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北怀集桥头山歌演唱研究
2015-04-08邓永聪广东广州增城新塘中学511356
邓永聪 (广东广州增城新塘中学 511356)
粤西北怀集县,东接阳山、广宁,南连德庆,西界封开、广西贺州,北邻连山、连南,是通桂达湘的必经之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语言等因素影响,怀集自古是歌舞之乡,一山有一歌,一水亦有一歌,丰富多彩、富有特色;而桥头山歌是其中之一,有着十分与众不同的唱法。
一、演唱形式与场合
独唱,即清唱,歌手演唱时,没有乐器伴奏。歌手一般在山上、岩洞等地方劳动时才会放声歌唱。
重唱,即男声二重唱、女声二重唱,在桥头山歌中是较有特色的演唱形式。这种演唱形式跟广西壮族“双声”的“同起同收”相同。这种同声组合,一般出现在八月中秋歌节。
对唱,即对歌,常为一人对一人、两人对两人。在山上对歌时,多为一男对一女,而一男对一男与一女对一女较少,原因是一男对一女会更有“情调”、更多话题。除了在山上对歌外,在八月中秋歌节对歌最盛。每年八月中秋节前后,逢晚上村与村之间就会在村边、平地、公路边等对歌,称为唱“夜歌”或者“八月歌”。歌词内容多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猜谜语,在歌师的指点下进行互相唱酬。而演唱形式多为两男对两女、两男对两男、两女对两女,即“二重对唱”。之所以出现“二重对唱”,是因为当地人认为“二重对唱”声音较宽大、厚实,符合审美要求。
齐唱,在桥头山歌中任何一首山歌都能运用。由于没有人数、性别、年龄的限制,组合很为自由、随意。在一曲多人同唱时,演唱效果显得雄壮有力、整齐划一,十分引人注目。
二、唱法概析
从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来说,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基本因素,无论是从唱词、唱曲,到唱语言、唱味道、唱风格,再到唱情,在民族声乐演唱中都是十分讲究。
(一)呼吸特征
慢而深,即慢呼慢吸,以缓慢的速度把气息吸进肺底,打开胸廓、胀起腰围,气息深蓄于此处,较为适合演唱中板、慢板的山歌。例如:安社村孔金兰(女,44岁)、林美英(女,46岁),能一口气唱两句(共14字)山歌都不用呼吸,可见气息之深。
快而满,即快吸快呼,犹如吃惊的状态快速吸气,同样打开胸廓、胀起腰围,感觉气息吸得较满而又不深,较为适合演唱快板、由慢板转快板的山歌。例如:礼部村徐德伟(男,55岁)演唱的《燕岩景致著千秋》、蔡村蔡智攸(男,59岁)演唱的《那边天黑雨悠悠》。
气息在演唱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演唱中呼吸(气息)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吸气吸在哪里”“吸气要吸多少”“小腹是鼓着还是收着”“呼气要怎样呼,是大呼还是小呼”等。对于这些问题,要辩证看待,以最真实、自然的生活例子(例如:“闻花香”“打哈欠”“受惊吓”等)去理解、分析。同时,要十分清楚的认识到呼吸是生命现象的自然运动,没有任何造作。当有意深吸气时,气息进入体内,身体饱满,小腹鼓出去;而呼气时,气息则外流,身体从饱满变为干瘪,小腹收着。呼与吸实质上是吸气肌群与呼气肌群的抗争,歌唱时需意念这种抗争运动;而歌唱就是一种锻炼保持这种抗争运动的练习。
(二)唱法类型
真声,主要指喉部环甲肌组起主导作用作有机的收缩运动,使声带作整体振动,声门完全闭合,发出明亮厚实的声音。一般来说,这种声音是人平时说话的声音,是没有经过嗓音训练的声音。在桥头山歌的演唱中,歌手大多运用这种声音(真声)进行演唱。由于这种真声唱法是人类本能的表现,以人的自然生理条件为基础,在发声的技法上并没有较高的标准,也没有较高的要求。优点在于:歌手以唱词(内容)表达为主,没有太多的加工以及做作,感情十分的自然流露。而缺点则有:呼吸(气息)较浅,声音较为浑浊,没有太多的共鸣(只有口腔共鸣),气息与声音的控制僵硬,因此音域不能扩展,声音没有持久力,也不能传到远处。真声有“大本腔”“大嗓子”“胸声”等叫法。运用这种唱法的歌唱流派有传统民歌、山歌唱法,有京剧中的老旦唱法、黑头花脸唱法以及某些地方戏曲的旦角唱法。
假声,是由喉部披裂肌组起主导作用作有机的收缩运动,使声带作局部振动,声门闭合呈棱形合缝状,声带边缘变薄且锐利,发出高远轻巧的声音。这种声音需靠咽壁的挺立,共鸣位置较高(保持在头腔上),气息需沉于胸部以下,形成“高位置”与“低支点”的力量支撑。这种假声唱法的优点在于有很强的持久力,声音能传送到较远处。假声有“头声”“小嗓”等叫法。京剧中的青衣、小生以及地方戏曲中的男旦角等皆运用这种假声唱法。而在桥头山歌歌手中,擅长运用假声唱法的,有平岗村徐名芳(男,62岁),徐名立(男,62岁),前者声音较为抒情、柔和,后者声音稍为宽阔、粗犷。
混声,是环甲肌群和披裂肌群用力处于相对平衡,声带张力相对减小,“缩短”“变薄”发出的声音。在声乐训练中,混声是一致追求的声音。其有明显的优势:气息甚为深厚,声音较为明亮、结实而且柔和、轻巧,音域能够大大扩展,声音持久力强,能够传到远处等。一般来说,女歌手学习演唱普遍采用这种混声唱法。
另外,混声还有如下两种:一是真声比例多的混声,这种混声中真声占大部分比例,假声占少量。声音明亮而且靠前,演唱质朴平和,语音亲切自然。这种声音较多的被民族歌唱采用;二是假声比例多的混声,这种声音则是假声占多,真声占少,声音高远而又灵巧。花腔女高音常采用这种唱法。
(三)共鸣调节
共鸣的作用主要在于扩大音响效果、美化音色。唱法类型上可见共鸣是存在于桥头山歌的,唱法不同共鸣亦有所不同,主要有如下三种特点:
低声区共鸣,又称为胸声区共鸣,这种共鸣不太强调音量的扩大,但胸部需完全放松、胸腔需自然打开,并在这个基础上带有轻微的振动。低声区的共鸣调节需注意的问题有:随着音高的往上走向,演唱时气息要沉于上腰围,并保持胸部力度向上的转换,声音就能挺拔而出;随着音高的往下走向,演唱时气息不能有所泄漏,以自然叹息的状态把胸部放松。
中声区共鸣,又称为混声区共鸣,是以口腔、咽腔为主的共鸣。演唱时需拱起上口盖、松开牙关、放松下巴和舌根,就能把口咽腔与喉咽腔打开,获得自然的中声区共鸣。对于这种共鸣,在19世纪,意大利美声学派代表曼•加尔西亚就认为:“歌唱家真正的嘴应当是口咽。”而说的“口咽”,就是口咽形成的共鸣;而我国亦有这样的描述,其中最以鄂西山歌手“天堂走音”(“天堂”即上口盖)、“响在喉咙”或者“在喉咙响”为名。可见中声区在演唱中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高声区共鸣,又称为头声区共鸣,在气息较深的基础上,由鼻咽腔“高位安放”而产生的头腔共鸣。一般来说,桥头的山歌手在山野劳动演唱山歌常运用这种共鸣。
共鸣的运用调节,在实践演唱中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中声区,中声区是人声最为自然的声区,也是最为惯用的声区。因此,练习歌唱从最自然的中声区入手是很有利的。
2.共鸣与语言,在演唱中,不能一味为了追求共鸣效果,而牺牲语言的清晰。须把语言(字音)与共鸣(位置)协调、结合起来,才会产生洪亮、优美而富有生命力的声音。
3.共鸣位置,并不是单纯强调靠前、靠后的片面认识,而是根据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情绪变化等适度调整声音,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语言运用
声乐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而在音乐与语言中,对风格影响最大的是语言。以汉语母音(a、e、i、o、u)为例,分析母音在口腔部分发声感觉,可明显发现各不相同的音色变化。以口腔大小、出字前后位置来看:
口腔 母音 特点大 a 中间位,开牙关、抬上腭,抬小舌,开喉,大张口中 e 中前位,位于牙背、前腭、较开口,浅的,中等亮小 i 最靠前,贴牙、浅、挤、近闭口、音色明亮中 o 中后位,竖开口腔,靠于牙关后,音色较暗小 u 闭口,竖于口腔最后,声音最暗
汉语是在单音节字的基础上组成词、句,故其准确无误的表达取决于单音节的清晰。宋代沈括于《梦溪笔谈》有言:“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所谓“声中无字”,即字在行腔中转换衔接自如;而“字中有声”,即在演唱中咬字清晰圆润流畅。只有把字与声完美结合,才能将山歌的语言个性、音乐韵味彰显出来。
三、演唱启示
1.气息与情感,桥头歌手演唱山歌可“一气呵成”较长的乐句,并保持声音的音量、色泽。而之所以能“一气呵成”,皆因歌手是有感而发、由感而唱。故有言:“情是气之本,气是情之身,情动气则生,气动声则响。”可见,气息是由情感带动;没有情感,气息就难以带动,声音也就难以响起来。而这就为演唱实践提供了有力的启示,——在演唱任何一首声乐作品前,要对作品进行谱面分析,从词曲、背景、风格等入手,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都是作品演绎成功的关键。
2.口语化的歌唱,“口语化”是一种最自然、本真的语言表达。桥头歌手在演唱山歌时,通过“口语化”去唱词,既没有各种思想负担,也没有哪些规条限制,达到一种较为自然的咬字吐字理想状态。而在这种状态,咬出来与吐出来的字会清晰、明了,声音显得通、松,没有挤、卡、紧等情况出现。
3.声带的张力,在桥头山歌唱法中,不同的唱法会使声带有所不同。这就说明了不同类型、特点、风格的声乐作品能够调整声带的张力,能够调出美妙的声音。因此,这对于民族声乐演唱来说,山歌风格的曲目是有很大帮助的。
任何一种唱法都是建立在“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离开了“方法论”这个圈子,歌唱便难以进行下去。然而,单纯靠“方法论”的独立支撑,这对于歌唱似乎失去了实际意义。而之所以失去实际意义,原因是歌唱作为真情实感的一种表达,“唯技术论”“唯方法论”是无法将其精髓体现出来;应转变思维,把“方法”与“情感”有机结合成为一体,真正达到歌唱的理想境界。
[1]冯明洋.《越歌:岭南本土歌乐文化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06.
[2]韩勋国,韩晓彤.《歌唱教程》(修订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09.
[3]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1.
[4]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9.
[5]袁东艳.《鄂西高腔山歌唱法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2(01).
[6]袁东艳.《歌唱发声中的三个点及其关系试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