计量,“德育实效性”是一个虚假的概念,“提高德育实效性”自然也成为一句谁都在讲却谁都又讲不清楚的“口号”或“宣言”。

二、合乎道德是衡量学校德育有效性的价值底蕴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或者说德育工作的实效崇拜,是科学理性在道德教育的泛化和功利主义的错误导向。那么,不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否就意味着学校德育工作失去方向和动力了呢?其实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相反,我们应警惕那些打着“提高德育实效性”旗号的各种德育秀。国家已经明确规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由于学生个体千差万别,在通往德育目标的路上,我们最须关注的是学校所有的德育内容和方式方法是否“合乎道德”。只有在合乎道德的前提下,学校德育工作才谈得上有实效,否则,不但无效,甚至有害。借用赵汀阳的论述,“道”意味着任何一种事物本然的存在方式,人的道即人的生活;“德”是道德可能发展方式,或者说是道的最好表现形式[1]。因此,合乎道德的学校教育,并不仅是遵从某种德行规范,更体现为个体创造性的道德生成。况且,人的道德品质是知情意行相统一,道德情感和品行需要真实的道德生活和交往来养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中不存在与学生德行无关的教育或活动,学校中每个人、每个部门的工作和服务都要合乎道德。就学校德育而言,从主体上,学生是道德生活的主体,所有为了实现学生的自我德性、使其具备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向和能力,都是合乎道德的教育;从内容上讲,应摒弃单纯为了掌握各种规训的道德知识目标,而是培养具有理性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学生;从途径上讲,道德的学习必须始终在生活中“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2]。这些都可以作为评判学校德育是否合乎道德的准则,学校德育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其实效性的高低,而在实施中多大程度上合乎道德。

三、反思当下学校“不合乎道德”的德育实践

学校德育是一个不断走向合乎道德的过程,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期望或保证所培养的学生个个德性高尚,因为影响学生道德形成的因素太多,但这不代表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反思学校的德育实践是不是合乎道德,并随时纠正我们的教育行为,避免误导和损害学生的道德发展。厘清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合乎道德的观念、内容、方式方法,可能比追求学校德育实效性更有意义。

1.偏重规限与控制

学生进入学校,首先体验到的是各种严格的戒律:不准追逐打闹;不准大声喧哗;不准顶撞老师……笔者在基层做班主任时,在学生的入学教育中,学校就要求宣传“十不准”,以规范学生的日常在校行为。具体到班级和课堂,各种规则也“细致入微”:举手时肘关节搁在桌子上,不能举太高;双手背后放好……网上搜索,五花八门的各式校规班规更是“雷人”:禁止看湖南卫视;违纪罚款;刘海长过眉毛不许上课……学校的这些规则往往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更好地教育管理学生。但细想一下,学生不是一个物件,任由成人摆放;学生作为有生命的独特个体,我们制定的各种规则,在训练学生达到要求时,也限定和控制了学生的天性和自由,更别说对学生的尊重。笔者去到一些学校,特别是中学,感受不到应有的奔跑、嬉闹、活泼的青春气息,相反,是一种安静得令人压抑的死气沉沉,像是一个严谨有序的成人世界,一群群小大人在规规矩矩地前行。有人曾尖锐地指出,现在的教育是“不许”的教育而不是“许”的教育,我们制定的规则更多的是禁止学生做什么,而不是引领学生做什么。学校作为一个集体存在,不是不要规范,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初衷,不代表控制学生天性和自由的合理性。合乎道德的学校规则应该充分考虑人的自由发展,即每一个具体真实的个人,基于人格的独立和平等,在遵守社会理性规范的前期下,依照自己自觉自主的意志而充分展开自己的生命活动[3]。

2.一味活动与表演

在“提高实效性”的追求下,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可谓丰富多彩,但也一直伴随着是否合乎道德的争议,更有人批评学校很多德育活动过于形式化,一场场“德育秀”的表演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和扩大学校知名度罢了。就拿学校仪式教育来说,往往关注的是外在要求,如着装统一、站列整齐、口号标准等,台上是各方嘉宾。开展时,“首先请……致辞”“接下来请……致辞”“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讲话”,整个活动过程中,讲话的是各级领导,主持人是教师,学生只不过是陪衬的工具。前些年重庆一位校长为唤醒学生感恩的心,当众下跪为母亲洗脚,也惹得很多争议。赞同者认为孝敬父母,即使做秀也无妨,只要德育结果有利,过程的做秀又何妨。反对者认为感恩太沉重,需要细腻而合乎道德的反思,德育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学生的眼泪会很快在寒风中风干。其实,德育最不能做的就是做秀,如果校长在家天天为母亲洗脚,碰巧又无意被发现,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体验可能更自然而真实一些。班级的德育活动也是如此,学校组织初一学生观看初二年级的德育活动“模拟法庭”,活动请来了教育局、法院的领导;学生按照事先经过多次排练的程序照稿宣读,表演的孩子一个个一本正经,面部表情僵硬呆板;更可笑的是法庭没有任何辩论,没有任何异议,没有任何取证,无论是犯罪嫌疑人还是他的辩护律师,都一律低头认罪,而且态度极其诚恳。身边就有学生低声说:“太假了吧!”本来教育者希望借助这样的德育活动来教育学生,结果反而让学生看到教育者精心策划的虚假。与其“表演”,还不如让学生去法庭旁听一次真实的案件审理,远比这样的模拟法庭活动有效果。学生的道德生活不需要预设和扮演,任何合乎道德的学校德育活动,在于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通过真实的情感体验深入学生的心灵,而功利式的应景德育活动反而会误导学生的道德情感。

3.简单计量与评判

走进学校,我们都能看到专门有一些小墙壁,上面写着全校各班级的“一日常规评比”,以表格的形式记录着各班纪律、文明、卫生等得分和扣分情况。这种管理方式还延伸到班级,在许多班级的墙壁上,也贴有各式各样的评比表、成绩栏,表现好的就在该学生空格里粘上“红花”或“红旗”,有的粘满了,有的全空白。用评比、检查、扣分来代替教育,佩戴红领巾是为了不被扣分、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据2009年4月13日《华商晨报》报道,9岁的小东在沈阳市皇姑区某小学读3年级,4月10日放学后小东在路边捡到50元钱马上想到要把钱交给学校。可小东让妈妈把50元钱换成10张5元的,想分10次交给学校,因为拾到5元钱交学校就可以给班级加5分。在简单计量的道德评判方式下,小东“聪明”的举动却是扭曲的,我们看到了不合乎道德的管理方式造成学生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为了学校管理的方便,学校重视的是班集体的排名、各类评比的结果、竞赛中的荣誉等,却忽略了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帮助和教育。这种评价方式看似规范了学生行为、取得了一时的管理实效,其实并不道德,也不稳固,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养成。

学校德育的不够好,是因为我们的德育不合乎道德。如果一味陷入德育的实效性崇拜,急功近利的思想反而会违背德育的本质、损害学校德育工作。对学校德育实践不合乎道德的检视,就是为了进一步明晰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正如檀传宝所言,德育的本质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探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学校德育应更多的从学生的个体道德需要出发,采取民主和尊重的人文德育方式,唤醒、激活与弘扬学生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真正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并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的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实效性道德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