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及改革举措
2015-04-07吴梅芳
吴梅芳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223003)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及改革举措
吴梅芳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223003)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落实合同、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 是许多结算依据形成的过程,也是实施投资控制的操作过程。本文重点讨论了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并就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举措进行了探讨。
工程造价 造价控制 工程管理 改革措施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概念
建筑工程造价,顾名思义就是指完成一项建筑工程所需要花费的所有费用,这些费用不仅包括建筑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管理费用,还包括设计费用、监理费用等。建筑工程的造价与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内容紧密相关,同时也与当地的建设管理水平、建设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存在着联系。
二、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
1、施工过程管理失控。施工过程管理的失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承包单位自行加大工程量,承包单位对计算复杂、单位造价高的项目利用签证,多计算或重复计算工程量;第二,承包单位通过各种手段巧立名目来提高定额标准,比如,在预算包干费用中已经包还有雨季施工的增加费用,有的承包单位又把预计抽水费用单独进行计算,从而让项目单位重复支付费用。还比如,根据相关规定,在混凝土路面的定格单价中已经包括了地基夯实的费用,而承包单位却把夯实项目另外列出,单独计费。
2、经济核算工作不科学。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很多属于行政指令性项目,这类项目具有“三边”的特点,具体而言就是边决策、边设计、边施工,“三边”工程违反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往往会造成造价失控、经济核算不科学等后果。另外,很多建设单位仅仅重视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而在施工前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对建筑工程预算审核不严,在招标时没有对承包合同进行严格把关等,这样同样也会出现经济核算不科学的问题。
3、材料价格缺乏审核。在建设项目施工成本中,材料成本要占造价总费用的六成左右,因此,材料成本的监督和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施工单位的材料管理却非常混乱,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管理方法和标准,其主要表现对材料价格缺乏审核,由于人员不足以及个人利益等因素,材料价格的审核往往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做到货比三家,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另外,还存在着材料需求编制不科学等问题,编制人员往往根据主观经验或者类似工程耗材来编制材料需求预算,随意性大。
三、当前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举措
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依法管理,尤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更应加强法制建设,要健全法制、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建筑法》为核心的建筑法律体系,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走向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法制轨道;要继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招投标法、施工合同法、质量管理法等法规制度;要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法制建设要结合实际,便于操作,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2、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是建筑工程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它不仅是优质、高速完成建设任务,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方法,也是合理确定造价的科学依据。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由于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并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进行多次性计价,即按基本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程序。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首先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程序。具体来说,就是制定一套完善的计量、支付、变更的管理办法,突出事前控制,强化事中控制,完善事后控制。突出事前控制是指要避免设计院出变更,施工单位实施,实施完再报决算的习惯模式。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的工程变更都必须建立先由施工单位打立项报告,监理工程师审核,经业主批准立项后才可以实施的程序。另外,工程变更的费用和变更方案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变更立项报告在说明变更处理方案的同时,必须同时说明相应的变更价款,从而使业主决策时对造价心中有数,避免造价失控。
4、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收集相关信息资料。造价人员要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及时了解情况,注意收集可能会引起造价调整的各类资料,核对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完成的时点。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工程,由于施工工期较长,一般合同规定可按物价指数进行价格调整,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5、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业主行为。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中,业主贯穿于建设全过程的始终,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离不开业主的参与。因此,业主的行为对工程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各主管部门应对业主在建设阶段的行为依法加以规范和约束,要强化施工总承包职能。总承包单位有能力和资质的,严禁建设单位强行分包工程任务。
6、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及时掌握工程造价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土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应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要制定完备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制度,认真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每一项隐蔽工程签证,要以有效签证后的隐蔽工程量作为编制结算的依据,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
7、规范中介服务,提高竞争能力。第一,对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不合格的要清除。第二,应实行回避制度,咨询实体应与行业主管部门脱钩,避免利用行业特权承揽标底。标底编制实行市场竞争、信誉取胜的原则,对中介机构要实行资质年检、标底抽查,惩罚结合的制度。第三,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第四,制定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业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以优质的服务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四、小结
工程造价是随工程变动而发生改变的动态过程,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和波动,由于市场外界因素变化无穷,造价控制也变得复杂难以控制。在工程的施工阶段,是个复杂多变,对前期难以预计分析的一个过程。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经济头脑,对各个方面的经济信息进行分析,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一项目标系统控制工程。只有深入了解、分析影响目标系统诸多因素、内容和内在的联系,及时采取有效的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管理措施及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方法,运用改革的管理举措,最终达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1]李映春.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科技信息》 2013年01期
[2]周林法.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民营科技,2011,(1).
[3]崔婞.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3).
TU43
B
1007-6344(2015)04-00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