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4-07方月等
方月等
摘要:在支教组织形成到目前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不同形式的支教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教育资源,为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极大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各支教组织所存在的固有弊病开始显露。文章将大学生短期支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调研总结出目前支教活动在资源、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生支教活动的问题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短期支教;解决措施;模式
一、引言
199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拉开了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帷幕。1994年,“三下乡”活动是我国大规模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开始。1996年,“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迎来了大学生支教的第一波高潮。随后相继出台的一些列文件,招募高校毕业生,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至此,“三支一扶”的基本政策方针第一次在国家政策中对大学生支教进行了明确阐述。“大学生支教”的概念形成,大学生支教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及重视。
在支教组织形成到目前20年里,不同形式的支教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教育资源,为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极大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支教规模的不断扩大,支教程度的不断深化,各支教组织所存在的固有弊病开始显露,对支教活动总结和反思的必要性开始不断明显。
二、我国目前的支教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主要体现在农村与城市、东西部地区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距。虽然国家试图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开发教育资源等方式缩小差距,但是教育资源分布情况仍旧不容乐观。通过支教活动平衡教育资源,是当前支教活动的意义所在。目前的支教活动虽然可以平衡部分教育资源,但却很难解决根本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支教所在地的设备配置极其不完善,教育部的规范配置基本无法满足,如图1所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还体现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如图2、图3所示。同时由于师资力量、学生人数方面的限制,大概有四成的学校采用多年级混合授课的模式,如图4所示。
同时,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贫困山区与打工子弟学校很少接受到支教团体帮助。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偏远山区需要支教团队予以帮扶,但由于没有相关帮助、资金问题难以解决而未有支教团队前往。而教育资源相对正常的普通小学却成了大学生支教团队的重点对象。
可见,支教活动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师资力量缺陷、教学设备短缺等问题。
在支教组织方面,政府组织的支教团队较为正规,具有严格的筛选和培训流程,在物质方面也有着强有力的保障。但是,政府组织的支教团队规模较大、支教时间一般为一年至两年,多数在校大学生由于时间缘故不能成功申请。而民间支教组织因为在支教时间、支教期限、支教地点上的灵活性,受到在校大学生的青睐,成为支教队伍的强大力量。
目前,部分大型的民间支教组织以社团方式存在,选拔理事长、召开理事会、活动财务由理事会成员负责,团队管理方式较为正规。有些成立较早、结构较为成熟的组织有固定的支教地点、支教人员、稳定的经费来源、成体系的支教者选拔制度以及有相对性的支教前培训,有些组织还拥有自己的网站,可以与社会上的支教者进行最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同时让社会监督该组织的支教成果。
同时,当代大学生作为支教活动的主力军,在大学毕业前后以及假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支教活动,平衡教育资源,使得支教活动得以不断发展。
三、大学生支教中的存在问题
3.1支教组织方面存在问题
民间支教数量巨大,但质量也参差不齐,由学校的支教组织相对较为正规,大多数由校团委发起、该校学生组成,但这些组织依然难避免民间组织存在的问题:
3.2.1没有良好的支教者培训、选拔体系
现如今很多支教组织对支教者的选拔较为随意,没有对支教者的支教目的、身体情况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考察,没有正规的培训过程或培训内容简,培训方向参差不齐单。调查显示,有34.69%的支教者支教前并未接受过相关培训,同时绝大多数支教组织没有对成员进行过考核和筛选。
3.2.3没有规范的支教内容
没有规范的支教内容是现在支教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支教内容的不合理、不规范造成了支教者离开后教学内容脱节而引发的当地教师的困扰。
3.2.2缺乏统一规范化的团队管理
目前有很多支教组织管理松散,组织缺乏统一管理,在活动组织方面一无规范流程借鉴,二无反馈总结,因而造成了支教活动效率低下、矛盾频发、无法有效改进活动成果等现象,浪费整体社会资源。
3.2支教经费来源方面的问题
支教地条件艰苦,教育资源紧缺,生活条件差,支教者到达当地后面临很多问题。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使支教活动得以顺利地开展,支教者们大多希望能够给支教地带去一些例如书本、文具等硬件资源,然而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支教者以及规模较小、成熟度较低的组织在经费来源上存在很大困难。图5显示支教队伍为支教地区带去物资的情况。
目前, 我国的支教组织的经费来源狭窄。民间支教组织很少能得到国家的经费支持。少量组织会进行募捐,但大多数都是由成员自行负担,经费问题成为支教活动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有些支教者及支教组织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到达支教地后,需要当地的村委会为其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打扰了当地村民的正常生活,使很多家长排斥甚至拒绝支教活动。图6显示了支教者支教过程中的资金状况。
3.3支教时间方面存在的问题
多数支教组织选定寒暑假作为支教时间,以便大学生有时间参与活动。但是,寒暑假期间开展的支教活动,无疑会破坏孩子们的正常假期,增加家庭负担。
同时,寒暑假期间开展的支教活动,支教时间短,多为两周至一个月,所能够带来的效果较小,教授的内容不够系统连贯,也是对支教地孩子们的心灵带来一定的创伤。endprint
3.4支教者本身存在问题
授课时间短暂而且分散,教学内容零散不统一,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是现在支教者存在的几大问题。图7显示了导致支教者无法继续或再次支教的原因。
现在的支教队伍中,尤其以大学生为主,都面临着空余时间分散,很难形成长期支教的窘迫现状,时间成为支教活动的阻力。从支教内容来看,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以及对支教地孩子们的了解,不一定能够有效对孩子们进行教育。除此之外,支教者本着一颗公益的心,面对经济问题却只能孤军奋战,现实打磨着很多支教者的热情,使他们不能坚持到最后。
同时,支教者的热情对被支教者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如图8所示,支教者在离开支教地之后不再与被支教者进行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孩子们的情感、降低了社会对支教队伍的评价。
四、解决措施
4.1规范当前支教组织
大量的支教组织或许可以促进支教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是过多的支教组织反而会降低支教效率。规范支教组织刻不容缓。制定规范的支教组织形式和管理流程,严格的财务管理办法,规范的志愿者选拔、培训、考核流程,科学的支教大纲等。鼓励大型支教组织收容小型支教组织,鼓励大型支教组织在各贫困地区设立固定站点等。增加政府对支教组织的管理,加大在政策、经济上的支持。
4.2完善信息资源整合制度
目前,我国支教组织众多,除了部分大型支教组织拥有自己的网站,可以系统全面的发布支教信息之外,大多数支教信息依旧令人眼花缭乱。
过多的支教信息缺乏权威性,一方面会影响支教者的判断和选择,不利于支教者依据自身情况选择支教活动,另一方面,目前部分支教组织为盈利性质,网上信息杂乱无章,无法辨别真伪,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时,支教信息的杂乱,会掩盖许多有用信息,部分急需教育资源的地区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援,使支教活动失去原本的意义。
因此应在规范支教组织的前提下,以师资紧缺、物资紧缺的支教地区、各地支教志愿组织、各地支教活动信息等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信息发布系统,使之有统一模板,能在统一、权威网站中加以查询。甚至,各地可统计支教组织、支教活动的具体情况,在当地教育局网站中加以显示,更加方便社会大众了解当地支教活动,也让支教活动更加透明、规范。
4.3建立健全合理的物质交换制度
或许大学生短期支教在平衡师资力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教育物资上的帮助微乎其微。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被支教地区的学校除去校园网、体育场、图书馆等大型硬件设施的基本为零,连城市里早已被淘汰的投影仪等设备的配置也都不足四成。
如今科技发达,校园内设施很多早已更新换代。但是由于没有良好的物质交换制度,城市学校被淘汰下来的教学用具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农村学校也依旧没有得到设施上的改善。因此,建立物资管理档案、合理物资交换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4.4建立支教对口模式
短期支教的长效机制也一直困扰支教模式。建立支教对口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各地区建立对口高校,选拔志愿队伍,就近对贫困山区进行帮扶。由于地理上的优势,志愿者们的选择不再仅限于寒暑假,而扩展到普通的周六周日,甚至周一到周五的每一天。而志愿队伍的交替支教,也可以确保支教活动长时间续存下去。
五、总结
支教活动对于教育资源贫乏地区的孩子有着重大的意义。支教让他们开阔了眼界,树立了理想。支教也改变了当地教师的授课方式,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但是,无论是从如今的教育资源和现状,还是从支教者和支教组织的角度来看,支教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阻碍:缺乏统一的管理,没有明确的目标,找不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没有充足的经济基础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就会阻碍支教事业的发展。当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到政府,小到个人的共同重视和努力,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支教事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佚 名. 大学生支教的起源、发展以及重要意义
[2]孙 婧. 关于建立大学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 成人教育, 20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