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空间组织分析
——以延吉高铁站为例

2015-04-07魏玉婷

四川水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延吉停车场出租车

魏玉婷

(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长春 130607)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空间组织分析
——以延吉高铁站为例

魏玉婷

(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长春 13060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铁运输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在全国各地开始建设高铁车站,而站前广场的交通组织直接影响着高铁站的整体运行情况。本文以延吉高铁站为例,对合理组织站前广场交通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希望对其他高铁站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铁车站 站前广场 交通组织 外部交通空间

合理规划高铁车站站前广场的交通组织对高铁的交通运输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站前广场布局进行科学的分析,将站前广场分为若干模块,逐一展开分析研究,最终制定科学合理的站前广场交通组织方案,实现站前广场交通的安全有序化和便捷合理化,为提升高铁站的运输能力做好辅助工作,给人们的出行营造更为方便快捷的环境,提升现代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站前广场内容概述

1.1 相关概念

站前广场。站前广场与城市广场不同,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性质,站前广场作为火车站的重要附属设施,它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铁路运输,因此站前广场的第一功能就是交通枢纽功能,站前广场的人流量和车流量是城市广场无法比拟的,将这些人流、车流合理的规划,使火车站周围的交通畅通无阻,是站前广场的一大主要任务。在设计站前广场时,首先要考虑火车站进出站口和其他交通工具的对接问题,公交车、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停车场的位置安排,如何让乘客快速安全的进出火车站,如何尽量避免进站人流和出站人流、进站车流和出站车流、以及人流和车流之间交叉干扰问题的出现。站前广场同时作为一个大型服务区,可以为旅客提供饮食、休息、购物等服务。此外,站前广场作为城市前沿“阵地”,是一座城市标志,因此在美观和环境方面也有一定代表性,凸显出城市特色也是至关重要的。

外部交通空间。交通空间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和枢纽交通空间。在延吉高铁站外部交通空间部署中,高铁站地面与外围交通干道没有高度差,因此没有关于垂直交通空间的设计,设计中主要是水平交通空间和枢纽交通空间,地面停车场中行车线路、出入高铁站站前广场行车路线以及高铁站外围延三公路均属于水平交通空间,在站前广场附属配套设施中的休息室,候车室等供人流集散场所均属于枢纽交通空间。

1.2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组织因素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设计合理性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站前广场交通,如果站前广场交通安排合理,安全舒适,可以满足人流和车流的便捷进出而互不干扰,那么这一站前广场就基本达到了合格标准。站前广场交通组织因素主要包括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方面。

动态交通指的是各种流动性的车流和人流,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部分:①人流,主要指乘坐高铁列车的乘客及购票人员;②公交车辆,公交车辆是连接城市与高铁站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乘客进出高铁站首选的交通方式,公交车辆可分为路过车和始发车两种;③出租车辆,出租车是仅次于公交车的交通工具,具有快速通过、路线灵活的特点,出租车进出通道时,应考虑与城市主干道连接,方便出租车发挥自身的优势,优化站前广场交通情况。④社会车辆,社会车辆一般都是作为接送亲属朋友而出现的,这种车的进出站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与火车发车或到站时间相关。

静态交通指的是各种交通车辆的停车场,根据各种交通工具自身的特征和进出高铁站的规律,设置不同的停车位置,可以避免各种车辆间的交叉干扰,导致交通混乱现象。公交车由于载客量大,是乘客由城市到火车站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可以将公交车停车位置设置在靠近进出站口位置,方便乘客的进出站,避免在站前广场出现过多的滞留人员。而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由于速度快、车辆多、载客少,因此可以将这部分车辆的停车场设计在站前广场的外围,离交通主干道较近的位置,方便车辆的快速分散,避免车辆拥堵现象的发生。

二、延吉高铁站站前广场交通组织分析

2.1 车行交通

延吉高铁站车行交通主要是以延三公路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过程中,它的设计注重行车路线的流畅性和直达性,延吉高铁站采取西进东出的理念,将行车路线设计成统一方向行驶,避免车辆交会造成的堵塞和拥挤现象。在站前广场周围停车场内,分为东、西两大区域,中间以集散广场连接,既可以实现车辆的畅通,又可以合理利用空间资源,使停车更为便利。

2.2 步行通道

步行通道是乘客的主要流通渠道,因此需要注重步行通道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等,延吉高铁站的步行通道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客运枢纽站相衔接的连廊通道,连廊设有挡雨棚和扶手栏杆,并在连廊的两侧设有盲道;另一部分是高铁站进出站口与停车场之间的步行通道,这部分通道因为与出租车、社会车辆有一定范围的交集,因此特意用护栏隔离,增加步行通道的安全性;还有一部分是高铁站进出站口与绿地、休息区、购物区相衔接的步行通道,这一部分主要就是人流量大,因此在设计时特别注意了通道的加宽及双向通行设置,保障人流的畅通。

2.3 静态交通

车站停车场考虑了公交车、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停车位置,在站房和站房前面集散广场的东部,有大型的地面停车场可供公交车和社会车辆停放车位,并且停车场与城市交通主干道紧邻,为车辆进出高铁站站前广场提供了便利条件。考虑公交车优先原则,公交车的停车场设置在紧靠集散广场东部的停车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分为南北四列公交站台,每一列站台均有四到五处停车站点,布局科学合理,宽松但不浪费空间资源,即方便了乘客乘坐公交车,又不会显得拥挤。集散广场的西部狭长并呈带状的区域属于出租车停车场的位置,在这一区域内,将停车位置分为两列,出租车以两列一字长蛇停放车位。出租车由西方向进入停车场内,等待乘客乘坐,载上乘客后,由东方向驶出停车场内的,然后由下一辆出租车添补空位,依次跟进,这样的布局使车辆停放条理有序,避免了乱停乱放的现象发生。紧靠公交车辆很大一部分区域为社会车辆的停车位置,这一部分内部划分较为简单,这是考虑到社会车辆型号复杂,各种大小款式的车辆均有,无法进行统一规划,因此只是在停车场处简单的划分了停车位,避免随意停放,浪费停车空间资源。

2.4 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通道主要是向残疾人士提供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延吉高铁站在广场的人行道旁均铺设了无障碍辅道,既有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又有为盲人通行的盲道,为方便老年人乘坐轮椅通行,特意将坡道设计成为小坡度,减小升高难度。在公交车和社会车辆的停车场专门设置了无障碍停车位,方便残疾人士上下车。

三、结论

通过对高铁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组织的分析,将进站和出站方向的交通分流疏通,对车站内的各种车辆行驶车站也做出了详细分化,使得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能够有条不紊的进出高铁车站,同时对人行道和无障碍通道做了特殊保护措施,从安全和方便上做得更人性化,提高了站前广场交通组织的合理性。

[1]戴 悦 火车站站前广场对城市形象塑造的研究——以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为例[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04:.

[2]李传成 铁路客运站站前公交车场规模预测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2015,05:122-130.

[3]王 晶 高铁客运枢纽周边快速集散系统规划组织模式与要点探讨 [J]《综合运输》2015,07:50-59.

TU7

B

1007-6344(2015)12-0151-01

猜你喜欢

延吉停车场出租车
乘坐出租车
罗永浩
延吉冷面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凭什么
PLC在地下停车场排水系统的应用
迷宫
开往春天的深夜出租车
在解决Uber之前先解决出租车行业的垄断
“8·12”后,何以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