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分析
2015-04-07李新荣
李新荣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暴露出很多问题,使提升学生能力的“物理实验”变成了教师动机不足的“勿理实验”。因此,改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形式,发挥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策略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而建立的一门学科,实验是探索物理知识的源泉。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物理,这一基本理念决定了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还是物理规律的探索与验证,都离不开实验。在实际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暴露出很多问题,使提升学生能力的“物理实验”变成了教师动机不足的“勿理实验”。因此,改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形式,发挥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已迫在眉睫。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对于实验的参与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深化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初中物理的大部分实验都不算太难,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实验的空间很充裕。教师要强化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感受。教师可以首先确立相关的实验主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实验,学生要自主进行实验流程的设计、实验方法的确立,并且要完成整个实验流程,然后得出具体的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碰到阻碍,或者是得出的结论不正确、不准确。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并且找出解决方案.这样的实验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丰富实验教学的形式
要想進一步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有意识地丰富实验教学的形式。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的实验能够达到良好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透过一些教学辅助工具,如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提升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对于具体的实验操作模式有更好的理解与认识.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只有不断丰富实验教学形式,才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实验的参与积极性,进而让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定”实验时,在经过多次探讨后学生确立如下实验方案:(1)按照如图1连接好实验装置,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离桌面或地面的高度)。(2)匀速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填入记录表中。(3)计算出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填入记录表中。(4)按照如图2连接好实验装置,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重做上面的实验。
这一组实验在操作上比较烦琐,最后实验成功的小组并不多。为了深化对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结束后,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实验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标准的实验操作方法。这个过程丰富了实验教学形式,学生认识到自己实验操作中的一些误区,进而会在下次实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三、要敢于改进实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实现实验教学形式的百花齐放
1.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是新课标对物理教学活动的要求。组织各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实验,是体现这一理念的重要手段。总体上说,农村中小学的实验教学,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开设的实验课类型相对单一,许多学校的实验教学基本限于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也都是大打折扣,更别提其他课型的实验.如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实验等几乎不开展。教师关注的、思考的、完善的、改进的、组织的是演示实验,而将其他形式的实验抛置脑后,在农村实验教学中尤为严重。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是一种单一的缺乏支撑的畸形发展:演示实验咄咄逼人,分组实验、课外实验步步为营、小心谨慎。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是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背的,是与实验教学的初衷和目的相背的。即使是演示实验,也要有学生的参与,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动教学,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缺了教师的主导,演示不成为演示,少了学生的主体,演示则失去演示的价值,所以必须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并重演示。
2.演示实验容易组织,准备实施阶段简单易行,过程便于管控。分组实验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的实施要把握实时适当,对于不同的实验因为不同的目的要有所区别,学生易操作的、安全性较高的实验,应由学生做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等,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规律,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分组实验大体分为: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测量性实验等三类。新课标要求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都必须开展分组实验。
3.要重视课外实验,要鼓励学生的课外实验和小制作,要鼓励学生用身边的器材做好实验,要鼓励学生用身边的器材探究一些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实验要贯穿整个物理教学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物理课标的理念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到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实现自己最有价值的人生。
4.操作中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是物理知识的形象展示,是学生与知识零距离接触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动手中动脑,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线,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仅让学生能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还要了解其中的为什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托盘天平的使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托盘天平,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对不规范的操作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对每项操作方式的理解。操作规范:(1)托盘天平在使用前应该向高端调节螺母,使托盘天平平衡;(2)托盘天平的位置变动时,需要将托盘天平重新调节平衡;(3)称量时,应该用镊子加持砝码,且左边托盘放砝码,右边托盘放物体;(4)称量后,应该将器材整理好,游码归零。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对实验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每一步操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使学生的操作更加规范、标准。
总之,实验是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以实验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而实验的成功与否往往对正确知识体系的形成至关重要。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使实验器材简单化、生活化,现象清晰,反映的问题具有说服力,对实验要敢于修改,勇于创新,那么,物理实验将会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促进师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