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5-04-07阎宏毅
阎宏毅
【摘 要】素质教育在高校已实施了多年,但从总体上看,依然没有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导游业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学科,随着行业发展日益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社会企业用人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的框架,因此,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
1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实践性薄弱
迫于导游资格考试的压力,很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旅游专业在对待《导游业务》这门课上,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放大导游资格考试这个门槛,把理论教学放到极为重要的高度,忽视了导游业务这门课程本身具有的对实践的指导性。
1.2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导游业务》课程实践性强的这个特点,要求授课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应具有实际带团经验和在旅行社工作的经历。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的带团经历总是有限的,而从行业聘请的经验丰富的导游又缺乏理论基础,使整个教学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1.3 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采用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上课记笔记、下课做习题、考完就忘记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不灵活,不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没有反馈性,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2 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是实施教学的一般理论,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它具体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实施教学的程序,应遵循的原则及运用的注意事项,成为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指南。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在行业典型岗位工作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2.1 教学模式设计
改变专业教师闭门造车的现状,引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导游业务课程一般在第四学期开设,将授课学期的教学做成校内2周(旅行社见习)+14周(校内授课或实训)。教师通过带队到旅行社去实践锻炼,直接从第一线获得导游业务最直接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把实践案例带到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技巧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2.2 教学方法设计
不断总结和尝试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应实行精讲多练,理论讲授侧重基本理论的阐述和导游职业素养的训练,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启发式教学,鼓励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能力与技能,体现出高职教学的理念和特色。
2.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为教材,让受教育者通过阅读、分析和思考,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争辩,以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它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是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既是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合灵活性大、应用性强的导游业务的课堂教学。
2.2.2 情景模拟教学法
教学中配有一系列的工作场景图片及录像,如准备工作场景;接站服务场景;入店服务场景等,先让学生看场景图片及录像,形成感性认识;再让学生模拟工作场景进行情景对话,将教材中枯燥的导游工作程序和规范条文转化为一个个真实的情景对话和工作场景。现在通行的教材中只告诉规范和注意事项,具体怎样运用语言没有范本。我们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这些工作语言由熟悉到熟练运用。
2.2.3 角色扮演法
导游工作程序性很强,其中某一环节出了差错就会给后续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烦,给整个行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景区(景点)导游带团服务、地陪带团服务、全陪带团服务、领队带团服务等每学习情境内容讲解完之后,让学生分别轮流扮演地陪、全陪、领队,进行各环节工作的实操,对每一工作的具体内容、先后顺序及进行时间有清晰的认识,并能模拟完成地陪、全陪、领队的整个工作任务。
2.2.4 导游业务竞赛法
本课程为了检验学生的所学与所做,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点,还专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安排了“导游讲解大赛”和“模拟导游”两个项目的竞赛,同时配合教学内容,组织“绕口令”、“讲故事”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比赛制定评比规则和评分标准并邀请课程组成员教师作为评委,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极大地调动了各小组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2.3 教学手段设计
2.3.1 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辅助教学
该课程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即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完成教学,更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投影仪、摄像机、照相机、DVD机、电脑、网络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有助于师生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2.3.2 利用周边环境、企业、学校优势教学环境,实现现场教学
该门课程摆脱传统意义上课堂就是在教室学习的理解,借助校内实训室、校园、校车、市区景区、校企合作旅行社、旅游目的地实践等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内外部课堂,实现模拟仿真教学、现场教学,使学生亲历未来工作情境,体现教学直观性、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2.3.3 网络课程建设,为课程教学提供网络平台
学院设有自己的网络课程平台,该课程在平台中有自己的网站,本课程网站是针对课程独有的需求进行设计的,开发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交互学习功能性强,自主学习实用性强。
2.4 学习方法设计
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十分注重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该课程许多任务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分组,共同完成课堂作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荐组长,根据各自条件与资源合理分工,激励优秀,教师总结。为了完成作业,每组学生要进行任务分工,如收集素材(网络、企业资料报表等)、文字整理、PPT制作、成果展示等。在成果展示中,学生积极表现,气氛活跃,学生全员参与,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小组之间相互竞争,互相评比指点,提高了学生勇于竞争的意识,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导游业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学科,其行业发展变化迅速,因此,课程内容在保持相对稳定和体现新的内容方面,以及如何更加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实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实现零距离的接轨,进一步发挥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进一步发挥现有的优势和特色是本课程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祁颖.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7).
[2]周密,赵西萍.旅游专业情景教学及效果评价[J].旅游学刊,2003(1).
[3]卢小琴.关于《导游业务》教学改革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6).
[4]张颖.浅析高职高专导游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