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研究
2015-04-08武玉红
武玉红
摘要:为了摸清我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相关情况,并为我校未来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相关对策与建议,笔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实践以及时代价值,随机对我校2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认同度较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较为一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理论认同度较低。鉴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既要做到用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也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当然更需要增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艺术性。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度
为了摸清我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相关情况,并为我校未来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相关对策与建议,笔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实践以及时代价值,随机对2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认同度较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较为一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价值认同度较低。当然,也不否认个别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任何价值。具体情况见下表: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认同度较高
大学生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认同度较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我国目前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与时俱进并顺应时代潮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精神激励与价值凝聚作用。
我国目前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中共十八大之所以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此。上表问卷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民主”的时代价值认同度为58.3%,对“自由”的时代价值认同度为51.4%,对“法治”的时代价值认同度为55.8%,说明了大学生对“民主”“自由”“法治”等价值观念的期盼,也说明了时代对“民主”“自由”“法治”等价值观念的呼唤。实际上,正如受访教师所说,没有全国人民公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的安定团结、稳定有序将无从谈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与时俱进并顺应时代潮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精神激励与价值凝聚作用。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与时俱进并顺应时代潮流,并不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遵循西方国家提出的“普世价值”原则,而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该自我封闭,应该以开放的气度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此,有两点需要作出说明:首先,随着国际国内新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该与时俱进的注入相关时代元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并引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阶段性胜利;其次,任何国家的价值观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例外。如果只注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则会陷入西方国家预设的“普世价值”误区;如果只注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性,则会造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孤立于世的被动局面。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较为一般
大学生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较为一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二是用人单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轻视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上表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富强”的理论认同度为23.1%,对“民主”的理论认同度为20.8%,对“法治”的理论认同度为21.9%,均说明了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价值认同度的弱化。就“富强”来说,我国确实在国际GDP排名榜上位居第二,但广大人民群众感同身受的却是与日俱增的生存压力,这与“炫富”一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面对日益拉大的收入分配格局,大学生对“富强”的实践价值认同度渐成弱化态势;就“法治”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在由“人治”向“法治”转型。理论上说,“法治”的核心主体是各级党政机关,其终极目的是由“善政”走向“善治”。但是,实践上某些党政机关仍然还存在着“人治”的影子,这种情况造成了大学生对“法治”的实践价值认同度渐成弱化态势。
用人单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轻视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社会用人单位一般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两个类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要略高于企业单位,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不会产生实际效益,再加上其较长的育人周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想起来讲一讲、忙起来放一放”的不公平待遇。企业单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较低。相对来说,企业单位更重视GDP,更重视利润与效益。通过访谈得知,有些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但是却一直得不到提拔晋升,原因就在于自己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没有牢靠的社会背景。试想,如果这种情况属实并且是普遍现象的话,那么高校费尽气力打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在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不长时间里被瓦解殆尽。实际上,用人单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轻视是造成大学生贬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价值认同度较低
大学生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价值认同度较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不理解;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造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价值认同度的式微倾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不坚定源于对理论的不理解。比如,大学生对“民主”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为19.9%,对“自由”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为13.2%,对“平等”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为17.8%,对“公正”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为17.4%,对“法治”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为18.9%。究其原因,除了上文提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不够丰富完善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深所造成的抵触心理。通过访谈得知,有人认为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了,光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用啊,最需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那些当官的;有人问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给我带来什么,还不是照样找不到工作、买不起房子、娶不起老婆、养不起孩子;有人认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博弈的社会,别人都不学习、也不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自己诚信、友善、敬业,容易吃亏。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深所造成的抵触心理,直接降低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价值认同度的提升。当下社会,公共权力“自我繁殖”日益公开化、“萝卜招聘”遍地开花,以致舆论监督出现“审丑疲劳”,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要求背道而驰,相差甚远。大学生是一个对社会热点关注度比较高的特殊群体,经过多年的学术训练,本身也对社会问题形成了一定的分析能力。这样,当他们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会自觉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因此而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很容易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实际上,大学生存在这样的心理应该给予足够的谅解。因为,中共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三个层次十二个方面,本身就隐含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大众对理性权威的迷失。目前的焦点问题是,如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外显于大学生的日常实践。
四、结语
鉴于大学生实际存在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价值的抵触心理,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良好社会风气的塑造应该同步进行。目前社会上确实存在着腐败官员恶意践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违法违纪行为,但是不能等到国家治理好腐败以后再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是应该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良好社会风气的同步互动,互相补充正能量而不是相互充斥负能量。二是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作用。正如大学生普遍认为的那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实不会给个体带来实际利益,但是它却是个体求真、求善、求美的方向标,必将引导着个体逐步地向着真善美的良好品性发展。三是明确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许多优秀品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的体现。国人对于这些优秀品质的学习与实践尽管不会同步,但是均会不同程度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样,我们就不会再去计较某个人或者是某个群体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子大与小,而会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明确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提高艺术性。通过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不是很高,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问题。这种情况下,是采取润物无声式的“滴灌”教育方式更为合适,还是采取疾风骤雨式的“强扭”教育方式更为合适,值得我们深思。如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不能够提高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
[2]周宏.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理论导刊,2014
[3]袁金勇.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走向内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