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注浆施工方法研究
2015-04-06张举东
张 举 东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施工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注浆施工方法研究
张 举 东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结合土木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注浆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性,对注浆材料以及注浆方式的选择进行了阐述,研究了注浆技术处理建筑物病害的方法,进而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建筑工程,注浆,病害,裂缝
0 引言
注浆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技术支撑,逐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条件加以改善,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建筑工程注浆施工中的诸多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现如今,土木建筑工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借助于过硬的施工技术。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全面应用注浆技术,准确的进行施工技术操作,严格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监控,从根本上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
1 土木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给我国的建筑工程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如今,土木建筑工程的结构日趋复杂,建筑工程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也逐步提高,在这种严峻的发展状况下,施工技术存在的局限性,一定程度的增加了建筑整体质量安全隐患。灌注桩后施工技术是一种对土体加固的新型技术,其主要通过渗透注浆或者是劈裂灌浆的方式,来有效实现全方位的固结,进而有效增强建筑工程的承载力。
2 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特点及其适用性分析
1)土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病害类型分析。在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混凝土结构病害、墙体渗透、女儿墙、楼房施工缝渗漏等等。倘若无法及时有效的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那么势必会导致诸多的副作用出现。
a.房屋渗漏病害一般出现在土木工程投入使用之后的阶段,采用常规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已经装修过的建筑结构中,那么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凿除量的大量存在,极大的减少了工程的使用寿命。
b.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常规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处理时,在凿除施工时,可能会存在振动问题,进而使得建筑物的各个部位可能会导致接缝的松动,最终导致隐性渗透问题。
2)注浆技术的优点分析。
a.从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方面来看,注浆技术的操作设备较为精巧、操作便捷,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环境,注浆技术的适应能力较好。
b.从其防水功能方面来看,注浆技术在应用过程汇总,一般是在混凝土裂缝中进行注浆,进而达到粘结密实的作用。当混凝土出现老化等现象时,注浆方式的选择,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
c.从注浆技术的性能方面研究,一般情况下,注浆技术的选用,其粘结性以及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3 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分析
1)合适的注浆材料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土木建筑工程注浆通常选用的材料一般包括水泥、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及水泥—水玻璃浆液等等,对于注浆材料的选择,一般需要其强度相对较高、使用寿命较长、填充性以及力学性能较好等,此外,这些材料也要具备一定的渗透性和亲润性,便于材料更好的渗透到建筑缝隙中,增强注浆的效果。同时,材料的选用,应该保证材料无毒无污染,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注浆方式的选择。
对于不同的建筑不同位置的施工,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较为科学合理的注浆方式,最大程度的保障施工的质量。以下,笔者简要就几种常见的注浆施工方式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加以分析。
一般来说,土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注浆施工方式有高压喷射注浆和劈裂灌注法,具体灌注方式的选择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加以选择,这两种注浆施工方式各有利弊,在施工过程中,可以科学的选用这两种施工方法,取长补短,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a.高压喷射注浆法。
所谓的高压喷射注浆法,主要指的是借助于高压水射或者是钻机等方式,将浆液灌入到建筑物的裂缝中,降低和减少建筑物墙体的变形问题,进而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注浆方式有诸多形式,单管、双管、三管或者是多管等都是其常用的形式,一般来说,这一类的注浆多用于对于淤泥的处理,以及人工填土等建筑物的地基之中。在进行注浆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注重对施工地基土质的监测,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方式。
b.劈裂灌浆法。
劈裂灌浆法一般是指借助于专门的设备来实现水泥浆的自动流动,进而有效对建筑体的裂缝空间加以填充,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一般来说,该类灌浆法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内部质量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之中,该注浆过程并不会对建筑物造成其他不必要的损害。劈裂灌浆法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桩底的压力以及成孔的深度,在进行灌浆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选择灌浆方式。
3)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对病害的处理方式分析。
a.利用注浆加固技术对于结构受力部位的处理工作。
首先,对于建筑物的病害处,需要合理设计布孔孔位,一般情况下,合适的孔位距离控制在30 cm~40 cm范围之内,孔径则应该控制在0.8 mm~1.2 mm之间,此外,根据病害的部位等相关方面合理的确定孔深。
其次,在处理干缝面时,需要借助环氧胶在距离裂缝3 cm~5 cm的位置进行涂抹封闭,主要是为了避免注浆过程中,敞口的裂缝流出浆液。在处理湿缝时,可以沿着湿缝的方向进行开槽,合理的控制槽口的宽度和深度,避免出现缝口扩大的现象。
b.对于砖墙体、门和窗的注浆处理。
当出现门、窗或者是框架封闭不够严实时,雨水可能会顺着固定螺丝孔或者是螺丝框的拼接缝处流入,导致墙体渗漏的出现。除了这一方面的原因,导致墙体渗漏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墙饰面材料的封闭作用没有发挥好,一般饰面砖建筑物的渗漏最为常见。当空心墙的内水被封闭,只能借助于墙蒸方式进行处理时,墙体极容易出现发霉现象,倘若较为严重,可能会导致白蚁问题的出现,这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电线管路受到损害的风险性。
c.对于女儿墙的施工。
女儿墙的施工主要是对于建筑工程外围的矮墙而言,这些矮墙主要是基于对安全的考虑,避免屋顶渗水现象的出现,进而将建筑物整体的封闭性以延伸和拓展。但是,由于楼板自身存在着热胀冷缩率与女儿墙的热胀冷缩率不尽一致,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注浆施工部位应该选择在女儿墙和楼板的交界部位。在这一施工环节中,施工灌浆材料的运用应该具有较强的拉伸力和粘结力。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土木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因此,深入对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注浆施工方法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笔者衷心希望,以上关于对我国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注浆施工方法的相关探究能够被相关负责人合理的吸收和采纳,有效对土木建筑工程的一些常见病害加以处理和解决,进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的持续发展。
[1] 张云志.简述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J].门窗,2013(3):167.
[2] 张求实.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方法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245.
[3] 董秀鑫.建筑土木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与施工工艺[J].建材发展导向,2013(4):71-72.
[4] 崔建锋,黄春文.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方法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1):346.
[5] 钱国华.解析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3(12):126-127.
Research on grouting construction method in civi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Zhang Judong
(Harb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80,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post grouting technology of civi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ast-in-place pi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grouting technology, elaborated the grouting material and grouting way selection, researched the method using grouting technology treatment of building diseases, thus effectively guarantee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uilding engineering, grouting, disease, crack
2015-02-11
张举东(1967- ),男,工程师
1009-6825(2015)12-0085-03
TU7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