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贵州省民营企业资本形成的不足及其对策建议
2015-04-08杨光祥
杨光祥
摘要:在经济社会中,充裕的资本是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贵州省经济基础薄弱,难以筹措足够的资本来发展民营企业。文中通过分析当前贵州省民营企业资本形成的现状以及资本形成不足的主要原因,再针对资本形成不足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 资本形成 融资
1 概述
资本形成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中的储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下,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形成一定的资本形成,产生一定的生产能力的过程和结果。资本形成包括三个基本步骤:①增加实际的储蓄数量,以便为企业积蓄资金;②储蓄渠道通过金融和信贷机构,以便使各种不同的分散储蓄资金为企业所用;③投资行为本身,通过投资,增加资本存量。
在经济社会中, 要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就必须筹措足够的资本。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对贵州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资金方面的问题却成了贵州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近年来,由于国家不断推进西部大开发,东中部地区产业也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从“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看出,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2013年的时候,民营经济在贵州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约为35%,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点。在贵州省民营企业中以贵州益佰制药、老干妈风味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属于贵州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它们在国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尽管贵州省民营企业相比以前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贵州省民營企业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企业规模小,呈散沙状、知名度不高、基础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难以筹措足够的资本来发展经济,使得工业化与现代化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贵州省民营企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贵州省民营企业的发展与省内外同行业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筹措足够的资本来发展民营企业,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升民营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机制,使民营企业持久稳健地发展是改变贵州省经济滞后,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2 贵州省民营企业资本形成的现状
2.1 “富饶的缺口”。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民族文化也丰富多样。此外,贵州省还是全国烟、酒、药材的生产大省,但由于自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贵州省民营企业经济水平发展长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薄弱,民营企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差,同时贵州投资环境差,外资吸引能力不强,还导致内部资金大量外流。尽管贵州省资源丰富多样,但丰富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了“富饶的缺口”。
2.2 规模小、发育程度低、市场融资能力弱。长期以来,贵州省民营企业规模小、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企业效益差、偿付能力弱。近几年,贵州省通过不断健全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创新担保方式、完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等举措,多元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但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与省外同行业相比较,民营企业无论从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市场融资能力、市场成熟度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布会公布了中国工商联评选的最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贵州省只有贵阳宏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家民营企业上榜。
2.3 专业人才匮乏,品牌意识淡薄。竞争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人才是资本,高素质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优势所在。贵州省可以说是一个老少边贫的内陆省份,信息闭塞,导致了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缺少未雨绸缪的竞争意识,这导致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人才储备的意识,忽视人才战略,使得民营企业的人才培养滞后,人才供给不足和对人才的吸引不足,贵州省民营企业人才长期匮乏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
贵州省民营企业家的品牌意识不强,对自身品牌的认识和开发也不足,只关注生产经营,忽略了产品品牌的研发。在品牌意识缺乏的基础上,严重制约了贵州省民营企业取得更长远的发展,使其在发展中丧失竞争力。2008年,贵州省一共有9家企业生产的10个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的称号,但除了“老干妈”来自民营企业外,其他9个品牌全部都是国有企业。
3 贵州省民营企业资本形成不足的原因
贵州省民营企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如传统落后的经营模式、政策的倾斜、企业融资难、人才匮乏等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政府方面的因素。贵州是一个内陆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实力较弱。贵州省民营企业与省内国有企业相比较,呈现规模小、散沙状、市场抗风险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差、知名度不高等特点。政府没有多余的财政资金投资民营企业,另外政府依靠财政融资能力也较弱,就算政府有多余的财政资金,政府也不愿意对民营企业进行投资,因为民营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全省经济发展效果不是特别显著,政府宁愿大力投资国有企业,如在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贵州没有一家民营企业上榜,只有国有企业贵州茅台上榜。此外,政府政策制定者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多数政策以国有企业为重,坚持国有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使得民营企业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所有制”的歧视性待遇,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3.2 市场方面的因素。截止2013年10月末,贵州省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0037亿元,比年初增加1679亿元,同比增加了315亿元,同比增长22%;各项存款余额12807亿元,全年新增存款首次超过24000亿元,较年初增加2238亿元,同比增加了659亿元,同比增长了24%。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全省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月达5014.25亿元,其中存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27.66亿元。虽然企业贷款较以前有所增加,但是在贵州省民营企业的发展中,仍存在贷款难的困境,由于贷款存在风险性的问题,所以银行对贷款非常谨慎,特别是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且成本高、收益低、周期长的民营企业的贷款。银行与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不知贷款人的信誉和还贷能力,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考察贷款人的情况,这加大了银行信贷部门的运营成本和风险。
此外,民营企业除了遭受到“规模小”的歧视,还遭受到“所有制”的歧视,使得民营企业贷款更加难以进行。在贵州,农村信用社成了金融市场上一个特别有效的正规金融组织。当前,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竞争,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贵州省民营企业贷款难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都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的,试图获得最大的利益,对风险大、收益小的农村贷款尽量避免甚至不发放,客观上形成多数金融机构的资金只存不贷,从而导致大量资金外流。此外,由于贵州省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吸引外资难的问题。
3.3 企业自身方面的因素。就贵州省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来说,多数民营企业都存在着产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企业内部组织关系不稳定、管理层次不清晰;传统的家族经营模式不具规模性和计划性,在质量和财务等方面没有严格的标准规范,更重要的是企业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模式去指导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这一流程;人才机制的落后和不重视使得企业在发展中人才匮乏,缺少实用型人才,缺乏活力与创新的思想观念;企业管理者求稳求定,惧怕风险的守业思想根深蒂固,不敢创新,缺少品牌意识;另外受贵州省落后的经济社会与信息闭塞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也导致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产生满足当前的成就,安于现状的心理。这些问题也成为民营企业资本形成的障碍。
4 针对贵州省民营企业资本形成的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4.1 政府应当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制定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当前民营企业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民营企业在整个贵州省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越来越大。首先,政府政策制定者必须转变观念,放宽政策,落实政策,制定一些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少民营企业税收负担,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正常环境,同时加强招商引资,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内资和外资的注入,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助力,也减少内资的外流。其次,制定和完善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制度,拓宽民营企业贷款渠道,积极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尽量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此外,政府还要完善金融监管职能,不要让民营企业继续遭受“规模小”、“所有制”的歧视。因为贷款难,造成资金链断裂,迫使企业倒闭。与此同时,政府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创业和经营等方面的指导,为贵州省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政策。
4.2 转变观念,引入竞争机制。针对贵州省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金融部门不应惧怕风险,完全以营利为目的,在政策上为作为贵州省经济发展主体的国有企业筹融资有大幅度的倾斜。金融机构积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的信贷担保体系,提升民营企业的信贷担保能力,提高民营企业在信贷市场的比例,拓宽民营企业的信贷渠道,鼓励和推广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到银行贷款来发展企业,为民营企业筹融资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引入金融机构竞争机制,银行金融机构应和其他非金融貸款机构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贷款主体多元化,从而为民营企业筹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
4.3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企业融资能力。首先,管理者必须明确产权结构,启用现代管理制度;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在思想观念上转变,摒弃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增强自身素质,改变落后保守求稳求定的守业思想;其次,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有增强人才储备的意识,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当前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质量和服务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留住了人才,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再次,敢于创新,培养企业自身产品品牌。民营企业自身要想做大做强,走出贵州,与省外一流民营企业齐头并进,就要敢于创新,同时不可缺少的是要有品牌意识。民营企业管理者应打破地域的限制,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来定位自身的品牌,加大对核心产品的研发,通过各种渠道推广自己的核心产品,让更多人接受并认可,这样民营企业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栋梁:金融危机对贵州省资本市场的影响启示[D].贵州民族学院,2010,8.
[2]陈英葵,张琴.贵州民营企业现状及发展战略路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0(1).
[3]蔡寅春.我国民族地区企业资本形成不足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途径[D].西南民族大学,2010.
[4]白兴虎,张荣立.贵州省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
[5]钱津.论加快贵州省新型工业化步伐[D].贵州财经学院,
2011.
[6]何跃勇.贵州省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7.
[7]王计娥.贵州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社会主义与贵州科学发展,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