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城市民间投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讨

2015-04-06赵润秋李怀刚肥城市水利局山东肥城271600

山东水利 2015年5期
关键词:肥城市生态建设水土保持

赵润秋,李怀刚,袁 浩(肥城市水利局,山东 肥城 271600)

肥城市民间投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讨

赵润秋,李怀刚,袁浩
(肥城市水利局,山东 肥城 271600)

【摘要】肥城市积极引导和吸引大批个体工商户、企业、社会组织、农户等采取不同模式投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以“个人农户承包、个体老板承包、公司企业承包、村集体管理”4种承包经营模式,围绕“林果产业型、循环经济型、旅游餐饮型”三大建设开发特色,形成了富有生机活力的民营水保新局面,有效地促进了新时期水土保持事业持续发展,为同类地区大力发展民营水保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民间投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肥城市

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1277km2,辖11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人口98.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0万。根据山东省水土流失“三区”公告,肥城市属于重点治理区;按照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属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强度侵蚀区,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据第一次水利普查,肥城市水土流失面积359.88km2,占总面积的28.18%。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落实,水土流失治理面临着投资与投劳的双重困难。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肥城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肥城市县级水土保持以奖代补资金管理规定》,全面放开建设权、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拓宽社会资本投融资渠道,加快投融资步伐,引导和吸引大批个体工商户、企业、社会组织、农户等社会各界采取不同模式投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形成了富有生机活力的民营水保新局面。

1 民间资本融资模式及开发建设特色

2011年至今,全市民间社会资本共投入资金20819.5万元,治理流失面积52.29km2,发展水保林396hm2、经济林2905hm2,封禁封育1928hm2,新修塘坝43座、谷坊18道、蓄水池152座,新修道路460km。主要采取了农户承包、个体老板承包、企业承包、村集体管理四种承包经营模式,形成了林果产业型、循环经济型、旅游餐饮型三种建设开发特色。

1.1农户承包

新城街道办事处西尚村地处纯山区,是传统的肥城桃生产基地。共有农户300多户,2011年,村集体对5000多亩山区土地进行了拍卖,共有216户取得了承包权,进行分散经营。承包户对各自承包的地块积极进行综合整治,发展新型桃树,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了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减少了水土流失,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1.2个体老板承包

张花峪小流域位于肥城市老城街道办事处东北部张花峪村境内,项目区为低山丘陵,总面积4.06km2。2011年,成立了东兴茶叶专业合作社,主要由个体老板陈思忠经营管理,实行股份合作式。陈思忠自承包小流域以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7hm2,补植经济林85hm2,其中茶树58hm2、核桃27hm2;修建蓄水池1座,发展高效节水灌溉5.33hm2,投入资金280多万元。通过实施上述综合治理措施,流域内林草植被覆盖度地表拦蓄能力和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明显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1.3公司企业承包

云蒙山小流域位于肥城市孙伯镇东北部,由肥城市云蒙山旅游开发公司承包建设,自项目实施以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0hm2。栽植核桃75hm2、板栗55hm2,建蓄水池4座、塘坝2座,新打机井4眼,埋设输水管道20000m,防渗处理小(2)型水库1座,塘坝除险加固和防渗处理4座。如今,云蒙山绿树葱葱,果实累累,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成为生态景观型小流域建设的样板。

1.4村集体承包

老城街道办事处双峪小流域位于老城办事处北部山区,总占地面积7.93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6.07km2。双峪村先后投资260万元,进行了坡面地治理,共封禁治理129.6hm2,封禁围栏8000m,新修水平梯田40.9hm2,新植侧柏等水保林17.4hm2,营造核桃等经济林213hm2,新修蓄水池1座。通过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年减少土壤侵蚀量70%以上,林草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80%以上,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成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样板。

王瓜店街道办事处黄叶村,位于肥城市北部山区,三面环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2011年,黄叶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先后发展核桃等经济林82.7hm2、修路5.3km,新建高标准蓄水池38座、塘坝4座、谷坊2道,安装风力提水机2台,实现了高水高用、低水低用;安装了微喷设备,发展山区果树自压微喷20多公顷,达到了节水、节能、增产、增效的目的。小流域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解决了山区浇地难的问题,为山区、丘陵地区综合治理小流域,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2 开发建设特色

2.1林果产业型

安庄镇前寨子小流域位于肥城市安庄镇西北部的前寨子村,总面积4.16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01km2,占总面积的72.36%。前寨子村总人口1655人,是传统的大樱桃种植基地,樱桃种植面积133.3hm2。2011年以来,该村把经济型小流域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村集体、农户共同投入,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8km2,其中,整修水平梯田16.7hm2,营造水保林58.3hm2,栽植经济林40.7hm2,围栏封禁封育102.3hm2,新建浆砌石谷坊2座、干砌石谷坊3座,新修作业生产道路1000m,动用土方2.82万m3、石方0.83万m3,投工1.1万个,完成投资112.5万元。通过建设经济型小流域,该村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群众收入显著提高,成为了远近文明的大樱桃生产基地。

2.2循环经济型

王瓜店街道办事处北部山区小流域,涉及黄叶、张屋、条水涧、罗庄等8个行政村,总面积14.2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17km2,占总面积的36.4%。近年来,办事处及各村高度重视小流域治理工作,把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来抓,多方筹措资金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3.5hm2,其中,发展经济林513.5hm2;修建塘坝21座、谷坊10座、蓄水池74座。形成了山上林、山腰果、山下田的水土保持雏形,具备了具有一定防护效益的水土保持工程体系。小流域建成了满足群众粮食需要的基本农田和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林、果、牧、养殖等商品生产基地,逐步走向了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2.3旅游餐饮型

傲饰集团旅游开发公司泰安翦云山旅游度假风景区项目位于肥城市潮泉镇北部山区,泰安翦云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总面积100hm2。自2010年开发以来,景区内农业景观独特,山村乡土气息浓厚。山林面积400多公顷,其中板栗、山楂、核桃、苹果、木瓜等经济林200多公顷,灵芝、丹参、木瓜等野生药材133.33多公顷,奇花异草众多。景区内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丰富,文化积淀很深,有保存较为完整的齐长城遗址、黄巢寨、擂鼓台、将军墓、跑马岭、风动石等四十多处。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该项目有效拦蓄降雨径流,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已成为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泰山植物园小流域位于仪阳镇东南部,潮汶路两侧,胡台小(2)型水库以南,由泰山植物园旅游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该项目集苗木培育、教育科研、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新概念项目,计划总投资5.3亿元,总规划面积1466.67hm2,规划范围包括仪阳镇三环、赵庄、空杏寺、棋石岭4个村。目前,完成投资2600万元,以文冠果为主的120万株山体绿化苗木和韩国梨、栗子、银杏等14个专题园的20万株苗木已栽植完成。同时治山整地66.67余公顷,利用山上的酸枣树,改接、嫁接肥枣,打造精品“肥枣”园,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 民间投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

3.1保土、保水效益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流失区植被恢复速度加快,提高了植被根系的固土功能,增加了土壤的下渗能力,进而降低了土壤的可蚀能力,减轻了坡面径流的侵蚀能力,保土能力达到4500t/km2,保水能力达到300m3/km2。

3.2生态效益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植被复盖度大幅度提到;增加土壤的涵蓄量,改善小气候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优化区域景观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城乡环境状况的改善;改善河库水质,为水资源保护提供有力保证。

3.3社会效益

治理区合理调整了山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各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改善居民环境质量,提高当地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从而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为进一步建设生态城市、完成城乡一体化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经验与建议

肥城市结合当地实际,在上级投资较少的情况下,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资本根据不同开发建设特色采取不同模式投资水土保持项目,形成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投入体制和机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为同类地区大力发展民营水保项目,提供了成熟的经验和可借鉴模式。

在民间资本投资水土保持过程中,也存在投入产出效益不成正比、产权不明晰、管理粗放等问题,针对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各级财政加大对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扶持力度,在财政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基数用于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治理的扶持和奖励,并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加。二是积极结合地方实际,尽快出台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操作方式、政府扶持标准和资金使用监管方式等。三是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好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促进民营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带入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迟明春)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5-0044-03

作者简介:赵润秋(1976—),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肥城市生态建设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小鹿和泥塘
爱是什么
水土保持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体育教师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四点做法