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地位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2015-04-08张政霖

时代金融 2015年4期
关键词:日元货币体系

张政霖 及 悦

(1.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2.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2007~2009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突显了现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美国在利用货币扩张和财政扩张转嫁金融危机的同时,也降低了美元价值储存的可信性,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为缓解美元本位下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和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加快本币国际化进程,美元的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地位面临严峻考验。由于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结算货币、外汇交易货币,全球相当大部分的财富都与其密切相关,美元地位的变动必然会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回顾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演变,分析其发展趋势,对于减少美元地位变动对各国造成的损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演变

(一)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美元崛起

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国际金本位制,使英、法、德、意、日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力遭到了严重地削弱,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地位都处于衰落之中,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也难以保全。相比之下,美国由于本土经济未遭破坏且大发战争财,积聚了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美国为了打击英镑,扶植和提升美元的国际地位,恢复了一战前实行的金本位制,显示其具备保证美元稳定的强大实力。由于美国在黄金储备、经济资源及货币稳定性等方面已无国抗衡,美元受到各国青睐。在此基础上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进一步起到了操纵和控制国际经济秩序,掠夺和牵制其他国家,不断进行对外贸易扩张和资本输出的目的,为其谋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铺平道路。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分裂竞争、动荡混乱的无政府状态,国际金融秩序更加的不稳定,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建立一项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结束世界金融领域的动荡形势,成为国际社会迫在眉睫的任务。1944 年7 月,44 个国家聚首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议战后经济格局的重建。美国依仗其经济政治实力的攀升和黄金储备的强大优势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为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会议最终通过了以美元为导向的《布雷顿森林协定》。该协议规定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将美元作为最主要的世界储备货币。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和运行机制,最终奠定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三)牙买加体系并未动摇美元的核心货币地位

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由于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特里芬难题,注定了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最终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牙买加体系产生。牙买加体系虽然削弱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和黄金的地位,且出现了马克、日元等外汇储备多元化趋势,但却无法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主要表现在:国际货币本位制由黄金美元本位制更换为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仍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占有最大的比重;虽然理论上允许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但是相当多的国家还是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美元在各种货币职能方面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占50%以上的比重。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核心地位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社会对美元的质疑增加

1.美元的巨额双赤字弱化了美元的可信性。美国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弱化了美元的可信性。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美国持续经常账户逆差且不断恶化,2006 年达到了巅峰,经常账户逆差为8026 亿美元。虽然2006 年之后的几年经常项目逆差有所缓和,但未明显改善。与此同时,美国财政赤字也逐年恶化,次贷危机暴发后,为减少对美国金融体系的打击,美国政府动用八千亿美元的财政收入救市,使得2009 年财政赤字达到了1.42 万亿美元。美国的双赤字使美元在危机之后几年内持续贬值,使众多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利益受损,进而加剧了各国政府减少美元储备比例的强烈愿望,越来越重视储备资产多元化。这无疑弱化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2.特里芬难题依然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虽然摆脱了“双挂钩”的束缚,但由于美元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各国政府在利用美元流动性的同时,也承担了由美国贸易逆差和美元贬值带来的风险,新的特里芬难题就随之出现了。美国在构建金融帝国满足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对美元流动性需求的同时,也制造了巨量的金融泡沫和对内对外债务高墙,将巨大的货币和信用风险流散到各国。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平等引起各国不满,减少美元使用、摆脱美元控制的愿望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3.中心——外围框架下的利益不对等动摇了美元地位。在当今的国际货币格局中,美元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享受着巨大的利益,如攫取大额的铸币税、在不受限制的向世界各国举债的同时,通过美元贬值减轻债务负担;其他外围国家则承担了更大的成本和风险,如汇率风险、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美国利用这种收益风险不对等来干预别国内政,强行给其他国家增添额外的条款;美国利用这种不平等交换和其价值转移来寻求着自身的发展,而外围国家的发展只能是不发达的发展,只会变得更加贫穷,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这一现实引起了外围国家对美国的不满,推动了外围国家争取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美元的地位动摇。

(二)其他国家货币对于美元的威胁

1.欧元对美元的威胁。上世纪末,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演进,欧元应运而生。欧元凭借其庞大统一的金融市场、扩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市场规模等优势而竞争力和吸引力。此外,单一货币和物价稳定政策也使欧元保持了向好的发展态势。第一,单一货币降低了货币流通和管理的成本,消除了因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促进了贸易发展和投资增长,最终推动了单一市场的形成,并创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提高了效率。第二,欧洲中央银行实施的物价稳定政策有助于价格机制和利率机制的正常运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的运作效率。如今的欧元依托强大的欧洲经济势力,在短短数十年的发展中,呈现出勃勃生机,不仅成为美元最强劲的对手,而且对国际货币体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日元对美元的威胁。日元的国际化进程贯穿于新的国际经济格局的形成中,日本依托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立足于寻求更高的国际地位和更大的金融利益,从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和深化金融改革政策入手,逐步推进日元的国际化。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的优势资源和广阔市场,占据了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带动了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进而加快了日元国际化的步伐。日本政府一贯采取的谨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证了平衡的国际收支,实现了对外贸易的盈余,有了充足的外汇储备的保障使日元的国际化大放异彩,对美元的货币地位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3.整合中的亚洲货币对美元的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更加清醒的意识到仅仅依靠单个国家的货币根本无法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渴望加强金融合作、维持汇率稳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随着亚洲内部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的数量不断增长,区域经济逐渐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整合亚洲货币的构想应运而生。随着亚洲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韩元、泰铢、人民币等亚洲货币在国际贸易交往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尽管亚洲货币的整合将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发展的过程,但依现在的经济形势看,在未来,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是带动世界经济的引擎。只要我们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彼此间互相信任,相互合作,亚洲货币将在对外交往中享有更大的主动权。

三、美元的未来发展趋势——美元依然是世界货币的核心

(一)世界各国对美国的融资削弱了双赤字对美元的影响

由于美国的核心货币地位,美元是最主要的储备、交易和结算货币,各国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美元资产。各国的美元资产只能以存款、债券等各种金融工具的形式存放在美国,这就使美国在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入国的同时,形成了全世界最大、最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顺利实现美元的不断回流。这样,美元在美国国内外的流动形成一个循环系统,削弱了双赤字造成的美元地位下降的消极影响,使得美元不但没有被巨额的双赤字所拖累,而是走在世界前列,牢牢占据着国际货币的核心地位。这才是使美元真正走强的根本所在,只要这些条件不改变,美元的霸权地位就不会改变。而双赤字并没有改变这些条件,因而美元在国际货币的核心地位也不会因双赤字而终结。

(二)其他国家货币不构成美元的绝对威胁

1.欧元的缺陷。尽管欧元对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但是由于欧元体制的先天缺陷,使其不会对美元产生致命性冲击。欧元区的最主要缺陷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二元性。由于欧元超主权货币的属性,使得欧元区各国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一切货币政策的制定均由欧洲中央银行(EBC)统一完成。因此,各国没有调整各自利率的主动权,进而对汇率的调控也无能无力,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通货膨胀和汇率下调无形中减少本国的债务。当金融危机来袭时政策工具的选择受到约束,抵御冲击的能力明显下降,这对一国经济的稳定构成很大威胁。2009 年末源于希腊的欧洲债务危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此外,欧盟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政策难以协调等也牵制了欧元对美元的挑战。

2.日元的缺陷。任何一种货币从出现到成为国际货币都需要经过漫长的蜕变,尽管日元在与美元抗衡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其内在的缺陷使其同样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坎坷,面临困境。第一,在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上,日元很难与美元抗衡,而且日本长期巨额贸易顺差的存在使日元的国际清偿力严重不足;第二,日本的金融市场无论是从规模、深度还是流动性方面均不及美国,而一个强有力的金融市场是保证一国货币具有竞争力的必备条件。第三,由于日本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合理使日元在本国对外贸易中没有竞争计价货币的优势;第四,对其他国的投融资,日元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相反即便几年美元持续贬值,但仍未改变人们一直以来偏爱美元的惯性。

猜你喜欢

日元货币体系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日元走势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日元贬值,日企倒闭猛增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