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5-04-08字庆锋
字庆锋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受到社会转型时期负面因素的影响,加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传媒负面信息的泛滥,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需要教育工作者找出问题的症结,以便采取有效对策。
关键词:价值观 理想 责任感 挫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大学教育阶段,人生价值观是提到最多的词,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不稳定时期”,如何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这项课题不断地被重提。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在生活上、学习上为学生做好表率,同时要认真钻研这一教育课题,坚持价值观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1.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
1.1.1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
当代大学生对新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且大多数人都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形式,多半大学生都支持党政决策和社会主义理念。在对外事务中,更表现出积极爱国的一面。
1.1.2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
大多数学生都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他们思想独立,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已不能满足其求知欲,很多人都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介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拓宽知识面,独立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多学本领,融入社会,适应竞争”这一理念已经被大部分人认同。
1.1.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的
他们都希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大多数人都充满正义感,有责任心,并且都开始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1.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1.2.1 人生理想的缺失与个人主义的抬头
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个人主义的现象,表现在:漫无目的,生活懒散,凡事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1.2.2 拜金主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论,崇拜金钱,把金钱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具体表现为:参加集体活动要问有没有钱发?打扫卫生要问有没有钱给?崇尚那种宁愿在宝马里面哭泣也决不在自行车后面欢笑的金钱观,“钱”成了行动的指挥棒。
1.2.3 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
近年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个别大学生的高消费、高享受的追求已经格格不入了。在个别大学生心里,苦干、实干、节俭那是傻瓜做的事情,把不学无术,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看成是大器和仗义。推崇享受才是硬道理,所以逐渐产生了价值偶像的错位。
2 如何做好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
针对以上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时,我们不得不反思,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灵魂指导,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2.1 树立崇高理想
部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把不劳而获看成是成功的“捷径”。学习上,向六十分看齐;生活上,向名牌看齐,买名牌手机、电脑。全然不顾家庭情况和个人负担,盲目追求时尚。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只有依托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引导,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如演讲比赛、红歌比赛、创业大赛等,帮助他们认知自我,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因为校园文化对校内师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内容,构建积极健康向上校园氛围,如通过职业、就业专题讲座、优秀校友会等形式,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创设一个严谨、务实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环境。辅导员则要充分利用好班会、主题班会、课外交流,积极营造乐观向上的氛圍,鼓励同学们参加各种活动,锻炼才干,确立学习目标,生活目标,找到大学生活的源动力。让他们意识到几年后的生活是今天的我不断努力的结果。
2.2 坚守脚踏实地的精神
浮躁成了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大学生无疑是易受害的“高危人群”,部分人渴望一夜暴富,天天玩电脑游戏但却渴望日进斗金。学习上,把希望寄托给周围的同学和任课教师。工作上,稍有不如意,就跳槽——跳槽俨然成了一种自我炫耀。几年下来仍未找到自己的“根据地”。古人云:“躁心浮气,浅衷狭量。”唯有“宁静致远”。这就需要教师能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认识到“大学生”不是享受某种特殊待遇的标签,更不是躺在功劳簿上的特殊人群,也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结合对职业的认知,对未来的憧憬,做好学生的目标定位工作。在学习上,不要得过且过,应该追求上进,不满足于只完成任务,努力提升自我;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不逃课、旷课,不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在劳动上,对学校安排的公益劳动积极参加,不敷衍了事。在未来面对就业时,要切合实际,不能因为工作累或是工资少,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结果;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有勇气和团队精神。在生活中,不要贪图安逸,不追求超前消费;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自理能力。
2.3 修身养性,完善人格
如何让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课堂教学、渗透大学生活、滋润学生心灵,始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难点。
从本质上讲,一个人要健康成长、成才,离不开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培养自身的高尚情操,提高自身修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发挥好班级的互助作用,发挥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引领作用,积极了解学生思想动向。
第一,充分利用好每学期“多读一本课外书活动”,让学生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如新生入学之初,向同学推荐《完美大学必修课》、《围城》,评选每学期的假期实践报告等。
第二,积极鼓励同学参加假期实习,大假兼职,锻炼沟通能力。
第三,关注弱勢同学思想动向,多和内向、保守的同学交流谈心。
心理健康是人才成长的基石。相对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来说,校园环境比较单纯,大学生正处在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心理上虽未完全定型,但正逐步趋向成熟。而远离父母后独自面对形形色色的同学和老师,难免心生孤寂,各种问题也纷至沓来。这个变化需要学生自己去适应、去处理,在学习适应的过程中要重新构建心理结构,重树生活信心,找到心理平衡点。
2.4 培养责任感,强化团队精神
责任教育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内容。很多大学生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就自暴自弃,丧失生活的目标;在部分思政德育课上,一些教师抱着教材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坐在下面玩手机、看视频,充耳不闻;对于主流的价值观点,逆反心理还促使许多学生找来网上的信息,加以反驳,全然忘记了父母的期盼,老师的教诲。借助与每周班会,根据每段时间同学的综合表现情况,自设主题,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让他们明白,毕竟考上了大学,前途光明。虽然你没有发财又很想发财,但只要努力,艰苦奋斗,勤俭持家,虽然不富裕,可还是乐于助人,亲戚关系融洽,同学朋友们喜欢与你在一起——这种善良品德、气节操守、为人处世都是你弥足珍贵的财富。不论班级中安排任何事务,让同学各负其责,责任到人,让他们感觉受到重视,得到信任,通过努力赢得尊重。
用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强责任感建设。在学校中,同学关心班集体的荣誉,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例如:运动会,班级联欢会、主题班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同学不当回事,但在大部分同学的积极带动下,同学们参与集体活动都很踊跃。正如丘吉尔所说:“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2.5 完善挫折教育
“天之骄子”是人们给大学生的高度评价,如此高的评价已经伴随着大学教育逐步普及而消失殆尽。面对现代大学生就创业的困惑,有的人迷茫了,消沉了。再加上各种舆论和媒体的负面报到,给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带来严重损害。
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学会面对,学会调整。如果遇到挫折便心灰意冷,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那么,人的一生将会一无所成。因此,需要教会他们直面挫折,挫折使他们又多学到了一些在通常情况下无法学到的知识,是使他们更加倾向成熟的一种有效途径。吃一堑,长一智。指导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成长,在顺境中成才。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例如:在汶川地震中那些感人肺腑,自强不息的故事。只有这样,他们才懂得如何面对挫折,才能正确地正视挫折。
要让高校课堂成为弘扬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这是近来教育部、高校教师及社会公众达成的共识。而在现实中,多元化的网络知识和社会思潮已经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造成了冲击,其次还有许多隐性的因素我们未可知,因此,要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这件事,同时也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自觉实践教育,引导其坚持探索和求知,让他们关注细节,从身边小事做起,踏实务实,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这个基础上,高校再辅以强化和疏导,培养其独立思维能力和对真善美恶的判别能力,进而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美]德里克·博克(Derek Bok)著.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吴云助.东亚教育改革与教师素质培养“第一届东亚教师与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J].教师教育研究,2008,20(4).
[3]李德显.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文化意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8).
[4]生本教育体系研究课题组.坐看云起时[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5]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