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社会期望研究
2015-04-07魏聪
魏聪
【摘要】当下我国学前教育成本主要由政府、家庭、社会三方分担,但各方的分担范围尚不明确。课题组以全国东、中、西、东北部四地区的园长及上海地区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分析他们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社会期望。研究发现,公众期望政府强化责任意识,承担50%~60%的学前教育成本;期望家庭义务与权利对等,承担25%~35%的学前教育成本;剩余部分由社会承担,或社会与幼儿园一起分担。总的来看,处于优势地位的园长、家长与处于弱势地位的园长、家长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期望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对公众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社会期望进行研究,旨在为科学构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园长;家长;社会期望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3-0013-06
随着《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的出台,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由政府、家庭、社会三方共担学前教育成本的分担模式,但各方应分担多少比例尚不明确。教育部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本课题组就公众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社会期望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期为科学构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提供参考。
课题组以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的幼儿园园长和家长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幼儿园园长比较了解幼儿家庭的整体状况,同时也比较了解各级政府的财政实力与压力。幼儿家长本身需要分担一定的学前教育成本,故对此既有较为理性的认识,又有较为感性的认识。通过对园长及家长的广泛调查,可以较充分地了解公众对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社会期望。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中国统计年鉴2013》将我国大陆部分分为四个地区:东部10省(市),中部6省,西部12省(市、区),东北部3省。课题组选取东部3省、中部3省、西部5省(市、区)、东北部2省的2358位幼儿园园长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城乡不同地区、不同办园体制和不同等级的幼儿园。课题组还调查了上海地区566户家庭共1132位幼儿家长,涉及不同学历、不同收入、城乡不同地区的家长。具体情况见表1、表2。
(二)数据统计
课题组一方面统计分析园长对政府、家庭、社会三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期望,另一方面统计分析家长对政府、家庭、幼儿园、社会四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期望。主要的统计方法为简单描述统计,先剔除无效数据,再进行百分比统计,后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作进一步的差异性检验。文中呈现的期望值为各群体对不同分担主体期望分担比例的平均值。
二、研究结果
(一)园长的期望
1.总体状况
按照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实际情况,课题组调查了园长对政府、家庭、社会三方分担学前教育成本的期望。结果发现,园长期望社会分担约十分之一(13.08%),家庭分担约三分之一(35.15%),政府分担约一半(51.77%)。
2.不同地区园长对三方成本分担的期望
不同地区园长对三方成本分担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对政府分担的期望,东部最高,东北部最低;对家庭分担的期望,东部最低,东北部稍高,西部地区更高,中部地区最高;对社会分担的期望,东部最低,东北部最高(见图1)。
经三次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对政府分担的期望,不同地区园长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对家庭分担的期望,东部与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的园长均存在显著差异;对社会分担的期望,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的园长也存在显著差异。从图1及三次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看,东部地区的园长对政府的分担期望最高,对家庭和社会的分担期望最低,与其他地区的园长差异比较显著。
3.城乡幼儿园园长对三方成本分担的期望
城乡幼儿园园长对三方成本分担的期望相差不大,对政府分担的期望徘徊在52%左右,对家庭分担的期望徘徊在36.6%左右,对社会分担的期望徘徊在11%左右(见图2)。
经三次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城乡幼儿园园长对政府、家庭及社会分担的期望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4.不同办园体制园长对三方成本分担的期望
不同办园体制的园长对三方成本分担的期望有所不同:对政府分担的期望,从民办园(自负盈亏)到全额拨款园,分担比期望逐渐增高,期望最低的民办园(自负盈亏)与期望最高的全额拨款园竟相差21.63%之多;对家庭分担的期望则呈现出与对政府的期望大相径庭的趋势,从民办园(自负盈亏)到全额拨款园,分担比期望依次降低,期望最高的民办园(自负盈亏)超过期望最低的全额拨款园12.59%;对社会分担的期望呈现出与对家庭分担期望相似的趋势,从民办园(自负盈亏)到全额拨款园,分担比期望依次降低。
经三次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对政府分担的期望,民办园(自负盈亏)与自收自支园、差额拨款园、全额拨款园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自收自支园、差额拨款园与全额拨款园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对家庭分担的期望,民办园(自负盈亏)与自收自支园、差额拨款园、全额拨款园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自收自支园与差额拨款园、全额拨款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社会分担的期望,自收自支园与全额拨款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相比较而言,获得政府拨款越少的幼儿园对政府的期望越低,对家庭和社会的期望越高,获得政府拨款较多的幼儿园则正好相反,并且不同群体的园长的期望值存在显著差异。
5.不同等级幼儿园园长对三方成本分担的期望
从图4可以发现,不同等级幼儿园园长对政府和家庭的成本分担期望存在较明显的不同:除省三类幼儿园外,等级越高的幼儿园园长对政府分担的期望越高,对家庭分担的期望越低;对社会分担的期望,虽期望值差异不大,但也反映出一种趋势,即等级越高的幼儿园园长对社会分担的期望越低。
三次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相同结论,等级较高的幼儿园(省一、二、三类及市一类)与等级较低的幼儿园园长对三方的分担期望态度可谓泾渭分明,等级越高的幼儿园园长对政府分担的期望越高,对家庭和社会分担的期望越低,等级较低的幼儿园园长正好与此相反。
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获得拨款较多、等级较高的幼儿园,即优势园园长对政府分担的期望较高,对家庭和社会分担的期望较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获得拨款较少、等级较低的幼儿园,即弱势园园长的期望态度与之截然相反。这或许反映出优势园对政府的依赖以及弱势园对家庭的重压和对社会的憧憬。
(二)家长的期望
课题组在对家长进行调查时重点调查了家长对政府、家庭、幼儿园、社会四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期望。之所以增加幼儿园分担学前教育成本这一项,主要是根据“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课题组认为,幼儿园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并且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也会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并假设,将幼儿园纳入成本分担体系有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与竞争实力。具体分析如下。
1.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政府和社会的分担期望与园长十分接近。具体来看,家长对学前教育成本四方分担的期望比为,期望社会、幼儿园各分担十分之一左右(10.90%、11.11%),家庭分担四分之一左右(23.74%),政府分担一半以上(54.25%)。
2.不同学历家长对四方成本分担的期望
孙红(2014)研究发现,随迁子女家长的学历水平与其投入学前教育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以此来看,家长的学历水平会影响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水平,也会在其价值观、对社会的理解与期望中有所显现。图5反映了不同学历家长对四方分担的具体期望。
从图5可以看出,对政府分担的期望,除小学学历家长期望值最高外,其他家长随着学历的提高,期望值基本呈上升趋势;对家庭分担的期望,除初中学历家长期望值为32.01%外,其他家长的期望值基本维持在25%左右;对幼儿园分担的期望,小学学历家长期望值最低,其他家长期望值基本维持在10%左右;社会分担的期望出现了倒U现象,即小学学历与博士学历的家长期望值最低,其他家长的期望值都处在10%上下。
3.不同收入水平家长对四方成本分担的期望
1966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尔曼发布了“科尔曼报告”,指出家庭背景比学校质量、教师经验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更大。这一结果轰动全球,各国学者纷纷研究自己国家的情况(Hanushek,1986)。〔1〕收入水平是家庭背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维度,因此课题组调查了不同收入水平家长对四方分担的期望。
根据2013年物价指数,可将国民收入划分为三大等九小等,即上上等(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上中等(年收入500万~1000万元)、上下等(年收入100万~500万元)、中上等(年收入50万~100万元)、中中等(年收入20万~50万元)、中下等(年收入10万~20万元)、下上等(年收入5万~10万元)、下中等(年收入2万~5万元)、下下等(年收入2万元以下)。图6为不同收入水平家长对学前教育成本四方分担的期望。
从图6可以看出,对政府分担的期望,下中收入水平家长的期望值最高,达到63.67%,而其他收入水平家长的期望值基本维持在55%左右;对家庭分担的期望,下中收入水平的家长希望减轻家庭负担,只期望家庭承担15.99%的份额,而其他收入水平家长的期望值为25%左右;对幼儿园和社会分担的期望,各收入水平的家长之间并无太大差异,期望值处在10%上下。
4.城乡家长对四方成本分担的期望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非常明显,城乡幼儿园在资金获得、师资配备、幼儿园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图7显示了城乡不同家长对四方成本分担的期望。
从图7可以明显看出城乡家长对政府和家庭分担期望的差异。对政府分担的期望,城镇家长希望分担56.15%,而农村家长只希望分担49.85%;对家庭分担的期望,城镇家长的期望值低于农村家长;对幼儿园和社会分担的期望,城乡家长不存在明显差异。相对来说,城镇幼儿园的资源汲取能力更强,获得的资金更多,城镇家长的收入也往往更高,但城镇家长对政府分担的期望却高于农村家长;农村家庭的学前教育可支付能力较弱,但农村家长对家庭分担的期望却高于城市家长。
从不同维度调查家长对四方成本分担的期望,发现家长的社会期望与园长惊人相似:城市地区、学历高的家长对政府分担的期望相对来说更高,对家庭分担的期望较低,而农村地区、学历较低的家长的期望却与之相反。不过,在对家长的调查中还发现一个突出现象,即学历水平最低、收入最低的家长对政府分担成本还是有着很高的期望的,希望家庭只分担较少的学前教育成本。
三、分析与讨论
(一)相关结论
1.政府分担区间:50%~60%
2358位园长对政府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总体期望值为51.77%,1132位家长对政府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总体期望值为54.25%。虽然在进一步细分的群体中存在期望值低于50%的情况,但这一群体占所在群体总数的1/3不到,而且期望值低于50%的大多是民办园(自负盈亏)、等级较低的幼儿园园长。他们在作期望判断时大多考虑了现实情形的制约,即现实中这些弱势园所获得的政府拨款额度大大小于公办园及等级较高的幼儿园。
2003年国办发13号文件曾详细规定了从国家到省级、地(市)级、县级各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在规划、管理、经费投入、举办幼儿园等方面对发展学前教育应担负的职责。在OECD成员国中,新西兰、爱尔兰等国的学前教育成本是完全由中央政府承担的。但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目前还达不到学前教育成本完全由政府承担的水平,不过,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本研究认为,50%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应当是政府能力范围内可以担当的责任底线。50%~60%的政府分担区间是本研究对公众意愿的实证调查结果,也应是政府未来的努力方向。只有政府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比例,才能逐步减轻家庭的学前教育负担。
2.家庭分担区间:25%~35%
园长对家庭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总体期望值为35.15%,大部分园长对家庭分担的期望值相近,只有民办园(自负盈亏)、合格园、无证园、未评级园园长对家庭的分担期望值高于40%,全额拨款园园长对家庭的分担期望值低于30%。家长对家庭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期望则与园长有所不同,家长的期望值平均为23.74%。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本研究认为,家庭承担学前教育成本的期望值应在25%~35%区间。
3.社会和幼儿园分担区间:10%~15%
政府号召社会力量办学,但基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社会并没有太大的能力承担过高的学前教育成本,园长普遍认为社会的成本分担比为10%~15%。但本研究认为,这一分担区间应是社会和幼儿园共同分担的责任。研究者希望幼儿园减少对政府、家长、社会力量的过度依赖,幼儿园也应成为分担主体之一。调查结果也显示,家长期望幼儿园承担起与社会相当的责任。这既是对幼儿园的期望,也是对幼儿园的挑战。
(二)相关分析
1.园长间社会期望的悬殊落差:现实情况下的权利意识与责任义务的博弈
无论从社会期望的具体数值来看,还是从三次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来看,东部地区、获得拨款较多、等级较高的优势园园长与中西部地区、获得拨款较少、等级较低的弱势园园长的期望值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优势园园长对政府期望高,对家庭和社会期望低,弱势园园长正好相反。这一悬殊落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现实情况下权利意识与责任义务的博弈。优势园所一般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现实中也能够较多地得到政府的支持,使得其更具话语权和权利意识。弱势园所因为自身能力稍逊一筹,现实中也较少获得政府的支持,使得其只能强化自身的责任义务。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实行的是“地方为主”“中央奖补”的财政支持政策,导致地方政府会因经济差异而对当地学前教育投入不同。例如,民办园大半是自筹经费办学的,主要靠收取学杂费等维持园所运转,政府基本没有财政性投入,因此民办园园长往往对政府分担期望较低,对家庭分担期望较高。
2.家长的社会期望:社会压力下的公众理性与公众韧性的反映
从家长总体的社会期望来看,存在类似于园长的成本分担期望悬殊落差,即学历较高、城市地区的家长对政府分担的期望相对来说更高,对家庭、社会、幼儿园分担的期望较低,而学历较低、农村地区家长的期望与之相反。虽说学历较高、城市地区优势群体家长的可支付能力相对来说高于学历较低、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家长,但是从现实的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两个家长群体所拥有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其子代进入不同阶层的幼儿园:优势群体家长的子代大多进入了等级较高、拨款较多的幼儿园,而弱势群体家长的子代可能只能选择等级较低、拨款较少的幼儿园。优势园获得了较多的政府拨款,使得这类幼儿园的家长也对政府产生了依赖和期望,弱势园家长群体则与之相反。这是不同家长群体公众理性与公众韧性的反映。
家长对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社会期望还存在另一个现象: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最低的家长对政府分担的期望最高,对家庭分担的期望最低。这种现象的产生是这一家长群体现实生活压力的反映。一项研究证实了这种压力与无奈:尽管低收入家庭在儿童早期教育投资的总量上有所增加,但家庭收入的增长远不及学前教育成本的增长,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低学历、低收入家长对政府分担高期望、对家庭分担低期望的态度是对现实生活压力的宣泄与呐喊。不过总的来说,公众对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入园难、入园贵、政府投资长期不足等,虽有许多不满,但更多的是接受和包容。在此次调查中,几乎很少有公众会盲目希望政府承担全部学前教育成本。从25%~35%的家庭分担期望中可以看到家长扛起学前教育成本分担重任的理性与担当,也反映了家长克服困难的韧性和决心。
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的前提是政府明确责任意识,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注重效率,而且要以公平为底线。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办园体制、不同等级幼儿园之间的差异,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应如何构建及完善,各方应分担多少比例,是政府在未来工作中要细加研究的问题。希望本课题组对公众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社会期望的实证研究能够为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祁翔.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子女人力资本投资:来自中国农村家庭的调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10):73-79.
【Abstract】Presently preschool education costs are mainly borne by government, family and society, but the share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hare zone of three parties is not clear.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2358 principals of kindergartens from the East, Middle, West, Northeast regions in China and 1132 parents from Shanghai about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cost-sharing social expect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blic expects government to bear 50-60% of the cost, family 25-35%, the society or kindergarten the rest. Advantaged kindergartens and parents expec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disadvantaged kindergartens and parent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on public expectation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ost-sharing is to help construct scientific mechanism of shari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sts.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cost-sharing; principals; parents; social expec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