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问题分析

2015-04-08王长伟

社科纵横 2015年11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核心建设

王长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问题分析

王长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思想认识上的散光现象、漂移现象、自抑现象和疏离现象,影响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行为方式上的功利化、粗鄙化和非制度化现象,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方法选择中的应急式、运动式、专项式和放任式措施,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际效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 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以来,经历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理论概述,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凝练表达,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语言描述。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从理论宣传到路径设计再到实践应用,都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结果和效能,在行为方式、方法措施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偏差。

一、思想认识上的偏常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部分党员干部对其内涵理解不够,不少群众对其内容认识模糊、解读走样,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常现象。

1.散光现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视不够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些领导干部和地方部门把“发展经济”作为唯一标准,以“硬道理”来决定一切,“弱化”、“淡化”了思想建设。他们虽然承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又觉得这种思想建设很虚,而且短期内难以看到现实的价值和效果,不如经济建设来的“实际”。一些官员竭力给自己“涂脂抹粉”,采用机会主义策略博出位、抢眼球,这种浮躁心理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规律。一旦滋长了浮躁做派,喧嚣代替了宁静、浮华代替了朴实、追风逐浪代替了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一些理论工作者以及高校教师,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论不同,甚至在课堂上公开叫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过时,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追捧西方价值,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己昏昏,何以使人昭昭?这种认识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难以达到“全神贯注”的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没有和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建设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着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现象,也不能全面深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有的地方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象征性符号,缺少切实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和制度支撑,造成不同程度的散光现象。

2.漂移现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归属感不强

改革开放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出于阶级斗争的需要,国内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仅从引发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和为政治统治合法性提供辩护等方面进行论证。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们的价值重心发生转向,伴随着思想的多样化,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向多样化发展,在大众层面上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轻视、忽视态度,使思想道德建设、精神家园建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父母的心理认同受到很大冲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没有利益追求来得实惠。还有一部分人则在眼花缭乱的“价值观丛林”中缺乏方向判断,他们根据自我价值需要来定位自己的行为方式,在思想上也出现了价值迷离。从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还未形成系统化、制度化与科学化的实践路径与操作方法,还未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入脑入心”良性状态。

3.自抑现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信心不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往往来自于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框架束缚。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严重政治风波,一些人特别是部分青年同志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出路产生了动摇,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加之党内不断出现的严重腐败、公众人物的道德失范,社会中的行为错乱、基本公共服务的缺位、贫富差距日趋拉大等问题,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及其各级政府的认同滑坡,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人自甘轻贱,肆意贬抑自家文化体系和思想,而对外来价值推崇有加,甚至将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视为普世价值。一项问卷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执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度在下降,其中46.9%的人认为“在弱化”,8.4%的人认为“不太高”,4.2%的人认为“比较低”;82.6%的人表示对中央政府“相当相信”,62.5%的人对省市政府“相当相信”,但仅有38.3%的人“相当相信”县(市)、乡镇基层政府。[1](P9)自抑现象主要体现是:缺少底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信心不足;缺少勇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性不高;缺少志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前景表现出悲观情绪。

4.疏离现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存在偏差

荀子曰:“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解蔽篇第二十一)意指人的理性被偏见所遮蔽,就看不到全面的道理,并表现出反理性。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进行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很多人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纯地以“官方”标准为依据判断是非,而是逐渐开始以自身利益作为价值衡量和判断标准,加之各种社会思潮蜂拥而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存在偏见在所难免。“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诸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实用主义等。”[2](P28)其中有些思潮否认民族精神的合理性,有些思潮以消解历史为标榜, 有些思潮过度夸大地方性和民族性特点而否认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体性,否认爱国主义的必要性等。这些理解的偏差已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效力。各种价值指向背后是不同的思想内容,一些行为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疏离现象造成了明显的思想混乱,导致“社会价值系统紊乱综合症”,价值边界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由此引致的矛盾和问题广泛潜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解构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社会价值体系重建而带来的思想紊乱,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困难。

二、行为方式上的反常

一是功利化。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构成社会实践的两个重要方面,但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工具理性一直处于优势位置,工业化过程中对工具理性的过度追求,使得理性由解放的工具异化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3](P97)。这一现象使利益追求表现为明显的功利主义特征,其基本表现是根据自己当前利益随意更张,缺乏明确的立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一些人汩没于声利,沉溺于浮靡,其物欲恣肆显尽风流,其价值培育遭遇冷落。利益纠葛带来了思想上的纷乱扰攘,在一些地方,用经济活动代替一切,用物质追求统领全部;一些既得利益者贱名检而轻节信,鄙居正而笑勤恪,以无度私欲作无妄事体,以无良言行立无德范例。更有甚者,个别人奔分寸之禄,走丝毫之利,取不为丑,贪不避死,不断挑战社会德矩和分配体制,也强化了功利主义行为,消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际效能。

二是粗鄙化。思想的粗鄙化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在思维方式上,虚玄而荡,浮躁之心日盛,情炽而肆,浇薄之情竞出,认为思想体系虚,选出方式虚,宣传效果虚,是一种空对空的行为。当今社会,文化粗鄙化思想粗陋的重要表现,它以粗劣的内容、低俗的格调和煽情的手法展示出负向能力,流布于影视娱乐节目、网络虚拟空间、社会交际活动以及文学创作活动中。“三俗”事项屡屡冲击道德底线,粗鄙文化一再污染大众视觉。身临其境,仿佛进入文化垃圾场中,文化生态严重恶化。拿现在的作品来说,雅的少,俗的多;戏说多,正说少;虚构多,现实少;模仿多,创造少;拿来的多,走出的少。为了增加商业利润,一些创作者刻意降低门槛,制造全民参与,过分夸饰速成,迎合投机欲望,其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渐行渐远。一些部门为了取得“政绩”,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搁置一边,甚至以官方的名义聚拢负能量,在一些节目或活动中公开释放,形成极大的负面效应。“文化粗鄙化的原因和背景在于畸形的名利追求、无聊的猎奇心理、过度的文化狂欢、不良的文化遗存等。”[4](P26)一些质量下作或存在明显硬伤的作品竟然堂而皇之的公开传播,甚至鼓吹异端主张的人成了所谓的学术英雄、思想精英,这些错误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是浅薄化。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5]这种产生过程蕴含着及其深刻的价值主题,能否将其转化成客观的现实,是价值实践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一些人那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没有表现出深入浅出的形式,而是被外化为浅薄的词语。一些人轻贱是非,倒置本末,绑架公意而骋私欲,轻贱道德而行不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中,随意翻空出奇,凭空妄生穿凿,以浮夸的语言取悦人心,实际上口惠而实不至;用有人的私利蛊惑公众,经常是逐利而忘义,这种宣传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诊断能力和整合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言表达上,一些人把它变为孤立的文本和背诵的符号,这种停留在字面上或口头上的话语,减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魅力和约束功能。一些人聒噪普世话语,泛化价值内涵,抹煞价值差异,在价值选择中表现出什么都行的无差别倾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为有体无神的语言框架,弱化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法理意蕴和社会权威。一些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也未能起到楷模作用,一边高喊加强思想建设和坚持群众路线,一边不择手段地敛财谋私,甚至“夺民之利,废民之用”,他们以“低于伦理良知的庸俗社会关系取向,对社会制度及人的行为产生负面作用,它使政治制度之序列,社会关系之准则,个体言行之方式,都消融在官场机会主义的冰水中。”[6](P31)这种言行不一的现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威信与执政基础。

四是非制度化。主要表现为青睐“潜规则”,钟情“土政策”,以不正常的人际关系颠覆制度理念和价值规范。与经济建设的“硬性建设”不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措施与手段更多地采用“润物无声”的形式,它需要依靠一整套刚性的、规范的制度安排,更需要一整套上下配套的推动建设的独立、完整计划,还需要依靠一整套完善的能够突破城乡差别、地位差距、经济差异、文化程度差别的措施。目前,上述方面存在许多尚不够完善的领域和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还显得不相适应。“在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边缘,可能会形成边界冲突,造成边界的模糊性和越界现象发生,在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协调的情况下,一些官员会随机地选择自己的行为。”[6](P29)全国乃至各个地方还没有形成一套上下配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独立、完整计划;相关计划散见于中央及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缺少量化指标。

三、方法措施上的失常

方法上的失常表现在措施选择和实施上,常见的现象有运动式措施、应急式措施、专项式措施和放任式措施等,这些方法偏离常态,缺乏可持续性。

一是运动式措施,不依规律,要求整齐划一地完成规定动作和量化指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看成是一场的政治运动,不去寻找体系建设中的内在规律,而只是根据上级的规定动作和程序死板地开展活动。有时资金投入不少,建设成效甚微,表面上全员参与,声势浩荡,运动一波接着另一波,检查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至于运动的效果如何却不在关注之列。不少地方热衷喊口号、贴标语、走过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体育传达精神、学习文件、制作手册等,其结果,或是当面表态、暗里弃之;或是曲高和寡、应者寥寥。这种“假、大、空”的运动式做法,不仅劳民伤财,更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功效。

二是应急式措施,目光短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看成应景之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弱化的原因是宣传教育形式化,临时抱佛脚,有病乱投医,关注表面而忽视内涵,巧饰外表而忽视实质,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形式而走过程,把精力放在搞了多少活动,开了多少基地,组织了多少次会议上,而没有考虑思想建设的长远大计,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落到实处。这样做也给群众一种错觉,即把活动、会议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本身。有些地方和单位过多地强调地方文化特色或某些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忽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统一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了应景之作。运动过去以后,思想方面依然波澜不惊,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不少群众颇有微词。

三是高压式措施,脱离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看成孤立的理论专修。依托行政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看成可以随意摊派的专项政治任务。一些地方政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解为与政治运动、经济运动一样的过程,不是从理论来源、精神实质、时代要求、现实基础等方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只是依据材料照本宣科,运用以前的惯性的、惰性思维方式来处理当前新任务、新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用大而空的概念性号召树立招牌,没有从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学习,对先进典型宣传的层次性缺乏科学区分,造成典型示范与普通群众生活之间的距离较大。还有一种放任式措施,表现为解缆放绳,任其发展,轻视思想建设的能动性。高压式措施和放任式措施,实际上是试图从两个极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但其错之处殊途同归,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看成一竟之功和一朝之事,忽视了思想建设的长期性。

[1]镇江市委宣传部课题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宣传工作动态,2007(93).

[2]程恩富等.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2).

[3]朱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境遇、目标指向与实践机制[J].云南社会科学,2012(2).

[4]孟宪平.文化粗鄙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6]孟宪平.论官场机会主义背后的结构性危机[J].学术前沿,2013(10).

D64

A

1007-9106(2015)11-0010-04

* 本文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常态化研究”(编号:13BKS07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ZD001);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王长伟(1975—),男,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科学技术史。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核心建设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