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账号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影响及应用
2015-04-08陆玥罗双发
陆玥 罗双发
摘要:微信公众账号作为一个开发平台,以其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平等性、互动性等优点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职业指导信息化,需要高校就业工作者加强自身的媒体素养,更好地发挥微信平台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作用。
关键词:微信 公众账号 大学生职业指导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智能手机作为一种融合了电脑与手机功能的电子设备逐步走入普通人的生活。随着智能的手机的不断普及,微信作为一种崭新的沟通交流方式,逐步取代了电话和短信,成为一种流行的交流方式。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智能手机上运行的聊天工具,可以通过运营商的网络或wifi通信来发送信息,信息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等。目前,微信在全国已获得了超过3亿的注册用户,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为重要的手机应用之一。
随着微信用户数目的不断增长,微信公众平台对普通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这是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人必须关注到的趋势。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大学生职业指导领域,极大地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内容和功能,满足大学生就业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发挥网络的交互性优势,为大学生与学校、用人单位之间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就业指导。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我们可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互动工具,最大化把相关职业指导信息传播给服务对象。
二、微信公众账号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的机遇
1.微信的开放性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一个开阔的平台
大学生处在一个知识更新快、信息量交流迅速的文化氛围中,所受传统束缚较少,容易形成新的观念和看法,他们的创造力,接受新事物能力增强。近年来,以web2.0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随着大学生电脑拥有量的增多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探索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体验。许多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络检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利用空间日志、微博等2.0工具与他人交流互动,并乐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人分享。网络新技术正在渗透大学生的生活,并影响着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加工的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范围,这些影响又将会对他们的学习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因此,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里,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就应紧贴时代的变化,充分应用多功能大学生职业指导微信平台可通过网络更新最新的职业信息以及最贴近市场变化及时传播给求职者和企业,突破了以往存在的诸如场地、信息发布等的局限性,实现了“即刻传递”,为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开阔的平台。
2.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信息是进行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便捷手段
目前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仅限于开个会,作个报告,介绍一下形势,宣传一下政策。没有后续的跟踪,更没有利用现代网络化时代,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平台、如博客、微博、微信、专题网址等技术策略有力推介职业指导。其实,随着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失业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瞬息万变,使传统的职业指导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但当前职业指导方法技术多数局限在单一的岗位匹配、简单的信息发布,以及直接创造和维持就业岗位上,信息化程度不高,更新不够及时,且信息采集不够全面、规范。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里,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就应紧贴时代的变化,充分应用多功能的电子信息平台,通过网络更新最新的职业信息以及最贴近市场变化及时传播给求职者和企业。在目前的“新媒体”时代,各种沟通交流手段层出不穷,博客、论坛、QQ、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各自红极一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逐渐取代电脑成为大学生身边最为活跃的电子设备,微信则由于其费用低廉、交流方式多样化等优势逐步取代其它交流手段。如果把微信当作高校进行就业指导的载体,微信方便快捷的优势将得到全面发挥。借助微信便捷的客户关系管理,高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量丰富的信息发送至学生的手机,以最小的成本将信息传播至学生。同时,学生也不需要按时到学校指定的地方进行咨询,而是打开手机就能获取信息和寻求帮助,也节约了学生的时间成本。
3.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大学生职业指导领域,可以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第一,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建立发挥整合资源,将企业优秀的资源运用到职业指导工作中,通过在平台建立就业虚拟市场,学生都能通过平台了解最新就业指导动态,阅读相关的就业指导文章,观看网上就业指导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全社会、多功能的服务窗口,扩大大学生人就业途径。第二,利用网络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等特点,满足大学生就业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发挥微信网络的交互性优势,为大学生与学校、用人单位之间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推送即时信息,同时有效收取师生、用人单位的反馈和意见,迅速解答疑问,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与咨询等。第三,微信平台还可以极大地贴近职业指导服务对象的生活内容,实现个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使微信平台成为大学生身边的职业指导专家。
三、微信公众账号为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带来的挑战
1.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性为大学生职业指导增加了难度
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指导存在着一种狭义的理解,产生这种误解与职业指导单纯追求“就业率”的功利化目标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受制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段和载体。例如,职业指导信息的网络化上,高校没有统一的规划、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这块工作。其实,实现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职业指导信息的全面把握和正确应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职业指导信息网络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良莠不齐、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也可会导致大学生求职成功率不高甚至有被欺诈的可能。
2.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传播渠道的迅速发展对现有体制就业指导模式的冲击
在职业指导信息的合理应用上,缺乏对职业指导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与整理,没能为大学生准确、有效地利用各类信息提供便利,这样使得学生所获得的招聘信息有限,缺乏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大学生各自的异质性,每个个体从微信公众账号接收到的信息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如果不能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这些不良信息和教育者所发布的正确信息掺杂在一起,将会对大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削弱甚至抵消就业指导的良性效果,面对众多“社交网络”的冲击,高校的就业指导出现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弊端,其自身改革速度严重慢于新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节奏。造成接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的自身意识与其教育环境的严重脱节。目前,高校对于如何在微信等“社交网络”主宰全球信息传播的环境下改革自身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开展,将会在未来面对更多的冲击。
3.微信公众账号信息传播对高校就业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提出新要求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一旦注册了公众账号,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其本身就必须同时身兼教育者与媒体的双重职能。基于微信平台操作的简洁性和易用性,高校工作者的媒体素养,特别是其运用创新能力,在一定的字数或一段时间的语音之内正确、清晰地发布信息的能力的发挥决定了高校通过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成败。
参考文献:
[1]杨华春.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J].理论观察,2010,(6).
[2]赵立新.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启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陈钦华,钟云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G].大学生与就业,2006,(6).
[4]龙坚毅,陈泗林.手机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J].信息化教学,2010,(10).
[5]宋姣.简论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力[J].传媒观察,2009,(3).
[6]刘新跃,张筱荣,魏骅.注重运用新媒体推进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J].经济师,2012,(1).
[7]高曙先.浅谈新媒体视阈下的“90后”高校毕业生就业[J].北京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