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移因子胶囊联合中药外涂治疗扁平疣105例临床观察

2015-04-08

河北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外涂扁平疣阿昔洛

董 娅

(河北省涿州市医院皮肤科,河北 涿州 072750)

扁平疣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病毒性皮肤病,大多数骤然出现,且病程可持续数年不愈,由于其好发于颜面、手背等暴露处,有损美观,给患者带来痛苦。2011-10—2013-05,笔者采用口服转移因子胶囊联合中药外涂治疗扁平疣105例,并与盐酸左旋咪唑片联合阿昔洛韦乳膏治疗10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210例均为河北省涿州市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5例,男45例,女60例;年龄14~43岁,平均(20.5 ±5.7)岁;病程1 个月 ~3年,平均(11.1 ±2.3)个月;皮损部位:面部33例,手背20例,面部及手背52例,皮疹数量平均每例>10枚。对照组105例,男47例,女58例;年龄13~42岁,平均(21.3 ±6.1)岁;病程1 个月 ~3 年,平均(10.7±3.1)个月;皮损部位:面部32例,手背20例,面部及手背53例,皮疹数量平均每例>10枚。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中扁平疣的诊断标准。排除就诊前1个月接受过其他治疗者;对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盐酸左旋咪唑片联合阿昔洛韦乳膏治疗。盐酸左旋咪唑片(江苏华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0905)50 mg,每日3次口服,连服3 d,停11 d;配合阿昔洛韦乳膏(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462),每日2次适量外涂。

1.3.2 治疗组 口服转移因子胶囊联合中药外涂治疗。转移因子胶囊[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金花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13360]6 mg,每日2次口服;外用中药组成:板蓝根、木贼、山豆根、香附各30 g,加水500 mL,文火煎煮浓缩至60 mL左右,过滤去渣后将药液倒出,放凉外涂,每日2次。

1.3.3 疗程 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若疣体未完全脱落,则再治疗1个疗程。每4周复诊1次,治疗后由同一名专职医生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情况。治疗期间不用其他药物,并在2个疗程结束3个月后进行复诊或电话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1.4 疗效标准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或残留色素沉着;显效:皮损消退≥60%;有效:皮损消退30% ~60%;无效:皮损消退≤30%以下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增多[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1、2个疗程后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1、2个疗程后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治疗1、2个疗程后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复发情况比较 2组均结束治疗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痊愈51例,复发6例,复发率11.76%;对照组痊愈35例,复发12例,复发率34.29%。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2.3 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组5例(4.76%),对照组20例(19.05%),用药后出现有不同程度的皮损变红、发痒等反应,于停药1~2 d后均自行消退,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扁平疣系人乳头瘤病毒选择性感染皮肤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物间接传染,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有利于病毒侵入、复制及增殖[1]。对于少量皮损经过冷冻或适当的抗病毒药物即可消退,但对一些病程长、疣体大、数量多的顽固性扁平疣采用常规疗法往往疗效较差。

转移因子是从健康猪或牛脾脏中提取的小分子物质,主要含有多肽、氨基酸及多核苷酸等,其作用是促进干扰素的释放,能选择性激发和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反应,调整机体免疫状态,稳定机体内环境[2],对入侵机体的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使处于休眠期的病毒也达到抑制和杀灭的功效[3]。

扁平疣属中医学扁瘊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病是因气血不和,腠理不密,风热毒邪蕴于少阳胆经,肝失血养,风热血燥搏于肌肤而成。治宜清热解毒,活血祛风,软坚散结。外涂中药方中板蓝根、山豆根清热解毒;木贼疏风清热退翳;香附疏肝行气散结。诸药协调作用,通过皮肤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患处,共奏疏风清热、凉血解毒、软坚去翳之功[4-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可诱导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具有免疫调节及抗菌、抗病毒作用[6];木贼中所含的硅酸盐有收敛作用,对接触部位有消炎止血作用[7]。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转移因子胶囊联合中药外涂治疗扁平疣临床效果确切,中西医结合方法价格低廉,方法简单,能针对扁平疣的发病原因及机制起到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低,为临床治疗扁平疣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3.

[2] 童海涛,张洪波,任艳华.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1):46.

[3] 王红梅,李育林.转移因子联合阿昔洛韦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6):插5-6.

[4] 高军大,刘桂英,孟晓敏,等.扁平疣擦剂治疗扁平疣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2):65.

[5] 王用峰.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4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4):551.

[6] 文飞翔.板蓝根抗炎活性部位抗炎作用的药理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1 -42.

[7] 朴惠顺,金光洙.木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77 -1078.

猜你喜欢

外涂扁平疣阿昔洛
板蓝根注射液新功用
马应龙痔疮膏外用新功效
内服外涂联合治疗单纯疱疹
盐酸伐昔洛韦片和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咪喹莫特在扁平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点刺法配合冰柏液熏洗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胸腺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