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提·途径·目标
——论邓小平的公平思想

2015-04-08刘云凤

社科纵横 2015年11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生产力共同富裕

刘云凤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2)

前提·途径·目标
——论邓小平的公平思想

刘云凤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2)

邓小平公平思想的产生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邓小平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公平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理想与目标。邓小平的公平思想有着深远的时代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保障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最终达至共同富裕。

邓小平 公平思想 市场经济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公平的前提条件

在邓小平下放江西的那段岁月,他认真阅读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思考着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概括,提出了新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P373)把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主义本质之中,强调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条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正确的理解与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P757)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只有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才可能有相应的上层建筑、精神文化生活等,而生产力的发展是重要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级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3](P293)马克思主义强调,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仍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重要任务,因为只有丰裕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每个人的各项生存权利与发展权利,实现相对公平的社会,而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超越公平正义,到达真正公平的理想社会。

鉴于我国在“大跃进”、“人民公社”期间偏重生产关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沉痛教训,邓小平提出了“发展就是硬道理”这样简单而深刻的真理,他还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等真知灼见。邓小平说:“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4](P314)他主张要通过改革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和体制,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充分解放生产力,使受到束缚的生产力得到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体现社会主义社会较之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平与优越。只有物质财富丰富了,人民才能拥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拥有较多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社会才能有再次分配的可能,使整个社会实现相对公平。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在建国初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模仿的是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事实证明,计划经济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多元化,高度集中的机会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了越来越多的弊端。政府与企业职责不分,管理不顺,国家权力过于集中,企业缺乏自主性与灵活性,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压抑了企业主体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考察国外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状况后,在思考与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以无畏的勇气与宝贵的创新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P373)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精辟论述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否定了计划与市场的制度属性,强调了计划与市场只是配置资源的经济手段,既可以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也可以与资本主义相结合。传统思维模式认为,市场经济意味着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意味着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具有制度属性。市场经济在西方社会有着产生、发展、与成熟的历程,而计划经济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中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没有在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但采取的是计划经济模式,所以通常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资本主义的制度属性,而计划经济则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在中西方的历史上,计划经济曾被资本主义社会使用,并且还在使用,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当时的美国政府就是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渡过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而在中国,商品经济的萌芽早在封建社会的明末清初就已经出现,并且曾经一度很繁荣。此外在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实践过程中,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计划与市场不具制度属性,而只是配置资源的手段,邓小平的创新性论断为社会主义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源泉,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充分发挥其潜在优势,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充分实现社会公平。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各有利弊,计划经济在组织结构上实行政企合一,在经济调节机制上,通过指令性计划的方式配置资源,强调集中统一,在宏观层面,计划经济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相比于计划经济,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在微观经济层面更具优势,在微观层面,市场经济对市场供求信息变化比较敏感,通过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自发进行资源配置,在市场体制下,市场交易主体如企业、居民等具有自主性、灵活性等,其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机制等促使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增强,比较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克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等带来的弊端如恶性竞争、两极分化、拜金主义等,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发挥市场交易主体的创造潜力,是奠定公平正义物质基础的有效方式。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理想与目标

不同于毛泽东先平等后富裕的公平思想,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公平思想。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1](P172)他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会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36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公平的方面,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出现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利用宏观调控等政策逐步解决这类发展中的问题。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不等于富裕程度相同的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即全体人民在同一时间内以同样的速度富裕起来;同等富裕即不论地区差别、不论个人情况,富裕程度相同。邓小平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客观而清醒的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共富的途径,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新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由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联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样由于劳动者个体禀赋与家庭负担的不同,由于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因此会产生收入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和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市场主体由于经营能力不同必然会产生富裕程度的不同;由于城乡之间的差距、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距、地区与行业的差距,也必然产生富裕程度的不同。这些差距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也不可能富裕程度相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以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发挥示范作用,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是基于我国初级阶段具体国情的公平思想。

在“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上,不同时期有不同工作重点。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277-278)邓小平多次强调要防止两极分化,他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重点研究分配问题。在邓小平公平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以来,为了打破平均主义对生产力的束缚,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与公平、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再次分配注重公平,调节收入差距,规范分配秩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注重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缓解地区与人们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党的十七大对分配理论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

效率与公平存在矛盾关系,效率作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资源最合理的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效率表现在三方面,生产之前要素的配置、生产之中要素的使用以及生产之后要素报酬的分配及由此决定的消费。尽管效率体现在生产之中的要素配置和使用上,但决定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是要素的价格,而要素的价格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这必须由分配来决定,因此分配对效率的影响意义极大。[5](P293)效率要求分配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导向的分配决定了拥有要素的不同及要素稀奇程度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收入的不平等乃至贫富分化。公平要求分配以政府为主体,要求政府通过税收与福利政策干预社会收入分配,使收入趋于平等。所以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矛盾,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说:“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并且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6](P80)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邓小平关于先富与共富的思想、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四、结语

公平具有相对性,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具体的国情不同,公平的内涵就不同。要建立符合国情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公平观,引导人们为实现公平而努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要保障起点公平。逐渐消除各种竞争性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防止出现“弹簧门”(进去又被挤出来)、“玻璃门”(政策操作性不强或条件过高无法进去)、“旋转门”(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现象,使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公平竞争,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与优势。

其次要保障机会公平。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财政手段保证各行各业的竞争环境公平,使竞争过程公开、公正,尽力实现程序公平,消除各种因素的干扰,特别是权力寻租行为,逐渐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过程。

最后要保障分配公平。应基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同时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资本、管理、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措施,增加职工持股比例,充分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和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努力平衡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增加公共福利支出,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通过法律、财税等方式调节过高收入,使人们都能通过辛勤的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而致富,使先富起来的人们受到社会的尊重,从而具有示范效应,带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5]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美]奥肯.平等和效率[M].华夏出版社,1987.

A849

A

1007-9106(2015)11-0021-03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生产力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翻译市场的性质与特点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