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远教放飞“蓝海”

2015-04-07朱春宇梁丽秋

关键词:蓝海站点广场

朱春宇 梁丽秋

近在咫尺却如远在天边,放飞天涯反而形若比邻,事物的远近有时会呈现出如同“小儿辩日”所揭示的那样复杂的辩证关系。自从广西钦州市钦南区远程办推行户外远教工作、多方探索户外远教开展模式以来,随处可见的远教广场,随时可参与的基地交流实践,让钦南远教课堂彻底走出庙堂、贴近江湖,步子迈出得越远,反而越是方便了老百姓。钦南区的远教工作也因此得以跨越边界,形成核心竞争力,走进了远教“蓝海”。

整合资源去“远足”

推动远程教育由户内向户外模式转化,既要立足实际,又要创新做法。钦南区远程办物尽其用,整合既有资源,把远教站点尽可能拓展到露天广场、篮球场、村舞台等户外场所。

整合资源建商务型“远教广场”。选取人流密集的社区广场、集镇中心广场等场所,整合既有资源建远教广场,全天候播放远教节目。水东街道东南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原有一块户外电子屏,但一直缺乏专门管理和播放内容,长期闲置。“远教广场”建设开始后,钦南区远程办对全区现有的户外LED电子屏进行了调查摸底,将其纳入远教工作范畴。东南社区的电子屏从此亮了起来,全天候播放市场信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视频课件和文字信息。来东南社区办事的群众都说,自从社区的电子屏亮起来,他们来社区办事时还可以顺便了解一下个人感兴趣的市场指南和生活信息,十分便利。

齐心合力建示范型“远教影院”。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村(社区),采取区里出一点、村里出一点的方式,在远教站点原有硬件基础上增设音响、桌椅、遮雨棚等设施,打造户外“远教影院”。康熙岭镇高沙新村原是自治区级的远教示范站点,设施基础较好,在统计硬件资源时发现这个站点硬件设施齐备,只需再买个遮雨棚,扩充一下桌椅数量,就可以建成户外影院。区远程办优先对其改造,出资为其添置了这些设施,高沙新村“远教影院”便在村广场上建成了,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

借船出海建标准型“远教舞台”。在经济条件一般的村(社区),争取有关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整合文化共享工程的设备资源,建设演播一体的户外“远教舞台”。 2013年,钦南区远程办整合“特色名镇名村”规划建设资源,对三面环海的犀牛脚镇犀牛脚村中心广场进行升级改造,高规格建设了一座“远教舞台”。这个“远教舞台”除用来开展远教活动外,还可以作为一些文艺表演活动的场地,是远程办针对犀牛角村风情旅游发展现状推出的个性化项目。舞台建成后,该村多次利用舞台开展风情旅游文艺宣传活动。

到目前为止,钦南区共整合了各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80多万元,建成2个商务型“远教广场”、8个示范型“远教影院”和42个标准型“远教舞台”。

移师户外创模式

有了载体后还必须有内容,才能全面创建户外远教新模式。为此,钦南区远程办号召各乡镇村居“从站点走向基地、从党员走向群众、从室内延伸到户外”,开展形式更为灵活、内容更为丰富的远教活动。

票选节目,要看什么群众说了算。钦南区大胆创新,充分尊重站点实际情况,实行开放式管理,允许站点灵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高沙新村“远教影院”采取了“票选节目”预约点单方式,让村民自主投票,在播放预告板上勾选自己喜欢看的节目,由管理员计票后确定节目单。通过“票选节目”,该村站点管理员洪家石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学到不少适合自己的新技术,带头养猪养白鸽,并不断创新思路,发展村民协作养殖。他的成功也鼓舞了周边群众的信心,很多村民开始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

实践引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灌输。钦南区注重把培训课堂向基地、向户外延伸,开展案例式、标靶式课题学习。2014年5月,由于辣椒大量集中上市,钦南区辣椒种植大镇那丽镇的辣椒滞销,严重影响了椒农的采摘热情。时任那丽镇党委副书记的张镭第一时间发动农户借助远程教育“壮乡农讯”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同时使用冷库储存辣椒实行错峰销售,渡过了难关。在这一过程中,远程办积极配合、密切跟进,组织该镇椒农广泛参与、全程跟踪,边解决问题边学习知识,成为远教学用的典范案例。

移风易俗,让远教成为农村文化阵地桥头堡。钦南区远程办提倡利用户外远教平台开展广泛的群众文体活动,把远教广场打造为文化广场。那丽镇土地田村的黄顺辉老人曾担任村委主任多年,以前一直埋怨村里的风气不好。自从村里建了“远教舞台”后,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感染,村民们一改以往懒散好赌的习惯,广场舞等形式灵活、内容生动的文体活动在土地田村的生活舞台上靓丽登场。现在黄顺辉心满意足,提起远教就赞不绝口:“远教就是我们村的‘文明导师!”

几年来,钦南区利用户外远教站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30多场次,配套建立种植培训基地26个、养殖培训基地21个;组织群众开展各类文体活动420多场,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

形成长效机制链

机制是模式成长的土壤,钦南区远程办着眼未来、立足长效,以加强后勤、配强队伍、强化管理等措施固本强基,积极打造使户外远教长远发展的相关软环境。

部门联动,使“户外远教”有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可用。与农业局、水产局、科技局等部门合作,联合制作符合本地实际的视频课件,携手建立远程教育示范基地。结合农村生产实际,由组织部牵头,以远教为平台,适时组织各协作部门的技术人才以及远程办推荐的乡土人才组成专家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传技术、送服务。从2010年开始,钦南区每年都组织暑期大学生远程教育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农村一线成立“远教小屋”,借助暑期返乡大学生的才智推动户外远教活动的开展。一位参加了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总结说:“通过活动我认识到,远程教育办得越好,老百姓受益越多。”

强队伍,立纲目,抓好管理不放松。为了整合站点人力资源,钦南区在明确各村(社区)干部为站点管理员的基础上,整合基层办与新农办人力资源,明确各驻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及各镇驻村干部为站点信息员,负责了解、掌握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的学习需求,建立学习需求信息反馈系统。同时,统一印制了《站点播放收看记录簿》《设备故障报修登记簿》,在每个站点的醒目位置张贴《站点管理员制度》《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及《播放收看和学习培训制度》,加强对全区所有远教站点尤其是户外远教站点的规范管理。

市场化运作,解决长期运行经费。户外远教建设作为一项所涉及技术、业务专业性均较强的惠民工程,其设备更新维护和日常运行的总体费用数额十分庞大,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为此,钦南区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定期拨款二十多万元用于站点后期维护,同时积极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资金。2013年春节前夕,远程办带领犀牛角镇和犀牛角村干部走访了犀牛角村商会,说服商会捐资扩建村远教文化广场,扩建后的广场可供村企共用。合作双方皆大欢喜,还联合举办了一场文艺表演,邀请了钦州市媒体前来采访。

“放眼应知天地宽”,钦南区的远程教育工作走出户外,来到田间地头、海岸滩涂,让课堂开在阳光下、听众沐浴海风中,走出了一条个性化发展之路。

(作者为广西钦州市钦南区远程办干部)

猜你喜欢

蓝海站点广场
春天的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潮玩市场下一个“蓝海”
在广场上玩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微型农场 未来农业新蓝海
治未病爆发 大健康将成未来蓝海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