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改性调控对人体肌酐毒素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摘要)
2015-04-08王金表
王金表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91; 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活性炭改性调控对人体肌酐毒素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摘要)
Study on Adsorption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 of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for the Removal of Creatinine Toxin(Abstract)
王金表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91; 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口服吸附剂清除肠道内的尿毒症毒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已逐渐成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一种重要途径。药用活性炭无毒性、价格低、吸附力强、不为消化液或细菌所分解、原型可由粪便排出,临床上既往用于急性中毒、传染性胃肠道疾病等吸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通过口服药用活性炭吸附剂可清除患者胃肠道中的肌酐毒素,延缓肾衰竭,降低终末期肾衰竭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命。目前市售活性炭存在孔径分布不集中、选择吸附性差、吸附量小等缺点,因此开展增强活性炭对肌酐毒素的靶向吸附、提高肌酐吸附量的研究工作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活性炭孔结构特征与肌酐吸附性能关系研究。分别采用水蒸气、CO2和KOH三种活化剂制备出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活性炭,研究了活性炭孔结构与肌酐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BET比表面积越大,肌酐吸附量也越大;当比表面积相近时,微孔容积高,肌酐吸附量大;活性炭对肌酐的吸附属于微孔吸附,1~2.5 nm的微孔对肌酐吸附有利,平均孔径在2.2 nm附近的活性炭对肌酐的吸附量达到103.8 mg/g;活性炭对肌酐的吸附能力取决于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率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只有当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较大、总孔容较高、微孔率也较大时才具有最快的肌酐吸附速率和最大的肌酐吸附量。
2.椰壳活性炭孔结构定向调控及肌酐吸附性能研究。采用CO2二次活化和高温重整两种方法对椰壳活性炭的孔结构进行调控,研究了孔结构调整对肌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二次活化对活性炭有明显扩孔作用,相对来说,提高二次活化温度对增强肌酐吸附能力更有效,扩孔后活性炭对肌酐吸附量提高了28.87 mg/g;2)高温重整后炭骨架收缩,孔径分布向微孔集中,碘、亚甲基蓝吸附值有明显提高,肌酐吸附量均提高至93 mg/g以上;3)FT-IR分析结果显示,高温重整后椰壳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为游离羟基含量大幅增加,另外内酯基和酚羟基含量也有所提高,其孔隙结构变化相对较小,说明表面官能团对肌酐吸附量变化有一定作用。
3.椰壳活性炭表面改性对肌酐吸附性能研究。以盐酸为改性剂,针对盐酸摩尔浓度、盐酸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四个条件做单因素试验和L16(45)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考察盐酸改性对肌酐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肌酐吸附量影响顺序为改性温度>改性时间>盐酸摩尔浓度>盐酸用量;最佳改性条件为:盐酸浓度3 mol/L、盐酸用量10 mL/g、改性温度60 ℃、改性时间6 h,改性后肌酐吸附量提高了16.6%;红外分析显示,经盐酸改性后活性炭表面的酚羟基、羧基等酸性含氧官能团增加,且随改性条件加剧基团增加比例越大。盐酸改性后酸性官能团数量增加,增强了活性炭表面极性,从而提高了对极性分子肌酐的吸附量。
4.吸附环境对肌酐吸附性能影响及吸附动力学研究。以前面试验制备所得性能最优的活性炭为吸附剂,考察了活性炭添加量、吸附时间、肌酐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pH值对肌酐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Lagergren准一级、准二级及颗粒内扩散模型对吸附数据拟合处理,确定了动力学模型参数。结果显示:椰壳活性炭在6 h内达到吸附饱和,饱和吸附量为95.14 mg/g,远高于氧化纤维素和氧化淀粉(吸附量约为20~30 mg/g);肌酐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吸附量也相应提高;pH值对肌酐吸附量无明显影响;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肌酐吸附,推测该吸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肌酐吸附过程拟合度更好,证明活性炭对肌酐的吸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
椰壳活性炭;肌酐;吸附;孔结构调控;表面改性
指导老师:蒋剑春(1955—),男,江苏溧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源和炭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E-mail:bio-energ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