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安全鉴定中对砌体结构裂缝的分析

2015-04-07

四川水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砌块砌体墙体

彭 斌

(当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安徽当涂 243100)

房屋安全鉴定中对砌体结构裂缝的分析

彭 斌

(当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安徽当涂 243100)

砌体结构裂缝是房屋砌体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房屋安全鉴定的实际工作中,调查和危险点评定最多的是砌体结构裂缝问题,砌体结构裂缝细微、不规则,不仅影响美观和正常使用,长期不处理会影响砌体的稳定性,甚至导致房屋坍塌。因此本文阐述了房屋安全鉴定方法,分析了引起裂缝的原因、裂缝鉴定情况以及恰当的处理措施,为确定鉴定结论和处理方案提供合理有效的参考。

砌体结构 裂缝分析 安全鉴定

引言:

房屋安全鉴定是指专门机构或者专业人士,依据《房屋结构安全鉴定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鉴定标准要求,采用有效的鉴定方法对房屋的安全性做出科学性评价。而砌体结构裂缝是房屋安全鉴定常涉及到的问题,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常常是事故的先兆,轻视往往造成人身财产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房屋安全鉴定对砌体、砌体结构裂缝检测及成因分析、裂缝的处理措施等加以了解。

一、鉴定方法的分类

目前房屋的安全鉴定方法有三类:首先是传统经验法,其主要是专业鉴定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借助目测调查、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进行判断。这种方法直观、简便和不借助设备,应用较为广泛。其次是实用鉴定法,它主要是借助应用数理统计理论,通过技术检测和计算进行分析鉴定。这种方法需要选择检测方法和数据计算,因此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才能得出鉴定结论,这限制其大规模应用。最后是概率法,这种方法是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借助非定值统计规律对房屋安全性鉴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尚需完善才能实际应用,因为房屋建筑具有不确定性,现有数据模型难以全面兼顾。

二、砌体结构裂缝检测及成因分析

裂缝是指固体材料因外力作用而产生的不连续的现象。大量的工程鉴定表明,砌体裂缝的出现具有普遍性,但可将砌体裂缝的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这就需要对砌体裂缝的原因加以分析以及危害性程度进行评定。在裂缝原因分析和危害性评定过程中,裂缝外观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调查。其主要基于裂缝的尺寸、部位、走向、稳定性、表面干湿度、出现和持续时间、有无渗出物等情况进行调查。常采用的仪器设备有刻度放大镜、裂缝对比卡、超声探测仪等。房屋砌体结构中,发生裂缝较为常见,这种裂缝出现的时间不固定,但是大多在房屋建成后的1-3年内。还有裂缝的宽度不等,有宽有窄,缝宽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发展变宽。房屋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各不相同,按照房屋安全鉴定方法归结起来大致有五个方面因素。

2.1 砌块自身问题

砌块自身或多或少会有缺陷,而这些缺陷往往会引起裂缝的出现,如墙体之间或墙体与填充物之间因不同材料的差异会出现裂缝。再者是砌块选择的问题,有些砌块的质量、体积、抗震性、热胀性、冷缩性和承重能力没有达到特定砌体结构要求,如果采用这些砌块就会产生裂缝。如非承重砌块用来做承重墙体,会因其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不够而产生裂缝。

2.2 地基沉降问题

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这会导致因沉降差异砌体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砌体受附加拉力作用而产生裂缝[1]。这种裂缝大多朝向沉降大的砌体部分,常见的裂缝是斜向沉降裂缝、竖向沉降裂缝以及水平沉降裂缝。第一种是斜向沉降裂缝,这种裂缝是地基不均匀沉降时,砌体受附加应力作用造成的。一般该裂缝以八字形裂缝或者外八字形裂缝出现,往往会贯穿窗口两对角。第二种是竖向沉降裂缝,裂缝是由于砌体两端沉降程度大,中间沉降程度小造成的。该裂缝一般出现在纵向墙体上或者窗台下。第三种是水平沉降裂缝,该裂缝是由于局部地基沉降导致的砌体变形引起的。一般出现在墙体上下两个对角处,沉降大的裂缝常出现在下端,并具有剪切破坏特点。

2.3 温度问题。

这主要是基于热胀冷缩原理。环境温度改变时,砌体温度出现差异性,导致砌体局部膨胀和收缩,进而产生裂缝。较为常见的是斜向、竖向和水平裂缝,并各具特点。首先是斜向裂缝,该裂缝主要是温度应力引起的,其中八字形裂缝属热胀裂缝,倒八字形裂缝属冷缩裂缝,一般出现的部位是砌体顶部两端和纵横墙连接处,呈对称状。其次是竖向裂缝,该裂缝是由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常出现的部位是楼梯间休息平台与楼板间的墙体。最后是水平裂缝,该裂缝是由于砌体产生弯曲拉应力造成的,一般出现在檐口下或顶层窗口处。

2.4 承载能力不足

当砌体自身承载力不足时,由于荷载作用会出现多种裂缝,这种裂缝往往会破坏房屋的整体结构,导致这个房屋处于极度危险状态[2]。这种裂缝主要是竖向裂缝,常出现墙体和柱子表面。

2.5 振动作用

这种裂缝也较为常见,常发生与地震地区或机械振动较频繁的环境,其主要是因为某些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由于振动作用,墙体的主拉应力超过了砌体的抗拉强度,会在垂直于主拉应力方向出现大量不同规则且相互交叉的裂缝。

三、裂缝的处理措施

砌体结构裂缝的处理措施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砌体结构裂缝预防措施和已产生的裂缝处理措施。其中砌体结构裂缝预防措施是利用前期预处理和严格环节审核监督,来防止裂缝的出现;而已产生的裂缝处理措施是对已产生的不同裂缝进行加固处理。

3.1 裂缝预防措施

对于砌体结构裂缝的预防,我们可以从建筑材料、设计过程、施工图审核以及施工验收等方面入手,对这些环节严格审查和监督,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针对砌体结构常见的几种裂缝,应采用不同的防范措施:首先是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可采取的措施是砌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后,加强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工作。如果墙体过长时可在墙体间增设分仓缝和伸缩缝等。其次是砌体材料的干缩问题,解决方案是采用干缩值低的材料,以及在相关部位设置控制缝,可加装灰缝钢筋以及配筋带等措施,避免因材料干缩引起裂缝。最后是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是作好地基,特别是含水量较大、土质较松软的地基,必须夯实加固处理,避免不均匀沉降。房屋的设计体型应考虑建筑整体刚度和地基受荷载的影响。整体刚度好和地基受荷载均匀的房屋,其产生的裂缝较少。

3.2 已产生的裂缝处理措施

由于砌体裂缝的成因复杂,单独依靠传统经验法难以确认,常需与实用鉴定法联用,借助检测技术和数据分析加以判断。在实际鉴定过程中,明确裂缝原因后,需采取合理化措施对砌体进行处理。对于一些非危裂缝,可采取直接灌缝、封闭等方法进行简单处理。对于那些已产生危害的裂缝,可采取的措施是:第一种是裂缝细微繁多,稳定不扩张。可采用的措施是将加入含有胶合成分的水泥或环氧树脂灌浆等加注到裂缝中,使之粘合成整体。第二种是承载力不足引发的危害性裂缝,必须采取加固措施,主要是砌体或者砖柱承载力不足,常采用是浇灌钢筋混凝土或者钢筋网水泥砂浆层,来增加砌体的承载力,但都比较耗时。也可采用增加圈梁和拉杆以及外包钢的方法,这些方法具有快捷、强度高等优点。特别明确的是加固过程中需增加临时加固措施,防止加固过程带来新的破坏。

四、结语

实际建筑工程中,房屋砌体裂缝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测性。房屋砌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例如,砌块材料、地基不均匀沉降、机械振动、热胀冷缩、设计不合理、建筑质量和施工人员素质等等都会导致砌体裂缝的出现。在实际房屋安全鉴定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鉴定方法协作,才能排除人为因素干扰,准确判定裂缝的成因以及危害程度,熟悉各种裂缝的处理方式,对于不同原因的裂缝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进行加固。

[1] 淡伟成,邵雅宁. 浅谈砌体结构裂缝加固的补强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3,(2).

[2] 熊信念. 农村砌体房屋开裂预防及处理初探[J].科学时代,2013,(2).

TU714

B

1007-6344(2015)12-0348-01

猜你喜欢

砌块砌体墙体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LZ型混合纤维聚苯颗粒再生保温混凝土砌块设计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太阳能养护法
论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现状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